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停更以来,也有不少新读者加入了RWC的家庭,所以在我们的续写旅程继续之前,我希望先和大家沟通一下我的续写理念。
自22年11月,我带的高三班联考中第一次出现读后续写题目起,我便不断地在思考一个问题,“好的续写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然后经过自己不断写,不断和学生互动,不断摸索,我总结出了除常规语言技巧外,读后续写需要具备的三个特征:互动性,流动性,呼应性。
互动性指 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自我的互动,这同时也与新课标的三大主题契合。(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将互动性存在心间写就的文章,人物刻画格外传神,真实,从而增强代入感。
流动性指 在续写故事中,要体现出 时间和空间 的流动感,人物的位置,所处的环境要随着故事的推进而体现出一定的变化,让续写的细节更加真实。不多的词句就能增强阅读的沉浸感。
最后的呼应性,是“续写”成功与否的关键。
读后续写不是“另起炉灶”,更不能“为所欲为”。就如文物修复“修旧如旧”,好的读后续写作者,在提取原文信息时就要仔细,将可能在新故事中运用到的信息都提取出来。具体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故事伏笔等。
这些信息的提取,对于构建具有流动性、互动性和呼应性的续写缺一不可。
首先,与原文呼应,但又有合理变化的时间和地点可以用于设计具有流动性、沉浸感的环境描写,在关键时刻以景衬情;
接着,人物提取,则要包括 性格特点,语言风格,标志动作,年龄身份 在内,以便于在设计人物互动时,人物的各种行为,语言和心理描写,能和原文的人物契合,让人物的行为具有真实感、合理性,这样才能让读者产生代入感或更进一步--产生共鸣。
最后的事件和故事伏笔,则是为了写一个“圆满”的故事。
那么什么是“圆满”的故事呢?
顾名思义,“圆”意味着故事开头埋下的伏笔--大多为未解决的问题/矛盾--要在结尾解决。
更进一步,“圆”意味着“起点,亦是终点。” Day 50 续写精析- 结,起点亦是终点也就是说,经过细致的分析和巧妙的设计,让故事的结尾与故事开头的一部分相呼应,用续写文本去升华原文,或者用续写的第二段去升华第一段。如 Day 42 读后续写- 尽在不言中
我常举的“结,起点亦是终点”的例子大多来自于经典的电影,比如哈利波特最后一部九又四分之三站台的戏,每一幕都勾起了过往的回忆,而最后从霍格沃滋特快窗户上跳到赫敏女儿手中的巧克力蛙,更是让人瞬间想到第一部从哈利手上跳走的那一只。这一幕带给观众和读者的感动无以言表,可谓神来之笔。
而“满”则意味着happy ending!
万事如意的剧情自不必说。
即便有的续写情节设定就是要将故事推向一个遗憾的结局,我们也不妨试着让故事中的人物在结尾处释怀,原谅一切,与自己和解。day 55 读后续写-让孤独散在晚风中 ; Day 74 读后续写-闪烁的幻象,莹莹的泪光
毕竟,人生中已有诸多缺憾,续写中何妨让人会心一笑,心中一暖呢
以上就是我对“好的续写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这一问题的回答。
这一问题,我也在过去的更新中有过其他答案,如Day 40 续写精析-初见惊喜,读时动容,过后难忘,大家存下来看。
言尽于此,结束正好。
感谢大家的阅读,我们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