投资人问题:
董老师,刚才你说我们国内的还有1千多只股票处在严重低估值状态这个数量还是比较大的,您重点的研究方向是银行,除了银行之外还有很多低估值的行业,为什么您只重点研究银行?
董宝珍:
我是1994年就在证券公司上班,一直到今天我没买超过20只股票,我早期买过高速公路,买过上海电力,买过大秦铁路,但是后期现在从 21 年只买茅台和银行。
之前我的思想是公用事业具有稳定性,后来又增加了新的原则——成长性,综合下来我只买永续增长的股票。
什么叫永续增长?就是我死了以后已经烂烂成骨头,过了300年人们挖出我的墓来了,那时候我买的股票还在增长。
高端白酒就是,银行也是,高端白酒有提价权,银行有通胀成长的能力,所以过100年这些东西都在,而且还成长,这就提供了我加杠杆的安全根基。我使用杠杆,就容不得这个标的没有稳定性。
我不买石油,巴菲特是买石油的。我不买石油就是因为我认为石油过几年会枯竭的,它不是永续成长的。实际上有的时候人说我特别生猛。
我在很多标的的杠杆率特别高,但其实我是很有底的,我有标准:
第一,标的必须是永续成长。
第二,标的必须是快破产了,我以低估价买优秀的公司
我从 2010 年开就是使用杠杆,我在我过去 20 年每一天都使用杠杆期间经历了杠杆牛崩盘,经历了很多危机。我这个杠杆就一直经历了中国股市动荡的检验,至少现在我还没有受到过危机,因为我就是基本面超低估的时候使用杠。
但是石油和煤炭,我就认为再低我也不买,那房地产我更不买了,因为我知道房地产在人类其他经济体没有出现过普遍的长期成长。但是银行和白酒是在人类金融史上出现过普遍的成长。
我原来买茅台的时候,有一个人是管理25亿美元的一个加拿大的基金经理,在不了解茅台的基本面的情况下重仓了茅台,因为他们计算过英国股市上有一种酒叫威士忌,1800年威士忌的总市值占英国股市的总市值是3%,200年过去了,今天英国威士忌在英国股市的市值占比仍旧是3%,期间钢铁煤炭航运全部没了,所以白酒和银行是能穿越周期,世界上最古老的银行——荷兰银行现在还在派息。
投资人问题二:
数据表明美国的股市运作当中有85%的交易来自于量化资金,那么在中国的这个量化比例还不高,大概25%以下,未来中国的量化的前途和前景怎么样?
董宝珍:
如果未来中国股市量化发展的蒸蒸日上主流化了,成为市场中最主要的主体了,中国股市就完蛋了,为什么?
因为量化基金在挣钱的时候不关注估值合理性。量化是用一种交易和计算能力来评价。如果现在下跌,它就会推动下跌获利;现在上涨,它就会推动上涨获利。
至于上涨和下跌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符合价值规律?量化是不计较的。在这种不计较估值的资金主流化时候这个市场一定是危机重重的。
中国资本市场危机重重。
这么多年来就是因为所有主流资金都不在乎估值合理,都在于制造泡沫割韭菜,量化只是另一种可能危害中国资本市场的现状。
所以适当存在,加强抑制,不能主流化。量化是没有价值观的,只要是挣钱就行,政策必须打压量化。
问题三:
董老师我提一个问题,凌通盛泰认为多少倍市盈率的银行是合理的?
董宝珍:
我给你讲一个常识,咱们就忘了咱们是干啥的,忘记一切金融知识银行的净资产包括物业与现金,银行的净资产大体就这两类。
咱们再看格力电器的净资产,就是一条生产空调的流水线设备,他买的时候确实花了50亿或者200亿,确实是拿那么多钱买回来,但是他现在说了,我生产不下去了,我准备卖给你,你告诉我他能卖出多少钱了?
有时候能卖一块钱,就只要你解决就业,我一块钱卖给你了,因为他那个净资产是不能在在别的领域使用的,包括有很多采掘业的净资产是地下设施,卖给你一个通道,你用得着吗?
所以银行的净资产在任何时候低于一倍市盈率就是等效于告诉你,把市中心的物业和他手里的现金以半价卖,而且他还有创造现金流的能力,还能分红,还有别的能力啊。
所以低于一倍市盈率是硬低估,是绝对低估,就相当于是黄金的价格低于黄瓜了,至于合理估值是多少,那倒是一个具体量的问题,但是现在是绝对低估了,真正的问题不是低,而是为什么这么低?
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
本文所有涉及到证券市场分析及股票研究探讨的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不代表对任何人的证券投资和股票交易的建议和依据。投资者据此操作,收益和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