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与文明》

历史   2024-01-03 17:59   北京  

这本书有个副标题,《现代世界的诞生》。


我们目前生活的这个世界,跟我们中国人传统的历史观很不一样。如果,把历史发展阶段进行划分,我认为最简单粗暴的划分,大概能分16世纪以前,16-18世纪,然后是18世纪迄今。16世纪以前,大概是简单的、静态的农业社会(实际也不是完全如此);16-18世纪是大航海时代,是现代文明诞生的前夜;18世纪开始,人类逐渐进入现代社会。发现新大陆,海上霸主易位,工业革命,一战、二战,殖民地独立,…慢慢进入我们现代这个社会。这个社会与以前的社会有什么区别?我认为主要是三个,人口、财富和技术。


放两张图片一目了然。


这本书就讲,我们现代这个社会是怎么变化成今天这个样子的。作者提出一个说法,就是我们现代社会,或者说18世纪以后的社会是正增长秩序为主导的社会,而以前的社会是零增长秩序主导的社会。


正增长主导的社会是以商贸文明为主要特征,而零增长则主要以暴力革命为主要特征。


全书按照时间顺序,论证了商贸文明的基因一直孤立散存于世界各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是到了18世纪后期,才最终聚星成火,一发不可收拾。全世界都逐渐进入了这种正增长秩序为主的社会。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着两种秩序呢?因为商贸文明由商业主导,商人群体为了自己的利益,会建立做生意的规章和制度,或者花钱买这种秩序,甚至建立军队来维持这种秩序。欧洲的地理条件(零碎,粮食无法自给自足),人文历史(封建制和宗教神权互相pk,给了商人生存空间),决定了商人有联合的对象。


全书看完,我觉得这本书没有第一本好。


首先是观点不够新颖。实际上,在我看来,这本书把原来的一个观点换了个皮。之前就有不少历史学家说中国为什么没有现代科技或文明,原因是中国以农业为主,君主需要稳定,所以家族、宗族很重要;而欧洲因为无法自给自足,需要做生意,做生意就需要航海,航海需要观星和记录,逐渐产生了数据,然后是地中海气候太舒适,贵族可以思考很多问题。希腊、阿拉伯、罗马的文明互相交融,亚里士多德对科学提出了观察-实验-量化的径,从此科技一日千里。


这本书换了个说法,然后重新组织了材料。不过,作者有一点非常强大,料足味美,这点秉承了第一本的优点。作者指出我们很多常见的历史说法,其实我们都不太了解的细节,这种细节往往能增加阅读趣味。这里举一二。


安史之乱,我们都在历史上学过,但我们也大约知道安禄山是少数民族,(粟特族),可能是阿拉伯人,或者说是胡人。但为什么胡人在中原地区作乱,我们不是很清楚。作者提出来,作乱的原因是粟特人想继续在中原做生意,类似的案例还有不少,比如少数民族在泉州的经营,等等。(我们为什么不知道这个呢?我看完后想,可能原因是我们的历史书讲述大事件,而我们在中学阶段,只要求记忆,也没老师来讲这背后的原因,当时忙于考试,反倒觉得叛乱不很正常嘛)


郑成功。郑成功有一半日本人血统,我们很多人可能也不知道。郑成功当年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帜,为什么没被清朝剿灭?书中讲述,郑成功实际是民间商队的领袖,手下有先进的枪炮和船舰。这些历史的细节,这本书讲了很多类似的微观故事,来佐证商业的力量。


第二个不够好的地方,论据和论点之间还是缺乏严谨的论证。举个例子,作者提出古罗马时代,也有不少奇技淫巧,只是受众太少,只有贵族才能消费得起,而很多奴隶是被当机器使用的,奴隶自然没有消费能力,所以很多发明没有传播下来。作者试图用这个例子,后续还有很多类似的,说明消费者的重要性,又或者说商贸文明的优秀,因为作者认为可以互惠互利。


但我不完全认同这个观点。实际上,在我看来,商贸文明也罢,暴利革命也罢,剥削起来都是非常狠的。刚好看到下面一个图(不同出处数据不一样,总之,中国工人大概只分到1.3-2%的价值)


如果看了上面这个图,那么现代的商贸文明和以前古罗马时代奴隶得到的很低报酬又有什么区别呢?与中国明清时代类似,古罗马也有人自愿到封建主家为奴,躲避税赋。(有人把上面这个图称为跨国公司的市场权力)

第三,作者在结论里,给出当下中国如何出海,认为一带一路很重要,但更重要是建立游戏规则,借鉴汉萨同盟的做法,制定商业游戏规则,并采用一定的约束机制。

也可能作者想说不愿意说,作者在第一本说到,技术的重要性。商贸文明的底层逻辑力量是科技,而科技的创新需要强大的消费群体,也就是能够使用产品的消费者,并不断的迭代产品。现代正增长秩序真正维系的力量在于“知识炼金术”,“知识炼金术”的底层逻辑在于教育。

再进一步说,人生活着的为了啥?经济驱动的力量在于投资、消费和进出口,进出口里无非是满足国外和国内消费和生产,生产的目的还在于消费。人活着总图个乐子,要吃穿用行,也就是消费。投资的类型有很多种,除了基础设施类的,还有制造业投资、研发类投资等等,可是投资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快乐,快乐不等于消费,但没有消费定不快乐。消费有物质消费,也有精神消费,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需要高素质的生产者,而这个需要通过教育实现。

反观当下的痛点,投资乏力,教育内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看看苹果那个价值链的图,原因似乎隐约藏在里头,但答案可能很复杂。写到这儿,想起李录在《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和中国》的一篇稿子(“中国经济未来可期-2019年年度书评和感悟”),很契合。

总的来说,张笑宇的这本书依旧精彩,只是最终的落脚点却不够那么有力,尤其是对当下的痛点有点挠痒痒。







READ for FREEDOM
read,tour,write,until the end of world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