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好友,是此地老牌口腔培训中心负责人。近两年一直让我推荐国内器械/设备,不仅为自己使用,还考虑参与代理。
我们认真地探讨过,这种对中国产品的拥护从何而来?还是一手经历。他用过,觉得好。
不过细究起来,最初决定还是性价比。作为培训中心,口腔器械采购数量不菲、预算有限,在他目力所及范围,中国货的参数很吸引人。以口扫为例,某中国品牌把价格干到当时市价的几乎一半,试一试总死不了人吧?
于是,他试了,体验竟然不错。如是几次,有了对中国产品的认可。
疫情后几次来欧洲出差,感到明显的通货膨胀,俄乌战争后尤甚。
消费降级的风,于是刮到了欧洲。前几天朋友分享的树脂修复趋势,就脱不开宏观经济背景。
我有个暴论,当前欧洲市场,是国产极大的风口。
从政治经济的角度,相对五眼联盟,欧洲对中国更友好(只是相对,局部的敌意和歧视总是有的)。而且欧洲从来不是铁板一块,各国利益与文化的分歧,给中国带来分化和合作的空间。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作为“刚需”的医疗产业,在价格下行压力下,是供应链变化和更新的机会。
拿国内现象类比,经济高速发展,是所谓“新消费主义”叙事:买的不是咖啡,买的不是雪糕,买的是生活方式,因为我值得。在经济放缓甚至下行期,则是“去消费主义”,不要花里胡哨、不要品牌溢价。只是,人类在享受上有棘轮效应,一旦消费到了某个层次,很难完全降下来。于是平替的概念大行其道。
平替,不就是砍不了需求,只能砍预算么。
很多品牌信赖、价值认同、客户忠诚,在绝对的节衣缩食和预算限制下,最容易打破。
回溯起来,韩国种植体当年在欧洲站稳脚步,也恰逢经济下行期。
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患者都没预算了,你还想做种植业务,怎么办?真不考虑价格少一半的韩国品牌吗?
一旦开始做,可能就发现:有些产品,没之前想象的那么糟嘛。离开大牌,解法依然存在嘛。
我知道有些人会问,咱不是要做品牌吗?咋能开局就主打便宜?
总要找到合作的起点啊。
品牌建设恰恰不能指望一蹴而就,更不可陷入脱离实际的顾影自怜。
假如我们对自己诚实,说一套、做一套是社会人的常用技能。
优衣库可以高举简约自然的主张,早期大获成功,还是因为把价格砍到竞品的50%。
小米可以高喊为发烧而生,能在智能手机的红海杀出重围,还是因为重新定义了千元机。
……
别人最初可能因为便宜选择你,不代表你就要困死在这个定位中。
只要有充分大的客户基数,请放心,他们一定会发展出别的价值声明。
再说,中国作为国家形象的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输出,都有助于增加多样性的品牌叙事。
当然,质量过硬还是必须的。只是说,在目前欧洲的环境下,市场出于消费降级的驱动,对新品牌接受度提高,是中国产品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