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阅读

2024-02-04 11:18   北京  

最近看了这么几本书。


01《中国再连接:中华文明与天下新秩序》,作者是王赓武。


这位老先生的经历比较传奇,也可以说是中国南方人在近代史上典型作用的代表,全家在中国近代史时期移居海外。他从一个参与者和旁观者的角度,讲述中国重新崛起后,中国对于自己身份认同感的问题。这很好理解,就跟一个人类似,开始籍籍无名,显达了,对社会影响也大了,这时需要说清楚“我是谁”这个话题。但近代史上,为了站立起来,我们曾经有过新文化运动,包括除旧和白话文学革命,激进的时候,甚至不惜与过去断绝关系,尤其我们还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但“富裕”起来以后,我们对于自己的认识,以及西方对于中国的认识,都会从一个人的历史上去对他回忆和界定。


王赓武大约从这些方面,讲述了传统中华文明如何与世界重新连接的故事。全书比较有趣的地方在于,他分析的执政党对于执政逻辑的认识,以及为什么需要一个长期稳固的执政团体。敏感时刻,大家自己去翻书,我怕表述不准确。


这本书微信读书没有,只能看纸质版,但据说翻译得很有问题,阅读起来并不愉快。大概4-5小时能看完。


微信读书里有王赓武的另外一本《更新中国:国家与新全球史》,看目录内容应该有一些类似。


02《平凡的世界》和《路遥传》


董宇飞给大家推荐迟子建的《尔额古纳河右岸》,掀起了茅盾文学奖的热潮。鬼使神差下,我看了《平凡的世界》,接着又翻了《路遥传》。


小说写得比较好的,我认为一个是孙玉厚一家人的亲情,现实里,那个年代的家庭里,兄弟为了区区家财反目的比比皆是。另一个是讴歌劳动。


不足也很明显,孙玉香对王满银,贺秀莲对孙少平,还有田晓霞对孙少安,对于这三对cp的描述,那三个男人的幸福来得太容易了些,这就不是“平凡的世界”了。


还有两段描写,一个是关于贺凤莲的死,我开始觉得这个描写多此一举,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昨天跟我说,那个死是路遥要提醒世人要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待


另一个是对孙少平的不争。故事结局是孙少平回到了矿区,与惠英嫂在一起了。可是,当初吸引田晓霞的是,孙少平很有理想,他有一段中外人均挖量的对比,然后说他自己要去学习数理化,提高挖煤效率的,这段描述很工程师化。实际我觉得,矿下那么危险,他师傅就因事故死了,他自己因为事故毁容了。当然,现在采煤大都采用机械了,可是,好歹作者应该继续安排他去煤炭技术学校,为安全,也为继续照顾惠英嫂和小明,更为减少采煤事故,减少牺牲。这么个安排,才更符合人性的假设,也更凸现特定历史下人物的闪光点。


看完《平凡的世界》,很是好奇,什么样的经历才会写出这么感人的故事。继而去翻了厚夫的《路遥传》。


路遥的一生不长,困难岁月坚持上学,而后在特殊的年代,“积极向上”,他当过红卫兵,甚至成为革委会的领导。在文革后期,随着经济的全面瘫痪,他也不得不回到农村从事农业。但也是这个机会,他接触到了上山下乡的北京知青,命运给他开了另外一扇窗。在机缘巧合下,他接触到了清涧同乡曹谷溪,还有北京来的知青,在曹谷溪等人的帮忙下,路遥逐渐走上文学创作路子。尤其是与北京知青林达结婚后,靠着“林氏后勤”,路遥完成了延安大学的学习。


《路遥传》从资料丰富的角度自然是好的。可是,资料大都来自路遥及路遥身边的亲朋好友。所以,对于路遥一些描述,不敢真的相信是否客观,比如,在描述路遥把招工指标转让给他初恋一事,在其他人的书写里,又有另外一个版本。


我无意评判这些,只是想,生命的长度和质量。路遥短暂的一生,却是大部分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可是,按照传记的作者路遥是在用生命撰写故事。我觉得,路遥自己应该是不愿意的。


03《悉达多》


看这本书,纯粹是因为手头有这么一本书,张佩芳翻译的版本,但我看得却是赵丽慧翻译的版本。就故事的内容和思想来说,我觉得不如禅师给你一顿棒喝,把处于迷茫当中的你唤醒,然后你就突然开悟了。


可惜,我没有被棒喝从而醒悟的经历,任何事情我都需要自己经历一番,知道头破血流,方知道阻力和难点在哪里。


强烈建议,所有喜欢追寻人生意义和各种欲望没满足而痛苦的人去翻看。


作者黑塞,曾拿到过诺贝尔文学奖。悉达多,也就是乔达摩,都是释迦牟尼佛的真名。但在这个作品里,悉达多与佛陀是两个人。


可以这么理解,悉达多在这本书里也是一个普通人。人生在每个阶段,都会有目标去追求,感悟最深的一段,悉达多年轻的时候,为了寻找到真正的阿曼达(自我),他选择出家,可是他的父亲不同意,然后他抗争。他父亲无奈同意,然后他选择了苦行僧,可是,他依旧不快乐,理解不了教义的终极意义,世间也无圣人能给他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方式给出他要的答案。于是,他回到俗世,结婚、恋爱、做生意,并有了孩子,声色犬马,活成了他不想的样子。最终,他无聊透顶,来到一条河边,选择做了一名船夫。慢慢的,他以为他这次终于解脱了,也成为别人眼中的智者。


可是若干年后,他的爱人去世,他在河边见到了他自己的孩子,孩子一样不听他的话,他对孩子放心不下,他知道他又活成了他父亲的样子,瞬间他理解了这个世界。


从此他不在厌俗,他最终接受了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热爱它,赞同世事之流,赞同生活之流,对他人的痛苦报以怜悯,对他人的欢乐报以同情。


仿佛,他理解了人生。可是,真的是如此吗?


这或许就是罗曼罗兰曾说的“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杨绛在百岁时的《走在人生边缘》曾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前几天,有个朋友跟我隐晦的倾诉了他的痛苦。我安慰说,“除了生理上的疼痛,其余都是因为自己坚守的观点与事实不符,给自己造成的心理疼痛”。


04 《四十自述》


这是胡适的一本书,因为自己自小在徽州长大,所以看前几章有的地方很有感觉。但我觉得这本书最有价值的是最后一章,其他说的大约是胡适自小到20岁的成长故事。


这一章讲了胡适发动新文化运动的起因。那个年代的人,都试图改变自己国家落后挨打的命运。胡适认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引进德先生和赛先生,必须用活文字,而不能是死的文字。什么是活文字,百姓使用的是活的。胡适认为中国文学,从诗三百,再到春秋,再到唐诗宋词,最后到元曲,实际上文字是越来越白话,越来越接近百姓新闻乐见的形势。可是明朝八股取士,断送了文学发展,使得中国没有出现西方类似但丁、马丁路德那样的文学发展。所以,他希望大家都用写小说的语言,比如《老残游记》等作者一样,用白话文创作。这个认识,是他在国外,跟朋友不断碰撞渐渐形成的。最后,他把他的观点写信给了陈独秀,由陈独秀发起在《新青年》上发起了新文化运动。无独有偶,这两人都是安徽人,其中陈独秀是安庆人,胡适是徽州人,近代安徽出现的这两大名人,历史作用或许被大大低估了。


也能隐略知晓当时的一些事情,比如现代教育的起源,当时日俄战争国民的心态等。当年的国人居然支持日本。



















READ for FREEDOM
read,tour,write,until the end of world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