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网文之年”,不错过深度好文,步骤:
点击上方△蓝字→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1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典出何处?
世人皆知王勃的《滕王阁序》乃天下第一骈文,全篇仅773个字,却创造了40个成语,引用了42则典故,古往今来让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折服和赞叹。
在这篇旷世美文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已然成为千古名句,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则成为诸多城市形象宣传中的热词。
在大部分的人印象里,《滕王阁序》既然是写作于南昌,那么其描绘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处,所指必然是这座城了。
然而,真相并非如此!
王勃所写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其人、其事、其物均典出紧邻南昌的另一座城市——宜春!
首先,“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一句,出自《晋书·张华传》所载:
传说晋永平年间(291年),宜春丰城县治常出现“紫气冲牛、斗二星”之象,张华(西晋政治家、文学家,西汉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请教精通天象的雷焕,获知那是宝剑的光芒,上通于天命。
于是张华命雷焕为丰城令寻剑,果然在丰城牢狱的地下,掘地四丈,得一石匣,内有龙泉、太阿(一说为干将、莫邪)二剑。
宝剑出土后,入水化为双龙,牛、斗二星之间的紫气也消失了。
此后,丰城便有了一个别名,叫作“剑邑”或“剑城”,而历史上的丰城长期都是冶铁造剑之地,龙泉、太阿二剑出于此地,再合理不过。
其次,“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一句,出自《后汉书·徐稚传》所载:
徐稚(97~168),字孺子,宜春丰城白土隐溪村人,长期隐居丰城槠山智度寺。
他熟读经书,见识深远,并崇尚“恭俭义让,淡泊明志”,时称“南州高士”和“布衣学者”,被人们千秋传颂为“人杰地灵之典范”。
徐稚死后,葬于南昌进贤门外,后来南昌市有了孺子路、孺子公园、孺子亭等,皆出于此,且其家乡隐溪村也是因他在此隐居不仕而得名。
根据以上考证,《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所指之地,就是毗邻南昌的宜春!
需要说明的是,唐永徽二年(651年),丰城隶属洪州都督府,而王勃写《滕王阁序》时大约在676年,当时丰城确属洪都所辖。
2
物华天宝:宜春有哪些“物宝”?
迄今为止,宜春作为一座城,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汉高祖6年(公元前201年),堂邑侯陈婴被命在江西省西北部的秀江边筑城,此地因“山明水秀、土沃泉甘、其气如春、四时咸宜”,故而得名“宜春”。
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宜春撤县设立宜春侯国,汉景帝之孙刘成被立为宜春侯。
作为皇亲国戚,刘成给当时“南蛮之地”的宜春带来了先进文化和新的发展理念,其最大的功绩就是在宜春城内构筑了宜春台、凤凰台、仙女台、得月台和梳妆台,史称“宜春五台”,其中以宜春台为最胜,后来演绎成了著名的宜春八景之首“春台晓日”。
位于中心城区鼓楼路步行街的袁州谯楼,又称宜春鼓楼,建于公元944年,是世界上唯一一座集测时、守时、授时功能于一体的地方性天文台,也是全世界现存唯一一座“π”字形布局的古天文台,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历史悠久、钟灵毓秀的宜春,历来为“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有“金丰城”、“银万载”之说(丰城、万载都是宜春下辖的市县),是我国著名的宜居城市、优秀旅游城市,有“月亮之都”、“亚洲锂都”之美誉。
宜春之所以宜居,首先是因为其举世闻名的富硒温泉,及其古韵悠悠的温汤文化,它们成就了宜春“温泉之乡”的美誉。
宜春境内以温泉多、水质好而闻名,就如当年堂邑侯陈婴来宜春的第一印象就是“城侧有泉,莹媚如春,饮之宜人”。
拥有800多年历史的明月山富硒温泉,属于大出水量,高温度优质矿泉,可饮可浴,具有显著的强身保健的作用。
这里所说的明月山,就是位于出产富硒温泉的宜春袁州区温汤镇,而宜春之所以又叫“月都”,也源出于此。
明月山属武功山脉,主要由主峰太平山以及玉京山、老山、仰山等12座海拨千米以上的山峰组成,整个山势呈半圆形,恰似半轮明月,故称明月山。
明月山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拥有红豆杉、中华落叶木莲等植物及温汤富硒温泉等资源,还有星月洞、月亮湖、云谷飞瀑、青云栈道等景点,山中的“云谷飞瀑”泉,飞练挂壁,落差119.28米,是江南第一高瀑,雄伟壮观。
明月山12座山峰之一的仰山,曾经是禅宗圣地。
在仰山山顶处,有一块小盆地状的开阔地带,建有一座栖隐禅寺。
仰山栖隐禅寺自古大有名气,由沩仰宗开山祖师慧寂禅师创建于唐代会昌年间(841~843年)。
慧寂禅师(815~891),与沩山灵祐同为沩仰宗之祖,又称仰山慧寂、仰山禅师。
宜春是一个山明水静、人文荟萃的地方,境内名胜古迹遍布,也是佛教“禅林清规”的发祥地。
唐代诗人韩愈在这里留下了“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千古名句,宋代理学家朱熹在这里发出了“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的感叹。
我们说宜春是“物华天宝”之地,除了前面谈到的龙泉、太阿这两把宝剑的典故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位于宜春宜丰县的“江西第一古村”——天宝古村。
这座名为“天宝”的古老村落,迄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更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
据说,天宝之名始于唐,取其地“绿波清浪,物华天宝,驾重洛阳”之意,可见有多少人对天宝村寄托厚望。
天宝古村呈自然的船形地貌,东南有2500余米弯山绕城环村而过的护城河,西有藤江河,北面有1490余米长的古城墙遗址,还有9座古桥点缀在护城河之上,构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古有“小南京”的美誉。
天宝古村历史上的科举人士众多,其中进士10名,举人、解元等76名,堪称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魅力古村落。
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刘氏迁居于天宝村,历代繁衍不衰,人才辈出,元大都的总设计建造师刘秉忠、明代开国元勋刘伯温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天宝古村自古流传隐士文化之风,他们希望每个人都能修身养性,远离官场,而且很多村民都以陶渊明为榜样,将自给自足的隐居生活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
此外,宜春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的地方,完全配得上“物华天宝”之美誉。
权威数据显示,宜春的矿产资源以稀有金属钽、铌,非金属煤炭、石灰岩、高岭土为优势,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63种,占全省的42%,其中储量居全省首位的有煤、钽、铷、铯、锂、钴、铍、铝土矿、岩盐、熔剂用灰岩、硅灰石、长石等12种。
3
人杰地灵:宜春有哪些“人杰”?
说到人杰地灵,自然要从宜春走出来的名人讲起。
除了前文所讲“徐孺下陈蕃之榻”典故中的徐稚,宜春的名人可谓是灿若星辰。
按生卒年代排序,首推开山水诗先河的谢灵运。
谢灵运 (385~433),原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世称谢客,南北朝时期诗人、佛学家、旅行家。
谢灵运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谢玄因淝水之战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康乐公,食邑万载,诗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谢”字,正是指谢玄家族。
谢玄去世之后,谢灵运继承了祖上的爵位,成为新一代康乐公,人称谢康乐,现在宜春万载县城所在地——康乐镇,即得名于此。
他在继承爵位之后,因恃才傲物,不问政事,后来被贬到了广州。
被贬途中,谢灵运一路游山玩水,写了不少诗集,成为自成一派的山水田园诗人。
谢灵运到广州以后,其子嗣一直在康乐村一带繁衍生息,今天广州海珠区的康乐村、客村以及中山大学的康乐园均与他紧密相关。
谢灵运去世后,谢氏后人抚灵北上,途经南京、高安到谢灵运的封地万载,最终落葬于宜春万载,当地人为了纪念他,如今万载城北离他的墓地不处还有一条道路被命名为“谢灵运路”。
接下来说说唐朝年间出自宜春的几位名人,首先是科举状元卢肇和易重。
卢肇(818~882),字子发,唐朝袁州宜春县望蔡上乡人,唐会昌三年(843)春闱获进士第一名,成为江西省第一个文科状元。
卢肇的文章、德行为后世所推崇,曾被认为“袁(袁州)之文章、节义,自肇始。”
为纪念卢肇,今宜春市袁州区秀江中一块沙洲,因他少年在洲上苦读诗书,后人取其姓称之为“卢洲”;又因他中了状元,又称“状元洲”。
易重(806~872),字鼎臣,祖籍袁州宜春温汤镇九联坊,唐会昌五年(845年)乙丑科状元及第,是继卢肇之后宜春在三年之内所出的第二位状元,一时传为佳话,后来他官至大理寺评事。
易重善诗,尤工文,有佳作千余篇,名显一时,可惜多已散失,《全唐诗》存其《寄宜阳兄弟》一首。
除了上述两位状元,唐朝时期宜春还出现了刘慎虚、郑谷等著名诗人。
刘慎虚(约714~767),字挺卿,号易轩,洪州新吴(今宜春奉新县)人,开元二十一年(733年)进士,盛唐著名诗人。
刘慎虚壮年辞官南归,游历于休宁、安庆、浔阳、庐山、洪州等地,与孟浩然、王昌龄、高适等往来酬唱,互赠诗章,晚年定居于建昌县桃源里(今宜春靖安县水口乡桃源村),在此辟有深柳读书堂授课教书,著书自娱。
郑谷(约851~910),字守愚,宜春袁州区人士,晚唐著名诗人,僖宗时进士,因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曾与许棠、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下面再来说说宜春奉新世家大族华林胡氏,从其始祖胡藩讲起。
胡藩(371~433),字道序,号永维,原籍邳州宿迁,后举家迁居宜春奉新华林山。
自南朝宋武帝刘裕时期起,胡藩屡立战功,先后被封为正员郎、宁远将军、鄱阳太守、宁朔将军等;武帝还彭城,胡藩参相国事,以功封阳山县男,食邑五百户。
元嘉四年(427年),胡藩迁建武将军、江夏内史;元嘉七年(430年),征为游击将军,后出任广陵太守。
胡藩晚年任太子左卫率,赐土豫章,因爱豫章新吴(今宜春奉新)华林山水之胜,举家自邳州宿迁徙居华林山,成为奉新华林胡氏开基始祖。
元嘉十年(433年),胡藩卒,享年62岁,谥壮侯,后子孙繁衍各地,人才辈出,历代均有名贤显贵,华林山由此名扬遐迩。
胡仲尧(946~1007),字光辅,胡藩第29世孙,宜春奉新同安乡人,南唐时曾任寺丞官,入宋以后历任洪州助教、国子监主簿,一生最重大的贡献是创办江南四大书院之一的华林书院。
胡直孺(1073~1131),字少汲,晚号西山老人,胡仲尧曾孙,绍圣四年进士,高宗朝擢龙图阁学士,知隆兴府,进兵部尚书,其诗为黄庭坚所赏,著有《西山老人集》。
胡直孺是华林胡氏代表之一,也是华林胡氏中当时最受朝廷器重的人物。
华林胡氏先祖胡藩共生子60人,其后裔迄今有1300余万人遍居海内外,而整个宋朝,华林胡氏就走出了55名进士!
南宋时期,宜春的著名人物还有姚勉。
姚勉(1216~1262),学名冲,字述之、成一,古天德乡(今宜春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人,淳祐12年(1252年)中举,宝祐元年(1253年)进士及第,廷对第一,点为状元。
姚勉一生追求道德高尚和品行廉洁,受到皇帝和经义学者的赞誉,其人格魅力、言行举止和人德特质被后人称为“姚氏风范”。
姚勉的文才和学识深厚,尤其是对程朱理学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被朱轼称赞为“五盐之杰出者”,他著作的《雪坡文集五十卷》在当时备受推崇,诗歌兼具理学知识和江西诗派特色,被后人赞誉为“诗言志,置心平易”。
及至元代,宜春出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揭傒斯(1274~1344),他是龙兴富州(今宜春丰城杜市镇大屋场)人,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明朝以后,宜春涌现的名人包括况钟、宋景、蔡国珍、邓子龙、姜曰广、袁继咸、宋应星等。
况钟(1383~1442),字伯律,号如愚,宜春靖安龙岗洲(今高湖乡崖口村)人,是与包拯、海瑞齐名的中国古代三大著名清官之一。
况钟任职期间,先后受到明成祖朱棣31次嘉奖,并于洪熙元年(1425年)被仁宗朱高炽提升为仪制司郎中。
宣德五年(1430年),况钟任苏州知府,于正统七年(1442)卒于任所,享年60岁。
他死后,苏州市民痛哭罢市,他的灵柩从运河运回故乡时,十里苏堤站满了祭送哭奠的人群。
宋景(1476年~?),字以贤,号南塘,宜春奉新宋埠镇牌楼村人,宋应星的曾祖父,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曾任四川右布政使、山西左布政使,累官至南京工、吏、兵三部尚书。
蔡国珍 (1528~1611),字汝聘,又名见麓,宜春奉新奉化乡(今上富镇)石溪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著有《怡云堂集》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邓子龙(1531~1598),字武桥,号大千,别号虎冠道人,宜春丰城杜市镇狮子邓家村人,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
姜曰广(1583~1649),南昌新建(今宜春丰城市同田乡浠湖村)人,明末抗清官员,与史可法、高弘图并称“南中三贤相”。
永历三年(1649年)正月十八日,南昌城被清军攻陷,姜曰广留下“六歌”及绝命词一章,率全家32口投塘自尽殉节,一说缢于敕赐故翰林郭思颜仁臣之心坊下,时年66岁。
袁继咸(1593~1646),字季通,号临侯,别号袁山,宜春袁州区寨下镇横塘村人,明代著名大臣。
明清鼎革之际,袁继咸在抗击清兵的入侵中,以其抵抗精神和民族气节载入青史,被俘后死不降服,最后在清兵的屠刀下英勇就义,他的民族气节为后人所敬仰,曾与文山(文天祥)、叠山(谢枋得)并称为“江右三山”。
宋应星(1587~1666),字长庚,宜春奉新人,明朝著名科学家,其作品《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名扬中外。
清朝时期,出自宜春的名人有朱轼、甘汝来、许振祎等。
朱轼(1665~1737),字若瞻,号可亭,宜春高安市村前镇艮下人,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经学家、文学家,官至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为乾隆帝师。
甘汝来(1684~1739),字耕道,号逊斋,宜春奉新人,清朝大臣,康熙五十二年进士,不畏权势,一生为官清廉,当时朝野共赞其为一代名臣,死后已无治丧费用,经朝臣具奏,朝廷赐白金千两,遗官治丧。
许振祎(1827~1899),字伟人,号仙屏,宜春奉新县赤田镇高冈村人,咸丰九年中举人,同治二年中进士,历任陕甘学政、河南按察使、江宁布政使、(山)东河(南)河道总督、广东巡抚。
许振祎是湘军统帅曾国藩的弟子,曾两次加入曾国藩幕府,负责起草书函、奏章、咨议等文案工作,先后跟随曾国藩十六年,其间还曾组织乡兵与太平军作战。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12月,许振祎调任广东巡抚,与湖南巡抚陈宝箴号为“江西二雄”。
进入近现代以后,从宜春走出的名人有熊雄、杨杏佛、吴有训、熊佛西、杜平、周赤萍、王宗槐等,仅开国将军就有11人之多。
熊雄(1892~1927),宜春宜丰县芳溪镇下屋村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后留法勤工俭学,并在德国和苏联留学,回国后在黄埔军校任教,是周恩来之后该军校政治部的实际负责人。
杨杏佛(1893~1933),名铨,字宏甫,号杏佛,宜春清江县(今宜春樟树市)人,近代经济管理学家,辛亥革命社会活动家,中国人权运动和管理科学先驱。
吴有训(1897~1977),字正之,宜春高安人,物理学家、教育家,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被称为中国物理学研究的“开山祖师”。
熊佛西(1900~1965),原名福禧,谱名金润,字化侬,笔名戏子,有时署名向君,宜春丰城市张巷镇瓘山村人,戏剧教育家、剧作家,中国话剧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之一。
熊佛西一生创作了27部多幕剧和16部独幕剧,有7种戏剧集出版,撰写了《写剧原理》《戏剧大众化的实验》等理论专著三种。
杜平(1908~1999),出生于宜春万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中国共产党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82、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被誉为“将军书法家”,其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和全军展览。
周赤萍(1914~1990),宜春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开国中将,1931年参加红军,经历了长征,新中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政委,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福州军区政委等,他自学成才,被誉为“军中儒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王宗槐(1915~1998),原名王永开,出生于宜春万载县柏树街白茅冲,原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经历了5次反“围剿”和长征及著名的百团大战,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除了上面介绍的几位开国中将,出自宜春的将军还有:张海棠少将(宜春樟树)、谢胜坤少将(宜春万载)、黎同新少将(宜春宜丰)、杨树根少将(宜春樟树)、罗章少将(宜春万载)、汪祖美少将(宜春上高)、李振邦少将(宜春丰城)、彭盛少将(曾用名彭昌荣,宜春万载)。
综上所述,自汉代建城以来的2200多年历史中,宜春名人辈出,灿若星辰,是名副其实的“人杰地灵”之城。
4
重温王勃之《滕王阁序》
最后,让我们全文温习一遍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再次感受一下南昌滕王阁之壮美,以及宜春这座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气韵。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尤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END —
长按识别二维码订阅
点滴收获,欢迎分享、设置星标!
— 延伸阅读 —
(点击文字链接即可查看文章)
支持原创,点亮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