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过了“没苦硬吃”,没躲过“没病硬治”?

文摘   2024-09-07 17:17   湖南  

朋友给我分享的这个视频,把我看笑了。笑过之后,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前段时间,电影《抓娃娃》带火了一个词“没苦硬吃”,掀起了全网讨论的狂潮。父母的焦虑,给孩子人为制造了本不需要吃的苦,真的必要吗?


然而,躲过了“没苦硬吃”,你能躲过“没病硬治”吗?


过度医疗,已经不仅体现在身体治疗上,在心理治疗方面也同样如此。


有位名老中医,说过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


“心理学还未风靡之前,那些出现心理问题的人,如果去看医生,多半会被判定为“植物性功能紊乱”“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症”,医生往往会开点静心冲剂,让病人好好调整作息、饮食、生活习惯。一段时间之后,就自然痊愈了。”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造出了诸多繁复的概念,层出不穷的“帽子”漫天飞舞,令人眼花缭乱。带着震撼感和颠覆认知的新奇,引发了一场全民“对号入座”的心理狂欢。


似乎一夜之间,所有的困难,所有的挫折,所有的不如意,都能在“心理学”这个商品橱窗里找到相对应的“标签”和“答案”。


然而,那些“商品”和“标签”,真的是我们需要的吗?


哲人苏格拉底在逛市场时,面对满目琳琅满目的商品,大发感慨:“原来有这么多的东西,都是我不需要的”。


那些对号入座,那些矛盾纠结,那些揭开伤疤又疯狂缝合的努力,真的是我们需要的吗?


没苦硬吃感动了父母,没病硬找又感动了谁?

答案是:我们自己。


“我在某些方面的能力还差得远”和“我在与疾病作斗争”,后者听起来,是不是更励志?


我们与之斗争的,究竟是真正的心理疾病,还是堂吉柯德那虚无的风车?



正如李辛老师在《儿童健康讲记》提到的:“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可能会有一个阶段经历抑郁焦虑,人际障碍,敏感、强迫症。


如果你不牢牢抓住,这条河自己就会流过去。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往往会停在这里,把这条河给冻结住,不让它自然流动。


我们专心致志去治疗这个那个症,很长久地卡在那里动弹不了。


过往的心理学研究,总是容易着眼在“病”上,给人一个诊断:你有抑郁症、有焦虑症。然后给你吃药回家观察,让人觉得自己很不正常。


适用于大多数人的心理学,应该是关乎人的“发展”,关乎人类健康的心理和社会适应,关乎一个人可以做到最好的部分在哪里。


它和真正的中医一样,关注在正面的培养上。


每个人在身体上都生过病,不管是感冒还是炎症,重要的,都不是消灭症状,而是提升人整体的免疫力,增强体质。


对于心理来说,同样如此。


如果你紧紧盯住某个“症状”,并如临大敌地把它当成一个天大的“病”来治,你最后就会发现,这种“治病”本身,才是一种最大的耗能。


你没有“病”。

你只是在生命的转折期,遇到了一些挑战罢了。


社会有转型的阵痛,个人一生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样也会给我们带来痛。


那只是痛,不是病。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带着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


99%的内耗,源于实力不够,能力不足。


在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感到力不从心。

当我们现实层面手足无措时,如果倾向于从心理层面去寻求庇护,最后能找到的,仅仅只是安慰。


你要知道,你最渴求的“进步”,它从不会和安慰携手共进,不会和庇护结伴而行。

不懂就问,不会就学。

当你在工作上得心应手,在关系里游刃有余,你会发现,曾经自己害怕内耗纠结的一切,都成了过往云烟,都只是你攀登高峰路上回头能望见的踏脚石。


你将会在现实层面收获更多掌声,更多尊重,更多奖励和回馈,而不是在心灵层面自我开解,自我感动。


心理疾病,真的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高发。


是的,你并不缺少自我分析的能力。


你需要的,只是勇敢面对和迭代更新的毅力,你缺失的,只是深入思考和自我革新的勇气。


你要知道,真正负责任的心理医生,会注重挖掘来访者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提升来访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不是给随意给人扣上一个“有病”的帽子,让本来可以自愈的部分人,从此跌入认知固化习得无助的深渊。



你要知道,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学,不是去挖掘自己有着怎样的苦痛,找到“病症”,以受害者自居。不是像祥林嫂一样,躺在苦难的“功劳簿”上止步不前。


是致力于去调整自己的“心理体质”,提升“心理韧性”,积极解决实际问题,在现实层面收获真正有意义的反馈。


你要知道,真正意义上的心灵疗愈,从来不是对号入座:哇,这个有点像我,那个也有点像我,完了,我是不是病了?


是通过了解行为和思维背后的心理机制,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灵活运用它。


你要知道,心理学从来都只是工具,不是目的。


泰戈尔有诗云:“有一个夜晚,我烧毁了所有的记忆,从此我的梦就透明了;有一个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从此我的脚步就轻盈了。”


任何时候醒悟,都不会太迟。

没苦不要硬吃,没病不要硬治。

终身成长abc
中医和心理学:关于身心健康的探索与实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