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位隐适美大V疑似“金蝉脱壳”

文摘   2024-11-06 21:28   中国  

前天写了某口腔被看作 “大到不能倒”。很多同行找我讨论,不少人觉得:有啥不能倒的?又不是金融机构、公用事业,一口腔机构,无非售后转诊这些事罢了。

这个逻辑我当然同意。另一方面,我同样理解地方的现实主义。

任何组织都不是铁板一块。公司也好,zf也好,大家利益未必相同。至少在大部分时间点,存在分歧是正常的。

中央、地方,市、区,还有不同层级和部门,面对的东西并不一样。

从大领导角度,最重要是整个系统能够运转,the show must go on.

从直属部门的角度,可以挤脓,但别挤在我任上。

这两天上海活生生的例子,某口腔诊所,前法人/股东疑似转让前把资产转出,接盘的人不干了,准备关门。几百个患者在维权,相关部门电话被打爆。

这还是,几百人的规模。放大一百倍的患者量,哪个区敢接招?

另外,此事一出,市监立刻表态不予注销。一旦注销,不仅相关收尾一摊烂帐,法律意义上某些责任也会消解。

纯纯找朋友八卦,前法人是知名专家,头衔等身(隐适美白金,某省口腔专委会,UCLA……)。去年下半年他把股份转给另一股东,套现600万,离开自己一手创立的机构,前两月刚跳槽去同城某民营医院做正畸主任。

朋友说,这就金蝉脱壳吧,自己创立的机构,做了七八年,经营状况能不知道?情况不对转让出清本无可厚非,但这转让的钱如是从公帐上出的,确有左手倒右手之嫌。

还说,就因为这两年股东脱手的违规操作太多,现在上海涉及个人股东转让股份,审核都严格了许多,工商、税务一起查银行流水。

不想仓促下这样的结论,我的感受是,It’s always the innocent people who pay for the cost.

常想一个经济学的例子:

凡学习过正统经济学的人,几乎都认可自由贸易——比较优势其实是个非常易懂的理论。在生活中,封闭和保护主义还是占据了更广大的市场。

某年在拉美出行,飞机邻座是位当地企业家,刚开始我俩从中国电影聊到阿根廷风景,从文化差异聊到各国美食,无不其乐融融。直到涉及阿根廷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情况立刻急转直下。

最后争论不可避免地落入了简单粗暴的吵架,他说你们中国人就是希望往全世界倾销商品,我说你们阿根廷人就是小农思想活该发展停滞。

……

那时我完全没料到,一个受过高等教育、还自己开公司的中产阶级,竟举双手赞成贸易保护。在此之前,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反对自由贸易的人,都是欠缺经济学训练。

这件事给我很大触动,我开始思考,理想的经济学假设在现实中很成疑问。再说,就算短期阵痛终究被长期的好处抵消,周期多长呢?In the long run, we will all die. 如所谓长期好处超出个人生命周期,感到抗拒就很自然。

当我们看全局最优解的时候,也许选择是一目了然的。当我们谈改革阵痛的时候,也许部分牺牲是难免的。所谓时代变迁、经济变革、行业变化,我们可以分析得头头是道、拆解得行云流水;并在理性的指引下,发现一些路径是必要的、正确的、不可避免的,但不能抵消这样的事实——所涉及的并非单纯数字,而是如我们自己一样的、具有喜怒哀乐的人类。

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并不存在完美解法。

比如说,一位医生经营困难,决定转手诊所,这事本身并没问题。甚至,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保有个人财产,心情也能理解。但是,一旦交接不当,矛盾激化,上升为公共事件,情况发展便不受控制。

对于宏观环境来说,个体永远无法置身事外。尽管其结果并非每个个体直接的选择。

哪种连锁具“模式优越性”?——口腔“麦当劳”的覆灭与重生

挂羊头的机构和薅羊毛的患者

为什么汽车不能降价,口腔就得集采啊

种植无国界
口腔从业者的闲聊扯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