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者:
您之前提到,银行业本质上是风险管理,国外的银行管理层对于风险管理的很重视。我不清楚国内银行管理层如何看待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这是我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否极泰基金在选择银行时是如何评估和考核管理层的合适性,有哪些具体的指标或要点?
董宝珍:
我理解您的意思,银行管理层角色并不重要。
过去四十多年,中国所有破产的银行,无论是由于技术破产还是遭遇经营困难,都具有的一个共性是这些银行全部没有国有股。
哈尔滨银行和锦州银行原本是国有企业,不知何时转为私营化,导致银行的国有化进程受阻,最终全面民营化。在遭遇崩溃后,国家便介入并完成了对它们的接管。
注意,民生银行是此轮挑战中上市银行中受影响较大的一家。民生银行是中国上市银行中唯一没有国有股的大型股份制银行。
银行不会将风险转移给投资者的事实是必然的。因为贷款权力属于公权,银行经营的是货币,货币是银行经营的商品。然而,货币不仅仅是商品,它实际上代表了一种社会资源和权利。
实质上,这是金融权利的分配,是银行的业务,因此它带有一定的公共性。
为什么许多民营化银行会崩盘?
因为这些银行的股东并不关心银行的成长,而是将银行作为融资平台。
例如,恒大集团在盛京银行产生了1700亿元的不良资产。锦州银行因股东华泰汽车和宝塔化工的破产而面临困境,这些股东持有银行的股份。他们的首要目标是只要能从银行获得贷款。由于早期投资银行的规模不大,股东们最初的投资仅为3亿,而银行向他们发放贷款的利率是5.5%,而股东们支付的利息是3.2%。
因此,他们通过从银行贷款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进而导致这些私营银行被管理层控制。董文标在加拿大白天隐匿不出,只在夜里出来购买些食物后便返回,他害怕成为被迫害的目标。锦州银行的张伟则死于工作岗位,银行破产了。
这些私营化的银行被股东参股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推动银行发展,而是为股东获取贷款。
当银行面临困境时,最关键的时候是需要股东的支持。私营银行既没有能力也没有人意愿去支撑,而国有的银行则会有股东毫不犹豫地提供援助。
华夏银行的大股东首钢在一段时间内投入,好像是几百亿还是几十亿。因为当时华夏银行已面临困难,无法从其他渠道获得资金。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有资金注入,二级市场又无法操作,大股东能提供数十亿资金缓解其流动性问题,一般的小股东,怎么可能拿出数十亿来。
管理层的重要性排在第四,前三位是区域经济。第一,2015年起中国经济发展变得困难的原因在于去杠杆调结构。
第二是股权,要重视含有国有股的量。国有股份会两肋插刀,会第一时间站在前线防风险、保护企业,这个是事实,就是国有股份的价值。
但外资主流资金往往只认可那些与政府保持一定距离的公司,它们倾向于投资那些与政府关系疏远的公司,认为这样的公司更具投资价值。
注意,很多市场经济国家没有国有石油公司,但它们却拥有国有银行。这是因为国有银行能够配合政府的产业政策,这一点对于实施产业政策是必要的。
因此,适度的银行国有化是有益的。所以我们讲就是说股份要有国有。
第三是模式,目前,零售模式的银行面临着诸多挑战,而对公模式的银行表现相对较好。
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层的作用并不是最重要的。
我还有一个观点,即如果一家公司的未来依赖于其管理层,这种确定性实际上是相当脆弱的。
如果管理层成员突然生病或退休,公司会怎么办?
因此,我并不特别关注管理层的变动。在我投资的所有股票中,我并未过多考虑管理层的情况。
例如,我曾投资过上海电力,是因为在煤炭价格上涨的那一年,上海电力出现了亏损,我便趁机买入了一些股份。此外,我还投资过长江电力、贵州茅台以及一些高速公路公司,我对他们的管理层一无所知。
产生优秀管理层的产业通常面临残酷的竞争。例如家电李东升等产业中的知名人士。然而,在那些真正创造超额收益的产业中,我们往往难以识别出其管理者的作用。茅台的管理层已经换的不为大家所熟知,不特别重要。
银行确实具有特殊性,受到区域经济、股权结构以及业务模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谢谢。
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
本文所有涉及到证券市场分析及股票研究探讨的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不代表对任何人的证券投资和股票交易的建议和依据。投资者据此操作,收益和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