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李辛:身体上的突破,能带来精神上的突破

文摘   2024-09-21 13:44   湖南  

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健康,健康是“1”,其他的都是后面的“0”,“1”没有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 题记



前段时间,我们单位新来了一位领导。年纪不大,却已然身居高位。


在一次和青年干部的交楼座谈会上,他聊起自己过往的工作经历,道出了许多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心酸。


通宵加班,连续调研,高强度高负荷的工作,这一切考验的不仅是智力、能力,更重要的还有体力。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那些能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体商”高。


人生是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


不是看你跑得多快,而是要看你跑得多远。


很多智商情商双高的人,之所以和龟兔赛跑的兔子一样,倒在了半路上,正是因为对身心健康缺乏必要的重视。


体商,才是你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因素。


什么是体商?


在我看来,体商就是对自己身心健康的把控能力。


现代社会,“过劳肥”成了令许多人困扰的问题。


工作的压力、头脑的紧张,让许多人下班之后只想躺平,刷刷短视频,吃吃垃圾食品慰藉自己。


殊不知,正是这样不起眼的行为,损伤了自己的脾胃。


从中医角度来看,脾胃功能运化不足,也会导致肥胖。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过劳肥之后吃减肥药却无效的原因,因为他们真正需要的,不是“泄”,而是“补”。


这个补不是简单通过药物,而是要通过饮食、作息、锻炼,不断训练自己的体能,从而增强体质。


上面的案例,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为什么一些明明看起来像是实症的病情,实际上却是虚症呢?


实际上,症状和治疗之间,还隔着一层“诊断”的鸿沟。


也就是说,“症≠诊”。

我们要通过病人的症状,结合他本身的体质和生活环境,甚至是心理状况,获得一个综合的诊断。

正如有位名老中医曾说的:我们的治疗,是要对诊断负责,而不是对病人说的某个症状负责。


体商所说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


在从事公益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经常遇到一些看起来是“山”的问题,实际上却“水”的层面找到了答案。

有一次,我遇到这样一个病例。

他,是一个令父母头疼不已的问题少年。经常在学校和同学打架,大多数时候都是他先动手,且屡教不改,愈演愈烈。


家长认为这是脾气问题。

然而,在和该少年进行深入交谈后,我发现:他的问题,其实不是愤怒,而是恐惧。

少年的个头虽然非常高大,但是内心却很弱小,由于学习成绩不好,他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每当别人做出看似冒犯他的行为时,他就会用暴力去捍卫自己。


别人以为他是“易激惹”,实际上却是心理层面的“防卫过当”。恐惧是“原生情绪”,愤怒只是“次生情绪”。

通过咨询和初诊,我判断他的最主要问题是——自尊水平过低。


正是源于这种扭曲认知,导致他总是摆出一副要揍人的姿态,就像动物在遇到危险时会把背弓起来一样。

经常和同学打架斗殴,只是他的症状。

自尊水平过低,才是症状背后真正的诊断。


所谓的对症下药,不是通过行为主义的理论,去纠正他的暴力行为;而是通过精神分析的方法,去挖掘他的底层逻辑,从而重构他的认知。

当认知改变了,他的行为自然也就改变了。



这个案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不管是人的身体层面还是精神层面,如果出现了问题,并不是看上去的那么简单,我们需要用系统的思维去挖掘、去论证、去打通。


关系到每个人身心健康的体商进阶之路,更是如此。


正如《周易·系辞》中,孔子所言: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并不缺知识,缺的是将知识体系化,认知系统化的能力。


当思维观从零碎走向系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我们才能把握全局,站在更高维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许多人看起来学富五车,智商很高,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屡屡碰壁,沦为纸上谈兵。


科学作家万维钢,对此作了精辟的总结:


“不管是引经据典,还是高谈阔论,只要不牵扯到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得失,充其量只算是‘智力游戏’。


只有当局势不明朗,没有人可以指导我们该怎么办的时候,你如果能够依靠知识,判断局势,在外界纷繁复杂的嘈杂声中,果敢决策、果断行动,才能算得上真正的有知识。”


比知识更高阶的是认知,比认知更重要的是践知。


要想提高体商,我们除了具备全局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坚持每天锻炼身体。


正如李辛老师所说:“身体上的突破能带来精神上的突破。与其坐而论道,不如去跑五公里”。


我准备行动啦,你呢?




终身成长abc
中医和心理学:关于身心健康的探索与实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