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专家会不会制造出更多“问题父母”?

文摘   2024-09-03 12:06   湖南  

庙是好庙,经是好经,但念经的和尚就五花八门了。


                                ——五毛


朋友圈刷到一个短视频,大意是说:孩子所有的性格问题,都来源于婴儿时期。


比如,娃哭了没及时抱起来,会导致孩子长大后暴躁易怒。


听上去非常荒谬的理论,因为有大咖站台,加上对神经脑科学理论的歪曲,看起来竟有了言之凿凿,掷地有声的感觉。


转发量甚至破了好几万。


其实,带过小婴儿的父母,都知道育儿有多辛苦。


要时刻满足婴儿的“每一个”需求,实属天方夜谭。



80、90后这一代年轻父母,普遍存在这样一类情况:


他们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文化素养,相信投资知识,就是投资自己,投资未来。


他们舍得为知识付出时间、精力、金钱。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超过6成的年轻父母,都会选择在育儿领域作知识付费,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


其中一部分人,在原生家庭中受过伤,因此在面对白纸一张的婴儿时,极力想要扭转之前的局面,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和爱。


然而,事与愿违。


在了解一些伪心理知识后,这类父母反而更焦虑了。


这些所谓的“心理学知识”把人的行为片面化、静止化、碎片化,而非用整体的、动态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


其背后隐藏的逻辑是:只要今天没做对什么事情,明天就会大难临头,其实这正是犯了心理学中的“滑坡谬误”


如果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营销号给出的观点,背后都传递着同一种信号:


“只要你一次没做到完美,孩子一生由此被毁。”


实际上,孩子哭了不及时回应,确实会造成负面影响,但偶尔的几次,造成的危害其实没有想象里那么大。


这类为了赚取经济利益,给大众灌输的“伪科普”,本质上就是在割韭菜。



这背后离不开强烈的利益驱动。


洛克·菲勒曾说:“利益,永远是人性的照妖镜,在利益面前,一切与道德、伦理有关的本质都将原形毕露,且一览无余。”


知识付费本身没有错,错的是那些为了利益驱动不惜制造恐慌的人。


正如好友五毛所感慨的:


“庙是好庙,经是好经,但念经的和尚就五花八门了。”


要辨别你为知识付的费,究竟是进阶还是韭菜,重要的标准是:


它给你带来了怎样的体验,怎样的改变?


学了之后,你是更舒畅了,还是更焦虑了? 是在现实层面变得更好了,还是反而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我们学习任何知识,都是为了指导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达到和谐的平衡状态。


如果你学习之后,反而觉得生活处处都是问题,那么有两种可能:


要么,是你确实还没有学到位,可能是时机不对,机缘未到。


更大的可能,是你掉入了“学习=改变”的陷阱,交了智商税,还搞得自己更不开心,如履薄冰。


就连当个韭菜,都成了个“不快乐的韭菜”。



解过数学题的人都知道,从参考答案中抄来的东西,总是过目就忘。下次遇到相似的题,还是不会。


只有经过深入思考,一步步解题,去摸索,去实践,所得出的答案,才永远不会忘记,才真正属于自己。


育儿也好,自我革新也好,都是我们人生的重大课题。


不要生搬硬套,也无需人云亦云。


你的答案,需要自己去找。


实际上,从人类纵向发展轨迹来看,没有什么真理是永恒的。


从精神分析的破圈,到行为主义的风靡,再到存在主义的崛起,每一代都有其推崇的生活方式及育儿理念,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


旧的理论就像被排在沙滩上的前浪,总会被新的理念所代替。永恒的是变化,没有不变的永恒。


一次哭闹,一次忽视,一次不及时的抚慰,考验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子背后的家长。


我们真正面临的考验是:在育儿过程中,如何去面对自己的焦虑、恐慌、比较、贪婪?


我们要如何思考,如何自处,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制造问题的人?


关键是:不要那么在乎。


紧紧盯住孩子和自身碎片化行为的人,就像开车的时候紧盯引擎盖,视野被局限,出问题的几率,反而更大。


只有把目光转向前方宽广的大道时,你才是真正地“上路”了。


林徽因的一句话,或许其实就是最好的诠释:


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坚强。


终身成长abc
中医和心理学:关于身心健康的探索与实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