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提到种植体材料的研究风潮,跟厂家讨论了下,有点支持国产开发新材料赛道了。
比如,围绕种植体周围炎,一直有个思路是从预防角度,开发“抗菌”种植体。前司很多年前就在走这条路,没研究出个啥。我还反思过,假如真有石破天惊的发现,是不是更可能出现在大公司?
逻辑上是如此。如近年植体材料创新有点影响力的产品,似乎只有诺保科TiUltra和士卓曼钛锆。其实,你也很难分辨商业成果是靠产品表现脱颖而出,还是平台势能的顺理成章。
但是,换个角度,在市场局势已形成稳定,产品设计已约定俗成,植体价格还屡创新低的情况下,走老路,不是更难突出?毕竟最传统好用的性价比,都没什么战略空间了。市场不缺新的种植体厂牌,除非……能提供不一样的产品。
起码人无我有嘛,特别是某些功能性(e.g.“抗菌”),在特定人群中,还是有些吸引力的。
当然,这跟厂家自身体量和现状也有关系。新材料定位应是小众,大规模逆转传统钛植体的市场份额,几率较小。只是说,战略没有绝对的好坏,还是看是否适合。对很多缺乏记忆点、份额又迟迟起不来的品牌而言,先有个特色产品,赢得更多客户,是比较现实的预期。比起上来就想着颠覆既有格局,可行多了。
而且!这些年很多种植体抗菌材料的文章,是国内院校发表的。这方面产学研合作挺有土壤,有助于获得院校背书/试用。
比如近几年的一些抗菌探索:钇化合物(Zr-3Ota/Zr-25Ta-5Ti,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多巴胺-银纳米化合物(Dopamine-silvernanocomposite,安徽医科大);改良聚醚醚酮(CFRPEEK,上海交大);铈混合氧化钛(Ce-dope defective titanium oxide,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四氯化钛(TiCu,中科院金属研究所);钛酸锶(SrTiO3,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Ti-PAA-NCI(中山大学)……超级多。
我想一方面是国内院校比较多,在新材料上“脑洞”就多。另外,种植体产品如此成熟,有潜力突破的领域,真不多。
即便在“新材料”几乎扒遍元素周期表的情况下,能进一步的空间还是有的。好比现有新材料研究多在体外阶段、动物实验,临床研究少,长期跟踪更罕见。而且,早期研究往往引入有限致病菌,没复刻真实口腔环境。所以,哪怕是把已有材料检验一遍,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和商用潜能,也是不错的研发方向。
在新材料这事上,经过与厂家探讨,我有点改变想法,赶紧分享一下打脸的过程。
其实,作为非全职号主,近来坚持更新的很大动力,在于为自己增加讨论和学习的契机。
很多经历和想法,不记录回溯,过去就过去了。使之有迹可循,回头看,就别有感悟。我一向有记录习惯,只是以前不喜欢放出来。其中一条原因:怕犯错、怕丢脸。
有时人太容易把自己当回事了。特别随着年资渐长,有点社会身份加持,以及人情因素考量。现实生活中,有些话说得不见得对,但越来越少遭遇直接的反驳。人家不同意,未必要表现出来。
凡事都是两面。每天过得很愉悦,情绪和思想没有任何波动和挑战,可能是找到舒适区,也可能陷于信息茧房。
当我真正有了一定数量的陌生读者,开始感觉强烈的“人性参差”。从此心甘情愿地承认:自己什么都不是。直面五光十色的观念对撞,我想,哪有什么一以贯之的真理,世界从来各说各有理。
有自己的观点,一定有错的可能。但没有观点,连被评判的价值都没有。
欢迎继续种植新材料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