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说城轨

2024-08-15 16:39   北京  

这几天遇到一些事,记录一下。也算困难的日子里苦中作乐吧。

1、关于城轨的未来

昨天开会,地铁里偶遇一城轨规划大咖,刚好是一起过去开会,一路聊了许久,到了会上,又遇到另一位建筑专家大咖。会后三人走在去地铁站的路上,展开了一番对话。

建筑大咖说:你今年退休了吧?

规划大咖回:4月已经退休了。

建筑大咖说:我10月退休,我们这辈子很幸运,把该干的活都干了。

我笑着回了一句:你们把不该干的也干了。

建筑大咖说:你们40岁以上的确实很难,放弃了,这么多年优势没了。

我回:小学时候读过一个故事。村里一青年,学得屠龙技术回来,在村里秀,秀完,观众都鼓掌。一村民问:龙在哪呢?

我们目前很多行业很多人大概都曾是这位屠龙青年。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不会为谁驻留。

谈笑间,建筑大咖往东走了。规划大咖特别善解人意,跟我说,城轨现在确实走在了下坡路上,但渡过了这段困难时间,后面还有不少城市仍然继续会修轨道。

我理解规划大咖的意思,从国际经验,从国内产业发展、产业利益群体分析,国外200万常住人口,甚至100万+的城市都有修建轨道交通,所以我们可能也会如此发展。

但我认为以下三个因素,会极大左右城轨的发展。

首先是国内各城市财税改革的进度和效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地方政府都没财力提供既有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的时候,怎么可能新增相关基础设施投资?从目前财税改革方向来看,房地产税依旧无期,消费税改革杯水车薪,新的税源来自哪里依旧看不见,至于五级财税改三级财税,加强国有企业管理提高利润和上缴,也都需要时间。这个税改周期,短则3年,长则5年才能见效。

其次是城轨的效率不达预期。最近很多媒体都说城轨亏损严重,我不完全同意这个看法,我觉得业内确实需要去呼吁,去宣传,去发声,城轨亏损的观点以偏概全,至少不全面。

城轨亏钱的原因是三个方面,首先是不少线路客流效益不理想,其次是车票单价太低,社会福利成分太高;最后是地铁企业背负了很大社会责任,为稳就业做出了一定贡献。

我们的媒体更应该关注的线路的客流量,或乘车人次,我们的统计数据也应该实事求是,用人次代替客流量更客观和直观。作为轨道交通,最大的作用就是运输乘客,如果客流较少,那么轨道的效益就无从谈起。如果客流可观,即使是因为定价原因导致的亏损,那么乘客省出来的车票钱可以用作其他消费,增加其他人的收入,这样也一样会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是城轨宏观经济效益的微观解释。

对我们的地方政府来说,地铁和地产以及相关产业,可以看成是一个多元化混合经营的公司,对政府来说,他最关注的合并报表。我们的媒体单拆开地铁的报表告诉大众如何亏损,这有失公平。

但我们的城轨政府和地铁企业也需要回答,在票价不高的情况下,依旧没多少客流量,到底是哪出了问题?怎么提高客流,如果各种办法用尽,仍旧不行,那么是否可以像珠海等地的有轨电车一样,拆了还能卖点设备和车辆,及时止损?

所以,继续往下的时间我们可能需要放缓一阵子,去等待这些城轨效益的发挥,也就是城市建设可能滞后与城轨供给了。如果没啥好的客流效益,那么今后为什么要继续修建呢?这个过程,实际伴随的是城市人口的继续集聚和城市产业转型。这个过程,也是行业需要总结和分析的,针对三类情况进行思考,既有的如何建,建成又如何,没建的今后怎么建。快速发展的20年,我们有太多经验和总结。

最后一个就是未来城市化进程。但是我担心人口老去的速度和城市化率的速度,毕竟经济高涨的时候,城市化率提高的快。以下是我查找的部分数据,数据不在于精准,而是大概这么个逻辑。

七普数据揭示:我们的城镇化率大约是63%,2023年大约是66%其中,65岁以上的13.5%目前江苏、广东等地城市化率大约72%。保守假设,未来我们国家所有省份的城镇化率都能达到国内一线省份水平,也就72-75%如果跟国际发达国家,那可以达到80%以上,我们国家比较大,农民人口比较多,我们假设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是80%。如果假设今后城镇化率一年提高0.8-1%(这已经是比较快的了

大约2030年城市化率达到72%;大约2040年达到80%。看看这两种情况分别转移多少人口去城市。

根据预测,2030年,我们国家大约13.9亿人口,城镇化率72%;2040年,我们大约13亿人口,城镇化率80%。

基础年,2023年,城镇化率66%,人口14.1亿;2030年城市增量人口大约7000万;2040年城市人口增量大约1.1亿。

我们再假设,2050年,城市化到达终极的90%,2050年人口预计中值为12.6亿,我们大约转移了多少人口进入城市?大约是2.0亿的增量。只要中国经济一直在进步,那么城市化率的提升就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只要城市化率在提升,“农村人口往城市转移,小城市往大城市转移”也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

按照目前国家城镇化策略,50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基本全部放开,这些城市也是目前修建城轨的主力,而那些世界城轨排名靠前的城市,实际上城轨这座矿已经基本接近尾声。(翻翻那些交通运输部数据,有的城市里程增加,客流不增加的,可以歇歇了)

如果考虑人口结构的影响,上述转移数据考虑老龄人口不愿意去城市。我们过去的十年就发生了这样的故事,家庭平均人口在过去十年减小最快,这也是房价增长最快的10年。所以上述数据可以打七折或八折,老年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不去城市跟年轻人挤一起,又或者去了也不怎么消费城市公共资源。尽管如此,城市化率的提升给各城市带去的增量依旧是可观的。所以,确实不必过于悲观。

只是无论是从债务(财政可持续),还是客流效益,我们或许都需要3-5年甚至更长时间去消化过去的“成果”。

2、低运能轨道交通

这段对话发生在两三个交通规划大咖的一段对话,发生的时点大约是珠海有轨电车拆除的新闻刚爆出来,印象深刻,今天一并写出来。刚好这几位大咖一位来自北方,另一位来自南方,还有一位位于长江边的。(大咖们别对号入座)

大家七嘴八舌说起了低运能轨道交通。

长江:我们一定要在业内发声,呼吁相关各方阻止珠海拆除有轨电车,不要给行业开倒车。公共交通、绿色交通这个方向仍旧应该继续鼓励,大力支持。

北:其实有轨电车就是一款落后的淘汰工具,几年前车辆厂忽悠说欧洲有轨电车复兴,其实那都是瞎扯的事情。

南:有轨电车是个好东西,只是我们的政府和厂商投资冲动,没做好,我们国家这么大,总能找到合适的场景和土壤。

嗯,我比较支持北京大咖的观点,有轨电车从历史的角度,就是被小汽车给淘汰了。而南方大咖的观点是讨巧的,只要不成功,那就是没用好。我知道这么说不合适,但为了行业健康发展,总得来一次实事求是的辩论不是?

所以,现在论证地面大运量公交系统的时候,一般会比较有轨电车、胶轮虚拟轨道系统和BRT,我更倾向的顺序是BRT》胶轮虚拟轨道》有轨电车,就是能用便宜的别选贵的。事实上目前地面公交发展趋势是小型化,定制化,以提高门到门的速度。

为什么?一个是历史发展的逻辑。有轨电车在汽车产业发展起来以后,在个体机动化出行上,被小汽车取代,在公共交通上,被大巴车取代。真正交通道路资源紧张的地方,那就干脆另辟蹊径,或地下地铁,或高架轻轨(嗯,地铁和轻轨并非以地下和高架区分,只是采取大家习惯的说法)。

发展有轨电车需要增加两根轨道,除了舒适度提高以外,跟胶轮系统相比,看不到明显的提升,但毛病可都一样,都有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对于乘客来说,“我要的是那么一段短时间里的舒适度吗?”

选择地面公交的乘客,首先要的是确定性(也就是到了车站等车时间是靠谱的,全程不会堵车),其次是门到门的便捷性,再次是发车频率和全程旅行时间。这几个,有轨电车比其他两个又好到了哪呢?

所以有轨电车、虚拟轨道、BRT、普通公交,有的更多是运量的差别。

有的地方非得要求论证出,从全生命周期去论有轨电车比BRT更好。这是结果导向的,但从全生命周期去想,初期投资大的,往往风险更高,因为技术在发展,交通需求在变化,如果运量都能满足,初期投资大的从开始就陷入了劣势。

还有一个是我们的国情。房地产经济衰退之后,哪个产业可以代替房地产,汽车产业绝对是选项之一。中国的城市交通,不可避免的需要考虑各城市都要(想)发展汽车产业,汽车产业属于鼓励产业,所以很多交通政策也围绕鼓励消费小汽车制定的;一旦市民购买了小汽车之后,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出行更会优先选小汽车,毕竟舒适和方便。现在对我们中国几乎所有城市,目前小汽车出行(除了早晚高峰)是最快的。再加上这几年疫情叠加,原来公交出行的选择了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很多地方更无法提供优质公交服务。

为什么我们的有轨电车,大部分城市缺少客流,慢慢就经营困难了?修在新区,道路资源丰富,竞争不过小汽车,基础客流就少;修在城市里,损害了小汽车的利益,天怒人怨。

其实,无论是政府提供的地铁,还是有轨电车或其他的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本质上都是众筹。大家都来到城市里,为了出行,众筹了公共交通;为了教育,众筹了学校;为了安全,众筹了国防……。使用的人多了,自然分摊得就少了。

单从城市公交而言,这种众筹机制当然需要考虑有多少人愿意众筹,人多就地铁,人少就巴士,如果可以计算清楚,总有一款工具匹配。

我们需要的是,搞清楚,大概有多少人愿意众筹,以及这些人员愿意为之如何付费。如果可以的话,高峰期挤挤,少交点钱,我相信众筹的人也是愿意的。



READ for FREEDOM
read,tour,write,until the end of world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