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魂》

2022-09-05 15:10   广西  

看完《美国经济的起落》后,一直想说马车时代的事情,但我更想用图片、视频的方式去展示,可惜材料没找全,所以先往后放放。


这段时间都在医院和家之间奔波,在这个过程翻完了《叫魂》。这本书很早前听过,直到《置身事内》再次提起这本书,才提起兴趣。


《置身事内》这本书曾介绍过,核心思想就是想告诉读者,政府做事情,有他自己的逻辑和出发点。然后在附录书单中提到《叫魂》。


《叫魂》这本书讲了乾隆年代,1768年的时候,发源于浙江德清的一个谣传。民间传说,石匠、和尚、道士甚至乞丐等走南闯北的人会一门妖术,这种妖术通过获取他人姓名、衣物、发辫等东西,可以抽取人的灵魂,以此或获利,或攻击仇人。


当时的民间对此很是恐惧。而在官僚阶层(可以认为是精英阶层)认为这是无稽之谈,基本不予搭理;而乾隆皇帝很快认为,剪发辫与谋反有一定的关联,并借此对官僚进行整治和控制。


民间恐惧是因为当时虽然处于乾隆盛世,但人口激增,同时美洲白银涌入,导致中下阶层对滑入贫困流浪阶层的担心,但他们对导致贫困的原因并不明了,只是感觉到生活的艰辛(这与张宏杰《饥饿的盛世》说法类似)。


中国民间一直流传叫魂的说法,也就是族长或道士做一些仪式,对着病人喊,某某某,你回来吧。旁边另一人装作病人,嗯,我就回来。如是每天一次,有的病人竟真的能回来了。当时不少中国人,认为人有七魂六魄,身体与魂魄是可以分家的。著名的铁拐李就因为魂魄出去游玩,肉身误被家人毁坏没办法找了个乞丐栖身。民间对这类传说深信不疑。


所以谣言很快从德清传到杭州、苏州,沿着京杭大运河,最后传到乾隆皇帝那儿。


乾隆皇帝作为满族统治汉人的君主,具有一种悖论。首先,他必须接受汉文化,甚至表明我满族汉文化掌握得比你们汉人还好,所以你们不应该拒绝我。另一方面,他又必须保持独立性,以显示自己血统的优越性。在这种焦虑之下,满族的每任皇帝对汉人都保持高度警惕,后来曾国藩主动解散湘军也是为了避免猜忌。


所以乾隆皇帝在接到剪辫这个事的密告后,首先是从怀疑谋反的角度(但他又不愿意明说)去让各地高度重视这个事,但官僚阶层开始没把这个当回事。在君主和官僚几个来回之后,官僚意识到这个事严重性,只能胡乱抓人,或转移视线,或拖延推脱。因为,这本来就是无稽之谈,子虚乌有的事。


最终各地的证据互相矛盾,皇帝失去耐心,让把犯人押解进京,由军机处办案,最终军机处大臣发现了端倪,鼓足勇气让乾隆看到真相。最终为了维持乾隆的面子,惩罚了一批官僚,草草结案。前后折腾官场达半年之久。但这中间,各种草菅人命,冤打成招类的事层出不穷。


如果自己是那底层或不幸卷入其中,不知道会不会生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想法。


作者通过这么个事件,分析了民间、官僚阶层、皇帝,三方在其中的所为,揭示权力运作的一些密码。


作者相信,君主权力最终受制于官僚,但这个权力实际是此消彼长的。如果君主经济搞得好,老百姓生活安居乐业,老百姓支持,那么皇帝可能强势,就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对官僚进行管制。否则,就需要诉诸非正常渠道。


在叫魂案的后半场,乾隆皇帝通过叫魂案,把整个案件定性为谋反等政治罪,从而实现了对江南官场进行整治,实际是皇权逐渐衰退的迹象。


这本书从第一章到第四章,一直都在交代事情发生的背景,看上去平平无奇。但从第五章开始,整本书精彩迭起,理性分析丝丝入扣,恨不得一气看完。


主要是这后面都在分析各个阶层的心理状态和行事逻辑。


历史从来不是固定不动的。我们看历史书,或有人不断推出新的历史书,是因为我们总会发生一些新的事件让我们去反思,对历史事件进行重新解读。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家企业,都能从中体验到一丝凉气。当君主让下面人猜测他的心思时,而执行层又get不到点,又或者为了维持面子,不得不处理一批官僚的时候,不得不不哀叹人类的可怜与可悲。


当下重读《叫魂》别有一番滋味。











READ for FREEDOM
read,tour,write,until the end of world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