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欧洲植体公司想来中国考察,表示数字化趋势给他们带来了新机会,比如骨膜下种植体(subperiosteal Implants)。这可真让我没想到。
对我们很多人来说,骨膜下植体是传说中的概念,印象中早被淘汰了。没想到一直存在,且有5-6亿美金的市场。规模跟常规骨内种植体(endosseous implants)不能比(不到十分之一),胜在竞争也少。
全球范围内,常规种植体的竞争对手起码几千。尽管在一定市场范围,主流品牌跑不出那么几个。相形之下,“主流”骨膜下种植体厂家也就十来家,市场增长也很稳定。
据介绍,近年来骨膜下植体病例有增多趋势。这两年骨膜下种植体有了更多病例和学术讨论。
去年在西班牙办了首次骨膜下种植体研讨会,尽管发起者为西班牙厂家,主要原因还是嗅到了新的机遇。。
根据文献,骨膜下种植体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出,由于定位困难、固定困难、不够稳定以及创伤较大,传统骨膜下植体15年存活率仅为50%-60%。这是其被主流治疗淘汰的原因。
随着数字技术发展,3D成像技术+个性化切削,大大优化了骨膜下植体的治疗流程,不但可以为患者制作完全贴合的定制方案,还显著降低了手术的创伤。
新一代产品都改进了传统操作,也开始适应微创潮流。
文献认为骨膜下种植体也存在优势:
1、无需钻骨;
2、更快负重;
3、不受骨量限制。
特别是随着技术发展,引进更精细的操作方式(翻瓣还是不可避免),在特定病例上——如骨量严重不足,常规种植需伴随大面积、复杂增量操作——骨膜下植体反而成为更可控、更少侵入的方案。
另外,由于无需植入骨内,一些研究致力于在材料学上改进,更易避免种植体周围炎的困扰。如,在上部采用光滑表面,下部与骨接触区域则粗糙一些。
再生科学的发展也推动了骨膜下植体的新方向,除了PRF等的应用有利于更快的骨结合(缩短骨膜下植体愈合期),还有产品加入微通道设计,以改善血供。
对于老年、特殊疾病患者来说,改良后的骨膜下植体,比某些术式(穿颧等)风险要低。
与厂家聊下来,主流市场往往目标也大,沦为红海;小众市场不值当自杀式营销,活得挺滋润。看起来过时的产品,随着新技术、新材料,反而迎来新的机会。又因市场规模不大,对后来者吸引力有限,发展得很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