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与文明》

2024-06-15 22:00   江西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复杂社会的兴衰,是张笑宇《文明》三部曲最后一本。


大约花了3-4天看完,再次被作者广博的阅读量所折服。


不过可惜是,三本书,一本不如一本,最好的确实是第一本,《技术与文明》,作者的写作手法,观点数据很多是第一次看到,原创性很多,那本书因此也获得了亚洲图书奖。写作手法接近《人类简史》,一章写完,会问出一个问题,引出下一章。


到了第二本《商贸与文明》,核心问题是,“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英国?”然后引出了“正增长秩序”,可是,这个并不是张的原创,因为很早时候,我们就看过类似的说法,就是资本或商业推动了科技进步。实际想想,资本推动技术和社会进步,是不是就是“正增长秩序”?


第三本《产业与文明》,作者提出了三个模型。内容上有不少是上两本提到的。第三本引用了不少能源大咖耶金的《石油风云》(我看过耶金另外一本《能源重塑世界》)和索洛的《美国经济的起落》内容(这本书微信读书有,我也曾看过并做过记录)。这两本书的质量和可读性都非常好。


所以,如果让我推荐这本书,理由大概有三个:一,这本书故事性很强,只是作者有掉书袋嫌疑;二是作者很年轻,假以时日,可能能把他的逻辑说得更清楚;三是大部分阅读者的通病,看完总觉得应该给别人推荐一下,不然怎么对得起自己认真所付出的时间呢?人类有很多事情割舍不下,只是因为自己有所投入,而忽略了这个事真正的价值。能够及时止损的人往往都有大智慧。


实际上,这本书的逻辑有点混乱不清,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写得过于匆忙。总之,我觉得这本书,作者并没有很明白的想清楚,他想说什么;又或者说,他可能想说明现代世界之复杂,又脆弱得容易崩溃,但中间的论证欠缺点什么。


这本书从两个不太为人知的小故事开始,讲述了历史的遗憾,很多事情都是被人筛选后记录下来的,而记录的人不可避免带了滤镜。


德国历史学家、《罗马史》的作者蒙森在批评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时曾说:“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都没被记载下来,被记载下来的都不重要”。


我觉得这段话很适合给作者的这两个故事做注脚。


这本书主要说什么呢?我理解作者是想通过三个模型或概念,让我们来理解当今这个复杂的社会,从而对未来做出预测,当然,作者也说了,理解当今世界已经是很难,预测未来更是痴人说梦,所以,也只是想表达他如何看待未来世界。


这三组概念分别是“漏斗-喇叭”模型,用这个模型让我们去理解技术如何改变社会;用“能源-产品-资本”这个“三流”模型去理解当下社会的权力运作;最后提出“产缘政治”来替代传统“地缘政治”概念,说明当今的竞争是市场和供应链的争夺。


作者通过总结蒸汽机、铁路、电器的发明和使用,说明一项新技术是如何通过“漏斗”检验,接着产品进入正向反馈,通过赢利和产品反馈,不断迭代,从而产生“喇叭”放大效应来影响社会。


而“三流”概念是说明,现代社会的这种治理结构是怎么变化的?仔细思考一下,解放以后,我们国家的治理,如果不是铁路和汽车,可能今天依然是“皇权不下乡”。而电话、电报、计算机等更是将现代收集数据的能力、通信的速度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另外,货币从黄金白银到现在的信用货币,都有很长的历史演变过程。


作者用了一张简单的图来表示当今社会是如何从两次工业革命锐变成今天这个模样。


作者认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引发能源变革的是煤炭,第二次是石油,石油产业的兴起则来自煤炭革命促成的照明需求。那么接下来呢?作者认为可能是核聚变技术,来降低能源成本和效率。


作者认为“在关键创新出现之前,为使创新科技的成本降低、盈利能力增强,从而能支持该科技经过发展后带来大面积革新,就需要在已有的社会消费需求中找到应用场景,让这个新技术先挣到钱,才有可能通过进一步的改进,孵化成为`关键创新`”


接着作者引出国家间的竞争,实际是“能源、产品和资本”的竞争,可以简化为“产缘”。


从历史经验去分析,未来谁获得强大的科技和制造能力,谁有能力控制“三流”流向,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可是,随着竞争激烈,当今这个社会会不会突然崩溃?


作者认为不会。作者给出了他的判断和期翼。


首先,中国的进步源自全球化,作者希望中国能够继续全球化,尊重市场,尊重企业个体。


结合上周看完《透过地理看历史-大航海时代》,可以认为,当今西欧和美国的好日子在一战二战以前,主要是殖民,这个殖民,既有文明的一面,也就是贸易。但是但也有不少血腥的一面,比如奴隶贸易、抢占殖民地和原材料市场,或商品倾销市场等、屠杀土著,甚至为此不惜战争。而二战以后,主要是美国利用两次世界大战积累下的财富和强大工业制造能力,推广马歇尔计划,使得欧洲复兴,全球形成“雁形模式”。这个模式里,有广大第三世界提供廉价劳动力、原材料,而美国和欧洲提供先进技术和消费市场形成的。但当今的世界,中国和印度相继崛起,改变了全球的权力分配体系。同时,“1970年,全球大概只有37亿人口。2022年,全球人口已经有80亿。”当时西欧+美国+日本大约也就7亿人。当庞大的中国乃至东南亚、印度工人相继从产业低端爬升到中高端的时候,是不是意味着工人工资的上涨?西欧和美国好日子的到头?这才是当今世界冲突最大的原因。


所以,我们今天看见了戏剧性的一面,中国高举全球化大旗,而传统发达国家都相继进入民粹主义。


这种激烈竞争是否会导致S3?作者认为,不会。两个原因,一个是现代战争转向了产缘战争,谁在产业竞争中失败,不需要进入真正的战争就会投降;另一个原因则是恐怖核平衡。


从这一点来说,我认为这可能就是作者最想传递的。


嗯,这本书作者也提出几个问题,限于认知,不作评判。一个是,他认为随着俄罗斯的衰退,中亚可能限于混乱;一个是随着美国的收缩,中东和巴尔干可能继续起纷争。因为这些地方在历史上都是四战之地,存在长久的民族和领土问题。


这大概就是张笑来先生在最后一本书里想告诉我们的,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我们应该怎么去理解?





READ for FREEDOM
read,tour,write,until the end of world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