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不可耻,但没用

文摘   2024-08-24 21:57   中国  

尽管关注了一些行业号,最近基本只看标题。

某地又一连锁突然倒闭啦、多拔多种的套路啦、种植频频被点名啦……等等。

情况的确不容乐观,流量的放大效应也不容小觑。

为什么有乌合之众的说法?因为平静的情感、正常的观点,很难脱颖而出吸引眼球。注意力和讨论度,往往围绕着极端事件、出格言行。

现在极端的好事,仿佛有点难寻。各种坏消息,还不能放大着来?

对大环境的抱怨充斥在方方面面。有没有觉得现在人的脾气越来越大?

一个小样本观察:自从留言区自动显示,时不时会看到吵架。大家能看到的已是其中部分。有些评论过于激烈,会被系统屏蔽。有些一时兴起,骂完不久就自己删了。

挑两个有印象的举例吧:

关于欧式与美式审美的推文下,有人留言说“崇洋媚外,被PUA惯了”。(大意)

当时正好看到,还愣了一下。之前分享老外专家怎么看好国内设备,自己公司怎么帮国产耗材做出海,好几个说盲目自信、尬吹国产。这反转还挺新鲜。

问留言的人:我理解牙科修复的欧式审美与美式审美不相同,中式与欧式更为类似,这个“崇洋媚外”的结论是?

/她没回,把评论删除了。

关于某厂家培训被医生diss,定价与落地出现问题,有人留言说“真不要脸,强行洗地,肯定收了厂家钱”。(大意)

只能说,可能在某些人眼里,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必然是“利益输送”吧。

……

据说,杏仁体是大脑中掌控害怕和焦虑的区域,也是影响攻击性(aggression)的区域。

一些心理研究观察到,害怕和焦虑与攻击性存在相关。直觉上,人们在害怕、焦虑时,会“回撤”。实际上,很多情况下对应着“出击”:

1、危机会激发古老的“战斗VS逃跑(fight or flight)”模式。在逃跑可行性不高时,就进入战斗模式;

2、战斗还是逃跑,还取决于危险程度。危及生命的情况,触发的是逃跑;不太危险的情况,触发的是战斗。比如在互联网, 攻击他人成本很低,焦虑更容易激发攻击性言辞;

3、很多时候,人的第一反应并非最佳选择,靠自控力(self-control)优化。在焦虑占用大量内存时,自控力减弱,攻击性就会增加。

我曾写过一个片面的观察:越是愤世嫉俗的人,生活和工作越不如意。

当然要关心行业的发展、关注世界的变化。但整天张口闭口就是领导不行、行业不行、国家不行。可以说得很对,却没有实际作用。浑身上下充满负面情绪。白天跟患者互怼,晚上跟网友吵架。日子越过越没劲,然后甩锅世风日下。

焦虑令人暴躁,暴躁令人焦虑。一个令人遗憾的负面循环。

早在2006年,研究Neurobiological Substrates of Dread就证明,焦虑下的决定,往往并不理性。

研究人员让受试者接受电击,在电击时间无法被预测的情况下,这种缺乏确定性的感觉如此让人不安,很多人宁愿立即接受一个更强烈的电击。

在等待“坏”的可能性时,人们竟然可以选择让结果“更坏”。

很多焦虑,只是时间维度的局限。

以十年为单位,看到的是趋势;以一年为单位,看到的是进程;以一天为单位,只能看到眼前逃不掉、躲不开的问题。

这两年,大家总说口腔完了。看宏观方向,国家是不是想要拉动内需、发展第三产业?

毕竟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例,GDP再往上提高,第三产业占比一定增加。

那么医疗服务,再具体到消费医疗,是不是符合未来方向呢?

很多人觉得,这只说明未来口腔行业会扩张,不说明个体能赚到钱。

这可太对了。

只要环境的单一因素,不能决定结果的千差万别,个体就有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空间。

绝大部分历史,没憋着劲与某个人作对。——就算有,想想在历史上,这得轮到多大的咖位?

只要上天不是单挑我个人,那么成功和失败,就都有可能。环境好不代表成功就容易,因为竞争激烈呀。环境差不代表了无希望,——任何时代都有过得好的人。

大环境或许不容乐观,但信心,只应放在自己身上。

欧式 VS 美式,哪边才是牙科高级审美

看多中国,看多口腔

种植无国界
口腔从业者的闲聊扯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