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两位朋友探讨舆论、IP和信息茧房。
他们一个专业媒体人出身,一个自媒体小有成就,因此我们聊得意犹未尽。
我一直有种担心,在舆论场上,当某行业充斥着黑幕和揭秘,是不是会有“破窗效应”?答:确有可能。
很多同行喜欢转种植乱象、连锁倒闭、央视批评等等,既是出于从业者的义愤,也是希望宣布:我们不一样。
一旦这成为行业中最主流的对外沟通手段,往往效果适得其反。
举个金融的例子,大部分人看到“中信实习生炫富”新闻,不会认为是一家公司的问题,更认为是金融行业的“管中窥豹”。
绝大多数人没闲心区分“你们有多不一样”,只是在“天下乌鸦一般黑”的信念下,留住关于行业最负面的猜想。
何况,专业人士容易落入“知识的诅咒”,自己视为基础的信息,就认为别人都懂。
种植医生常把某些机构的低价,当笑话挂出来。什么价格是合理的,什么是“白日梦”,业内人自然秒懂。但,非从业者无法从一个数字get到荒谬感,反而无意中记住这个“价格锚”。
有句话叫: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在信息传播中,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所以要慎选“关键字”。
去年,汽车行业有个“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承诺,引起渲染大波。汽车行业说:"低价不利于行业长期发展",这话有几分道理。但舆论传播时,起主导作用的是听众“主观视角”,会被完全解读成“既得利益者的自我保护”(毕竟也有这一成分)。
口腔行业也有成立过“牙科不降价联盟”。初衷是好的,只是叫“不降价”联盟容易让大众产生误解。实际上不降价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通过合理市价,避免劣币驱除良币;通过合规医疗保护患者的长期利益。
“不降价”一看就是从业者视角,公众视角应是“平价”联盟或“物有所值”联盟。
类似的,我们现在经常批评“低价”这个点。但围绕“低价”关键字,无意中让人家误认为自己“高价”(实际很多正规机构价格并不高)。
那些不是“低价”,同样违背医疗道德的现象,难道我们就不谴责了吗?
比如,经常有明星露出一嘴“马桶白”。这种病例大概率不是“低价”。
比如,有些机构对常规病例,没难度硬上,强调单一技术是“珠穆朗玛峰”。
……
有问题的,并非“价格”本身。价格数字是否“合理”,是从业者才掌握的知识。真正应该批判的,是以次充好、货不对板、虚假宣传、违背医疗道德。
诚实地来看,种种乱象中,“低价”特别搅动神经。被别人低价抢客,对方还胜之不武,让人窝火。这种情绪普遍可以被第三者感知到。相对的,其他一些情绪,例如作为专业人士,看到瞎几把治疗的无力,破坏行业形象的愤怒……这些则很难三言两句有效传递。
因此,简单谴责“低价”,容易站在大众的对立面,让人觉得:你不就是找论据支持自己收费高吗?特别是传播快速、简单化的场景下,从第三者视角,的确易有这样的观感。
我之前建议给低价和普惠做区分。其实,问题不是低不低价。有些机构,它就不应该被称为医疗机构。别把自己与其相提并论。
当然,只要从事媒体,最大的体会就是:世界太参差了。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处在信息茧房中,所以,不要觉得什么是理所应当的,可以适当看一些不同反馈。
同时,不断定义、找到自己的同类群体。
有人曾在远离这样的口腔:低价、车接、送咖啡下留言:
写出来,还不是从业者看?
说得没错。很多时候,不管怎么去分析和呼吁,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价值观的筛选决定了,有些人你永远争取不到。
那些会相信低价种牙、免费补牙的群体,难道在别的地方一次没有受过骗吗?不太可能。总有人还是期待天上掉馅饼,愿意去赌一把。在一次次“被割”中无悔。这种群体,说实在的,咱别争取了吧。
机构:短斤少两,低价领先;患者:贪图便宜,白嫖最好。
双向奔赴,成就完美CP。
关于这个话题,我的感受是:
一方面,从媒体和舆论的角度,了解一些传播规律,让信息尽可能高效的传播,避免犯低级的错误。
另一方面,接受信息分层,总有人会跟你鸡同鸭讲。也必然有人认可你的价值——找到他们。
其实,换个角度看,价值是守恒的。
去几百块钱种一颗牙还车接车送的机构,过不久牙就掉了,还要再种,大概也算拉动消费?
虽然有的牙种了就掉,至少它便宜嘛。大家都在求仁得仁,这参差多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