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有个副标题,《现代世界的诞生》。
我们目前生活的这个世界,跟我们中国人传统的历史观很不一样。如果,把历史发展阶段进行划分,我认为最简单粗暴的划分,大概能分16世纪以前,16-18世纪,然后是18世纪迄今。16世纪以前,大概是简单的、静态的农业社会(实际也不是完全如此);16-18世纪是大航海时代,是现代文明诞生的前夜;18世纪开始,人类逐渐进入现代社会。发现新大陆,海上霸主易位,工业革命,一战、二战,殖民地独立,…慢慢进入我们现代这个社会。这个社会与以前的社会有什么区别?我认为主要是三个,人口、财富和技术。
放两张图片一目了然。
这本书就讲,我们现代这个社会是怎么变化成今天这个样子的。作者提出一个说法,就是我们现代社会,或者说18世纪以后的社会是正增长秩序为主导的社会,而以前的社会是零增长秩序主导的社会。
正增长主导的社会是以商贸文明为主要特征,而零增长则主要以暴力革命为主要特征。
全书按照时间顺序,论证了商贸文明的基因一直孤立散存于世界各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是到了18世纪后期,才最终聚星成火,一发不可收拾。全世界都逐渐进入了这种正增长秩序为主的社会。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着两种秩序呢?因为商贸文明由商业主导,商人群体为了自己的利益,会建立做生意的规章和制度,或者花钱买这种秩序,甚至建立军队来维持这种秩序。欧洲的地理条件(零碎,粮食无法自给自足),人文历史(封建制和宗教神权互相pk,给了商人生存空间),决定了商人有联合的对象。
全书看完,我觉得这本书没有第一本好。
首先是观点不够新颖。实际上,在我看来,这本书把原来的一个观点换了个皮。之前就有不少历史学家说中国为什么没有现代科技或文明,原因是中国以农业为主,君主需要稳定,所以家族、宗族很重要;而欧洲因为无法自给自足,需要做生意,做生意就需要航海,航海需要观星和记录,逐渐产生了数据,然后是地中海气候太舒适,贵族可以思考很多问题。希腊、阿拉伯、罗马的文明互相交融,亚里士多德对科学提出了观察-实验-量化的路径,从此科技一日千里。
这本书换了个说法,然后重新组织了材料。不过,作者有一点非常强大,料足味美,这点秉承了第一本的优点。作者指出我们很多常见的历史说法,其实我们都不太了解的细节,这种细节往往能增加阅读趣味。这里举一二。
安史之乱,我们都在历史上学过,但我们也大约知道安禄山是少数民族,(粟特族),可能是阿拉伯人,或者说是胡人。但为什么胡人在中原地区作乱,我们不是很清楚。作者提出来,作乱的原因是粟特人想继续在中原做生意,类似的案例还有不少,比如少数民族在泉州的经营,等等。(我们为什么不知道这个呢?我看完后想,可能原因是我们的历史书讲述大事件,而我们在中学阶段,只要求记忆,也没老师来讲这背后的原因,当时忙于考试,反倒觉得叛乱不很正常嘛)
郑成功。郑成功有一半日本人血统,我们很多人可能也不知道。郑成功当年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帜,为什么没被清朝剿灭?书中讲述,郑成功实际是民间商队的领袖,手下有先进的枪炮和船舰。这些历史的细节,这本书讲了很多类似的微观故事,来佐证商业的力量。
第二个不够好的地方,论据和论点之间还是缺乏严谨的论证。举个例子,作者提出古罗马时代,也有不少奇技淫巧,只是受众太少,只有贵族才能消费得起,而很多奴隶是被当机器使用的,奴隶自然没有消费能力,所以很多发明没有传播下来。作者试图用这个例子,后续还有很多类似的,说明消费者的重要性,又或者说商贸文明的优秀,因为作者认为可以互惠互利。
但我不完全认同这个观点。实际上,在我看来,商贸文明也罢,暴利革命也罢,剥削起来都是非常狠的。刚好看到下面一个图(不同出处数据不一样,总之,中国工人大概只分到1.3-2%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