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老师与茅台:价值投资的坚守与胜利【凌通盛泰跨年直播】
财富
财经
2025-01-12 21:19
北京
董老师在《熊市价值投资的春天》第二部中介绍了一个人——老周,2011年-2012年在一家券商认识,他负责两融业务。我们在2010年成立了一支基金,当时在这个基金建仓了三个股票:茅台、泸州老窖、大秦铁路,前期基金净值不错,大幅跑赢了指数。但是后来茅台跌了,我们把大秦铁路、甚至于泸州老窖这些标的全部换成了茅台。当时茅台的跌幅比较大,大秦铁路是一个稳定、高分红的股票。我们将大秦、泸州老窖全换成茅台后,到2013年7月,茅台中报业绩增长大幅低于预期,导致第二天一开盘就直接跌停了。当时,我们的投资人比较恐慌。满仓茅台遇到这种跌停的情况,我们是想一定要再次买入茅台,但已经没有资金了。所以,我们就向券商借钱。当时,券商开展的业务,一种是融资融券;一种叫质押式回购。质押式回购这个业务就是用你手中的茅台做抵押向券商借钱,借来的钱可以买股票。我们当时就选择用质押式回购业务,把茅台抵押出去。一开始质押了一部分茅台,后来茅台继续下跌,我们继续质押,随着进一步下跌,我们一路质押,到2013年的12月份,我们的杠杆达到了3倍,质押率已经很高了。但是,茅台并没有止跌,还不断的下跌。就发生了一个故事,证券公司的老周给董老师打来电话的过程,书中有详细介绍。下面请老周亲自跟大家回顾一下当时过程。刚才贾总提到的业务,就是质押式回购,我们也称之为约定购回。这项业务的话,客户找证券公司借钱,把股票先卖给证券公司,证券公司把钱给到客户,然后客户拿着这钱可以去做生产经营,也可以再买股票再来质押。当时这项业务刚推出来的时候,有一项弱点,就是说券商希望尽可能多赚钱,给客户一定的信用额度,客户可以反复质押。像贾总提到的茅台这种质地比较好的股票,可以给到60%的质押率。比如你100万买了茅台,把它卖给券商,券商给你60万的资金,你又买了茅台再给我们做回购,这样基本上形成了160%的杠杆,扩大了资产量。买了这部分茅台之后,又做了一次之后,杠杆接近两倍。董老师和贾总是很聪明的,他们用了这种方式来扩大杠杆,因为有了杠杆才会有更高的收益。这项业务有利有弊,说实话我不太喜欢特别高的杠杆,但作为证券公司来说是很喜欢有杠杆的,因为这项业务不仅有一次交易的佣金,还有约定交易手续费以及借钱的利息。然而,券商也不能随意操作,上面有证监会和交易所领导们希望市场能够平平安安,所以既想做业务又怕客户出事。因此我天天盯着董老师和贾总的投资情况,一到预警线就赶紧打电话提醒。我记得这种电话打过几次,有一次印象比较深的是当时董老师和贾总来营业部,我就跟他们说了这么一句话:“董老师啊,其实我还是希望你能降点杠杆,因为股市有时候是比较非理性的,降杠杆能回避风险,虽然我的收入会少点,但对你们安全一点。”但是董老师和贾总对茅台很有信心,认为跌的时候应该是买的时候,不是抛的时候,所以一直坚定持有,遇到资金紧张时就想办法筹措资金追加担保物。实际上,当时发生了另一件事情,董老师在网上跟人打赌如果茅台市值跌破1500亿他就剃光头,董老师加注说如果茅台跌下来他裸奔。后来确实茅台跌下来了,在狂跌过程中又非理性,营业部组织了投资者讨论要不要裸奔。很多人反对说裸奔面子都没了,谁还相信你。但董老师当时很坚定,他说既然说了裸奔那肯定就要裸奔了,这是信义所在,而且不能对自己的投资体系失去信任,否则是对投资人的灾难。最终,董老师真的履行了承诺,尽管图片做了技术处理,这次事件由上交所的周桂银先生拍到网上,证明董老师裸奔了。从这段经历可以看出,价值投资可能都会面临很多艰难挑战。董老师和贾总是坚持住了,因为他们相信常识,相信茅台这样的企业有价值并且能成长起来。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茅台的成长也验证了这一点。我自己也有一个例子,在2011年的10月份选了一只北斗股票,经过这么多年来看,它只涨了一倍,而茅台涨了20多倍,所以我佩服董老师。老周现在已经成为我们公司的一名员工,是在今年的10月份被董老师邀请过来的。我们更看中的是老周的人品,当年虽然在茅台杠杆快要触碰平仓线的时候,老周出于友情提醒我们要降低杠杆,但我们认为8倍市盈率的情况下是非常安全的。最后,老周加入我们团队,他的经验和人品都是宝贵的财富。回顾这段历史,实际上是放在当下,我们的银行股已经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今年整体上已经开始进入收获期,明年将进入加速的收获期。投资的成功是因为我们有逻辑,相信天道,相信道理。董老师始终坚信正确的投资理念和逻辑,即使面对市场的波动也不动摇。今天,我们代表交易部祝所有投资人在2025年新的一年里投资顺利,万事如意。老周成为我们公司的一员后,仍然保持着相对保守的态度。实际上,董老师在这段经历中的决策并不是鲁莽之举,而是基于对公司基本面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规律的信任。他坚信8倍市盈率再往下跌就不符合任何自然界规律,最终事实证明了他的判断。
这段历史不仅是对过去投资决策的回顾,也是对未来投资逻辑的一种坚定信念。
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
本文所有涉及到证券市场分析及股票研究探讨的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不代表对任何人的证券投资和股票交易的建议和依据。投资者据此操作,收益和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