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这个标题取得有点哗众取宠或者夸张吧,但却是本人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的一个体会?为什么,还是因为钱。
比如最近获批的某城市建设规划,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我问领导,如果FGW要砍规模,我们先下哪个项目?领导想了半天后回答,说那就XXX项目吧。而这个项目实际上在上一轮建设规划就列入了申报,也是因为砍规模被拿下的,但实际上该项目沿线是城市重要的发展轴,沿线已经建成了不少房子。我立马又想起项目研究阶段,领导曾说,XXX项目虽然目前沿线没人,但这个项目沿线的土地承载了这次轨道交通建设大约30%的资本金,必须纳入。是啊,如果,钱都没出处,又拿什么来干项目呢?所以,我一直坚持,轨道建设规划,必须Sod和Tod并举,两者都不能缺。
==============================
以下对之前的财政数据进行分析总结。
一、政府的财政简称四本账,每本账有各自规定的收支
1、一般公共预算
这个账本收入主要由税收、转移支付和非税收收入,包括政府服务的收费项目。对应着支出,就是公共服务的支出,包括政府服务的支出。比如,医疗、教育(大头是教师工资)、公交(包括补贴+司机及职工收入)、公务员工资(提供了公共服务)、武警部队、市政公用设施、街道办等城市运转最基本的开支。
这本账很多时候不能平衡,也就是收不抵支,怎么办?从第二、三本账里支取。
2、政府基金预算
这里头主要是土地出让金以及其他专项收费,对应着支出,则是土地补偿、征拆、一级开发成本、城市建设费等。实际上,土地出让金是有专门用途的。其他专项收费,我曾介绍过来龙去脉。
这笔钱里,还包括地方政府发行的地方债,一般都是专项债。这个债以及基金也都负有还债还息的支出。
这本账是可以调剂部分到第一本账,以平衡第一本账的缺口。也可以调剂部分到第四本账。
3、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这个由于改利润为企业所得税之后,这个账目下的钱所剩无几。但如果有盈余,是可以调入第一本账和第四本账的。
4、社保基金预算
这本账只进不出,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可以从第一和第二账里调节进入这本账。由于养老金缺口越来越大,每年财政都对此进行补贴。
但政府花钱很多时候并不是当年结算的,就跟我们会计概念里,签订合同的时候,有可能货到了,但因为没验收,所以还不能结算。怎么办?政府四本账里,专门设置了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结转结余资金这两个池子。当年没结算的资金先放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里,但是,两年内没花出去,这笔钱就自动转为结转结余资金。另外,就是每年收超过支的部分,都转入结转结余资金。
大致的关系示意图如下:
(这个图来自《宏观经济数据分析手册》)
二、政府为什么热衷修地铁?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我国政府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个多元化的公司,这个公司跟普通公司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一旦财政这口气断了,就必须在第二本账那里,放开地方债续命。嗯,没错,实在不行,就永续债,不断的借贷,只要能把利息还上,等待经济好转的时候,就可以还本了。
回到税收分成这个图表。在一般公共预算下,地方和中央共同享受税收。
目前税收的大头主要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也就是说,一定要大力发展企业,招商引资,地方财政才可以增长。但问题是两个:一个是地方累死累活,增值税是五五分成,企业所得税更是要分走6成,也就是我努力了半天,结果,一多半要被中央拿走。二个,很关键,企业的经营除了地方政府的热情以外,企业对企业选址也是要求的,比如钢铁厂不可能离矿原料或海太远,长三角的汽车产业链为什么发达,因为相关产业链都在上海周边;为什么我们不是很担心去全球化,也是因为产业的搬迁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涉及整个产业链的事情,非常复杂。除此以外,还有营商环境。有句话,看一个地方营商环境好坏,就看当地制造业如何。制造业对营运环境要求最高,营商环境包括了城市硬件基础设施,还包括城市软性的治理。东北制造业每况愈下,不少人归因为营商环境问题。
但如果地方搞房地产开发或者基建,就不一样了啊。除了能得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以外,跟房地产开发相关的税收,都留在了地方。
这只是税收哦,更大头的土地出让金收入,那是完全归地方所有,归地方支配。虽然自去年6月开始,国家要求先把土地出让金的征收由国土资源部转到税务部门,但目前支配仍归地方。只是,通过税务部门(中央直管)可以让中央更好的掌握重点城市的土地经营情况、城投债情况,尤其是地方隐形债的风险情况。
在分税制和营改增之前,为什么乡镇企业如火如荼?也是因为税收如果按营业额征收,此时,企业规模越大,政府收益越大,至于企业质量?一届政府任期5年,质量的事情只要有银行兜底,死不了就好了。所以那个年代,银行、财政、企业都是不分家的。分税制加上银行体系的改革,不仅重塑了中央和地方关系,也重塑了政府和企业关系。
所谓,手头有余粮,心里不慌。明知山有虎,为啥一定向虎山行呢?要我是地方政府,又只有5年时间限制,搞企业需要很长时间生效,而且好坏风险挺大。但我卖地搞房地产不一样啊,收益高,风险少,见效快。至于债务?那不是以后的事情吗?
所以接下来的重点,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一定是刺激地方政府如何搞好企业。但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干成的。
关于财政方面的知识暂时就学(写)到这,未来如有可能,再把税收的事情深挖一下,主要是税后太难了,CPA里有一专门的税法考试,也有专门的税务师开始。
太难了,我先躲一下。最近天干气躁,早晚温差大,我也感冒一周,第一次咳嗽体会到肺要炸裂的感觉。大家多注意保重身体,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