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面朝什么方向站着,你总是背对世界的另一半。企图讨所有人欢心是徒劳的。
——【美】普伦蒂斯
来自江苏的小萱(化名),17岁,高一,重度抑郁,休学在家半年(经咨询者同意,公开部分案例内容)。
去年,小萱中考结束,考上了当地的重点高中。9月开学后,孩子在新学校适应的很吃力。她是个追求完美的人,做事容易焦虑。在校期间出现了躯体化的症状,之后断断续续的请假,9月底,孩子跟家长说不想去学校了,理由是在学校里很难受很孤独,交不到朋友。
爸爸起先不同意:你是去上学的,又不是去交朋友的。怎么说不去就不去了?
妈妈很焦虑,也心疼孩子,一边在爸爸斥责孩子时拦着,一边又苦口婆心的劝孩子,这样就不去学校了,以后怎么办?
9月底,家长只能接受了孩子不去学校的决定。因为办理休学需要证明,妈妈带孩子去就医检查,诊断为重度抑郁。但孩子不肯按医嘱服药(家长也对服药有顾虑),也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家长开始陷入焦虑。
大约国庆节的时候,妈妈经朋友介绍,加入了“石虫语学友群”。11月,妈妈开始跟着我咨询。我们采取“隔山打牛”的思路治疗(详见),亲子关系有了实质性的改变。
今年2月,随着家庭关系的改善,孩子能量有所恢复。终于有一天,小萱跟妈妈说:愿意试一试心理咨询。
我发现小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不仅心性细腻敏感,特别考虑别人的感受,而且爱好广泛、爱思考,有超越年龄的理解力。接下来一段时间,我和孩子建立了不错的咨询关系。
咨询中,小萱表达出了对社交关系的委屈和恐惧:
“为什么我对别人付出真心,却换不回他们的真心?”
“没人真的在意我。想交到真心朋友,太难了!。”
“同学们谈了的话题有些幼稚,聊不到一起。”
今天,本文不聊这个案例的其他部分,只聚焦到社交关系上。
相信很多人也和小萱一样,有过类似的社交焦虑。该如何处理?我们来聊一聊吧。相信看完后面的文字,可以给您带来一点感悟。
话痨九段石虫语
以下:2377字
阅读:5分钟
对别人太好,会破坏关系
上面的标题,和很多人的价值观是相悖的:
对别人好,怎么会破坏关系呢?对别人好,难道不是会让对方觉得温暖,进而拉近关系吗?
请大家注意一个字“太”。这个太,很说明问题。“太”的意思,就是过度了。
孔子在《论语·先进》中告诉我们:过犹不及。意思是做事做过了头,跟做得不够,都不好。
所以,你对别人太好,和对别人不好,其实是一样的效果。
这是关系的内在法则,关系双方不得不遵守关系的法则。这种法则,不容易学到。学校里不会去教我们如何建立亲密关系,原生家庭里也很少教。
我们只能通过观察周围的关系,或者自己在关系体验中慢慢的领悟。
好,我们把这条法则写在这里:
“对别人太好,会破坏关系”
我再加一条“关系的动力法则”:如果你不能如我所愿,我就想把关系破坏掉。
现在,我们把两个法则放在一起,就能总结出一个内在逻辑出来:
当你对别人太好的时候,你就会无意识的期待他也能用同样的方式和强度对你“太好”。如果对方没有如你所愿,你就会有攻击性流出来,破坏你们的关系。
读到这里,不知道你是否认同这个观点。下面我再举个现实中的案例,你看看是不是那么一回事。
你内心觉得被亏欠了吗?
这是一个关于夫妻关系的咨询案例。
小刘,女,33岁,轻度抑郁。她觉得自己的婚姻关系遇到了问题,特别的委屈和压抑:
石老师,我结婚这几年觉得很委屈。我老公是个特别不体贴的人,甚至说是个冷漠的人。
他很自私。如果他遇到什么难处,我每次都会全力去为他着想,帮他做这个做那个。但要是我碰到事忙不过来了,他就会很不耐烦。让他帮我做点什么,推三阻四的。好像只有他的事是做重要的,别人的事都不重要。
在他面前,我感觉自己的价值感特别低,好像上赶着讨好他的一样。你用真心,换不来他的真心。
我说:听了您聊的几件事,的确让人为你这样的付出觉得亏得慌。你为他做了那么多,为他分担,为他着想,可是他意识不到你的好,更不会用同样的标准来回报你。是这样吗?
小刘说:对,他是个特别自私的人,看不到别人的付出。做事特别让人心凉,我现在一看到他,就觉得有厌恶的感觉。
我们来看看这位女士的内心感受,“当你有困难的时候,我想都不想,尽心尽力的帮你,你为什么就不能同样的来帮我呢?你太自私了!”
曾经的全力付出,成了此刻攻击关系的砝码。
在关系中,我们竭尽全力付出的时候,潜意识里会有一种“被亏欠”的感觉,“我这次压抑了很多、付出了很多”。于是,我们渴望这次付出能被对方能看到被对方感激,更希望对方用同样的标准回报自己。
比如,有的人特别难以接受别人发脾气,他们潜意识里有一个很深的信念:
“我每次想发脾气的时候,都是照顾到别人感受而压抑着,害怕伤害别人,你为什么在想发脾气的时候却不能照顾下我的感受呢?”
再举一个亲子关系的例子:
一位年轻的妈妈总是爱对自己的孩子发脾气。“石老师,我知道对孩子发脾气不好,但是我控制不住啊!”
孩子写作业不认真,妈妈发脾气。孩子不按时睡觉,妈妈发脾气,孩子起床磨蹭,妈妈发脾气,孩子抱着手机不撒手,妈妈发脾气。
我们先别着急指责妈妈脾气不好,我们来看看妈妈的内心世界。
平时,妈妈为孩子付出的太多了,积累了很多的“被亏欠感”:
啊,我为你付出了多少?冷了怕冻着,热了怕烫着,捧在手心怕握着,含在嘴里怕化了,你的需求都尽量满足,能放在第一位就绝不放在第二位!
于是,她也会无意识的在心底升起同样的期待:
“我平时特别特别体贴你,你为什么不能体贴一下我呢?”
妈妈越是过度的付出,此刻对孩子的要求越高。如果孩子能力不够,没法用同样的标准回报妈妈,妈妈就会攻击这段关系。
这里就会有一个新的问题出现,当妈妈是个付出强度很高的人,比如全职妈妈,付出了自己的工作和未来,比如下班光陪孩子的妈妈,没有了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全牺牲掉来陪孩子,孩子该怎么办?
妈妈付出的那么多,孩子还不了啊,孩子面临的期待太高了。这种高期待、高标准,会把孩子压垮的。
过度付出,是对自己的伤害
在关系中,我们当然要对别人好,这是维持关系和谐的方法。但是不能太好,这个“度”怎么把握?
我们需要先觉察一下:我的付出,是在委屈自己吗?
我们为别人付出时,背后有没有一个这样的声音:
我对你从来都是。。。。你为什么不能也这样对我呢?
如果你心中有这样一个声音,那是被亏欠的感觉在发声。你在付出后,希望对方感恩、希望对方喜欢你、改变对你的态度,这些隐藏的期待都会成为你更委屈和更愤怒的资本。
要知道,真正的付出,是要放下期待的。我对你好,仅仅是因为此刻我爱你,我想对你好。至于你以后怎么对我,那是你的事。
我对你好,和你对我好,是两个独立的事,没有绑架这一说。如果放不下对对方的期待,那就不要去付出。
你可能会说,我从小到大习惯了,一直带着对别人的期待在生活。那么,我提醒你,这说明你在关系中从来没有优先考虑过自己。
你的模式是“总是优先考虑别人,然后又习惯性的期待别人也优先考虑你”。
这种模式太理想化了,就像谈个恋爱就希望彼此一见钟情,交个朋友就要求遇到灵魂完全契合。这是在追求完美啊,问题是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完美让你追求吗?
因为你总是在关系中,对别人过度的好。所以,你长年累月的“被亏欠感”已经把你淹没了。你的内在小人(自我)常年处于特别委屈,特别痛苦,特别营养不良的状态啊。
这样一来,你的社交关系往往从一开头,就是不平衡的,很难维持平稳。
所以,我给您的建议是: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优先考虑自己,把自己的感受排在第一位。
记住!对别人的好,不要超过对自己的好,这样你那个一直被亏欠的自我才会产生满足感,内心的洞慢慢填补回来。等填满了,你就不会带着习惯性的完美期待走进关系了,最终回到平常心的状态。
我总结的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一句简单的话:我们先要爱自己,然后才有能力去爱别人。
作为一名话痨九段,我最后再启发一下你。你琢磨琢磨,当你在自己的世界里,允许自己比别人更重要,那么你就可以接受在别人的世界里,对方比你更重要。
如此一来,当别人再拒绝优先考虑你时,你就不会太委屈太愤怒了,抗挫力不就提上来了吗?想一想,是不是这样?
文止于此啦。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心理困扰,欢迎加入“石虫语学友群”,我的团队“虫虫特工队”在这里等你。
如果你正在黑暗中,希望你可以在我们这里看到光。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 END —
SUNSHINE
邂逅阳光
群内福利
SUNSHINE
如何入群
SUNSHINE
我写一篇文章需要2-3小时
您阅读只需2-3分钟
既然看到了这里,请您花2-3秒钟
给本文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