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弱的时候,神气是不容易收住的。
一个意念起来了,但一直在念念不忘的状态,就会成为一种执念。
这种耗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开而不阖的散乱。
—— 李辛
带孩子去做小儿推拿时,看到现场有些小朋友不肯配合,大声哭闹。
见此情景,医生果断对治疗叫停,让家长先带孩子回家。
见家长不明白,医生解释道:
“按摩穴位,必须要处在一个放松的状态,才能出效果。
如果肌肉对抗紧张,就算穴位按准了,力度用对了,也可能完全无效。”
这让我想到了李辛老师在《经典中医启蒙》中提到的:
“针灸时,以简单安静的心态把针进去,往往效果比较好,因为它是放松的,神气是自然流动的。
相反,扎针的过程中一直在执念,我要补、补、补这个穴位,这样的效果反而比较差。”
这样看来,不管是施力者(医生),还是受力者(病人),都要放下执念,全然放松,才能更好地达成目标。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对于成功的执念和最后达到的结果,会呈现一个倒u型曲线。
拥有明确目标,比毫无目标的人,当然更容易成功。
但如果太过于执着目标本身,反而会导致能力水平的下降。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感叹:“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一个热爱文字的朋友最近感慨道:信手拈来的都是金句,反复琢磨的成了寡淡鸡汤。
为什么随手落笔的一气呵成,打磨修改后反而越看越不对劲?
原因在于:少了灵性,多了匠气。
后天的“识神”太过用力,反而会耗损天生的“元神”。
比起拼命追逐目标,更重要的是体会追逐的过程本身,通过关注我们的身心状态,来确定这个目标是否符合当下实际的状况。
对此,李辛老师多次强调:我们要学会感受自我,观察自我。
在中医里,这种觉察也被称之为“神定”,也称“神全”。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生小病。但只要神定,仔细观察身体,顺势而为,人体的自愈能力就会治愈它。
如果因为一点点症状,就吓得六神无主,病急乱投医,那么就算没病也会被整出病来。
《庄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夫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
意思是:一个人喝醉了,不小心从车上掉了下来,虽然会受伤,却不会有生命危险。
醉汉并没有意识到坠车的危险,因此掉下来的时候,全身是放松的,这无意间保持的“神全”状态,让他逃过一劫。
其实,最好的养生调理,不是针灸,也不是汤药,而是放下执念,稳定心神。
你放松了,一切就自然变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