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最近遇到了一件让人头疼的事。
在和甲方谈合作时,好好的单忽然被人抢了。煮熟的鸭子也飞掉,令他很是郁闷。
几经周折,他竟发现了一个令人不敢置信的真相:给对手公司提供情报的,居然是他非常信任的一位哥们。
虽说“因为一个单,看清一个人”听起来挺值,但其中的辛酸苦辣,估计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
事实上,能伤你最深的,往往是那些关系亲近的人。他见过你所有的痛,知晓你所有的伤。
是的,被中伤的原因他大体也猜到了,两人当初一同创业,一同互相鼓励,约好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然而,造化弄人。如今他风生水起,而对方毫无起色。
事实上,比“有难同当”更难的,是“有福同享”。
你的资源,人脉,金钱,对方能看到,却不能真正享受到。
你的光彩照人,并不能给别人带来更多的明亮,只会衬托得暗处更加黯淡无光。
山本耀司说过一句话:“人自我照见的能力,正是来源于与世界的互动。每个人的自我,只有在和他人的碰撞中,才能真正诞生。”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每个人的一生,注定会不断“比较”和“被比较”。
少年比学业,中年比事业,就连到了耄耋之年,依然在比谁活得更长。
物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参照物”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取一个事先决定的标准。
这个标准,来源于师长父母,来源于大众传媒,来源于约定俗成。
最常见的“参照物”,往往来源于身边,尤其是那些和自己起点相近,经历相似的人。
很多人都表示,在上个世纪普遍穷困的时候幸福感更强,因为那时候的贫富差距很小。
“我没有钱,你也没有”,带来的杀伤力,远远不如“我赚的钱,但是你赚了更多”。
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损失厌恶”。
每个人都讨厌损失。即使有时候,这种损失并不是真实的,只是来自参照体系的映衬。
当一个人产生了损失厌恶的心理,就很可能会去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看起来对自己没什么好处,实际上却实现了心理层次上的“自我找补”。
这类行为对应的,是心理学上的“螃蟹效应”。
一群螃蟹在桶里相安无事,但如果有一只螃蟹想要跑出去,另外的螃蟹一定会用尽全力把他拉下来。
朋友在经历过这件事之后,也一直在反思自我:之前他太过高调,不懂得保护自己,以至于招来了不必要的妒忌和祸患。
经一事,长一智。
挫折过后,他也终于明白:在做成一件事之前,不要满世界去宣讲自己的宏伟蓝图。
你永远不知道,躲在暗处的,是默默祝福的笑脸,还是口蜜腹剑的背刺。
我试图想要开解他,他却摆了摆手:
“我目前最需要做的事,不是拼命对抗,而是努力革新。脱离原来的圈层,让螃蟹长出翅膀”。
是的,他要的只是更多的时间和契机。
只要爬得足够高,飞得够远,那些恶意和责难,最终会变成鲜花和掌声。
人们只会嫉妒比自己好一点点的人,对那些好到让人望尘莫及的人,他们会习惯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