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持续观察02

2023-12-14 00:06   北京  

 不经历生死,不懂得人生的艰辛。当然,经历了生死,也不敢说就懂了。每个人的回忆也只是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在宏大的历史跟前,既渺小又卑微。


一直等着子岳更新他的轨道交通观察系列,迟迟没等到。我暂时借用一下他这个标题。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普通人可能理解不了,理解了也未必就作用,所以大可不必去想这么久远和长远的事。


但,目前“三十年之未有变局”,我觉得大部分人应该能体会到。距离上一次财政危机,我印象中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了。那时候,学校会让我们学生买5元的国库券,我父亲还会跟我说,“过几年等乡镇企业好点了,工资就能照常发放了”。可是,后来我们都知道,工资不仅发了,还涨了,只是乡镇企业没了。


紫霞对至尊宝说,“我想到了开头,但我没想到这个结果”。对于那个年代很多人来说,“想到了结果,可是没想到是这么个过程”。话说,那个年代的人,都还比较乐观,毕竟生活的基数太低了,生活的提升似乎一天天都看得见。


这么多年,人们似乎习惯了房价只涨不跌,潜层逻辑是经济只涨不跌。


那么问题来了,经济增长是不是永远的?


我们都知道进化论的作者达尔文,实际上他有个表弟,提出了“均值回归”模型。他提出一个问题,人类的身高是不是一直是增加的?他的回答是否定的。姚明的孩子大概率比姚明要矮。因为,总有某种力量控制着身高的无限生长。


虽然经济增长不能类比均值回归,但如果经济一直增长(刨除通货膨胀),意味物质财富是没有天花板的,蛋糕可以无穷大。而实际上,生产效率的提升在一定科技水平下总是有极值。在科技水平未能有效提高以前,在充分就业的前提下,生产效率的提升也总会有天花板。当然,有人会说,我们目前生活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前夕,AI和大数据即将把人类导入一个新的时代。更有甚者,说人来即将摆脱“碳基”的束缚。但愿吧,乐观一些总是好的。


如果经济增长不是永恒的,在蛋糕不能做大的情况下,我们人类会如何选择自身的行为?少浪费点!


于是乎,我们看到高质量等于Jiangbenzengxiao。增不增效不知道,降本是一定的。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在思考我们这个行业的时候,我们回顾下现在的大环境。


当房子卖不出去的时候,我脑子里想到一个词“后土地财政”。当我看到北京地铁补贴240多亿,亦庄有轨电车人均补贴120元时,我脑海里想到一个词“后基建时代”。随着城市化率到了64%以后,1998年启动的房改、土地财政基本走入尾声。


土地财政不会一下子退出,但土地财政的萎靡意味着城市大基建的尾声。地铁客流效益持续低迷,地铁就会像个貔貅。我们拿什么来补贴?


也就是未来的财政来源在哪里?如果找不到财源,补贴就难以为继。


用“后土地财政”去搜索网络,会蹦出李迅雷和任泽平的文章。两人都提出,用国企利润来弥补财政缺口。大意就是财政资金作为风投来培育产业,或者国企股份化,财政持有较大比例。


这属实是个好思路。这很符合赵燕菁提出城市1.0和城市2.0的逻辑,1.0通过债务驱动发展城市,建立城市重资产设备(也就是基建),这些基建作为其他企业运转共享设备,从而降低企业运转成本,使得在城市2.0时代能够获得更好的成本优势,城市2.0时代是城市经营时代。


理想很美好,可我们当下就得吃饭。首先,我们的(上市)公司分布很不均衡,如果按这个思路,现在三四线城市、乡镇怎么办?


其次,即使不考虑这个因素,大家拿着国企利润“共同富裕”,但李迅雷先生也说了,只要国企的Roe增加一个百分点,庞大的国资利润就能弥补财政缺口。问题是,这个一个点的提升真有那么容易?换句话说,我们2.0时代的城市,又如何知道1.0城市时代投入的基建就能降低2.0时代的运转成本呢?至少从目前看,客流数据不支持这个观点。


远水解不了近渴。国企利润目前还看不到影子,那么当下能做的就只能是降本。城轨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很大部分是降本,至于能否增效,也就是带来更多的客流,那在线路规划之初就已经定了命格。


我们再把目光投向某城市。某人在2017-2020这个时间上了杠杆在该市买了期房,可能还不止一套。到了2023年这个时间节点,房价下降,收入也下降。因为是期房没办法出租获取租金。在沉重的房贷压力下,卖出一套房以减轻负担。一算手续费,还亏了30万。


对于这座城市的市长来说,房地产库存严重,房子挤压卖不出去,土地流拍,没有收入进账。虽然轨道交通报到国家,获批在即。可是对于他来说,再也不像几年前,像他的前任那样的乐观,卖地收入可以占财政收入的一半多。对于未来,房地产还行不行,对于他来说,或许也没有底。但投资可以带来就业和税收。可是,地铁这个投资巨大,建完以后,还得继续掏钱。如果客流量不足,又会引起新的债务,以后会不会追责?干不干,两难呐。此刻获批在即的轨道交通再也不像以前那么热切了。只是,当下的环境,批了比不批要好,至少批了,投不投、建不建的权利在自己手头。


嗯,趁着手头有点钱,培育点制造业、干点科技创新吧,这才是地方政府长久可持续发展的底气。


可是,可恨的大企业,一手拿着建生产线的许诺,另一手要么想着包销产品,要么想着换点别的投资。总之,就像以前的日企,一手给钱,转手又要求拿钱用他的队伍施工,采购他家的设备。总之,本地的企业似乎也没落着好。


唉,左右都是一个难字。所以轨道批了干不干也还真是难了。(以上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今年5月份FGW批复了绍兴后,9月批复了常州,迄今没再批复城市轨道交通,下半年只批复了一座城市。传说中的某座城市调整批复在即,后来被一纸小作文给枪毙了,至少短期大概率是没希望了。为什么?这次是下了大决心,调整结构,降低债务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牢牢守住底线。


在这种高压态势下,我们大概理解未来变化和演绎的方向,一旦债务压力减缓,大基建的周期还会再来吗?


答案似乎比较明显,除了必要的安全为目标的投资,比如水利、防灾等,未来的投资一定以不增加债务为审批要求,更加谨慎。


公众号“一路飞扬”在某篇文章所说,城轨这个东西,要么有钱,要么有人。我觉得吧,干脆把“要么有人”删了。


未来城轨还会在建,但一定不再是当下这种模式了,重新出现的城轨大概率在建设期,就会说清楚未来运营补亏用什么常项资源来弥补运营资金缺口,好比劣质资产+优质资产并表这种方式出现。





READ for FREEDOM
read,tour,write,until the end of world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