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朋友说:“写公众号,我总是几个月才更新一次。唉,半途而废,放弃算了”。
我说:“你说过无数次要放弃,可是你依然还在坚持,说明你还是有热爱的。反而那些从不纠结是否继续的人,却在某个时刻直接选择退出。
频率不高,不算半途而废,而是随心而动。不把热爱当任务,才是人生最高的修行”。
她笑了:“也对,更文不是上班打卡,想写或者想停,其实可以随意一些。”
一更一停,一张一弛,皆自然之道。
总想对事物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做一个不变的决定,实际上是把自己限制住了。
曾经有位老中医说过:“人的身心要保持阴阳的平衡,就像拳头收回来再打出去。拳头打出去是‘阳’,收回来是‘阴’。
光想着一个劲地往外打,肯定是不行的。先把拳头收回来,再往外打,才能使出开阖的力量。”
对事,要找到一种“开阖”的力量;
对人,同样要具备“开阖”的眼光。
我接待过的心理咨询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被关系困扰,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想对某段关系下一个“确切的定义”。
她是我的好朋友。
她不是我的真朋友。
她可交心。
她绝不可交心。
诸如此类。
把每段关系像蔬果分类一样,贴上固定的标签,实际上是忽略了关系本身的“流动性”。
人与人的关系,不是一口井,被贴上标签,从此亘古不变;而是一条河,密切或疏离,都在一开一阖的转换与流动之间。
处在某个阶段停留,不叫半途而废。
关系里暂时的疏离,也不叫分道扬镳。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件事,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开阖节奏与阴阳转换。就像一首乐曲,不可能一直低沉,也不可能一直昂扬。
“半途而废”,并不是真“废”,而是站在阴阳的交界处,给自己一些对镜内观的时间,一次修整身心的机会。
歇歇脚,你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