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牙科机器人的报道,更让我相信AI取代不了牙医……

文摘   2024-08-19 21:16   上海  

最近有这样一则行业新闻,波士顿Perceptive公司完成全球首例自主式牙科机器人手术。

一个做大医疗的朋友转给我,说:口腔也要被机器人取代了。

看标题还挺纳闷:全球首例自主式牙科机器人手术,明明是咱国内空军医大完成的,而且都好几年了,莫非“首例”称号还能再来一轮?

去外网看新闻,理解了一下:所谓首例“手术”,是首例口内牙冠修复操作。

亮点肯定有,比如设备结合了AI系统,比如OCT技术提高了运动成像的准确性,等等。

出于新闻宣传,可以说它是首例“AI牙科机器人”,甚至首例“全自主”牙科机器人(姑且假设我国是“自主”执行牙医规划,而这款是AI辅助牙医“规划”),却无论如何不能说首例 “手术”,那是一个备牙,哪来的手术啊。

新闻还报道,该机器人的完成速度是人类牙医的八倍。该操作牙医通常2小时,机器人只花了15分钟……

听听就好吧。它肯定只算了口内操作时间,没有算从方案设计到机器预备/调试的时间。牙医“通常2小时”,大概率包含了临床操作的全部时间。

咋说呢,相当于用一位选手的马拉松全程成绩,去对比另一位的冲刺成绩……

读完新闻,我最大的感受是,很多写报道的人,不懂口腔行业。看起来面面俱到,堆砌了大量信息,实际没啥重点,说了等于没说。

这同样是很多AI新闻的特色,极有效率的梳理原始信息,却很难做出取舍和判断。它都不懂,哪来的判断?

我从不认为机器能取代牙医,AI也不行。

拿这个行业新闻来说,即便人类中都是术业有专攻。如果人不能理解一件事,缺乏自己的判断,堆再多信息有啥用呢?

何况,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哪怕操作看起来由机器人完成,踩脚踏板的也得是人类牙医。知道什么时候不对,需要及时制动,这事比操作本身还要紧。

AI是工具,工具围绕着“怎么做”,而非“做什么”。

计算机取代的是算盘,算盘取代的是纸笔计算。计算机能取代会计吗(有人说可以,实际取代的同样是会计的“功能”,而非岗位的“目的”)?会计能取代财务总监吗?

再延伸远一点,AI最大的优点恰恰是它最大的限制:没有目标、缺乏判断。很多AI文章的“结论”,是抓取原始材料的总结性结论。AI是在完美演绎“没有感情的过程机器”。

作为一个自诩理性的人,我曾无知地认为人类大多数问题源于理性不够。直到某天读到亨廷顿:人不能只靠理性活着。只有在界定了自我以后,才能运用理性策划和行动。

“理性”本身,只是工具。缺乏目标,没有意义。

很多时候,人们会说:“让我们理性行事,让结果最大化”。这句话本身已暗含价值判断:说话者准备启用边沁的“功利主义”原则。这一原则指导下,目标是“功效最大化”。

如把底层逻辑换成康德学派,则会这样运用“理性”:让我们在理性的指引下,找到至善。——康德主义的目标是“止于至善”。

对牙科来说,AI可以解决的,是备牙更加快速,手术更加精确,即“过程”上的改进。不过,快速的备牙为了达成怎样的效果,精确的手术要重建怎样的方案,这些离不开人类判断。

即便通过数据的投喂,AI可以不断纠正新手的错误,“正确的”标准,还是由人类的道德和审美来定义。

中美AI差距拉大?牙科暂时不用担心

AI将如何影响口腔

手术机器人最大的问题是只做手术

种植无国界
口腔从业者的闲聊扯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