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你回避社交,不是因为你内向,而是因为。。。

文摘   育儿   2024-06-21 18:18   山东  

从来没有婴儿这回事。


——【英】温尼科特


某天上午,我有一堂微表情心理学的课。课后,有位学员过来和我交流:


石老师,我内心有个焦虑,我的孩子6岁了,挺内向的,遇到人不主动说话,挺愁人的。


我说:内向不好吗?世界上好多成功人士都是偏内向的。


他说:内向有啥好的?他不大爱和人说话,以后怎么融入社会啊。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外向一点。在他们眼里,内向是一种毛病,会影响孩子今后的生活。真的如此吗?


其实,内向不是一种病。它只是一种性格特点而已。当然,回避社交的确是个问题。但回避社交,其实并不是内向造成的。两者没有必然联系。


那么,社恐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我们来聊一聊吧。今天写的比较长,但如果看完,或许你会有收获。




话痨九段石虫语

以下:2595字

阅读:5分钟




内向,可以改变 


我本人就是一个内向的人。


可能有好朋友激烈反对:你还内向?话痨九段啊你,还有比你能叨叨的吗?


哈哈,反对无效!内向的人,并非一直内向的。相信很多人有过这种感受:


好多内向的人,在外人面前内向,在熟的人面前,会说很多。


为什么会这样?很简单,因为安全感。


内向或外向,是我们应对人际关系的手段,都是正常的,没有什么值得诟病的。


在安全感充足的关系中,我们胆儿肥,放松,所以会释放天性,很外向。在安全感不高的关系中,我们胆小焦虑,就会选择内向压抑的应对方式。


安全与否,与真实的环境无关,与我们内心的认知信念有关。


我们内心的认知,来自于早年的经验。内向的人,往往有过这种体验:不说才是安全的,一说就会被指责。不表现自己才是安全的,一表现自己就会被发现不好的地方。


我上大学前,比较内向。高中三年,我甚至和班里的某些女生从未说过一句话。我猜想,班里某些同学可能已不记得有我这个同学。


幸好那些年,我的父母足够的接纳我。他们和我一样,静静等待着我的安全感长大,胆儿越来越肥,话痨层级逐渐升到九段。


所以,内向和外向,并非不可改变的。哈哈,我就是一个活的。。一个鲜活的例子。





人,生下来都是外向的 


人是社会化动物,社交关系是人类的基本关系。


我相信,每个人一生下来,天性都是外向的。因为我们一睁开眼看这个世界,都是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希望向外探索,希望得到别人的回应。


从心理学角度讲,关系是人与人的连接,是一种滋养。


婴儿,依赖关系。因为,他们需要和妈妈交流。交流会让他更有安全感,让他更开心,更有利于生存。


没错,我们一问世,老天爷设定的出厂设置,就是最佳生存状态。


此时,对婴儿来说,“关系”是一种滋养。


他笑,有人就回应他,逗他。他哭,有人就回应他,安慰他。被接纳,被允许,被看见。这种滋养,让他们被养的佷滋(四声)。


既然人一出生是外向的,后来怎么又内向了呢?谁改了出厂设置,把外向模式调成了内向模式?


这要从我们对“关系”的认知说起。


一个人慢慢长大,认知也在改变。当他觉得关系不再是滋养,而是压力的时候,就不想参与关系了。


有的人,这个阶段是从童年开始的,也有到学校才开始的。总之,社恐的人并非不想被关注和回应,而是因为他们发现关系带来更多的是压力,他们就不那么追求关系了。


他们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就调了出厂模式,采用新的的模式——“内向”,来对待“关系”。


当然,此时他们只是内向,还不是“社恐”。





社恐是怎么来的? 


社恐的原因有很多种,我只讲比较普遍的一种。


大家是否记得,我直播时讲过“全能性自恋心理”的发展:


婴儿三岁前被抚养的过程,非常重要。那时候,他们是小鲜肉,嗯,刚出道,还是新人。母婴关系是他的第一个“关系”。这段关系的质量,决定着他对“关系”的认知。


当婴儿表达需求,如果被及时满足了,他就会更加渴望关系。他会觉得关系是一种滋养。但是,如果需求被忽视,他就会怀疑关系。


再大一点,妈妈(改为抚养者更准确)又做了很多破坏关系的事:


漠视孩子感受,看不到他的委屈、害怕,还会反过来告诉他应该懂事、听话。当孩子表达无助时,妈妈不但不允许,还是嫌弃他、指责他。


这时候,孩子开始对“关系”产生恐惧。为了得到安全感,他必须使用高焦虑来应对关系,必须小心翼翼的让自己成为妈妈希望的样子。


在关系中不能做自己,是不自在的。


大家看“不自在”这个词,不自在就是不开心。不能做自己(自己不在)的确是不开心的。


英国的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从来没有婴儿这回事。意思是当你看到婴儿时,一定同时看到照顾他的妈妈(抚养者)。所以婴儿阶段,孩子不是个独立体,而应该是和妈妈的共同体。这就是美国心理学家玛格丽特▪玛丽提到的“正常共生期”。


对婴儿来说,妈妈就是最早期的环境。而足够好的妈妈,就是促进性的环境。


如果婴儿不能处于一个促进性的环境之中,即妈妈不能进入原初母爱贯注的状态,那么婴儿就会产生很多问题。


孩子对“关系”的认知就变成了:关系即要求,关系即评判,关系即压力。


上周,我的咨询师团队“虫虫特工队”给93名报名者,进行了“青少年内在归因模式问卷调查”,其实就是在了解这方面的认知。


孩子的这种认知一旦形成,就会投射在所有的关系中:


既然关系是评判,关系是压力,那么一进入关系,我们就不能乱动乱说,必须要好好表现,否则就会被指责、嫌弃。为了好好表现,就要处处照顾别人的感受,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


此时,即使别人对他好,他也不敢接受:


对方一定不是喜欢真正的我,而是喜欢伪装出来的那个我。因为真正的我,在小时候没被喜欢过。因此这个好,我受不起。我给对方添麻烦了,我要赶紧想办法还回去,我要付出!要是因为自己没付出搞砸了关系,就麻烦了,压力好大。


当别人对他好时,他还来不及感动,就开始了焦虑,根本无法“享受关系”。当他失去“享受关系”的能力,就会对“关系”累觉不爱。


此时,孩子很矛盾,一方面渴望被关注被回应,另一方面又觉得和人相处很累,想回避关系。


周围的人开始巴拉巴拉:


父母说:你怎么不跟别人一样?你要出去社交啊。(明明一开始是家长给了孩子在关系中的负面体验)


成功学家说:你要社交啊,人要阳光一点啊,学会沟通。


心理学家说:人,必须活在关系中,没有社交,心理就会出问题。


孩子的意识说:我应该去社交,他们巴拉的,是对的。


孩子的潜意识说:对个毛,那么累那么焦虑,我还没有被伤够啊?


撕扯,内耗加剧,孩子的心理能量就这样被耗光了。


孩子告诉自己:别折磨自己了,彻底放弃关系吧,世界就清净了。只要你的感觉再麻木点,就没有消耗了。


于是,社恐来了。之后,抑郁等心理问题也可能到访。



怎么走出社恐? 


当我们认为关系不是滋养,而是一种压力时,我们会变得内向。当内向也不能保证我们的安全感时,我们只能选择回避关系,社恐就来了。


也许你会说:我不关心社恐是怎么来滴,我只关心社恐是怎么没滴。


安排!


既然对“关系”的认知造成了社恐,我们可以把认知再改回来啊。改变的过程,需要思考,需要总结,更需要有新的体验。


介绍一点个人经验:


高中时候不怎么和同学交流的我,上大学后偶然参与了学校的一个演出活动,收获了很多掌声。我的能力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价值感爆棚,开始体验到关系中的愉悦感。


我发现:原来,关系可以是轻松和愉悦的。应该有很多人会接纳我,认可我的。这种认知让我敢于尝试着走进新的关系。就这样,我一点点走出了社恐。


如果您是一位社恐孩子的家长,请记住:


内向的孩子,如果被鼓励,被耐心,被赞扬,他就会慢慢活过来,会觉得关系原来就是一种滋养。当他的安全感提升,自然就会不那么回避关系了。


如果您是社恐者本人,那我的经历,您可以体验一下,去找一点有价值感的事情去做。


我们可以勇敢起来,我们可以重新定义“关系”,而不是等着被“关系”定义!


别忘了,我们所有人一出生都有出厂设置!那时,我们都外向。而现在的我们,需要找回当年的感觉,要建立一个信念:


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是有价值的,我们值得被接纳。在关系里,我们正在被支持着,而非被评判着。


试着打开压抑吧,开放一下自我。


每个人都有成为自己的权利,谁也不能剥夺!


让自己在,你才能自在。


文止于此吧。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心理困扰,欢迎加入“石虫语学友群”,我的团队“虫虫特工队”在这里等你。


如果你正在黑暗中,希望你可以在我们这里看到光。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 END —


SUNSHINE

邂逅阳光


石虫语学友群


或许你的微信群很多,但这个群,绝对是特别的一个。

 

生活里,大家都在经历“群体性孤独”。尤其我们经历心理创伤的时候,总会感觉无人商量、无处倾诉。设想一下,如果我们身边有一群经历类似、真诚交流的挚友,有一个心理学的专业团队,那将是多么开心的事情!

 

石虫语学友群,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它像一个温暖的家,大家可以在这里倾诉、解惑,可以找到理解、温暖,我们互相陪伴,互相扶持,一起成长。 


群内福利

SUNSHINE


学友群由以石虫语老师为核心的心理咨询师团队“虫虫特工队”打造,提供以下心理服务:


每日分享——虫虫特工队的各位老师会分享各种心理学知识,帮你保持积极乐观状态,天天成长。


双周直播——石老师的心理直播课非常受家长的欢迎(一年30场左右),剖析各种咨询案例,讲授心理疗法。


咨询答疑——当你遭遇心理苦恼,可以在群里询问交流,也可优先预约石老师的私密咨询。他会一直作为你的“私人心理咨询师”,伴你走过生活的沟沟坎坎。

如何入群

SUNSHINE

入群不收费,但需定期完成群任务。


群任务很简单,就是给公众号文章点一下“在看”和“,几秒钟的事情。公众号一周发两次文章,会员一周需要完成两次群任务。每一次,群里都会统一提醒大家,不用担心错过。



想入群的朋友,请添加“毛毛虫”老师微信,引导入群或预约石老师的心理咨询。



虫虫特工队

2023年12月



写一篇文章需要2-3小时

您阅读只需2-3分钟

既然看到了这里,请您花2-3秒钟

给本文点个“赞”和“在看”吧

石虫语
话痨九段,一个会说相声的心理咨询师。给焦虑父母熊孩子送炭,给职场人生存夹缝打膨胀螺丝,给男女围城内外装潢补漆,职业戳穿、做伴、掌灯、壮胆、逗乐、解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