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互动交流:
董老师你好。
嗯,我认同你的观点和逻辑,但我只认同一半。
为什么呢?因为人都会犯错,哪怕他过去多么成功,未来也有可能失败。
如果责任资金入市会产生什么影响?我倒不认为一定是责任资金,应该是聪明资金。你也提到过苏联与中国的关系,实际上从我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来看,我有自己的感受。比如说,我了解了四川著名商人牟其中、太子奶、兰世立这些事,就让我思考。为什么我们的资金要流出去,流到境外?
但我认为,聪明资金正在回归。美联储降息,无风险收益率降低,资金就回来了。而且回来的资金肯定不会去炒高估的股票,这就是我的看法。
即使有一些责任资金,也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综合资金的作用。
如果责任资金起到了主导作用,其实并不完全是主导,因为聪明资金也很聪明。它们知道,即使资产没有涨,但现金流是好的,买了银行,分红越多。
市场觉醒是不可能的。市场永远是由那帮人操控的。
我一直在想,市场到底是谁?这个问题很宽泛。我知道一个“市场先生”,但他并不聪明。市场先生是情绪化的,疯狂的,但聪明资金就不同了,它们是理性的。
责任资金自然也有它们的需求,它们才会采取行动。
董宝珍:
我理解你的意思了,积极下注。
好的,我也理解了你刚才的观点,关于市场资金的回归,确实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如果真的是市场资金觉醒,那么责任资金的作用就可以相对减少;但如果市场没有觉醒,责任资金就会更多地发挥作用。但我认为,责任资金一定是有的。
如果市场特别理性、特别配合,责任资金就会隐而不发,默默存在;如果市场没那么理性,责任资金就会成为主角。
你说的也对,责任资金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至于早期证券市场的“庄家时代”,大家也都知道,2000年之前中国没有公募基金,市场上都是庄家。当时流行的一句谚语是“炒股要听党的话”。庄家会响应政策,只要有政策,庄家就会积极配合,虽然有时会做得过头。
但在公募基金崛起,庄家被打掉之后,“炒股要听党的话”这一说法就失效了。
12月31号,中国股市发生了什么?12月31号之后,中国股市又怎么了?股市跌了,再跌。跌的原因是什么?我给出的答案是:12月30号,排名周期结束了。
市场中的利益集团已经形成,像“割韭菜”的机制已经过于强大。这些强大的利益集团,已经不再需要听从党的指示了。市场按照他们的收割周期在演化。
回顾2014年1月的持续暴跌,和2025年1月的股市演变过程,有差异吗?不,几乎没有差异。
为什么24年1月和25年1月没有差异?因为12月31号的下跌,恰恰是这些割韭菜利益集团的私利在发挥作用,他们需要维护12月30号的净值。
这一切反映了:中国股市在打掉庄家角色、主流机构掌握定价权之后,已经不再需要政策的干预。这些主流机构通过制造市场的结构周期,完全控制了市场的演化。
他们的目的很简单:
当市场上涨时,他们收割;
当市场下跌时,他们同样收割。
就像汉献帝时期,如果没有打掉曹操,最后的局面就会是不可逆转的。早期的投资者完全依赖政策,但现在这些强大的资本力量已经可以无视政策的指引。
“搞活牛”与“中特估”这些政策,不都是政治局发布的吗?谁配合了,就成了事实。这些力量太强大了,制造了一个基于收割大众的周期和模式,控制了中国股市。
所以,没有根本的责任资金入市,也没有结构性改变掌控全局。没有“杀了鳌拜”,这个政变根本行不通。李世民除了杀了亲哥哥,别无他法。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在如此紧迫的时刻,经济问题这么严重,不解决就不行,解决的办法就是如此,只有这样。
中国股市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只是那波低估值上涨了百分之四五十,资金没有像我说的那么透彻。实际上,我早就看透了这一局面,但他也不好明确说出来。大家自己领悟吧。没有强大力量,怎么可能拉升工农中建50%?
他来了,但无法公开说出来,只能依靠你们自己的领悟。我们或许应该是第一批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人。
当这个问题是真实的,如果这一套是真的,后续资金就会不断推动市场按照价值规律运行,逐渐让更多的人相信。一开始,所有人都不相信,最后可能只有一两个人相信,接着是五六个、七八个,十几个、几百个,甚至上万个,逐步做大。不能走出A型走势,不能出现这种走势。你知道他们一起来买会有多可怕吗?
所以,这个责任资金现在是往上拉,过两天可能会往下打。一定必须有这么一个责任资金,因为中国的市场化资金,是不会自动为社会利益服务的。此举已经被我们参透了。
因为这个就是,中国股市的走势背后有一个社会责任,资金推动它走出困境。第一阶段就是重估,原本它不可能成长,因为现在茅台的增长率也就15%了,谁还能成长?普遍的成长已经很难出现了,能稳定发放工资就算不错了,是吧?所以此时就需要有资金将股市拉起来,同时抑制实体经济的下行。这时,唯一能做的就是责任资金的介入,就像2009年到2024年美国股市的表现一样。美国股市从6000点走牛,那个时候美国股市困难到华尔森曾说,美国将回到石器时代,但正是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股市走牛了,抑制了实体经济的崩溃。
从那时起,美国股市走到了2014年,开启了第一波牛市。这些企业从0.5倍市净率拉升到1倍,1.5倍市净率,形成了牛市效应,财富效应逐渐显现,实体经济也活跃了起来。然后,科技板块崛起,科技创新逐步实现,芯片、新能源等领域逐渐发展,最终走出了成长牛。
所以,中国股市也很可能走出类似美国的走势。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中国的春节就是在冬天,最冷的时候迎接春天,所以这一切变化,正是这种模式的开始。
大家看这是真实的美国数据。将美国的GDP数据和股市指数叠加,结果显示股市的走牛恰恰发生在经济衰退时。股市的上涨帮助抑制了经济衰退,随后经济开始展现成长。这一逻辑是普遍适用的,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常规手段。中国虽然金融相对落后,但也不至于连抄作业都不会吧?所以这种情况不会完全缺席,只是市场资金一直没有配合,上层也没想到会有这种情况。
因此,我现在提出一个策略,叫“脱房入股,脱实向虚”。之前财政投资主要用于修桥补路、高铁建设等,这种投资已经无法满足需求,直接购买股票,也是脱实向虚的一种表现。中国金融时代即将开始,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生产国,但实业界的生产方式已经过时,中国必须进入科技时代,而科技时代需要金融市场的活跃。没有活跃的金融市场,科技公司的风险资金就无法满足需求。这样,中国真正进入了金融时代,并推动科技时代的兴起。科技时代与金融时代交互作用,拉动社会经济的增长。
因此,股市的兴起,成为这个时代的必然前提。市场化资金已经固化成收割模式,不再为社会利益操心,不再关心人民疾苦,而是持续进行收割。上层负责人必须为天下负责,所以就要推动这一进程,自己组建资金来推动,刻不容缓,时不待我。因为他们也不会直接告诉你,有些话是不方便公开的,只能悄悄推动,直到你们全面接受。越早越好,越早越好办。
而且,注意,这个政策是符合价值规律的。在过去两年股市一直下跌时,那些“救世资金”一直在买入低估值的股票,绝不会去买高估值的。因为他们深知,任何不符合价值投资的政策,注定是失败的。既然市场上没有资金做价值投资,只能由责任资金来推动这一进程。
所以,那些顶流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中国财经大佬,真是让人恶心透了。曾经,我也被评为最熊基金经理。过去十年,我们做了正确的事情,却得不到回报,甚至受到了惩罚。
“做了不正确的事情,不买泡沫,结果就注定了穷困。所有英雄所见略同,都是布道者”,但实际情况是我们才是正确的。
我们走在时代的前面,尽管现在我们人单势孤,手中只有几条枪,但行政化资金、责任化资金已经到来,兑现期也快到了。
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
本文所有涉及到证券市场分析及股票研究探讨的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不代表对任何人的证券投资和股票交易的建议和依据。投资者据此操作,收益和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