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婴儿这回事。
——【英】温尼科特
某天上午,我有一堂微表情心理学的课。课后,有位学员过来和我交流:
石老师,我内心有个焦虑,我的孩子6岁了,挺内向的,遇到人不主动说话,挺愁人的。
我说:内向不好吗?世界上好多成功人士都是偏内向的。
他说:内向有啥好的?他不大爱和人说话,以后怎么融入社会啊。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外向一点。在他们眼里,内向是一种毛病,会影响孩子今后的生活。真的如此吗?
其实,内向不是一种病。它只是一种性格特点而已。当然,回避社交的确是个问题。但回避社交,其实并不是内向造成的。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那么,社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我们来聊一聊吧。今天写的比较长,但如果看完,或许你会有收获。
话痨九段石虫语
以下:2595字
阅读:5分钟
内向,可以改变
我本人就是一个内向的人。
可能有好朋友激烈反对:你还内向?话痨九段啊你,还有比你能叨叨的吗?
哈哈,反对无效!内向的人,并非一直内向的。相信很多人有过这种感受:
好多内向的人,在外人面前内向,在熟的人面前,会说很多。
为什么会这样?很简单,因为安全感。
内向或外向,是我们应对人际关系的手段,都是正常的,没有什么值得诟病的。
在安全感充足的关系中,我们胆儿肥,放松,所以会释放天性,很外向。在安全感不高的关系中,我们胆小焦虑,就会选择内向压抑的应对方式。
安全与否,与真实的环境无关,与我们内心的认知信念有关。
我们内心的认知,来自于早年的经验。内向的人,往往有过这种体验:不说才是安全的,一说就会被指责。不表现自己才是安全的,一表现自己就会被发现不好的地方。
我上大学前,比较内向。高中三年,我甚至和班里的某些女生从未说过一句话。我猜想,班里某些同学可能已不记得有我这个同学。
幸好那些年,我的父母足够的接纳我。他们和我一样,静静等待着我的安全感长大,胆儿越来越肥,话痨层级逐渐升到九段。
所以,内向和外向,并非不可改变的。哈哈,我就是一个活的。。一个鲜活的例子。
人,生下来都是外向的
人是社会化动物,社交关系是人类的基本关系。
我相信,每个人一生下来,天性都是外向的。因为我们一睁开眼看这个世界,都是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希望向外探索,希望得到别人的回应。
从心理学角度讲,关系是人与人的连接,是一种滋养。
婴儿,依赖关系。因为,他们需要和妈妈交流。交流会让他更有安全感,让他更开心,更有利于生存。
没错,我们一问世,老天爷设定的出厂设置,就是最佳生存状态。
此时,对婴儿来说,“关系”是一种滋养。
他笑,有人就回应他,逗他。他哭,有人就回应他,安慰他。被接纳,被允许,被看见。这种滋养,让他们被养的佷滋(四声)。
既然人一出生是外向的,后来怎么又内向了呢?谁改了出厂设置,把外向模式调成了内向模式?
这要从我们对“关系”的认知说起。
一个人慢慢长大,认知也在改变。当他觉得关系不再是滋养,而是压力的时候,就不想参与关系了。
有的人,这个阶段是从童年开始的,也有到学校才开始的。总之,社恐的人并非不想被关注和回应,而是因为他们发现关系带来更多的是压力,他们就不那么追求关系了。
他们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就调了出厂模式,采用新的的模式——“内向”,来对待“关系”。
当然,此时他们只是内向,还不是“社恐”。
社恐是怎么来的?
社恐的原因有很多种,我只讲比较普遍的一种。
大家是否记得,我直播时讲过“全能性自恋心理”的发展:
婴儿三岁前被抚养的过程,非常重要。那时候,他们是小鲜肉,嗯,刚出道,还是新人。母婴关系是他的第一个“关系”。这段关系的质量,决定着他对“关系”的认知。
当婴儿表达需求,如果被及时满足了,他就会更加渴望关系。他会觉得关系是一种滋养。但是,如果需求被忽视,他就会怀疑关系。
再大一点,妈妈(改为抚养者更准确)又做了很多破坏关系的事:
漠视孩子感受,看不到他的委屈、害怕,还会反过来告诉他应该懂事、听话。当孩子表达无助时,妈妈不但不允许,还是嫌弃他、指责他。
这时候,孩子开始对“关系”产生恐惧。为了得到安全感,他必须使用高焦虑来应对关系,必须小心翼翼的让自己成为妈妈希望的样子。
在关系中不能做自己,是不自在的。
大家看“不自在”这个词,不自在就是不开心。不能做自己(自己不在)的确是不开心的。
英国的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从来没有婴儿这回事。意思是当你看到婴儿时,一定同时看到照顾他的妈妈(抚养者)。所以婴儿阶段,孩子不是个独立体,而应该是和妈妈的共同体。这就是美国心理学家玛格丽特▪玛丽提到的“正常共生期”。
对婴儿来说,妈妈就是最早期的环境。而足够好的妈妈,就是促进性的环境。
如果婴儿不能处于一个促进性的环境之中,即妈妈不能进入原初母爱贯注的状态,那么婴儿就会产生很多问题。
孩子对“关系”的认知就变成了:关系即要求,关系即评判,关系即压力。
上周,我的咨询师团队“虫虫特工队”给93名报名者,进行了“青少年内在归因模式问卷调查”,其实就是在了解这方面的认知。
孩子的这种认知一旦形成,就会投射在所有的关系中:
既然关系是评判,关系是压力,那么一进入关系,我们就不能乱动乱说,必须要好好表现,否则就会被指责、嫌弃。为了好好表现,就要处处照顾别人的感受,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
此时,即使别人对他好,他也不敢接受:
对方一定不是喜欢真正的我,而是喜欢伪装出来的那个我。因为真正的我,在小时候没被喜欢过。因此这个好,我受不起。我给对方添麻烦了,我要赶紧想办法还回去,我要付出!要是因为自己没付出搞砸了关系,就麻烦了,压力好大。
当别人对他好时,他还来不及感动,就开始了焦虑,根本无法“享受关系”。当他失去“享受关系”的能力,就会对“关系”累觉不爱。
此时,孩子很矛盾,一方面渴望被关注被回应,另一方面又觉得和人相处很累,想回避关系。
周围的人开始巴拉巴拉:
父母说:你怎么不跟别人一样?你要出去社交啊。(明明一开始是家长给了孩子在关系中的负面体验)
成功学家说:你要社交啊,人要阳光一点啊,学会沟通。
心理学家说:人,必须活在关系中,没有社交,心理就会出问题。
孩子的意识说:我应该去社交,他们巴拉的,是对的。
孩子的潜意识说:对个毛,那么累那么焦虑,我还没有被伤够啊?
撕扯,内耗加剧,孩子的心理能量就这样被耗光了。
孩子告诉自己:别折磨自己了,彻底放弃关系吧,世界就清净了。只要你的感觉再麻木点,就没有消耗了。
于是,社恐来了。之后,抑郁等心理问题也可能到访。
怎么走出社恐?
当我们认为关系不是滋养,而是一种压力时,我们会变得内向。当内向也不能保证我们的安全感时,我们只能选择回避关系,社恐就来了。
也许你会说:我不关心社恐是怎么来滴,我只关心社恐是怎么没滴。
安排!
既然对“关系”的认知造成了社恐,我们可以把认知再改回来啊。改变的过程,需要思考,需要总结,更需要有新的体验。
介绍一点个人经验:
高中时候不怎么和同学交流的我,上大学后偶然参与了学校的一个演出活动,收获了很多掌声。我的能力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价值感爆棚,开始体验到关系中的愉悦感。
我发现:原来,关系可以是轻松和愉悦的。应该有很多人会接纳我,认可我的。这种认知让我敢于尝试着走进新的关系。就这样,我一点点走出了社恐。
如果您是一位社恐孩子的家长,请记住:
内向的孩子,如果被鼓励,被耐心,被赞扬,他就会慢慢活过来,会觉得关系原来就是一种滋养。当他的安全感提升,自然就会不那么回避关系了。
如果您是社恐者本人,那我的经历,您可以体验一下,去找一点有价值感的事情去做。
我们可以勇敢起来,我们可以重新定义“关系”,而不是等着被“关系”定义!
别忘了,我们所有人一出生都有出厂设置!那时,我们都外向。而现在的我们,需要找回当年的感觉,要建立一个信念:
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是有价值的,我们值得被接纳。在关系里,我们正在被支持着,而非被评判着。
试着打开压抑吧,开放一下自我。
每个人都有成为自己的权利,谁也不能剥夺!
让自己在,你才能自在。
文止于此吧。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心理困扰,欢迎加入“石虫语学友群”,我的团队“虫虫特工队”在这里等你。
如果你正在黑暗中,希望你可以在我们这里看到光。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 END —
’
SUNSHINE
邂逅阳光
群内福利
SUNSHINE
如何入群
SUNSHINE
我写一篇文章需要2-3小时
您阅读只需2-3分钟
既然看到了这里,请您花2-3秒钟
给本文点个“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