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很长时间的折腾,大家似乎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城轨的建设周期过去了,更流行的说法,这不是周期的结束,而是一个时代的落幕。
如何理解时代的落幕,我理解是过去那种全球化模式结束了。未来如何,那是大人物考虑的事情,我们只需要锻炼好身体,然后继续挣扎。
但我又想,任何事,也不能过于悲观,过于绝对,而且新事物总是孕育在旧事物里,新技术也是在以前的技术上更新升级。虽然一个时代落幕,但也不否认这是一个周期的下行,比如去杠杆,去完了总会再上,周期永远还会有周期。我们不能否认时代落幕从而去否定周期。中国这么大,内循环也好,统一大市场也好,总还是需要投资和消费。
所以,天塌不下来,我们何妨学学李白,给点阳光就灿烂。李白在听到永王的召唤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是最近看了两本有关于李白的书的感受,不过对于李白,这两本书,更多的讲述了李白何以李白。
李长之的《李白传》是孩子老师给推荐寒假读物。同时推荐的还有《钢铁是如何炼成的》和李娟的《我的阿勒泰》。孩子选读了《钢铁》一书,我则选了《李白》。不得不说,《李白传》是好书,只是这本书我觉得不太适合一个初二的孩子去读,一个是阅读难度较大(李白的诗虽然已经很白了,但毕竟这本传记引用了大量的李白诗词,我觉得难度不小),二是没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也很难体会诗人以及作者的心境。
看完李长之的《李白传》,微信读书立马给我推了周勋初的《诗仙李白之谜》。这两本书在微信读书推荐值分别为81.6%和93%。推荐值到80%以上,微信读书里,都是相当可以的。为什么后一本推荐值更高?我倒认为主要原因恐怕是后一本更接近当下人思维,而前一本恰恰是引用的诗文过多,阅读难度上去了,而趣味就下来了,同时,前一本对李白的赞誉有点过了,倒是后一本,对李白的身世进行了更加多的解剖。
这两本书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分析李白作为普通人的一面,比如他为什么有着冲突的性格,又比如,李白的诗词为什么好。但在一些细节上并不一样。
首先说,李白的人生追求,李白的一生不是在求功名,就是在求成仙。两者都是目的,这两个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两个矛盾的目标,李白居然认真的追求了一辈子。
李白追求“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他向往鲁仲连和范蠡这样的人物,期待建立不世之功,并且完美身退。可惜,李白一辈子也没建立不世之功,从而也做不到身退。为什么会如此,《诗仙》认为,李白所处的时代是盛世之末,人心还是想统一的。而李白崇拜的人物,鲁仲连、范蠡,还有东晋的谢安、谢朓,都身处乱世。所以,李白梦想的建立不世之功,很不现实,李白襄助永王,居然想割据一方。至于李白为什么会有如此想法,《诗仙》认为,李白的出生和成长有迹可循。《诗仙》全文最后都归结为,李白家是“海龟”,家庭基因里带着“胡人血统”和“胡人的价值观”,所以,李白不认为需要尊崇儒家,李白也没有华夷之分,甚至李白的母亲可能就是少数民族,有着很多不一样的家教和风俗习惯。
《李白传》则认为,李白追随永王是“被胁迫”的。我倾向于认为,《诗仙》说得对,李白被名利心主导,又由于家庭教育原因,没有注意到天下一统是主流,李白一开始的选择就错了。而这一点,高适、杜甫当时的战队都很主流,选择了肃王。
二、李白的诗为什么气势磅礴
两本书自然都提到了李白的仙气,也就是天赋。但这儿,《李白传》写得更好。“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讲的就是李白,李白虽然来自西域,但李白自身很勤奋,读了不少古代经典,比如他很喜欢《乐府》,而《乐府》里有不少民歌,李白的诗相对好懂;又如,李白喜欢道家,读了很多《老子》和《庄子》,比如他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明显有《逍遥游》的痕迹。
因为李白想成仙,他还身入道教,接受了道教符箓,感觉像佛门里的受戒礼。所以,他的诗集里自然描写了很多神仙般的句子。这或许是李白浪漫主义的由来。李白的诗功,与李白的“事功”我认为具有辩证唯物主义,互相成就。正因为李白的天真无瑕,导致了李白“事功”失败,同时留下了千古诗篇。
李白崇尚的是东晋名士风流,包括他的行事风格,喜欢当隐士,而魏晋南北朝的人物,由于政治黑暗,那个时代的人追求的是所谓心灵的自由,比如竹林七贤。而李白的诗词正是这种自由观和丰富想象力的体现。他说过“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也实在说明了他的文学偶像的文章风格,也就是文章清新丽质。
三、李白的身世
李白确实是谜一样的人物。《李白传》提到李白很爱他的老婆和孩子,可是《诗仙》说,李白对家庭来说很不寻常。李白的亲情诗很少,不像杜甫。《诗仙》一书归咎于李白两次“赘婿”的经历。《李白传》和《诗仙》都提到,李白不擅长写亲情,这一点与李商隐相差很远,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白写情很直接,也很物质,比如“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地难为情”。“相见不得亲,不如不相见”。这可能与道家的“自然观”有关系。我则觉得,以李白的天赋,和激情,如若心中无情,确实难为他了。《李白传》作者自己也说,李白是一位激情澎湃,精力充沛的人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所以,李白并不是不会写。倘若,他有苏轼那么深情,自然能写出“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又或者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而李白两次“赘婿”的经历,确实也让人难以理解,毕竟李白家境挺好的,不然,不会在老家养那么多鸟。而且,李白排行12,李白的诗词里也很少提及他的兄弟们。不像王维和苏轼兄弟情深,并留下了千古诗篇。
而这些,都很难用《诗仙》所说的“少数民族”,“海龟”等等简单概括。《诗仙》好的一面是从李白的诗词中挖掘李白的教育背景和成长背景,遗憾的也是,我们也只能从这方面去琢磨。
看完这两本传记,我们很难理解,李白的父亲李客,当年从西域回归华夏的时候,如果沿丝绸之路,理应先到新疆,再到甘肃,而后大概率到关中。但显然,李客选择了进入陇西后,跨过秦岭,到四川盆地落户。真的是“长安居不易?”
这个过程如何选择的?而且,李白入川大约5岁。那么李白的兄弟姐妹都是一个母亲所生?
四、李白替友葬骨
这个故事来自李白的文字。例如他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昔与蜀中友人吴指南同游于楚,指南死于洞庭之上,白禫服恸哭,若丧天伦,炎月伏尸,泣尽而继之以血。行路闻者,悉皆伤心。猛虎前临,坚守不动。遂权殡于湖侧,便之金陵。数年来观,筋肉尚在,白雪泣持刃,躬身洗削,裹骨徒步,负之而趋,寝兴携持,无辍身手,遂丐贷营葬于鄂城之东。”
就是说,他先把朋友葬在洞庭湖边,过了几年,把朋友的骨肉剔尽,带走他的骨头埋在武汉边了。《诗仙》作者专门找出这个事,说明李白具有少数民族的一些丧葬风俗。
这个事让我想起2014年在广西南宁踏勘现场。当时我也是看到有人在坟墓边做法事,然后取出黑色的骨头装入一个瓮里,当时我以为是迁坟。经《诗仙》作者描述,现在回想,那可能也是“二次葬骨”。
《李白传》一书大概写于建国前后,而《诗仙》一书则是2021年的作品。《李白传》赞远多于贬,而《诗仙李白之谜》则给我们留下了更多的谜团。这个谜团,主要还是集中在李白的原生家庭、出生、兄弟姐妹、父母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