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位朋友名叫苏东坡……他会帮你慰心态、转绝境、泯恩仇、医孤独!

文摘   2024-10-08 10:42   北京  


不知道您的身边是否也存在着这样的词语,优化、降薪、中年危机、失业、求职……不知道您是否也被这样那样的危机困扰着。

现代人面对变幻多端、选择丰盛、多种诱惑和恐惧并存的时代,需要什么都会、什么都能扛,才能屹立不倒。

当你开始感叹“自己三四十岁了,来不及努力了”“人到中年身不由己,索性躺平摆烂吧”“遇到坎坷过不去只能自怨自艾”的时候,或许可以“读一读”苏东坡。

苏东坡写过很多的人,做过很多的事,有大得亦有大失,经历过很多曲折,在宦海浮浮沉沉,中年丧妻又丧子……他的一世仿佛活了别人的好几世。

他在田园和房子建好没多久后被贬到另一个地方时写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将苦厄转为诗意。

他用“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旷达取代人生失意的哀愁。

他在妻子离世后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寄以深情。

他会用“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来告诉人们应珍惜美好光阴。

他被时代和命运困住时,依然用“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的平和心态将恩仇解开。

他了解人,比我们更懂人心、人生、人性。 




人生哪能事事都如意

1037年1月8日,苏东坡出生在眉州眉山。1079年,在湖州知州任上发生乌台诗案,被贬黄州。1094年,被贬宁远节度副使,再被贬惠州。1097年,被贬海南儋州。1101年8月24日,在常州病逝。

 
苏东坡的一生有过高峰,又到低谷,有生机,也有坠毁,最后没有再起来。他有过辉煌的过往,也能过那种快饿死的日子,人生其实拼的是韧性。世俗之极大的成功和极大的挫败都经历了,就可以真正谈平常心了。

 
苏东坡饱经忧患拂逆,从礼部尚书一路被贬至海南儋州,做三年不发俸禄的“琼州别驾”,但他的人性愈发温和厚道,而不是变得尖酸刻薄。“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东坡这样总结自己的人生。

 
苏东坡的痛苦是从乌台诗案开始的,那时候他42岁。他的创造力再上巅峰,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他的足迹遍布了很多地方,在每个地方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他走到哪儿,都能就地取材,经过“东坡化”后,均成为奇迹。他的存在,就像河川带给地形的改变一样。

 
人生的所有创造,藏在幸福里也藏在痛苦里,就看自己的汲取能力和更新能力。

 
人生哪能事事都如意,但还是要不断修炼自己。人会有很多切切实实的痛苦,痛苦可以把我们贬到很远的歧途去,也可以帮我们拓展更大的能力。你没有遇到痛苦,怎会知道自己这么坚硬、这么强大?




苦与乐皆在一念之间

 

苏东坡对于“苦与乐”的论述是这样的:“乐事可慕,苦事可畏,皆是未至时心尔。及苦乐既至,以身履之,求畏慕者初不可得,况既过之后,复有何物比之?寻声捕影,系风迩梦,此四者犹有仿佛也。如此推究,不免是病,且以此病对治彼病,彼此相磨,安得乐处。当以至理语君,今则不可。”

 
大致意思是人们都羡慕乐事,畏惧苦事,只是事情还没有发生到自己身上时的不真实的感受罢了。等到乐事、苦事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些羡慕啊畏惧啊,其实都不过如此。

 
如何面对人生中必然的挫折、委屈、不甘、不愿、憎恨、伤害,然后真正到达跟所有人都能好好相处的平和状态,其实非常不易。

 
苏东坡做过大官,也过了非常贫瘠的日子,觉得在奢侈豪华的生活和简单朴质的生活之间,如果都尝试过了,论幸福,并没有多大不同。羡慕和畏惧其实都是自己的内心戏,或者说是心病。不如反向思考,将苦事当作乐事,把乐事当作苦事,这一念之间的引导与适应,方可得平生安乐

 
自己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别自怨自艾,别欲望太多,也别躺平。跳脱出普通且被寄托良好愿望的社会关系或者非常态畸形的社会关系,并不需要太多的心理能量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而是需要一颗在岁月中可以一直淡然处之的低能耗的平常心。

 



迷茫与危机面前如何自渡?


人在一生中会遇到很多波折和无常。苏东坡比宋神宗大12岁,所以当他被贬谪黄州的时候,他是绝望的,因为神宗就是要变法,用新党,而他被归为旧党。如何应对绝境,苏东坡是有现成的方法的——耕种自济、养生自保、著书立说、韬晦自存、文学自适。

 
耕种自济。一个人能不能养活自己及家人,这是基本责任。苏东坡是耕种自济,我们在现代社会可以打很多份工,自己的主业、副业、零碎的兼职、节流理财,都可以。

 
养生自保。身体是青山,情志是绿水。现代人不像古代人以静养志居多,也可以以动养志。运动产生多巴胺,使人充满了生存下去的愿望和轻松感。

 
著书立说。当没有什么事业成就和突破口的时候,要记录时代,记录身边,记录自己,做一些文本上的留存,这当然是对内心有困惑、在绝境中依然勇敢面对自我的人而言,有叙述习惯也许可以拯救自己无边的痛苦

 
韬晦自存。读书读书读书,睡觉睡觉睡觉;少跟人谈起自己的苦难,因为基本上没有人可以感同身受,不能感同身受就只会被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我们要低调生存,少说多做,慢慢摸索人生新的活法,重新建立起对人事物的信任。

 
文学自适。试图主动接触一些有自己的社会化理论并且还能在创业、实业、作品中得以不遗余力将之展现的人。这些人物,是研究和实践精神超级统一、表里一致的人,是时代里真正的风气和风格,接触他们就如自动链接了生命力、学习力

 
苏东坡懂的很多,琴棋书画,文治武功,酿酒做菜,懂政治也懂生活,懂理财懂房子也懂育儿。他总能化敌为友,知己亦多,他开创了新的书法和文人画,又总是能搞点发明创造。他还做公益和慈善,能把苦闷和潇洒兼容得这么好……他几乎什么都懂一些,各种各样的事物都可以成为他研究的对象。开始门槛很低,研究深了又很高级,形成习惯和爱好之后,很适合长时间的相伴。

 


 

人生不是非爱即恨那么简单

 

人有时候有了很多好的天赋、优势和能力,但在世间依然会遇到很多不喜欢他的人,甚至怨他、恨他的人,也常常遇到曲折离奇和痛苦挫折。

 
其实恨一个人,某种程度上是简单粗暴轻松的。比如背叛,伤害,绝情,背后捅刀子,耽误人生,你就恨他,这多直接,想都不用想。任何人都可以这么直接地做选择和决定。那些非常确切的疼痛,还能明显地感受到血腥味,残忍的绝情的味道,但是,这又如何?人生总要遇到磨难和曲折的。

 
人生不是爱恨那么简单,通常里面的环节和因素都太复杂了,也不是轻易地用一句什么宽容啊、原谅啊,就可以解决的。所以,人生在世,在于不用线性思维、简单惰性地随意推导,率性而为,而始终是要留有余地,供一些情节自动迂回流转。

 
我们讨厌复杂的思维和复杂的感情,喜欢简单粗暴地表达轻松和坚决,其实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态与做法。人要真正修的是人为因素之下自我的定力和能力,就像苏东坡的态度那样,也无风雨也无晴,任平生。

 
苏东坡写道:“死生祸福,莫非命者?”知命的好处在于知命无忧、知命无求、知命不屈、知命无拘、安分则艺精。

 
严重的事情发生了,不要着急,就胜利了20%~30%。事情它会自己向你走来,低着头,迎着风,飘着某些特定味道。爱恨已经分解在空气中,可以重新组合。纠结爱不爱、恨不恨,是个绵长的过程。所谓放下,是放下当下的断定,不必执意要一个结果,就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不用追寻,不用寄托,只需安心等待,落实一个个结点



任何时候人最难跨越的一个坎大概就是被最信赖的人、曾经对你最好最仗义的人背叛,这比面对死亡更伤人。怎么熬过去这种境遇呢?

 
苏东坡的命运被乌台诗案改变。在狱中,他被威逼到底,几次都要吞服毒药自行了断了。后来对苏东坡施以最大毒手的章惇,当时竟然冒着生命危险全力搭救。他不惜与当时的宰相翻脸,当面痛斥,“你是想让苏轼全家被灭门吗?”而平时那些跟苏东坡引为知己、又是政治上同属保守派的人,一点求情的表现都没有,怕给自己惹祸。

 
章惇那时候勇倔坚毅,不要命地护友。后来东坡被贬黄州,章惇还是非常关心和安慰他。东坡说:“忽蒙赐书,存问甚厚,忧爱深切,感叹不可言也。

 
可后来呢,事情还是变化了。出于各种理由,在宋哲宗时期,章惇把苏东坡贬到了海南岛。后来徽宗把章惇贬到了雷州,此时东坡已经从海南北归了。东坡对章惇的儿子章援很好,在信中还表达了对章惇的关心。人生就是河东河西,充满变数,但人要柔性地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便是已陷入绝境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可能不是一句两句嫉妒才华、心胸不开阔、感情突然没了之类的话能解释的,也不是由一两个人决定的。有些事情,就是被大风大浪刮来刮去,冲刷来冲刷去,自己无力做任何改变。只能任凭造化作弄,你唯一的办法就是平和。

 
东坡疾病缠身时,在《病中游祖塔院》写道:“因病得闲殊不恶, 安心是药更无方。”病就病吧,安心最重要。人生中的某些关系病了,也一样,不用看现成的结论,也不用再回望过去、展望将来,不用费力再扭转乾坤、改变命运。也许,只要轻微转个侧身,就能嗅到一阵毫无寒意的清风。



【堂堂学长】是北京卫视
《养生堂》、《我是大医生》、《活过100岁》、
《养生厨房》、《暖暖的味道》官方文创生活平台,
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健康养生。
关注并取消免打扰
随时随地了解更多养生知识!~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堂堂学长
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播健康生活知识,倡导健康理念和生活方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