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看完一本8年前买的书《超越集群》

2024-01-08 22:02   北京  

这本书的书名是《超越集群(中国产业集群的理论探索)》,作者是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的王缉慈教授,地质地理系毕业。


当初买这本书,应该是想从产业的角度理解城市,那时刚刚喜欢上地理,认为城市的禀赋来源于城市的自身,也就是地理环境和区位。但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发现我肤浅了。这本书不是在谈资源禀赋与产业集群,而是“理论探索”,也就是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今后需要从哪些方面去探索和努力。对此,我体会不深,也不是特别感兴趣。甚至认为,这本书很抽象(尽管作者认为她深入浅出了),除了案例很有意思以外,其他都不知所云。


尽管如此,看完还是有一些小收获,以及一些初步的粗浅想法。


一、产业集群并不是一堆产业集聚了就认为是集群,而是说这些产业集聚在一个区域,彼此互相成就,互相交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以是一条产业链,也可以是各自的一部分是其他人的产业链,同时自身在做业务的时候,吸收别的区域或行业上下游的一些想法、点子纳入到本地产业当中。彼此互相创新,引领产业向高端发展。


二、产业园区是一种比较好的模式,但产业园区的成立并不必然导致产业集聚。充其量是产业园区内的企业可以共享道路、给排水、供配电、电信等的基础设施。好的、懂行的政府机构会主动引入头部企业,然后引入相关地方上的配套企业,从而逐步把产业“嵌入”到地方,使得领头企业不那么容易搬迁。(需要注意的是,有不少跨国企业入驻园区时,带着自身的配套企业过来,此时,这个产业发展可能与本地企业无关,甚至挤压了原本地方企业的生存空间。如何引入产业的同时,促进产业在本地生根并发展,非常考验地方政府的策略。所以,别再指责政府,我们的政府在产业升级上,截至目前都还干的不错!北大的路风曾指出,汽车是个失败案例,而高铁则是较为成功的案例)


今天的产业园区应该在信息沟通与交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企业融资等方面进一步为产业集群做好服务和支撑,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使得企业更有竞争力。


三、资本都有逐利特征,为此,跨国企业倾向于采用低工资、高强度的民工,以压低企业成本。但这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逐底竞争最终总有人力成本更低的地方。因此,长久之计在于向产业的高端发展,逐步走上设计、研发等高端路线。


四、产业集群最好有本地消费群体,庞大的消费群体将反馈信息,引领企业技术创新和进步。


这一点,作者认为未来中国的经济更多靠消费来拉动。实际上,这一点很多人都有这个认识,可是,为什么老百姓就是不消费了呢?很简单,预期收入还会继续下降,那老百姓拿什么来消费呢?(这一点倒是与张笑宇在《商贸与文明》的提法一致,也就是说,中国广大挑剔的、有消费能力的消费者,导致了中国家电、手机、新能源车等的技术升级,从而获得世界上的竞争力)


五、口红效应。我觉得这是2023年最值得回味的一件事。书里原话“历史上几乎每次经济危机过后,与文化相关的产业都会因“口红效应”而得到发展,美国的好莱坞的电影在1929-1933年经济萧条时腾飞;日本动漫产业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后崛起;韩国在亚洲金融风暴时提出“文化立国”方针,让“韩流”风靡亚洲…”


“口红效应”源自海外对某些消费现象的描述:每当经济不景气,人们会转向消费廉价商品,口红兼具廉价和粉饰的作用,能给消费者带来心理慰籍。


​2023年,文旅崛起,“冲锋队式”旅游,拼多多市值超过阿里和京东,都在重复着“口红效应”。


2024年,看样子(只要地方债务不放松),低迷的行情会依旧…如今,基本陷入一个死循环,地方债务不放松,老百姓收入上不去,收入上不去,货币在银行空转,百姓不消费,企业不投资,货币乘数起不来,百姓和企业就没有收入,房子就卖不出去,政府很难化债。


所以2024年依旧会看到投资,只是,目前政府的想法是投资能带来消费,所以政府建充电桩、5G等;或者保安全,比如水利工程;又或者补短板,比如机场改扩建。但这些都很难提高大部分百姓收入,于是就又回到上述循环。


六、政府、协会和企业是产业集群当中最重要的三股力量。政府宏观指导,协会掌握了大量市场信息,协会不能只顾自身利益,需要代表企业发声,同时传递政府宏观要求。


七、产业集群还需要产学研跟进,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归根是人才的竞争。产业集群的发展依赖跨企业、跨区域、跨学科的交流和锻炼。本地学校培养的人才能更好适应本地产业的需求,可以通过课题合作,学生实习,企业导师等方式培养相关人才。精彩案例是平谷的小提琴村,泰州乐器制作。



看完这本书,我最大的体会,反倒是想起2023年年初看的赵燕菁《大崛起》,城市的本质是一种共享和众筹,百姓和企业跑到城市里来,共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嗯,类似请客吃饭,一个人只能吃一道菜,三个人可以点三道菜:)


但这种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此时就需要政府上场。政府有意识的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提高居民福祉(多吃几道不同口味的菜),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力。尤其是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来以后,政府不仅需要提供共享的环保设施,还需要设立一定的游戏规则,保证大家都遵守绿色、可持续。同时,产业变迁太快,需要提供基础教育、再教育平台。


再继续沿着这个思路和这本书里谈到的文化产业。我想起某地。去年国庆,遇到当地发改委主任,该领导动情的说,生于斯,长于斯,莫过于给家乡多弄点产业,提高当地百姓的收入。


可是我知道,以当地的丘陵地势,又长期缺乏制造业。同时,又与临市签订了严格的环保要求,并得到跨省际的环保补偿,发展工业一没基础,二没有资源。相反,该市不仅风景绝美,而且又有丰富的地方文化,散落了大量遗存的名村和古民居,“祖上曾经阔过”,不缺传奇,更不缺故事。更具有优势的是,这地方简直是世外桃源,交通便捷,有机场,更有米字形高铁即将成形,四通八达。每年都有各大院校美术生、建筑学主动到该市写生作画,实际上特别适合发展文旅产业。可以针对这些画家,借鉴北京圆明园画家村和宋庄的发展路径,打造文旅强市,而不仅仅是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华遗产。这也符合这本书提到的,产业集群一定要深挖本地有的,而其他地方没有的,这样就不容易被抄袭和产业迁移。


最后落脚点还是城轨,又或者交通。实际上,当理解了城市的本质和政府的作用后,我们就能理解,并不是每座城市的路网都应该是一个密度的方格网,也不是所有省会城市都用一种方法去测算规模和建设轨道。因为,交通基础设施服务的是居民和企业,俗话是生产生活。


曾有人提出,工业型城市路网应该宽大稀疏,方便货车通行。而服务型城市路网应该窄和密,增加接触面。混合型城市就需要把这两种路网合并。城轨也类似,如果不能降低生产生活成本,那么布置轨道交通得不偿失。从这个角度,交通需要为生产生活降低成本。写到这儿,基本厘清公交存在和发展的逻辑。





READ for FREEDOM
read,tour,write,until the end of world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