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的出路在哪里【凌通盛泰跨年直播(1)】

财富   财经   2025-01-09 20:09   北京  



国股市要确保走出长牛、慢牛、创富牛、健康牛,需要适度的行政干预,也就是要适当抑制绝对自由交易。


我们把这个观点制作成了一个简短的小视频发布到了网络平台上,发出去以后立即火了,留言了上千条,其中绝大部分人要打断我的两条腿。


我说的中国股市要行政化的观点激怒了群众,群众愤怒的要打断我的两条腿.。咱们先讲道理,投资最重要的是讲道理。


要想解决问题我们就先来提出问题。


第一个问题,中国股市开张35年来,是不是几乎没有一天是健康的,始终就是出现周期性危机,市场上的投资者长期被收割不挣钱,股市成了绞肉机,留给投资者的都是伤痛和被收割,这是不是事实?


然后进一步追问,此种投资者被持续收割的悲惨局面是在什么样的市场环境下形成的?是在绝对自由交易的市场环境中形成的?还是在非自由交易的市场环境中形成的?中国股市是中国各行各业中自由度最高的市场。


中国股市在交易在定价层面的自由度丝毫不逊色于美国。美国没有那种开盘就涨十几倍,美国没有那种频繁的A型走势,所以中国股市的自由交易程度甚至超过了美国,这是不是事实?


相信大家心中都有答案。


种种事实都表明了残酷的收割是在绝对自由的交易环境中形成的,自由交易没有带来共赢。自由交易被亚当斯密说成是一种最良善的、最合理正当的现象,谁要阻止自由交易,谁就是万恶的罪人。但是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无以附加的绝对自由交易导致了残酷的收割。


在一个绝对自由的市场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自然的形成一些强势主体,经济学家往往称之为寡头,到股票市场我们可以称之为有定价权的主体。


在中国股市30多年的历程中,通过自由交易不断产生出各种各样的强势主体,2000年之前是庄家,2000年之后是公募基金,比庄家收割的更厉害,924之后又出现了游资。


这些强势主体在市场绝对自由交易的环境中取得了定价权之后,几乎唯一例外的走上了收割大众之路。中国股市的危机重重和周期性崩溃,是在自由交易的市场环境中形成的,是强势主体在自由市场的环境下纷纷走上了割韭菜盈利模式。


所以我们看到在中国股票市场上,亚当斯密所论述的通过自由交易制造一种平等的、互相制衡的、公平性的互惠互利完全没有实现。


那中国股市难道要继续沿着现在这个状况,允许不同的时期产生不同的强势主体,然后在他们获得定价权以后,利用定价权收割别人吗?


如果中国股市未来的30年仍然保持这种状态,不加以任何变革,不限制自由交易,完全延续过去的那种自由状态,在未来的30年能否成功地避免周期性崩溃?


答案当然是完全避免不了,不仅不能避免,而且是更加短暂,更加疯狂式的格局。


证监会新任主席早年曾经进行过强有力的机构监管,他写过一篇学术论文,因为证监会新村长是一个博士,他在一篇文章中讲过,世界上任何一个机构投资者都绝对不会首先站在社会公平的角度上行动,自觉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言下之意是任何一个机构投资者都是谋私的,想尽切办法扩张自己的私人利益。


村长这句话稍微有点绝对,因为伯克希尔公司不是这样的,咱们也不是,但是伯克希尔和咱们太少了,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绝大部分机构投资者跟绝大部分人一样,都是极端贪婪的,而且极端残酷。


伤害别人利益让他发家,他反而洋洋得意。人性是贪婪的,是自私的,由于人性的这一特点,由人掌控的、机构投资者掌控的各类主体,在二级市场自由交易环节一旦做大以后,一定是优先收割别人的。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两条路:


第一条路,严刑峻法,强烈的监管。


就像秦始皇的那种法律,凡是犯了罪就剁手挖眼,如果谁在炒A型走势,立即挖掉他双眼。用严厉的法律去制裁他们,公安局实时监控,实际那些割韭菜者也可以称之为金融恐怖主义,割韭菜实际是一种犯罪,那么犯罪行为一定要进行打击,打击就是严刑峻法,理论上是可行的。


但是这个现实执行起来很困难,总不能让公安局实时监控着股市。用法律和强监管消灭收割盈利模式,是一条理论出路,但是执行起来并不容易。


第二条路则是在资本市场上构建一种跟中国粮食定价机制大体一样的市场结构。


中国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是怎样的?比如说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如果它的价格在正常水平下,也不过高也不过低,就是市场化的按照供需关系来进行交易。那么如果在小麦玉米突然出现价格特别低或特别高的这个时候,政府会采取一定手段就是低价则收购、高价则抛售。


所以在粮食市场上它是两个主体控制了最终价格,一个主体就是市场,通过供需关系实现价格均衡水平,另一个主体就是行政,负责守护两个边界,只要市场价格在这个边界之内,政府就不主动干预尊重市场自由化,但一旦触及到了边界甚至击破了边界,政府则会立即采取行动纠正市场错误,维护粮价稳定。所以中国的粮食价格,就是我所说的行政和市场共同管理。


如果中国股市引入粮价的定价机制,在股市过高的时候政府资金抛售,在股市过低的时候政府资金收购,在中间不高不低时交给市场,股市的稳定性必然会增加。这就是我说的中国股市要适度行政化。


中国股市在过去就是没有人管理两端,跌的时候卖的更多,涨的时候买的更多,这是由市场主体的极端贪婪和收割利益集团无限自由交易导致的。


为此,就必须引入行政力量,也就是平准基金,对边界进行反向控制,把市场始终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个过程就是结束绝对自由交易,把行政的力量引入行政,在两端控制。


这样的定价机制,在中国很多涉及民生的领域里都是这样存在的,粮食、电力、煤炭、猪肉等等,未来中国股市真正的出路就是要建立这种体制。


建立这种体制概括起来就是平准基金入市,养老基金入市、社保基金入市。而且这些跟政府关联度密切的,它要有一个统一指挥,这样的话资本市场才能健康,这种做法是普遍存在于其他各行各业的。

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

本文所有涉及到证券市场分析及股票研究探讨的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不代表对任何人的证券投资和股票交易的建议和依据。投资者据此操作,收益和风险自担。  



凌通价值投资
凌通价值投资是北京凌通盛泰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