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迷雾穿越加州阳光和纽约风雪

职场   文学   2023-11-15 18:30   广东  

星标“网文之年”,不错过深度好文,步骤:

点击上方△蓝字→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导语】本文是2019年末我在美国东西海岸游历的随笔,记述了我两个多星期在洛杉矶、旧金山、圣迭戈、纽约、费城、华盛顿、波士顿等多地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此前,我曾以十篇连载文章的形式登载于公众号上。今日为便于阅读,笔者重新整理修改,形成此篇长文,为有需要的读者提供一个管窥之眼。



 1 

美西第一印象


意料之中、计划之外,我的美国之行终于在寒冬中开启,而美西的加州则是行程的起点。

2019年12月7日,我独自一人坐地铁到白云机场2号航站楼,搭乘南方航空21:30飞往洛杉矶(Los Angeles)的航班。


晚上从广州往东追着太阳的方向跨越太平洋飞行,注定会是黑夜连着黑夜、晚餐连着晚餐的模式,在调整时差和调节肠胃同步进行的节奏中打发15个小时的航程。


由于从家里出发到登机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为了防止挨饿,下午5点我在家吃了一顿晚餐。

航班起飞后,晚上11点又要吃饭了,这一顿相当于洛杉矶的早餐。

因为下一餐要10个小时之后供应,所以不吃肯定是不行的,但吃了又有些撑。

飞机上之所以要10小时之后再提供餐食,是因为刚开始用的是中国时间,但10小时后就要切换为洛杉矶时间了。

我感觉一切都混乱了起来,真佩服那些长年飞国际航班的机组人员,他们可是要频繁地调整时差的,太不容易了!


从座位前面的小屏幕上看到,这个航班由广州起飞后,要飞经东京、圣何塞、圣塔科鲁兹、圣塔芭芭拉,最后到达洛杉矶,而圣迭戈在它的东南角不远处,所以未曾经过。


美国西部时间12月7日下午5点半(广州已是8号上午9点半,时差16个小时),我乘坐的空客380即将降落,此时俯瞰诺大的一个城市,早已是灯火阑珊,原来洛杉矶的冬天也黑得这么早。


飞机上刚过完一个晚上,接着马上又是一个晚上,日期都是12月7日,只不过刚过去的是中国时间的夜晚,马上迎来的是美西时间的夜晚,它甚至比出发的时间点还要早一些,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一般。



洛杉矶国际机场(LAX)比较陈旧,但规模还是足够大。

从飞机降落、滑行,到过海关、取行李,我大约花了一个多小时,总体效率尚可。

出来后走到候车区,秩序有点乱,看起来比广州要糟糕一些,各种接机的车辆横七竖八、左冲右突,还不停地有司机狂按着喇叭,让人心烦。


在熙熙攘攘的到达和接机的人潮中,有很多是讲普通话和粤语的,中文的粗口也不绝于耳,感觉中国人的比例不是一般的高。

我从导游Ivan的口中得知,大洛杉矶地区有2000万常住人口,其中有200万是持绿卡的中国人,还有100多万尚未拿到绿卡,这还没算那些已经拥有美国身份的美籍华人。


我当晚入住的Vanllee酒店位置不算偏,但从机场坐车过去还是需要一个多小时。

酒店设施相当于国内的三星,但有游泳池,据说还有温泉,只可惜我没时间也没精神去享受。

整个酒店的占地面积很大,虽然只有三层楼,但每一层将近200个房间,像迷宫一样分布在环形的花园周围,我绕了半天才找到自己那间房。

房间的面积也比较大,和国内酒店相比,简约中透着简陋。房间里用来刷牙的都是一次性杯子,而且没有像国内一样配备瓶装饮用水,但我感觉自来水并不干净,还是买水或烧水喝比较安全。

后来我问了导游,他也说尽量不要喝自来水。


虽然离家不过才二十几个小时,我进到房间、放下行李之后,却一下子感觉满屋子的寂寞,打开电视,全是英文节目,反而加重了这种寂寞感,索性还是关掉的好。

此时,我想起在法国的那段时光,一个人身在异国他乡,的确难掩孤独和落寞,更加理解儿子刚出国求学时的心情。


简单收拾后,时间已是9点多了。

电视节目好看的不多,而把电视里各个频道浏览一遍之后,会发现美国人对其他国家的文化是没有认知的,因为他们的节目内容只有自己,没有别人。

即便你在电视里看得到其他国家的影子,那也不过是偶尔出现的日韩汽车品牌的广告而已。

从这一点来看,欧洲一些国家反而更开放一些,至少我十几年前在那边已经收看过CCTV的国际频道。


由于第一天是晚上到达美国,我感受到的东西并不多。

为了养精蓄锐,我决定早点洗漱休息,一切待第二天再说。

我正准备关灯睡觉前,发现床头有只小虫子在爬,果断地拍死了它,不知道是不是蟑螂,但当时的立即反应是必须穿上长衣长裤睡觉,以防“不测”。

事后证明,出现这个小虫子可能是因为住在一楼的缘故,仅为偶然现象,后续几天入住的酒店都没有发生过类似情况。


12月8日早上被闹钟叫醒,我的第一感觉是真的没有睡醒,主要是时差原因导致前一天晚上精神很好,以至于辗转反侧无法入眠,无计可施之下,半夜三更打开喜马拉雅来听,总算睡着了两个多小时。


这个酒店有自助早餐,我体验了一顿,仅提供有限的几样食物,如意面、炒饭、果汁、麦片粥等,果然和想象中的一样难吃,因为是预料之中,倒也不以为奇。


我本次美西的旅程以洛杉矶为起止点,先往北去旧金山(San Francisco),然后往南到圣迭戈(San Diego),最后又回到洛杉矶。

整个行程我都是散拼团队中的一员,每天坐不同的车,遇见不同的团友,观赏不同的风景。

这是我事先计划好的旅行方式,因为是独自一人,租车虽然便宜,但既不经济也不方便,不如每到一地都参加散拼团队,不用操心交通、住宿和吃饭问题,只不过要提前规划好去哪些地方、看哪些景点,不可盲目而行。



早餐后,随着导游小徐的指引,我坐上了海鸥假期的黄色大巴车,沿5号州际公路从洛杉矶一直往西北方向行驶,目的地是旧金山。

我看到这里的高速公路到处都有出入口,不收路费,进出自由而方便。


5号公路单向4车道,据说是1957年建成的,看起来路况一般,或许是周日的原因吧,高速公路上跑的车并不多。

怪不得大家说美国地广人稀,开车确实很容易,显然比在广州开车难度系数小得多。



大巴一路向北行驶,道路两侧是连绵不断的广袤土地,山峦如斧砍刀削一般,植被不厚,山上的树木也不多,但山脚下的土地看上去平坦而肥沃,葡萄、果园、油井、树林都整齐排列,牛羊一群一群分散其中,自由徜徉于草地之上。


坐在车上几个小时之间,我不时观赏着窗外的风景,一会儿是阳光灿烂,一会儿是风雨交加,一会儿是浓雾弥漫,一会儿是彩虹高挂。

多种气候变幻莫测于转瞬之间,实属难得一见之奇景。


中午时分,司机把车停在一个服务区加油,我们就在旁边的麦当劳吃个简单的午餐。

我点了一个牛肉汉堡、一杯饮料,7美元,看起来吃得不多,但感觉还挺饱。

饭后顺便逛了一圈超市,发现货架上大都是干货,但好吃的不多。

我买了一包核桃仁作为防饿的零食,以备不时之需,花去15美元,价格竟是一顿午餐的两倍。


在服务区稍事休整后,我们接着往西北海岸走,去往蒙特利县的17里湾,据说这是当日最重要的景点。

路上车不多,人更少,偶尔在加油站见到的路人之中,有不少都带着自己的狗出行,仿佛不带着宠物出门会更加寂寞。

我们一路上很少看到铁道,由于汽车发达得较早,人们生活在这个车轮上的国家,出行基本上靠开车,公共交通不方便,购物也不方便。

当你需要买点什么东西时,只能开车到最近的Shopping Mall去大肆采购一番,存起来慢慢用慢慢吃,因此商场里卖什么东西都是大份量的。


坐在车上,不时会看到路边远近都有大小不同的HOUSE,零零星星,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或丛林之间。

我想,住在其中的感觉,真的会是好山好水好寂寞吧?

当然,这可能是大部分喜爱群居的人的想法,当地人应该已经习惯了,不以为意。



17里湾坐落于加州中部的太平洋海岸线上,其所在的蒙特利县从地图上看离圣塔克鲁兹不远。

这里的海滩的确很美,还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高尔夫球场之一,被称为卵石滩球场。

海边的道路两侧有很多杉树,网传叫戴尔蒙特杉,都非常高大古老。

树木掩映之下,零散分布着一栋栋大小不一的别墅,据称每栋的价格约为350~700万美元左右。

只要稍微观察一下,你就会发现,眼下的季节这些别墅很少有人居住,显然大多为富豪们买来度假之用,全球的风景名胜处普遍如此。



看一遍下来,假如真要住这样的别墅,普通人还可能会觉得没趣,且不说生活多么的不便,光是荒郊野岭、人烟稀少的这种感觉,就会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当然,你也可以揶揄我是一个吃不到葡萄的人,所以才会说葡萄是酸的。


我们在晚上5:40到达硅谷附近的纽瓦克(不是纽约附近的那个)中国城。

导游介绍我们吃中餐,店名叫“小四川”,其实里面什么类型的中国菜都有。

我点了一份雪菜肉丝面,份量是广州餐馆的两倍以上,吃得很饱,结帐是11.25美元(含税含小费),味道就“麻麻地”,但比起洋快餐来还是能让我更接受一些。


晚饭后导游带我们在旁边的超市逛了一下,顺便买些第二天的早餐和零食。

我拿了一袋面包、一袋花生米、4个香蕉、一瓶饮料(盒装牛奶一扎6盒,虽然便宜,但一次喝不完那么多,还是放弃了),合计才不到7美元。

比较起来,中午买的核桃仁可就亏大了,因为买了以后一直也没吃,只是当时担心后面没时间或没地方买,所以就买了,想来有点冤。


超市购物结束后,十几分钟就到达了晚上入住的Comfort酒店。

我吃了一个香蕉(味道还不错),很快就洗澡上床了。

打开电视,轮换了好多个频道都是广告,好不容易调到福克斯的环球小姐比赛,勉强可以看一下,但在现代整形与化妆术的改造之下,真有千人一面的感觉,看不出哪国的参赛选手有什么特别之处。


我原来以为,美国的电视广告应该也和国内一样,都是夸张地向观众吹嘘厂家的产品多么牛,然后拼命宣称推出了多大的优惠,最后催促你尽快购买,不买就没有卖的啦。

看了十几个美国台的广告,的确也就是这样的水平!

从这一点来看,法国人的电视广告就有很大不同,优秀的创意层出不穷,让我迄今还保留着深刻印象。


Comfort酒店坐落在硅谷附近,离旧金山市区也很近,便于第二天去游览观光。

这个酒店很新,设施也不错,本来可以睡个好觉,可惜我的时差还没有完全倒过来,晚上睡不了多久又醒来,如此反复,折腾了一宿。



 2 

旧金山打卡之旅


12月9日早上5:35,我们被Comfort酒店的Morning Call叫起,旧金山密集打卡的一天就此开始。


第一站是参观久负盛名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


加州大学是一个由10所公立大学组成的大学行政系统,由北到南分别是戴维斯、伯克利、旧金山、美熹德、圣塔克鲁兹、圣塔巴巴拉、河滨、洛杉矶、尔湾和圣迭戈分校,而伯克利分校则历来是加大系统中排名第一的学校,偶尔才被洛杉矶分校(UCLA)超越。



从酒店到伯克利的正常行程是20分钟,因为正好赶上周一上班早高峰,导游小徐提前给我们打了“预防针”,让我们领略旧金山工作日堵车之盛况。


他担心去得晚了会堵得太厉害,所以才让我们起得那么早,天还没亮就出发,俨然是美国版的“周扒皮”。



我头一天晚上的睡眠被分成了五六个时段,每段大约30~60分钟不等,虽然时差还没有完全倒过来,但总算是好转了很多。

房间的空调噪音很大,但即使调到华氏78度,感觉其对温度的调节作用也没有明显变化,应该是开关失灵所致,关机了也仍然轰鸣不止,只好简单粗暴地拔掉了电源,如此才没有严重影响到我的睡眠。


住了两天不同的酒店,发现酒店里的被子都不用被套(后来的行程证明我住的酒店都是如此),全部像汉堡一样,上下分别用一块被单夹着被子(或毛毯),因为四周没有包裹起来,一睡就散架了,相互搅和在一起,真不舒服,尤其这两天睡眠还不好,老是爬起来把“汉堡”整理顺溜了再钻进去,颇为劳神劳力。



早晨6:20出发,大巴车刚出酒店几分钟就上了大路,黑暗的天空下已然是车流如织。

我们行走在车灯的海洋里,终于领略到旧金山的交通状况如北京一般。这个城市人口不足百万,但普通上班族6点左右出门上班都是家常便饭。



日常20分钟的路程大约40分钟才得以走完。

清晨7:00,我们到达伯克利大学,天刚蒙蒙亮,浓雾弥漫着整个校园。

为了打卡,我们也是够拼了。



伯克利是美国最自由、最包容的大学之一,高高的萨瑟塔位于校园之内,它是一个高度为307英尺的钟楼,据说其设计灵感来源于折叠的威尼斯钟楼,采用哥特式复兴风格建造。

稍微观察和比较,你就能发现它的确和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上的那座钟楼非常形似。


走马观花之间,我们注意到校园内里有5个插了旗子的特别车位,据说是专为本校诺贝尔奖得主而设。

若不具备这一身份,停车在此则要罚款500美元,且1小时之后会被拖走。


伯克利大学与华人有较深的渊源,很多中国学生都喜欢到这里来求学和深造。

著名的数学大师陈省身1960年起一直担任伯克利的数学教授,数学所的主楼也被命名为“陈省身楼”,菲尔兹得主丘成桐也于1971年在这里师从陈省身获得数学博士学位,华裔科学家田长霖于1990-1997年之间则在这里担任了校长一职,成就非凡。



这一站参观的伯克利其实只是该校的一个小校区,不过有几个标志性的建筑都包含于其中,故而成为不少游客观光的首选。

当然,正如梅贻琦所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单单从该校拥有107位诺贝尔奖得主来看,在美国的众多顶尖高校中,伯克利也足以傲视群雄了。

为了深入体验一下大学的氛围,在看完图书馆之后,我顺道进入了其中一栋不知名的教学楼,参观了里面的阶梯报告厅,重温大学课堂的美好时刻。



早上8点一刻,在途经交通繁忙的奥克兰海湾大桥、旧金山唐人街之后,我们到达打卡的第二站:九曲花街(Lombard Street)。



像市内的很多地段一样,这里有陡峭的街道、冬日寒风中凋谢的花圃、堪称现代的建筑,还有曲里拐弯的砖石道路,每当下雨天路面湿滑的时候,可能还有一些心惊胆战的司机。


旧金山虽然三面环海,但其城区建在若干座起伏的山峦之上,很多街区由于街道过于陡峭,司机开车时遇到行人或红灯时的即停以及斜坡起步都需要进行非常频繁的操作,而在那些坡度很大但并不宽敞的街道两边停车,则更加需要高难度的停车技术。

那些停泊在陡坡上的汽车,前轮都是斜着摆放的,目的是为了预防下滑而产生危险。

由于很多汽车长期停在斜坡上,这样的车子必须经常去做四轮定位和动平衡养护,以确保上路时能够平稳行驶。



导游小徐说,旧金山的生活成本极高,在这里工作的人月收入上万美元是很稀松平常的,但依然难以积蓄存款。

比如租房一般要3000美元以上,租车位接近1000美元,再加上其他各种费用,薪水再高也不顶用。

工薪族为了省钱,多数都不开车,通常是走路上下班。由于工作节奏快,大街上的人往往都是行色匆匆,健步如飞,所以这个城市里几乎很少有胖子存在。

即便有,也多半是外地人或刚来到这里生活的人。


像加州的其他其他几个重要城市一样,有很多华人也喜欢在旧金山定居。

这里的总人口约有88万,其中18万是中国人,华人所占比例之大可见一斑。


九曲花街是一条只允许车辆由上而下通行的单行线,路程很短,虽然中间有了八个急弯,是全美最弯曲的街道,但我们从右侧台阶走路到东端的顶部(可以看到内河码头),再从左侧台阶走下来,连拍照时间在内,不过才花了十几分钟而已。


上午9:20,我们来到打卡的第三站:金门大桥(Golden Gate Bridge)。

思科公司的Logo用的就是这座桥的造型,而该公司的名字则是旧金山城市名称的后半段,堪称设计师不动脑子的最高境界了。


金门大桥飞跨于金门海峡之上,是一座世界著名的桥梁,也是近代桥梁工程史上的一项奇迹。

桥身全长1900多米,历时4年,使用了10万多吨钢材,耗资达3550万美元建成。

大桥的设计师是约瑟夫·斯特劳斯,游客在上桥之前可以看到他的雕像,还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大桥模型。



可惜我们抵达桥顶的这个时段正好雾锁金门,只能看到大桥的单边桥墩,其他的部分都隐藏在浓雾里了。

好在我们还安排了下午乘坐游船到海面上观赏,那时阳光驱散了迷雾,应该会有更好的视野。


此刻,站在金门大桥一侧往下看,完全是一种云雾缭绕的感觉。

有人形容云雾中的金门大桥就像撒旦的微笑一样美,像上帝的祭坛一样庄严。

还有人说,这座大桥因为精致邪恶得需要祭品,已经有1200多人从桥上纵身跃下,身体重重地拍打在海面上,内脏被强大的冲击力震得粉碎。

据说,金门大桥作为全球首选的自杀圣地,那些有自杀倾向的人只要站在桥上,其自杀意识就有可能瞬间被唤醒。

曾经有一位年轻的父亲,抱着两岁的小女孩,原本好好地欣赏着金门湾的风景,突然就把孩子扔下海,自己也随即跳下,没有任何先兆,也没有任何理由。

因此,如果你在某段时期心情不好,愁绪郁结,最好不要去旧金山,更不要靠近金门大桥。


上午10:00,我们来到打卡的第四站:罗马艺术宫。



坐在车上远看该艺术宫的圆顶,颇有些像是罗马的天使城堡,转了一圈发现,所谓艺术宫不过是一个仿古罗马废墟的建筑,并在它的前面加了半圈人工湖,有海鸥、鸽子、天鹅浮于水面,或掠过湖面飞翔,煞是好看。



罗马艺术宫建于1915年,本是为了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所盖,是旧金山婚纱摄影的热门取景地之一。

这里有古罗马式的宫殿、古罗马式的长廊、古罗马式的科斯林柱和古罗马式的雕塑,看不到一点北美文化的特征。

置身其中,仿佛有一种此处不是美国而是一座意大利古城的感觉,但如果真要和意大利罗马城的那些古建筑相比,这里又显得有些空洞,且欠缺了很多历史感、沧桑感。



10:55,我们到达打卡的第五站:渔人码头(Fisherman Wharf),到此之后的第一步是参观杜莎夫人(Madame Tussauds)蜡像馆。



该蜡像馆坐落于Jefferson Street的145号,里面的每一尊蜡像确实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中国人所熟悉的人物形象仅有成龙和李小龙,都是功夫明星,其余大部分是美国政客、明星和商界名人,如奥巴马、梦露、盖茨等。



据说,这里的每一座蜡像从头到脚要经过设计师200多次的测量校才能制作完成,平均花费30万美元以上,制作时间需要3到4个月。

蜡人的头发是用真人发质制作而成,眼珠内泛泛的红血丝则是由红丝绸的细丝线制作而成,无论远观还是近瞧,整个蜡像都逼真至极。



与此类似的杜莎夫人蜡像馆在曼哈顿时报广场也有一个,由于大同小异,我后来到纽约就没有再去参观了。


从蜡像馆参观出来后,在渔人码头随便逛了一圈,马上就开始第六站的游船观光项目。

为节省时间,团队里大部分人中午都选择打包一份海鲜套餐或龙虾到游船上去吃,我担心嘌呤太高,却又忘记提前带午餐,只能把背包里现成的面包、花生米和香蕉吃了,当作午饭。



我们此次乘坐的是有百年老字号之称的红白游船(Red and White Fleet),据说它是五花八门的游船之中性价比最高、最地道的项目。

红白游船公司从1892年开始运营,并在20世纪30年代随着金门大桥和海湾大桥的落成,转型为观光型游船,为游客提供两座桥之间的巡航服务。



中午12点,我们开启了双桥巡游(Bridge 2 Bridge Cruise)模式,在整个湾区巡游一个半小时,主要是往返金门大桥与海湾大桥之间,游览整个旧金山的壮观城市风光和文艺气质之美。



这个时段天公果然作美,浓雾已尽数散去,橙色(导游称其为International Orange,国际橘)的金门大桥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这座1933年开工、1937年建成的大桥,拥有当时全世界最高的桥塔,想象着八十多年前人家就达到了这样的设计和建设水平,的确给人非常震撼的感觉。


游览途中,我们还看到了恶魔岛、金银岛和天使岛。



恶魔岛最著名的奇幻故事来源于它作为联邦监狱的年份中,曾经关押着美国最无恶不赦的各种重刑犯,从芝加哥的黑帮老大到连环杀人犯等,因此一度被人们认为是名副其实的“最恐怖的监狱”。


金银岛则是用建造海湾大桥(Bay Bridge)时所挖出的泥土建造而成的,据说这些泥土中的确含有少量黄金,该岛也因此而得名。



天使岛曾是美苏冷战和两次世界大战时的军事基地,也是许多中国移民初次到美登岸落脚的地方。美国国会在1882年曾经通过“排华法案”来限制从西海岸登陆的华人数量。

1910年后,天使岛被用来囚禁那些试图进入美国的华人,据统计约有17.5万名中国人曾先后被关押在这里。


游船登岸之后,我们乘车于下午2点来到圣玛利亚教堂,这是当日打卡的第七站。


导游说,圣玛利亚是旧金山最漂亮的教堂,没有之一。

我看到后的第一感觉是设计非常现代化,其建筑材料和外型完全摒弃了传统的罗马天主教堂古典模式,由钢筋混凝土构造的双曲抛物面形成的白色侧壁向上冲至190英尺高,如果从空中俯瞰,建筑顶部像一个巨大的十字架,赫然立在一个方形的基地之上。



进入教堂大门之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高大而宽敞的大厅和一排排木制的座椅,中间一条光洁的通道指向圣坛方向,四角各有一个巨大的水泥柱墩支撑着上部的重量,室内环境庄重肃穆,气氛温馨典雅。


由于我们只是把它作为一个常规景点来游览,仅花了15分钟就快速地逛完了一遍。

鉴于其设计风格的独特性,我随手在网上一查,知这个教堂原来是贝聿铭设计的,心中也就默然了。

将之暗暗与苏州博物馆、香港中银大厦、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进行比对,可不就是活脱脱的贝氏典型设计风格吗?

贝聿铭先生1917年出生于广州,今年5月16日在纽约曼哈顿逝世,享年102岁。

此时我来到他设计的作品前参观,也算是对这位享誉全球的华裔建筑大师的凭吊吧。


出来之后观察,圣玛利亚教堂并不十分高大,但其所处位置坐落在旧金山市中心的制高点上,站在此处,你可以俯视周边。

从教堂正门出去,有一条街道从其前面穿行而过,而教堂的侧面,正对着一条城市辅路,两边都是停车场。

有趣的是,在这条辅路上,碰巧还有另一个我不知其名的教堂,与圣玛利亚教堂隔街相望,但二者风格迥然不同。



离开教堂,我们下午3点到达打卡的第八站:双子峰(Twin Peaks)观景台。

这是两座海拔约270米的山丘,因其特有的形状被早期的西班牙移民昵称为“印第安少女的乳房”。

中国境内也有两座以类似的方式而得名的山峰,就是位于陕西乾陵(武则天墓)南面、呈东西对峙的乳峰山(俗称奶头山)。

双子峰是旧金山境内唯一保留的天然山丘,以能够360度全景眺望湾区风光而闻名于世。



此时的天气非常晴朗,我们登上双子峰之一(不记得是南峰还是北峰了)鸟瞰,整个旧金山湾区尽收眼底,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市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金门大桥,还可西望太平洋,东望奥克兰,以及连接湾区各城的其他几座桥梁。

当你看到那整洁的城市、湛蓝的海水和壮观的双桥沐浴在午后阳光之下,干净而明媚,心情也会随之豁然开朗起来。

在这个平台上,你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在此流连忘返,一边尽情观赏迷人的风景,一边不时地拍照留下美好的回忆。


下午3:40,我们来到旧金山市政厅,这是打卡的第九站,也是当日游览的最后一站。



该市政厅是一座巨型、古典和对称的建筑,其典型特征是有一个巴洛克式的园顶,以罗马(梵蒂冈)最有名的圣·彼得教堂为模型,与法国巴黎的荣军院也非常相像,它浓缩了当时风行的建筑学院式风格,并使用了大量的18K贴金来打造。

整座建筑雄美而壮观,比美国国会大厦高14英寸,直径为366英尺,被誉为全美最漂亮的公共建筑之一。


作为政府工作人员的办公场所,除了安保措施和机场一般严格之外,该市政厅任由所有人免费参观,充分展现了政府对纳税人的尊重及其开放包容的态度。



在这个庄严建筑内部的圆形大厅里,安葬着美国前总统沃伦·盖玛丽尔·哈定,而曾经红极一时的明星玛丽莲·梦露也在这里举办过婚礼,所以这里不仅是伟人的安息之处,也是浪漫婚礼的发生地。

由于大楼内部都是白色基调,象征着爱情的纯洁和婚礼的庄重,所以这里被很多年轻人看成是结婚圣地。

进去之后,我们在现场也看到里面有好几对正在拍婚纱照的新人。

圣诞将近,刚布置于其中的一棵大型圣诞树灯光闪闪,五彩斑斓,节日气氛甚是浓郁。


在一楼浏览旧金山的历史照片时,我注意到这里2011年曾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位民选的华人市长李孟贤。

祖籍江门台山的他就任市长后,大力推进旧金山走上快速发展之路,可惜他英年早逝,2017年在扎克伯格旧金山总医院去世了,享年65岁。


从市政厅出来后,我留意到对面的马路边停车位比较多,路边的自助缴费机可以选择投币或刷卡两种方式,于是好奇地向导游询问如何计时和计费。

原来这里所有车辆的停泊时长完全是由司机自觉进行记录和输入的,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工和成本。


傍晚时分,我们离开市政厅大楼,晚上5:20再次回到酒店附近的纽瓦克中国城,还是在那家“小四川”吃晚餐。

由于中午没吃正餐,我晚上不能再吃面条了,点了一盘木须肉,将肉、蛋和蔬菜“一网打尽”,一碗米饭也很快就被我一扫而光,饱矣!



充实而愉快的旧金山密集打卡到此结束。


我回到酒店,趁着疲累早早上床,争取让自己睡个好觉,以饱满的精神迎接后面的旅程。



 3 

从丹麦村到圣迭戈


12月10日早上团队集合时间是7点。

由于头一天晚上睡得早,我凌晨两点就醒了,后面几个小时头脑一直很清醒,播放着喜马拉雅催眠音频也睡不着了。

幸好上半夜睡得还不错,清早起床后精神尚佳。



值得稍稍开心一下的是,自助早餐出品挺好。

我吃了肉饼、鸡蛋饼、两个小蛋糕、香蕉、苹果、橙汁和酸奶,这是最近几天吃得最好的一次早餐了。


早餐后离开旧金山,原定的当日行程是优胜美地(Yosemite National Park,又称约塞米蒂)国家森林公园,可惜因冰雪原因关闭了。

这是预料之中的事,虽觉有些遗憾,但也无力挽回,于是导游退回门票费,改去圣芭芭拉附近的丹麦村,沿着101号公路南行。



这个5000多人口的小镇名为Solvang,丹麦语意为“沐浴在阳光下的田野”,位于圣塔巴巴拉县北部74公里的圣伊内斯山谷,是由丹麦裔美籍人于1911年以40美元/公顷的价格购下来的一块土地建设而成,后来逐渐以它独特的北欧风格建筑演变成美国西部的一大景点。



在到达丹麦村之前,刚过11点,导游就带着我们在途经的圣塔玛利亚的V Star吃午餐。

导游说这是全美排名前50的自助餐厅,里面有各种中西美食,每人消费才14美元,还无需支付小费,而且如果错过这里再找下一个吃饭地点,可能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因此这里非常值得一试。

我吃过之后的评价是,如果把它放在广州排名,恐怕前500也进不去。怪不得儿子老说不喜欢美国的食物,这几天的体验充分证明了他说的是实情。



我们中午1点左右就到了丹麦村,下车后就开始漫无目的的闲逛。

这个小镇所有的建筑都是欧洲风格,清一色矮房子,还有零星的几个风车伫立于不同的街角。

安静的街上没有什么人,很典型的美国小城镇风格。

因为人烟稀少,这里任意两个陌生人见了面就会相互打个招呼,显得友善而亲切。




按照国人的说法,整个小镇就是个巴掌大的地方,我一个多小时就逛了两圈,连村里几个公共厕所的分布都搞得一清二楚了。

和国内的旅游景点类似的是,村子里到处都是商店,但生意并不好,没多少游客,应该是淡季使然吧。

这个村里最有特色的当属安徒生书店和博物馆了,不过规模很小。

显然,我这个年龄的中国人早已对童话书失去了兴趣,没有了需要,连看都懒得进去看一眼了。



我们下午2点多从丹麦村出发回洛杉矶,看地图只有240公里的路程,但回到酒店已经是晚上7点,再一次见识了美国第二个“堵城”洛杉矶的风采,下一个“堵城”纽约已经在向我招手了。



鉴于洛杉矶的治安情况,晚上独自一人的我就没出去吃饭了,刚好上次买的面包没有吃完,对付一口就好,而且经验告诉我,反正出去也未必能找到好吃的。


我一晚上睡了两觉,到第二天凌晨3点多醒来后,就再也睡不着了,如果是纽约时间,正合适起床,可惜还不是。


12月11日的行程只有一个,就是去圣迭戈(San Diego)。

早上吃了万利酒店的自助餐,两个面饼(也可能是玉米饼,我分辨不清)、一份意面、一份火腿肠炒鸡蛋、一小碗麦片,饱是饱了,就是没味道。

来到美国这几天很少有青菜吃,真难受啊!

作为一个曾经的“食肉动物”,竟然会非常想念每餐都有蔬菜吃的日子,不得不说环境造就人也改造人。



上午8点多从酒店出发,先坐上去往拉斯维加斯的旅游大巴到车辆接驳点,就花去了一个多小时,洛杉矶真够堵的了!

听导游说,洛杉矶同时还是美国治安最差的城市之一,甚至每周都有枪击案发生。

相比而言,圣迭戈由于经济更发达,生活成本高,坏人反而不愿意去,于是墨西哥偷渡客、黑人、流浪者都更钟情于洛杉矶。

导游还告诫我们不要去市中心玩,一是没啥好看的,白天只是个上班区域,晚上则连本地人都不在那呆着,太不安全了,只有流量汉和警察晚上留守城中心。


从地图上看,洛杉矶到圣迭戈的路程大约150公里左右,但我们路上总共花费了3个小时,也就是11点才到达。



和洛杉矶、旧金山一样,圣迭戈也是一个太平洋沿岸城市,但它位于美国本土的极端西南角,因此气候非常温暖宜人。

圣迭戈在加州除了经济地位仅次于洛杉矶、旧金山之外,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那就是美军在此设有多处军事基地,以海军、海军陆战队和海岸警卫队为主。

这里有三艘航空母舰,即卡尔·文森号(CVN-70)、西奥多·罗斯福号(CVN-71)和罗纳德·里根号(CVN-76)。

海军陆战队在此设有圣迭戈新训基地,为全美仅存两处的海军陆战队新兵训练中心之一,因此有人称圣迭戈为“海军航空兵的诞生处”。



我们在圣迭戈的第一个项目是乘坐观光游船游览军港一个小时,行程中会穿越科罗拉多大桥,除了看蔚蓝的天空和大海,主要还是参观在军港里停泊的大量军舰。

据说这些都是美军的现役舰艇,他们不在乎给全世界人民看,因为看不看都没人能超越其第一军事强国的地位,尤其是海军。


我以前不知道圣迭戈是美国的海军基地,现在才算有所了解。

虽然这次参观了各种战舰,但除了航母和潜艇,其他的我都不认识,就是个典型的军事装备“小白”。

据说,美军的核动力潜艇在满载核燃料的情况下,一艘船可以在海洋里连续巡航25年,其作战能力有多厉害就显而易见了。


游船观光结束后,我接着去参观了游船码头旁边的中途岛号航母博物馆(USS Midway Aircraft Carrier Museum),它以纪念中途岛海战而命名。



中途岛号航母曾是美国海军的一个标志,是中途岛级航空母舰的首舰,它于1943年开始建造,1945年下水服役,1992年退出舰队序列,1997年正式退役,整整经历了42年的军旅生涯,累计约有225,000美军曾在中途岛号航母上服过役。


上船之后,游客就能看到现在船上的服务人员很多就是以前在此舰上服役的老兵。

他们退役后来到这里工作,无论是担任讲解员还是其他岗位,都熟门熟路,倒不失为政府解决就业的好办法。


航母上各种类别和型号的战机现在还有不少停在上面,雷达系统看起来也还在正常工作,蔚蓝的天空中时不时还有军用直升机飞过,摆出一副时刻准备打仗的样子,好像是在提醒人们:“别惹我,我不好惹!”


整个航母看起来比标准足球场还要大,有足够长的跑道供战机起降。想想美国70多年前航母就达到这个水平,确实令人汗颜。

参观航母能给我们带来的反思就是:落后要挨打,国人需努力,否则就会时刻感到被威胁。



参观完航母博物馆之后,往旁边步行几分钟就到了一个小公园,在其紧挨着航母的海岸边,安放着著名的“胜利之吻”雕塑,估计整个造型是真人的4-5倍,因为很多人站在雕塑下拍照留影,个头都达不到雕塑中女护士的膝盖那么高。


这个巨幅雕塑作品的原型来自拍摄于二战结束时发生在纽约时报广场的经典照片,女主角是一位名叫格蕾塔·弗里德曼的护士,已于2016年9月8日去世,享年92岁,而与她同龄的男主角乔治·门多萨就在今年2月17日才去世,享年95岁。



这个供人休闲的小公园,除了“胜利之吻”,还有一组由一群士兵(包括伤兵)集合在一起的雕塑,其场景像是军官在进行战前动员,展现的是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另外,就在紧挨着“胜利之吻”雕塑的旁边,我看到有一个看起来像二战老兵的人在播放音乐,同时合着节拍演奏小号,虽然技巧平平,但胜在那份安详与平和。

不时地会有三两个路人驻足停下来看一看,或拍张照片作为纪念,或丢几个零钱到摆放在他脚下的帽子里。


参观公园前,我去看了一下附近卖的食物,不外乎是汉堡薯条之类,对我也没啥吸引力,于是就在公园里找个椅子坐下,一边欣赏蓝天白云下的海港,一边吃几块自带的面包和饮料,既解决了午餐,又没有辜负这大好的景色,一举两得。



随后,我们参观的是圣迭戈市中心北区的巴尔博亚公园。

它建于1910年,有着“美国最大的城市文化公园”之称,也是美国最古老的公众娱乐设施之一,曾举办过各类大型展会和博览会,据说可媲美纽约的中央公园。



在公园里信步游走,随处可见绿色的草坪、高大的椰树、奔流的喷泉和葱郁的花园,其建筑则大多为西班牙殖民式风格,还适度融合了拜占庭、巴洛克等其他建筑风格,尤以繁复的装饰和精美的细节处理见长。



据说该公园内有15 个不同类型的博物馆,涉及航空航天、体育、美术、民间艺术、历史和恐龙等主题,每一个博物馆都有着丰富的馆藏,涉及范围广而深,但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仔细参观,只能信马由缰地闲逛一气,从表面上领略它独特的气质。




此行的最后一站,我们去参观了圣迭戈的老城,也就是西班牙人最早建立的城市,面积加起来可能和梵蒂冈差不多大吧,一个小时的时间可以逛好几圈,还可以坐下来休息一会儿。

老城是加州的诞生地,是西班牙早期的殖民地,同时也是第一批欧洲人的定居所,所以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在其中可以看到美国最早的法庭和监狱(看上去就是一个结实的铁笼子)。



在圣迭戈老城逗留结束后,我们返程回洛杉矶的万利酒店,又花了三个小时。

我这还算是属于团队里最早回到酒店的一批游客,而那些第一站不是在万利酒店下车的人,据说后来又花了一个小时才到达住宿点。

我们再次见识了洛杉矶交通的拥堵程度。


这一天在车上的奔波让我有些头晕,加上到处都吃不到中餐,晚上已没有胃口吃饭了,在酒店的小卖部买了一根香蕉补充维生素,仅花去1美元就把自己的肚子打发过去了。


一夜无话。



 4 

加州的月光、星光与阳光


今年的“双十二”是我和太太结婚26周年的纪念日,可是此刻,我们一家三口却分别在三个不同的时区,一个在太平洋西岸的广州,一个在太平洋东岸的洛杉矶,一个在大西洋西岸的纽约,想到这难免有些伤感和寂寞。


在此前一天的晚上(农历十一月十六日),我坐在从圣迭戈回洛杉矶的车上,看到天边明月高挂,不禁想起唐朝诗人张九龄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而妻子回给我的微信则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当时的我百感交集,回忆起几十年人生的分合与过往,再一次深刻体会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的不易和美好。


头天晚上睡了一个相对不错的囫囵觉,直到早晨6点才醒,说明时差基本倒过来了,但今晚又得继续倒时差,因为明天到纽约,与洛杉矶之间差了三个小时。


由于晚上要赶飞机,所以我今天不去外地了,只参加洛杉矶一天游,可选的目的地便只有好莱坞环球影城。


从酒店到环球影城并不远,途中要经过洛杉矶市中心。

在所谓的CBD边上,能看到的高楼不多,最高的那幢建筑也不过才300多米,不像国内的大城市那样高楼林立。

怪不得在美国呆久了的华人说,要欣赏大城市现代化的风光,不如回国,因为国内很多二线城市给人的印象都已经非常现代化了。

当然,高楼并不能代表城市的现代化水平高,关键还要看底蕴、内涵和潜力。



在到达环球影城之前,我们顺路在著名的旅游胜地——星光大道(Walk Of Fame)参观了半小时。

星光大道的得名源于镶嵌在好莱坞大道15个街区和藤街3个街区的人行道上的2500多枚“星星”,这些由水磨石及黄铜制作的五角星代表着对娱乐产业有杰出成就的人的永恒纪念,记载着音乐、电影、播音、电视、戏剧(悲喜剧)五大类明星的名字。据报道,每年有超过1000万旅客会到此地参观。



除星光大道之外,这里还建有一个中西合璧的建筑,取名叫中国大剧院,是好几届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仪式所在地。

在剧院的大门口,除了有供游客拍照的4个大型“小金人”像,还有一大片空地,很多著名明星、导演都在地砖上留下了签名、手印和脚印,这些印记证明他们对影视、戏剧、播音或电视行业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其中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有李小龙、成龙、吴宇森、黄晓明、赵薇和冯小刚等几人。



在中国大剧院旁边,有一个不大的建筑叫杜比剧院,据说它的原来的名字叫柯达剧院,后来因为柯达倒闭了,就换成了这个名字。

在剧院二楼的中间有一个人行走道,游客在这里可以远眺好莱坞山上的“HOLLYWOOD”字样!


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中国大剧院和杜比剧院门口,有些人装扮成蜘蛛侠、超人或其他明星的样子来招揽游客与他们合影,还有人在街边强行往游客手里塞他们自己发行的光盘。

导游预先曾告诫我们,如果自己不是真的特别想要,那你千万不要和他们合影,也不要收下他们的光盘,即便对方说是免费的也坚决不要,因为一旦你接受了,起码要付20美元以上才能脱身。

可见,旅游区的强买强卖行为在美国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离开星光大道后,我们坐车10分钟左右就到了环球影城,这是一个电影主题公园,以体验娱乐项目为主,兼有购物和饮食等功能。


美国的环球影城有两个,好莱坞这个是最早的,另一个位于佛罗里达的奥兰多。



由于环球影城是我们洛杉矶一日游的主要项目,之后再没有安排其他的景点,因此在此逗留的时间很富裕,从上午9点多入园一直到下午5点都是自由活动。

不过,整个游乐场规模很大,可游玩的项目也非常多,虽然不是旺季,但每个项目都要提前排队,想要全部玩一遍显然不太现实。

好在对于我这样的成年人来说,有些项目并不值得玩,所以按流程走一遍下来,时间刚刚好。



我后来做了粗略统计,一天下来在环球影城里面主要玩了以下几个项目:影城之旅、水世界、哈利波特竞技之旅、变形金刚、木乃伊复仇记和辛普森之家。

总结起来,影城里玩的基本上都是和电影有关的体验型项目,大部分老少咸宜,个别项目不适合心脏病人,我个人感觉比迪斯尼要好玩一些,排队时间也没那么长。



在我体验过的这些项目中,“影城之旅”印象比较深刻。

这是一个乘坐观光车游览整个环球影城的项目。

游客在游览过程中跟着讲解员抵达不同电影的拍摄场景,如猿人金刚、西部小镇、空难现场或山洪暴发等,还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探索许多电影幕后的花絮和故事。

在排队坐车之前,引导员问我选择什么语言,我脱口而出的是Chinese,但却被他阴差阳错地引导到一帮讲阿拉伯语的排队人群里。

我一边想,早知道还不如选English呢,一边又想,或许和这些讲阿拉伯语的人在一起参观也是一种有趣的体验呢,于是便将错就错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虽然讲解员用阿拉伯语给我们这车游客讲解,但一个小时下来,我跟随他的手势引导,再借助实时视频和观看表演,并没有影响我的参观体验,也许这就是文化的共通之处和多媒体展现的魅力吧。

参观完“影城之旅”,相当于完整体验了一遍好莱坞“电影工厂”是如何将电影产业进行高度分工、实现全面发展的,感觉非常有意思,也很佩服美国人做精做深一个行业的专业精神。



第二个好看的节目是“水世界(Water World)”,它是一场以电影《未来水世界》为范本、展现影片经典场景的真人实景表演。

观看这个表演有一个需要游客特别注意的要点,就是选好座位,因为演员在提前热场以及表演过程中,有很多次把水泼到或溅到观众身上的情况,碰到比较狠的甚至会浑身湿透。

这要是在夏天倒还无所谓,但现在是冬天,一般都穿得比较多,万一遇到这种情景,难受可就不是一时半会了,搞不好弄成感冒也不奇怪。

因此,看这场表演要切记几个要点:一是先查清楚演出时间;二是提前半小时排队,争取尽早进场;三是进场后尽量选后排座位,前排不占便宜,反而可能吃大亏(当然,喜欢湿身的人除外)。

“水世界”的演出时长大约半个小时,演职人员通常会提前十几分钟入场热身,与观众互动造势,这是它与其他表演不同的一大特色。



除了“影城之旅”和“水世界”之外,其他几个项目总结起来都是室内模拟过山车,基本都包含了4D立体影视的声、光、电结合,配以车身的位移、旋转与振动,加上喷气、喷水和喷雾等效果辅助,给人以强烈的身临其境感受,充分挖掘和运用了他们在影视制作方面的技术与能力优势。

例如,“哈利波特竞技之旅”项目会带领游客在哈利波特世界的不同场景中翻来覆去,感受在电影中跟随哈利波特御空飞行的独特魅力;“变形金刚”项目中,游客乘坐模拟器在各个变形金刚电影场景中不停穿梭,上天入地,亲临体验擎天柱、威震天、大黄蜂之间决斗的震撼场面;“木乃伊复仇记”则号称是世界上最恐怖的室内过山车,游客全程在黑暗中以最高70公里/小时的速度穿梭,感受身体和感官强烈刺激;“辛普森之旅”项目中,游客会和小黄人一样感受动画片中著名的春田镇和辛普森家庭的欢快气氛。


在参与体验期中几个过山车项目之前,为防止物品被甩出去,游客要通过自助方式先把随身行李存放到储物柜里,操作方法非常简单便捷,每次存放前扫描一个手指印打开一个空箱,游玩结束后扫描同一个手印即可开箱取包。



在环球影城游玩的一整天之中,好莱坞始终阳光普照。

我穿梭于上、下两个园区之间,充分体验到加州阳光带来的温暖而干燥的感受,再与前几天的行程比照,对美西海岸线上的沙漠气候有了更切身的体会。



下午5点,我们顺利结束环球影城的游览,等团友集合齐后,导游开车带我们返回市区,然后各自散去。

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换车地点,由于团队中只有我一人去机场,导游干脆帮我叫了一辆出租车来送机,估计这样比他们派车更经济吧。

坐在出租车里去洛杉矶国际机场的路上,昏黄的灯光下几乎看不到行人,但可以看到很多街道都显得脏乱差,到处是垃圾、涂鸦,还有不少流浪汉零星地分布在某些街角,总让人有一种不安全感。


我即将乘坐的是达美航空10:45的DL1908航班,但提前3个半小时就到了机场。

办理登机牌后发生了一个小插曲,由于我安检之前忘记把杯子里面的水倒掉,女安检员查出来后让我把杯子拿出来,如临大敌一般,让我站远点,先不要碰,她要亲自看看怎么回事,然后要求我倒掉水后再重新过一次安检,而且每一次都要脱外套、脱鞋子、脱皮带,非常繁琐。


当我好不容易过完安检,进到2号航站楼,刚坐下来没几分钟,手机邮箱又收到邮件通知,让我更换到3号航站楼去候机。

这消息管理可真够乱的!

我头一次碰到已经过完安检又换航站楼的,而且还要乘坐摆渡车,晕死!



换好航站楼后,已过了晚饭时间,但我一点儿也不饿。

下午2点才在环球影城吃的午餐,鸡块、薯条和可乐,看起来没多少东西,到了晚上都还饱得很,可见这类食物的能量很高。

儿子说这边胖子很多,多半是这个原因所致。

我在街头、景区多次看到有人胖得只能坐轮椅,根本不能行走,好夸张!

看到这些人像一大摊肉摆放在轮椅上,颤颤巍巍的,不但自己没有行动能力,还需要别人来照顾,好无语!


航班开始登机后,我发现他们的仓位分了好多等级,而且大部分的空乘都是大妈级甚至奶奶级的人。

我的机票是便宜的经济舱,一直等到九成以上的乘客入闸后,才被安排在最后一批登机,我估计起码是第六等级以后的了,上飞机后连行李都没地方放,最后把两个包分别塞在前后舱分开很远的两个位置,到达后也只能等所有乘客下机了才能取回行李。



 5 

美东初体验


Delta航空的波音747飞机如同战斗机一般在空中颠簸起伏,于美国东部时间12月13日6:30到达纽约肯尼迪(JFK)机场。


前一晚5小时的航程,睡着的时间可能还不足半小时,到纽约加上3小时的时差,7:00出来T4到达厅,就已经天亮了。

此时我环顾四周,完全看不到有人接机的迹象,倒是看到大厅中央布置好的圣诞树熠熠生辉,早早地在等候节日的到来。



无奈之下我打电话联系旅行社,得知接机导游要8:30才能来,只好在机场干等,实际上最后等到9点才与导游碰面。他带我在机场坐Air Train环线切换了2个航站楼,把我送上车又去接别的客人了。


20分钟后,司机把我们载到法拉盛(Flushing),这是美国纽约皇后区内的一个商圈,离肯尼迪机场很近,大约在10公里范围之内,是亚洲裔移民特别是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韩国等地的移民聚居的地方。

司机让我们把行李寄存在纵横旅行社的办事处,就把我们打发去逛街了。

没办法,预订的酒店要下午3点后才能入住,因此12:50才能出发过去,而且预留了那么多时间在去酒店的路上,位置肯定很远。

一问,果然,酒店位于新泽西,横跨纽约市区,我的乖乖!


好吧,虽然这时很困,我也只能去逛街了。

放下行李箱,走出旅游社办事处的小门(没说“大门”,是因为那扇门确实很小),大街上满眼的中国店、中国字、中国人,和走在国内三线城市的感觉差不多。

为啥不是一线或二线城市呢?

因为这里的确只像三线!虽然位置在一线国家的一线城市里,而且纽约在国际上的城市排名处于第一位。



上午10点,我闲逛到旅游社附近的香港美食城,准备在这里吃早餐,由于昨晚没吃饭,只吃了一些零食和飞机上发的两块饼干,此时真的是饿了。

这个美食城里有很多档口,分别经营着中国多地特色的食物,如来自广东、四川、山东、西北、东北等地的饭菜、面食和点心等。

我点了一份牛肉刀削面,7美元,真没想到比加州便宜这么多!

牛肉面的份量很大,我吃得很饱,用完餐老板娘还免费帮我加满了一杯开水,服务水平超赞!


早餐后的自由活动时间很富裕,我决定在法拉盛正儿八经地逛一回街。

当我在东西南北各条街道上走一圈之后,发现这里做生意的方式和国人在国内做生意是同一个模式,无论是商场、超市、美食城、发廊、快递……都和国内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这里的很多货物与国内相比反而显得有些过时、老土,街上行人的穿着打扮也不怎么时髦,款式、花色都乏善可陈,仿佛他们生活在上世纪90年代一样。



为了深入观察和体验纽约华人区的真实生活,我特意进入了区域内最大的一家名叫“好运来”的超市,看看中国人买卖什么日常用品。

还别说,超市里货物的品类很丰富,可以说中国人喜欢的东西应有尽有。


我逐一从各个货架或橱窗看过去,发现所有肉类的价格都低于国内水平,比如按照等级不同,牛肉大约3-4美元/磅,折合人民币不到30元/斤,猪肉更便宜一些,鱼类再便宜一点,蔬菜和水果略贵,但也贵得有限。


我买了6个橘子、2小盒山莓,合计不到4美元,如果在国内买,比这也便宜不了多少。

本来我还想买点面包的,但看到的出品卖相都不太好,放弃了。事实上,超市里大部分东西的卖相都好像不太新鲜,比起我们平时在国内买的和吃的,其新鲜度差得很远。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在国外吃的中餐大多数都不太地道了,应该与食物的原材料有很大的关联。


在超市买完水果,我接着到外面闲逛,满街的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在匆匆忙忙赶路,甚至还有人用中文向我问路的,似乎我像个本地人一样,呵呵。

另外,我看到这里还有不少女性在大街上抽烟的,或许因为空虚,或许因为失落,或许因为孤独?谁知道呢!


想到来美之后中餐难觅,我十点刚吃完早餐,12点多又接着换一家店吃午餐。

这次我选择的是米饭套餐,三菜一汤才6.5美元,如果选四菜一汤也只需7美元,真算得上是良心价啦。

与前几天在美西吃饭相比,总觉得加州的价格要比这里高出50%甚至一倍以上,不知道为何贵这么多,难以理解。

中午吃饭的这家店里,摊位上摆出来的菜有10来个品种,荤素同价(刚看到超市里同等分量的肉类和蔬菜的确也是价格相当),任选其三。

我买完单后选了炸鱼(半条)、青菜和茄子各一份,为的是恶补一下多日来缺少的蔬菜,但我最后却没有吃完,觉得有点浪费了,可能是因为老板娘给的份量太大了,也可能是早餐刚吃不久的缘故。


午餐结束后,我稍事休息便返回旅游社取行李,12:50坐车往酒店赶。司机果然载着我们穿过了整个纽约市区,包括拉瓜迪亚机场和纽瓦克机场,下午3:15才到达新泽西的E HOTEL,这里的房价大概比纽约市区便宜很多吧。


到酒店后的第一件事是吃掉刚买的山莓,因为在车上我已经闻到它们散发出来的清香了,不过真正品尝过后,感觉远没有老家的好吃,比想象之中差距甚大,有点熟透过头,但从价钱来看已算不错了,毕竟才1美元/盒。



另外,昨天中午在环球影城吃的炸鸡块和薯条发生效果了,嘴唇上起了两个水泡,虽然我极力避免热气的食物,但在美国很难做到这一点,否则容易饿死。


吃完2小盒水果后,我立马洗澡睡觉。

虽然才下午4点多,但这一天下来太过疲劳,上下眼皮一直打架,于是果断放弃“纽约夜游”的诱惑,此时唯“梦乡夜游”更切合我的需要。


这一觉睡得很沉,一直到晚上9点多才被一阵敲门声吵醒,我估摸着是导游来询问要不要去夜游吧,迷糊之中也没搭理他,但既然醒了,也睡了好几个小时,还是起床写点文字,规划一下后面几天美东的行程,再看看电视,也免得后半段又睡不着,毕竟还有一晚上的时间可以接着睡呢!


美国酒店里的电视机还有很多是老式的“柜机”,大概是为了物尽其用,舍不得淘汰吧。

圣诞将近,许多频道播放的广告都是节日促销,而像样的电视剧或电影则没有几个,我把所有频道轮巡了好几遍都是这样。


其实我发现欧美人的业余生活大都比较平淡,下班回家主要就是和家人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没什么应酬和聚会。

我个人倒是很喜欢这样的生活,身心都不会太累。

同时,他们好像也没有太过丰富的电视节目,有些较偏远的地方甚至还要支起天线架子或卫星锅才能收看到电视,说他们清心寡欲都不为过。


和欧洲人一样,美国佬也很重视圣诞长假,一般会提早很久规划外出旅行和度假。

我的高中好友辛同学也是如此,趁着小孩马上放寒假,这次他计划全家从底特律开车去佛州迈阿密度假,既能躲过五大湖的严寒,又能在南方享受阳光沙滩,一举两得。

我到达美国后虽然和他联系了多次,但最终还是没能在一起聚聚,一来我的假期有限,二来彼此日程安排上凑不到一块,只能就此作罢,留下些许遗憾。


我到美东才一天,明显感觉纽约的气温比加州冷了10摄氏度以上,刚才来酒店的路上已开始下雪了,路人普遍穿着厚厚的大衣或羽绒服。

天气预报说,后续几天还会有风雪,整个纽约州大抵如此,尤其是北部地区,因此从明天开始,我出去游玩就要完全切换到东北模式,把加厚的保暖内衣、羊绒衫、冲锋衣和围巾等全部装备上了。


真正的美东之旅将从明天开始,虽然天气不好,但必定会是全新的体验,值得期待!



 6 

纽约迷雾奇遇


经过前一天的休整,12月14日我才真正开始美东的行程,先从纽约市区开始。


此次美东的游览全程都是和我同姓的Chris Jiang做导游,他今天带我们在纽约市区景点密集打卡,只可惜天公不作美,雨雾连绵,让人有些扫兴,不由得感叹“还是加州天气好啊!”



我们清晨到达的第一站是著名的华尔街。

这是曼哈顿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的一条大街。

所谓“大街”,全长只有500多米,宽度不过11米,显得狭窄而短促,却以全美金融中心闻名于世,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纽约期货交易所就设在这里所在地,同时也是摩根、洛克菲勒和杜邦等美国几大财团的总部所在地。

有人说“偌大纽约浓缩于小华尔街,小华尔街折射出偌大纽约”。



据导游介绍,纽约最初是荷兰殖民地,也是荷兰裔移民的聚居地,因此过去名叫新阿姆斯特丹。

1640年代,殖民地内的小块土地由尖木桩和围篱分隔。

1653年,这片栅栏被强化成一座木板墙。

此后,为了抵御印地安部落、新英格兰殖民者以及英国人,木板墙逐渐地被扩张和强化。

1685年,勘测员沿着原始栅栏划订出一条道路,形成今日的华尔街。

1699年,英国人将这面城墙拆除,但华尔街的名字自此被保留至今。



在华尔街,我们象征性地从外面参观了联邦国家纪念馆、纽交所和铜牛雕像。


美国联邦纪念馆曾是美国第一届国会所在地,坐落在纽约华尔街26号,也就是纽交所的对面。

这是一座古希腊风格的大理石建筑,台阶上矗立着8根古朴典雅的圆形立柱。

1789年4月30日,华盛顿就是在这里宣誓就任美国总统的,大厅门口矗立着华盛顿的雕塑,栩栩如生。



由于今天是周六,纽交所没有人上班,我们无法进入里面参观,但可以看到其大门外面的立柱上悬挂着最近挂牌上市公司的一面红色旗帜,刚好是一家中国公司,名为“金融一账通”。

据说纽交所每次有新公司挂牌成功,当日都会给该上市公司悬挂宣传旗帜,直到有其他新公司替换为止。


在纽交所前面的马路边上,有一尊头扎马尾、身着短裙、双手叉腰、面朝纽交所的“大无畏”小女孩铜像。

这是2017年国际妇女节前夕被安放在铜牛雕像对面的,象征着男女平权。

后来,铜牛雕像迁移到了百老汇大街,小女孩铜像就独自站在华尔街上,显得孤零零的。



当我们走到与华尔街斜交的百老汇大街后,赫赫有名的铜牛雕像就出现在我们眼前,它就在上个月刚刚被搬迁到了这里。

铜牛长近5米,重达6300公斤,由意大利艺术家狄摩迪卡设计。

所有到此的中外游客都以抚摸牛角或牛身来祈求财运,在现场还可以看到很多人将铜牛的全身上下摸个遍,甚至连牛尾巴、睾丸都被磨蹭得闪闪发亮了。



在蒙蒙细雨中离开华尔街,我们来到今日打卡的第二站:911遗址纪念馆、博物馆( National September 11 Memorial & Museum)和新世贸大厦1号楼。



911遗址纪念馆代表着纽约甚至整个美国的悲剧和眼泪。

说它是纪念馆,其实是一个露天的开放空间,被称为“归零地”,占地3万多平方米,由原来世贸双子大楼2001年被炸后留下的两个大坑建成,现在是两个6米深、各占地4000平米的方形水池,内壁的四周是两层人工瀑布,最终都汇入到池中央不见底的深渊,恍若地狱之门将一切尽收其中。

近三千名遇难者的姓名被镂空刻在水池周边的墙体上,在绿树环抱中和流水声的映衬下显得非常平和。

在那些镂刻姓名的文字上,不时会看到有人将一两朵白色的玫瑰镶嵌其中,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纪念。

有人说:“这里或许不是旅行的乐园,但却是一个充满感动和怀念的圣地。”


紧挨着911遗址的旁边是911国家博物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进入里面参观。

这个博物馆主要讲述罹难者、生还者和一线急救人员的故事,展出了一万多件罹难者的私人物品以及世贸中心倒塌后留下的残骸等。


回想2001年9月的那一天,当我看到《广州日报》上刊登的纽约世贸双子塔被炸毁的新闻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直到再看电视转播的画面,才在心里确认这不是美国电影大片里的故事,而是活生生的惊天事实。

时至今日,当我们回忆起这些往事的时候,内心希望的是世界有一个公平、公正、合理的新秩序,而不是弱肉强食、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强权政治环境。

美国的确很强大,但也不会有百分之百的安全,十八年前的911就是明证,也是给美国的警醒。


在911遗址的东边,是一座名为Oculus的车站,外形酷似一只飞翔的和平鸽,因此也称“和平鸽”车站

它是连接新泽西州与纽约铁路的交通枢纽,也是一个大型的购物餐饮广场。

这个车站的内外建筑都是由纯白的大理石打造,整体给人以简约现代的感觉。

圣诞将至,游客进到里面可以看到大型的圣诞树,还有中心商区和各个店铺里琳琅满目的精致商品,流光溢彩。


新世贸大厦1号楼是建在911遗址旁边的纽约市最高楼宇,它也是全美乃至西半球最高的建筑,高1776英尺(独立宣言发表年)。


我们乘坐号称世界最快的高速电梯60秒到达楼顶,在电梯中可以看到代表年份的数字从小到大快速跳动,最后停在顶部的100-102层,而随着数字的跳动一起变化的,还有电梯里四面墙上的视频投影,画面对应着不同年代纽约市貌的变迁,整体设计创意非常新颖和特别。



该大厦是纽约最好的观景平台,可惜今天浓雾弥漫,到达顶层后啥也看不到了。

检票的帅哥在我入场时还怀疑我是不是脑子坏了,问了我一声:“今天上面什么也看不见,你真的要上去吗?”

我说“是的”

好不容易来了,旅游社也买好了票,不上去岂不是更亏呀?



待我们上到顶层,俯瞰四周,整栋楼果然全部被浓雾包围了,目力所及处必须仔细辨认才能看到楼下一小块地面,至于风景则完全没有。

当我们在上面环游一圈准备下楼时,看到有男女4位摄影师在一幅巨型的纽约鸟瞰喷画前给每一位游客拍照留影。

我原以为,那么贵的门票,送张照片给游客也是合情合理的,结果到达楼下出口处看照片时一问,连这个也不是免费赠送的,需要付费才能拿到,而且价格还不低。

我看了半天,压根就没有人花钱取走照片,真是个败笔。



从世贸1号楼出来,我们接着去第三站——游船码头,登上自由女神环岛游船,围绕着纽约港,在哈德逊河上巡游了一个小时,重点是观赏自由女神像以及曼哈顿中城区、下城区的沿岸风光。

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是法国在美国建国一百周年时赠送的礼物,她头戴光芒四射的冠冕,身穿古希腊服装(代表罗马神话中的自由神),右手高举火炬,左手拿着美国独立宣言,是自由和美国的象征,据说也是为了向外来移民传送欢迎的信号,至于是真是假,只有移民美国的人士才会有真实感受。



由于浓雾弥漫,当游船靠近女神雕像附近时,视野非常差,只能拍摄到一个朦胧的女神身影。

在游客们抱着遗憾离开女神即将靠岸时,我站在甲板上回头向后面瞭望,忽然看到远处海面的上空悬浮着一幅雄伟壮观、高楼林立的美景。

我随口说出一句:“多像海市蜃楼啊!”

同行的一位女团友也赞叹不已,连称“好美啊!好美啊!”

然后我们都随即拿起手机准备拍照,可是,紧接着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了:所有的美景转瞬之间消失了,它出现于我们视线之中不过是短短的几秒钟!


这时我才恍然回过神来:刚才回望的那个方向本来就应该是空空的海面,哪来的什么高楼林立和美景啊?!

此刻我终于意识到,刚才那短暂的画面就是真正的海市蜃楼!

虽然只有短短几秒钟的缘分,但我真的神奇般地遇见了这种人间罕见的奇景。


由于当时大部分游客都已经回到船舱准备返程上岸,所以真正留意到的人可能就只有我和那位团友。

我还跟她说:“你下船后问一下你的同伴是否看到了海市蜃楼,估计没人会相信你讲的事情,还以为你编瞎话呢!”


是的,在别人看来是瞎话,而我却真切地看到了它——传说中的海市蜃楼!

此行不虚啊!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

谢谢老天爷的眷顾,雾中的自由女神看不清,却看清了一次海市盛景!



从游船下来后,我跟着团队乘车到第四站:大无畏号航母。

由于前几天在圣迭戈参观过中途岛号航母了,我不想再参观,于是利用这90分钟时间一个人去逛街,顺便吃午饭。

没想到的是,在随意溜达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团友不曾看到的独特教堂和街景,看到了很多大气而坚固的建筑、商店和特色餐厅,一不留神还偶遇了航母对面不远处的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而今天的午餐就更让我惊喜了,不经意找到路边的一家中餐馆,点了一份卤肉饭外加一瓶水,才不到12美元,比加州便宜得多呢!

关键是卤肉饭,完全可以媲美广州非常地道的潮州卤水,让我意外地大快朵颐了一餐,美哉!



离开大无畏号航母,我们随后到达打卡的第五站:纽约时报广场(Times Square),它是曼哈顿最繁华的一个街区,被誉为“世界的十字路口”。

它的原名为朗埃克广场,后因纽约时报早期在此设立的总部大楼而更名为时报广场,由于“纽约时报”中的英文单词“Times”还可译为“时代”,因此也被称为“时代广场”。

由于其知名度高,世界上不少著名城市都有商场或建筑物取名为“时代广场”,时代广场这个名字就此深入人心。



有了旧金山的经验,我直接略过了杜莎夫人蜡像馆,在时报广场附近的各条街道自由地闲逛。

在这里,我看到的是一片热闹的中央商务区,聚集了几十家大型商场、剧院和娱乐中心,大量耀眼的霓虹光管广告和色彩绚烂的大型LED投影视频变幻无穷,反映出曼哈顿强烈的都市特征,加上熙熙攘攘的人流、街头艺人,以及随时播放的新闻、歌曲MV等,好一幅盛世繁华的图景!

另外,在这里你也可以看到烤地瓜、烤肉串的流动摊档,感受到那股平常百姓喜欢的烟火气。

同样由于圣诞临近,我们还看到街道上有表演团体在游行,似乎是在准备夜晚的狂欢。



逛完时报广场,我们最后来到今天打卡的第六站:位于纽约第五大道82号大街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它是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也是和北京故宫、伦敦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齐名的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共收藏有世界各地艺术珍品330余万件。



我们所看到的大都会博物馆内部共有三层,分为欧洲绘画、美国绘画、原始艺术、中世纪绘画和埃及古董等五大展厅,包括古今中外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雕塑、绘画、素描、版画、照片、玻璃器皿、陶瓷器、纺织品、金属制品、家具、古代房屋、武器、盔甲和乐器等,常年展出的展品大约有几万件。

由于参观时间有限,在管内五大展厅的两百多个陈列室中,我只能挑一两个展厅和三五个重点陈列室进行浏览,如古埃及展区、亚洲艺术区和欧洲绘画陈列室等,所见之物不过是其冰山一角而已。


就馆藏的绘画和雕塑艺术而言,欧洲的很多展出水平都远在其之上,如巴黎卢浮宫、奥赛博物馆、维也纳美景宫以及梵蒂冈、佛罗伦萨等地的一些教堂和博物馆。



在大都会博物馆看到的中国文物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山西洪洞县广胜下寺的元代巨型壁画“药师经变”,它是亚洲区最大的一幅展品,足有15米长,7.5米高。

该壁画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但依然可以看到线条简练,色泽淡雅,栩栩如生。

面对如此高贵、静寂的伟大艺术品,我不禁惊叹不已,难以想象是什么时候、什么人把它剥下来盗卖出去,又如何分割、包裹和运输,并完美无缺地呈现在大洋彼岸的。

每一次在国外参观博物馆,看到人家展出的大量中国艺术珍品,我都会有些黯然神伤,暗自祈祷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盛,希望今后不再有自家的宝贝被掠夺或盗卖到海外的事情发生。


今天的纽约一日游,我总共行走了26000步,晚上8点半才回到酒店。

回到房间后,我第一次在美国点了外卖当晚餐,一份炒面加一个酸辣汤,连小费一起只花了10美元。饭后稍事休整,我就洗洗睡了。

可能是太疲劳了吧,这一晚睡得很香,难得的一个好觉。



 7 

新旧首都之旅


12月15日安排的是美国首都之旅,我将穿过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Philadelphia)去到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Washington D.C.),沿途就参观这个两个城市。


今天天气晴朗。

我们早上5:40起床,6:40出发,途经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过完本杰明·富兰克林大桥后,8:20就到了美国的旧首都——费城。


费城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东南部,是特拉华河谷都会区的中心城市,与新泽西州仅一河之隔,是宾州最大的经济体城市,美国第5大城市,仅次于纽约、洛杉矶、芝加哥和休斯敦,也是美国最老、最具历史意义的城市之一,北美独立战争时期的1789年底到1801年曾是美国的首都,因此在美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据我所知,至少有三所著名的大学在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德雷塞尔大学和天普大学。



我们在费城的主要行程是乘坐双层观光巴士在市区游览,票价是32美元,车上配有专门的讲解员,每位乘客配发一个中文耳机,可见这里的中国游客应该不少,也充分说明人家的城市经营水平很高,堪称生财有道了。


如果中国的一些风景城市也开设巴士观光旅游项目(我认为所有一、二线城市和有特色的三线城市都可以),应该会增加不少的就业机会和旅游服务收入。



巴士游览的总时长为一个小时。

我看完一圈下来,感觉这是一个逐渐在没落的城市,虽然它以前是首都,但目前的经济并不景气,据说这些年一直在走下坡路,而且这里人口虽不多,但治安也不好。

我们观光的区域是老城区,不可否认费城有很深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且很善于包装故事招揽和吸引游客,这一点从讲解员的解说词中可以感受得到。



在乘车观光的过程中,我们路过的富兰克林公园大道最为壮观华丽,有点类似于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费城艺术博物馆(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和罗丹博物馆(Rodin Museum)都坐落于这条大道之上。



其中,费城艺术博物馆号称全美第三大艺术馆,是一幢古希腊神庙式建筑,外观大气而典雅。

据称馆内收描艺术品达30多万件之多,其中以法国印象派作品最著名,包括凡高的《向日葵》、雷诺阿的《沐浴者》和毕加索的《三个音乐师》。

罗丹博物馆位于艺术博物馆旁,是收藏罗丹作品最多的博物馆之一,我们在车上就可以看到其门外著名的《思考者》雕像。



此外,我们坐巴士观光时还路过了费城市政厅和唐人街。

其中,费城市政厅是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标志性建筑,整个建筑呈四方形,顶部是费城之父威廉·本(William Penn)的巨大铜像,俯视着著名的Penn Treaty公园。

从远处看,整个市政厅就像一枚巨大无比的方形印章,而铜像则像是印章的抓柄。

在我参观的美国几个城市的唐人街之中,费城唐人街是门面最为的讲究一个,它的入口处有一个华丽的牌坊,上书“费城华埠”四个大字,据说该区域最早在1860年代逐步形成,目前居住的华人大约有15万人。



从观光车下来之后,我们跟随导游Chris步行参观了独立宫和自由钟。其中,独立宫(Independence Hall)是美国著名的历史纪念建筑,被人们称为“美国的诞生地”,因为由杰克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就是1776年7月4日在这里通过的,它宣布了北美殖民地脱离英国,建立“自由独立的合众国”,是美国独立的象征。

此外,联邦宪法也是在独立宫讨论、起草并通过的。

而自由钟(又称“独立钟”)则是美国独立战争最主要的标志,它也象征着自由和公正,原本放置在独立宫的钟楼上,后因钟体开裂,被移放到了独立宫之外大草坪旁边的纪念馆之中,在草坪上就可以直接参观。



结束一个多小时的费城观光后,上午10点多,导游带我们吃了一顿早午餐,是中西结合的自助餐形式,所有食物按重量计价,不论品种,统一单价。

我拿了一个鸡腿、一个面饼、一个卤蛋,外加一些蔬菜,合计8.55美元,味道还不错,相对其他地方价钱也不算太贵。

吃饭过程中我偶尔抬头看一眼电视,和在酒店看到的一样,除了各种新闻,美国人喜欢的运动节目主要有篮球、橄榄球、拳击,英式足球不是他们的菜,羽毛球和乒乓球就更别提了。


饭后,我们乘车往西南方向前进,去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它是美国继费城之后的第二个首都,得名于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地理位置靠近弗吉尼亚州和马里兰州,1790年设置为首都,由美国国会直接管辖,因此不属于美国的任何一个州,但它下辖了马里兰州的2个县、弗吉尼亚州的4个县以及费尔法克斯、福尔斯彻奇、亚历山德里亚等3个城镇。


据我所知,这里拥有的美国知名大学包括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乔治城大学、美国大学等。



我们大约在中午1点左右到达华盛顿,参观的第一个景点是国会大厦(United States Capitol),它是美国国会所在地,位于25米高的国会山上。

奇怪的是,和同行的其他几个人一样,我以前在电视上看到这个白色大理石建筑的画面时一直以为这就是白宫,这次到了实地才知道是国会大厦。



国会大厦是一幢全长233米的三层建筑,中央顶楼上的三层大圆顶在电视新闻和电影作品中出镜率极高,圆顶之上立有一尊6米高的自由女神青铜雕像。

大圆顶两侧的南北翼楼,分别为众议院和参议院的办公场所,而众议院的会议厅就是美国总统宣读年度国情咨文的地方。


遗憾的是,今天是星期天,国会大厦在非工作日不向游客开放参观,因此里面很多精美的艺术品我们都无法欣赏到。

不过,国会大厦外面的国家广场及其周边的各种景观可以随意参观,这里有平坦而宽阔的大草坪,还有道路两旁整齐排列的大树,显得大气磅礴,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流连忘返。


在国会大厦和国家广场之间紧挨着大草坪的地方,本来隔着一片水池和喷泉,但不知道什么原因,里面的水全部抽干了,自然也就看不到喷泉的影子,整个画面让人感觉少了一些和谐。

不过,在国会大厦门口的小草坪之前,可以看到一组美国国内战争的青铜雕像,其中包括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Ulysses Simpson Grant)将军的骑马雕像,以及由三匹骏马拉着两轮大炮在泥泞中奋力向前的炮兵铜像。

格兰特是美国著名的军事家和第十八任总统,曾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陆军上将,也是第一位从西点军校毕业的总统,在美国南北战争后期担任联邦军总司令。


在国会大厦西侧道路上有一个环岛,叫作和平环岛(Peace Circle),中间伫立着一座白色的和平纪念碑,也被称为海军纪念碑,据说是为了纪念在南北战争中阵亡的海军将士而建。


在国家广场的周围,环绕着一些有趣的博物馆,包括国家历史博物馆、印第安人博物馆、黑人博物馆等,我们挑选了附近的新闻博物馆进去参观。



新闻博物馆占地面积不大,包含地下室在内共有7层,几乎收藏着从新闻事业诞生以来世界上所有重要的历史瞬间,并营造出一种“新闻很重要,记者很伟大”的参观氛围。

博物馆里珍藏着许多世界历史上的珍贵藏品,比如倒塌后的柏林墙、东德时期的岗哨楼、历史上第一颗全球直播卫星等,还有一些新闻爱好者喜欢的东西,比如水门事件中5人闯入水门大厦时所通过的门、宪法第一修正案历史、全球几百家媒体当天的报纸头条、历届普利策获奖照片以及近五百年来世界媒体档案等等。

可以说,在14个展厅里展出的各类展品中,内容包罗万象,但都被条理清晰地分成了不同的主题,如新闻历史、人物、重大事件等。

观众可以从中了解和学习到很多关键的知识点,非常值得仔细浏览。可惜我们逗留的时间太短,不能如愿。



另外,在博物馆的楼顶有一个非常好的观景平台,因为这里身处市中心,还能清楚地看到不远处的国会大厦,因此很多游客以此为背景站在栏杆边留影,在国会山和周边美景的配合下,拍照效果相当不错。


从新闻博物馆出来后,我们很快来到白宫外围的草坪参观。

众所周知,白宫是美国总统的官邸和办公地,1902年由罗斯福总统正式命名。现在,受911等恐怖事件的影响,白宫已经不允许游客进去参观了,但可以隔着围栏和它门前的大草坪远看。

即便如此,围栏前面是参观者、拍照者云集,人山人海,拥挤不堪。

白宫草坪之外有热闹的圣诞节目表演,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围观群众也不少,有些人还兴奋地跟着拍子手舞足蹈。



从外围参观完白宫之后,我们坐车继续在国家广场巡游,途经了杰弗逊纪念馆、越战纪念馆、二战纪念馆等地,并远观了华盛顿纪念碑,参观了韩战纪念碑和林肯纪念馆。


华盛顿纪念碑(Washington Monument)是一个典型的方尖碑,是华盛顿D.C.的地标性建筑,为美国开国元勋乔治·华盛顿而建,1884年竣工,高169.3米,很像一把利剑直刺天空。

据说,该纪念碑的内墙镶嵌着188块由全球各地的私人或团体捐赠的纪念石,其中有一块刻有中文,是过去的清政府所赠送。



林肯纪念馆(Lincoln Memorial)是我们今日之行的最后一个目的地,它坐落在离韩战纪念碑不远的国家广场西端,和远处的方尖碑隔着一个610米长的倒影池遥遥相望,并且和国会大厦和方尖碑在一条直线上。



该纪念馆建成于1922年,里面供奉着美国第16届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的巨型白色坐像,两侧的墙壁上印着他曾经做过的著名演讲的相关文字。

从外面看,整个纪念馆是一个长方形白色大理石建筑,高23米,由36根白色的大理石圆形廊柱环绕,象征着林肯任总统时所拥有的36个州。

瞻仰过林肯雕像后,我站在纪念堂前高高的台阶上极目远眺,可以看到华盛顿纪念碑在长方形水池中的倒影和远处的白色耀眼的国会大厦,在金色的夕阳斜照之中,整个国家广场显得异常壮美。



当我们从林肯纪念堂回到倒影池边时,再一次遇到一个小型乐队和舞蹈队在水池边表演歌舞,形式上有点像中国的广场舞,但表演的主力队员都是年轻人,舞曲也非常欢快雀跃,看来又是为庆祝圣诞而准备。

我站在台阶上一边观看他们的表演,一边回望林肯纪念堂那边夕阳下的蓝天,不时有飞机和鸽子从空中飞过,一片安逸祥和的景象。


结束一整天的新旧首都游览,今天的运动量又是2万步以上了。

傍晚7点时分,我们到达酒店附近的自助餐厅吃晚饭。这个餐厅每人收费20美元,但中西餐都有,味道也不错。

此时我可顾不得会不会发胖了,饱餐一顿才是上策。



 8 

期待已久的尼亚加拉瀑布


12月16日乘车去康宁玻璃中心参观,然后将到达我期待已久的尼亚加拉瀑布,这两个地方都位于纽约的上州。


美东之旅走的是一个环形线路,从纽约市出发后一共要路过美国八个州,分别是纽约、新泽西、宾夕法尼亚、特拉华、马里兰、弗吉尼亚、马萨诸塞和康涅狄格,最后回到纽约市。



今早6:40从华盛顿出发,天还没有亮,出来酒店门口,已是大雪纷飞,停泊在路边的汽车都被白雪覆盖了,所有的树枝都是光秃秃的,枝桠上也都是白色,煞是好看。


这是我此番美国之行第一天遇到下大雪,同行的游客很多也是南方国家的,很少见雪景,大家顾不得冻手,纷纷拿出手机来拍照留影,然后才上车出发。



我们经过了4个多小时车程,到达著名的康宁公司总部,它的所在地以该公司的名称命名,即康宁市,可见这家公司的规模和重要性。

这家公司对我来说印象很深刻,因为我在1997年参观一个通信展览时已经接触过它,知道通信光纤是该公司的重要产品之一。



康宁公司拥有160多年的创业史,在特殊玻璃和陶瓷材料的制造上处于绝对国际领先地位,《财富》杂志对其作出过“美国国宝级科技研发巨擘”的评价。

该公司主要聚焦玻璃领域创新拓展,拥有非常多的世界级、开创性的创新发明案例,比如让爱迪生的发明成为现实的玻璃灯泡外罩(1879年)、使电视进入千家万户的显像管(1947年)、使光纤通信得以广泛应用的世界第一根光缆(1970年)等,最富传奇色彩的是被乔布斯选中成为第一代苹果手机玻璃面板的金刚级“大猩猩玻璃”。



我们首先进入的是康宁公司的玻璃艺术博物馆,据说其中的展品有4万件,但因时间关系,我们只能在一些比较重要的展品前稍作浏览。

值得一提的是,该博物馆收藏了从古至今3500年的玻璃艺术制品,旨在为世人讲述玻璃的故事与历史。



参观博物馆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现场观看玻璃工艺吹制表演,这一次比我以前在威尼斯参观玻璃制作过程更具欣赏价值,让我很长见识。

幸运的是,表演结束后有个抽奖环节,我的号码是063,居然是团队里唯一的中奖者,获赠一个做工精美的玻璃花瓶。

这是我此次美国之行继海市蜃楼之后的第二个幸运。导游说,这个赠品价值100多美元呢!

大大超出博物馆门票的价格,所以我这趟参观真可谓是物超所值了。

我后来逛康宁玻璃中心的纪念品商店时证实了他所言不虚。


我这次参观的另一个感触是,人家公司把一个工厂变成景点让游客参观,既宣传了文化和品牌,又从中获得了收益,增加了就业,这样的经营模式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在康宁中心吃过简单午餐后,我们继续向着尼亚加拉前行,一路上观赏各种不同情状的雪景,虽然寒冷,但也心旷神怡。



我们大约在下午3点多到达尼亚加拉大瀑布。这是我以前对美国风光中最为向往的一处景点,因为它是整个北半球最大的瀑布,位于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之间,在美国被称为“雷神之水”,是尼亚加拉河飞流直下形成的自然景观,也是世界七大奇景之一。

我们在离瀑布还有几公里远的地方就能看到大瀑布所在地因激流冲击而升腾起来的水雾,像一股飓风般腾空飞旋,非常奇特。



整个尼亚加拉大瀑布横跨美国和加拿大两国,总共有三处瀑布相连在一起,分别为美国瀑布、新娘面纱(最小的一处,也在美国)和马蹄瀑布(美加共有)。

其中,马蹄瀑布是最大的一处,只有在加拿大境内的观景台上才能看到600多米的瀑布全貌,在美国则仅能看到幅面占20%的一角。



我们下午在尼亚加拉河沿岸和观景台等不同位置观赏了美国瀑布和马蹄瀑布的一角,甚为壮观与震撼。随后我们还观看了一场介绍瀑布历史的电影,了解到很多冒险者在瀑布之上走钢丝、在河面上划船跌落瀑布、装在封闭的木桶里顺流而下的女人和猫、独自驾驶蒸汽船挑战在大瀑布中穿越等故事,着实令人赞叹和唏嘘。



夜晚8点时分,气温下降了很多,虽然寒风刺骨,我们仍然乘车到附近的公羊岛上看大瀑布夜景,同时也看到了新娘面纱瀑布。

在各色灯光的映射下,夜晚的尼亚加拉瀑布显得格外壮美,还给人一种神秘和魔幻的感觉。



公羊岛上伫立着一尊尼古拉·特斯拉的雕像,他是一个传奇人物,是塞尔维亚裔美籍科学家和发明家,曾经是爱迪生的雇员和学生,也是交流电的发明者,曾被老师爱迪生长期压制,后来又和爱迪生死磕、较劲。

1897年,举世知名的尼亚加拉第一座10万匹马力发电站建成,成为35公里外的水牛城主要的供电来源。

尼亚加拉水电站是科学上的百年奇迹,它就是天才科学家特斯拉在三十多岁时的一项设计,当中运用了他的9项专利发明,包括交流发电机和交流输电技术。

据说,特斯拉曾经11次婉拒诺贝尔奖,拥有700项发明。

有人说,他曾经准确预测出了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预见了泰坦尼克号的沉没。

他被人称为神,却最终死于贫穷。

埃隆·马斯克为了纪念他,将自己的汽车命名为特斯拉。



在尼亚加拉河的对岸,是加拿大的双子城,同样称为尼亚加拉市,但却比美国这边繁华很多,有赌场、观光塔、游乐场等,一派灯红酒绿的景象,据说这是因为加拿大人更会赚钱,更懂得商业运作,也不知真假。


参观夜景完毕,我们当晚入住温德姆酒店。

这家酒店的名字对我来说很亲切,和我在茂名出差时住的酒店是同一家连锁企业的分支。

办完入住手续后,我们才走路到附近的餐饮中心吃晚饭。

我在那里看到,所有外国人的摊位都收工了,只有勤劳的中国菜馆还在耐心等待最后一批的客人抵达。

我点了一份红烧牛腩饭,含税价18美元,只有四五块牛腩、几块西兰花和胡萝卜,消费真不是一般的高,价格几乎是纽约市区的3倍!

而且份量还不大,好在味道还凑合,勉强对付一口,想想毕竟是在景区,有中餐吃就满足了,哪还有那么多要求呢?


在整个美东行程中,我发现导游和司机很不厚道,提前收我们每个景点的门票时都说是据实收取,但实际上都加价了。

我们每到一个景点的售票处,都会顺带看一眼标价,结果基本上都没有导游收的那么高,感觉非常不爽,因为他们本来就有每个游客每天支付的10美元服务费,再在门票上加价,可就多赚了不少黑心钱了。

同车的几个游客说,真想把导游拉到售票窗口让他退钱啊。

由此可见,美东的服务业也是很不规范的,相比而言美西的导游要厚道得多。

这算是一个旅游贴士吧,提醒今后去美国旅游的人,最好在到达景点之后自己买门票,如果导游说担心来不及,就提前说好,票款必须多退少补。


今天又是充实的一天,除了参观康宁公司和大瀑布,在车上的时间加起来都有7小时以上。

温德姆酒店的设施不错,我洗了一个热水澡,吃了些饭后刚从超市买回来的葡萄,超甜,又和儿子微信聊了一会儿天,就睡下了。



 9 

风雪旅途波士顿


12月17日的行程是先在尼亚加拉瀑布城参观两个景点,然后乘车去波士顿,路线大约是横穿纽约上州。


早上起来,尼亚加拉城大雪纷飞,比前一天从华盛顿出发时的雪大得多,路上已铺了厚厚的一层。



我们7:20从温德姆酒店出发,乘车半小时到达快艇码头。

下车后,大家纷纷在岸边的雪景中拍照,尤其是南方人,很少见到这样的大雪,加上人迹罕至,风景很美。



今天上午第一个项目是坐快艇游览尼亚加拉河,逆流而上,坐在船上去近观和体验大瀑布的壮观。

上船之前,每个游客要登记姓名,据说是因为这个项目有一定危险性,万一有人落水或失踪,也好留个记录。

我们穿好救生衣之后,船员和讲解员又为每个人逐一检查了救生衣是否系好,然后才进入由玻璃封闭起来的船舱。

我后来才知道把整个快艇用玻璃封起来,其作用非常大,不仅能增加乘客的安全感,还能防止湿身。



快艇游览其实玩的是刺激,因为尼亚加拉河水量丰沛,水流非常湍急,漩涡激流不断,加上速度够快,船身摇摆颠簸很厉害,大浪经常会高过船顶,所以惊险不断。

我们坐在船上往外看,虽然雪天气温寒冷,仍有成群的水鸟在游船四周上下翻飞。

快艇行驶的这片水域共有3个水电站,我们游览时可以看到2个电站的水坝。

据说现在纽约市的电源也都来自于此,如何这里的电站停止运行,整个纽约将变成一个睡城。



在我们坐船游览的过程中,船长总是喜欢开着大音量、快节奏的音乐,还带领着所有游客和着节奏一起鼓掌,于是快艇马达的轰鸣声、船外溅起的水声以及船上的掌声混合在一起,让人感觉好像在迪厅一样,当船体接近“雷神之水”——大瀑布时,那震耳欲聋的音效竟然有一种摄人心魄的感觉。

可能船长就是想要这样的效果吧,否则这大冬天的,有什么值得大家兴奋的呢?


在游览完毕返回码头的途中,我还看到一幅令人称奇的风景,何岸边的雪景中,有一个钓鱼人站在那里垂钓,临近激流深水而不惧,乃真英雄也!

或许这就是一些美国人的生活态度,重在体验自己喜欢的、与众不同的生活吧。



从快艇上下来,天空中依然大雪纷飞,岸边的积雪是越来越厚了,走路很容易滑倒,我们个个都小心翼翼。


今天第二个项目叫瀑布深度游,听导游说是开车到瀑布的源头去,参观那里的尼加拉瓜古堡以及安大略湖与尼亚加拉河的交界处。



尼加拉瓜古堡是法国人修建的一个防御工事,所以也被称为法国古堡,是法国与印第安人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间曾被英国人控制过13年,1796年之后才由美国军队正式接管。



所谓的法国古堡,其实是一个由古堡改造的博物馆,共有三层,虽然陈旧,但那些由石头垒起来的厚厚的城墙非常坚固,大雪天躲在古堡里面,一点儿也不觉得寒冷。

这个古堡和我在法国卢瓦尔河谷看到的城堡确有几分相似,里面每个房间有不同的功能和陈列,包括大型会客厅、会议室、厨房、存放皮草等货物的仓库、小型礼拜堂和很多间卧室,在当年应该算是相当奢华了。



参观古堡之余,我们还观看了火枪手表演如何放枪,并和火枪手进行了合影留念。那所谓的火枪其实和我们乡下打猎的铳是差不多的,真正的差别也许就是枪管更长一些罢了。

那个火枪手是城堡里唯一的活物,看到我们一群游客冒着严寒去参观,表现得非常兴奋,不厌其烦地逐一和我们拍照,我估摸着应该是寂寞难耐所致。



不过大瀑布的源头,也就是安大略湖与尼亚加拉河的交界处却没什么可看,大雪模糊了视线,河流与湖泊的连接处根本难以分辨。

值得庆幸的是,城堡外面纷纷扬扬下着的大雪让一众游客很是尽兴,而且那银装素裹的世界,对我来说也是多年未见了呢!

但这里的雪不似中国东北那种像干粉一样,它是湿漉漉的,虽然不是很冷,但落到身上很容易化成水,尤其让人脖颈很不舒服。



瀑布城这两个游览项目结束后,我们就要赶往波士顿了,因此接下来的时间全是坐车。

导游说,从尼亚加拉去波士顿通常要7个小时的车程,但因为今天是大雪天气,因此导游预测需要9个小时才能到达,后来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



当我们在瀑布城附近游玩时,手机信号不断地在美国和加拿大之间切换,似乎时刻提醒我们的位置介于美加两国之间。


在向波士顿进发的过程中,我们一度途径了布法罗机场,然后在罗切斯特吃自助午餐,再经过雪城、奥尔巴尼、特洛伊,在伍斯特吃完中式晚餐(我在美国旅游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围餐)后,再坐车一个多小时才到达波士顿的酒店。



这一路有很多知名的高校,比如位于布法罗的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位于罗切斯特的罗切斯特大学、位于雪城的雪城大学、位于奥尔巴尼的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位于特洛伊的伦斯勒理工学院、位于伍斯特的伍斯特理工学院等,这还没算上哈佛、耶鲁、麻省理工、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波士顿学院、波士顿大学等。

可见,除了纽约市之外,纽约州的好大学还是非常之多的。

由于这些学校都是我陪儿子申研时特地研究过或浏览过的,现在旅游途中经过它们,让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


入住波士顿的酒店后,我很快就洗澡睡觉了,一夜无话。


12月18日清晨起床后,我们去参观久负盛名的哈佛大学,然后乘船游览波士顿风光。



早上导游睡过头了,害得全部游客多等了半小时才出发。我们6:35从酒店去紧邻波士顿的剑桥市,很快就到了哈佛大学。

剑桥市与波士顿市区仅隔一条查尔斯河相对,仍然属于波士顿都市区。哈佛成立之初采用的是剑桥大学的教学理念,1636年叫新学院,美国人说“先有哈佛才有美国”,因此它被誉为美国的校园之父,即最早成立的大学之意。

位于纽黑文的耶鲁大学则为被称为校园之母,据说是因为很多常春藤学校都是耶鲁毕业的学生创办的。



佛大学占地面积很大,差不多占据了半个剑桥市,据说都是由于各路校友捐赠的结果。

那些捐赠盖楼的校友们使得校园不断扩张而成就了现在的规模。

我看到校园里照例有一座一座的小别墅,感觉是部分老师的房子,在加州看到的伯克利也是如此。



波士顿今天还在下雪,北风袭来,体表感觉很冷。在哈佛参观,买14美元的票可以请到学生导游做讲解。

这是在校学生一个不错的赚钱方式,既宣传了学校,又勤工俭学,一举两得。

但隔壁不远的麻省理工就没有这样的项目,听说是怕那些到处拍照的游客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所以校方禁止了游客参观,不过,如果你不是跟着团队,而是自行去参观,倒也不成问题。



我们从MIT旁边的一座桥经过后,就离开了剑桥市,再次回到波士顿市区。

有些奇怪的是,我们途经的那座位于MIT的大桥名叫“哈佛大桥”,却不叫“MIT大桥”,因此该名称曾被MIT的学生严重抗议过多次,但都未能更改,于是MIT的一些学生就利用半夜三更的机会去桥上涂鸦,直至桥上到处都打上了麻省理工的标记才算解气。



波士顿市被称为美国历史的摇篮,很多名校都分布在市区。

比如在去往哈佛大学短短的路途中,我们就经过了伯克利音乐学院和波士顿建筑学院这两所学校。



我们在哈佛校园里的参观时间只有40分钟,仅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个校区的一角而已,很快我们就坐车到了游船码头,上船游览波士顿风光。

前几天我在其他几个城市巡游都有这个项目,所以这一次除了风景略有差异外并无特别感受。

不过无论坐车还是坐船,都是一种快速观光的好方法,值得很多中国城市借鉴。



游船结束后,我们下得船来,就是美东之行的最后一站,参观昆西市场,以及品尝32美元一份的龙虾套餐。我近几年一直尿酸偏高,没敢去参加品尝龙虾的节目,于是自行购买了一个大大的汉堡和可乐,13美元解决午餐,吃得比龙虾餐还要饱。

我问过其他游客,所谓的龙虾套餐,只不过是一只龙虾而已,重量约为1磅,去头去壳,吃到肚子里的分量远没有一个汉堡多。

坐在我旁边来自新加坡的一家三口,是夫妻俩带着读高中的孩子到美国来考察学校的,他们都说每人一只龙虾根本就吃不饱。



昆西市场分为三个部分,即中间和南、北市场,其实就是一个大型购物和饮食场所。

如果要论在此购物的话,我感觉就有点糟糕了,都是些旅游纪念品,基本上都来自中国义乌小商品市场,但价格则是在国内的8-10倍,既没什么特色,也图不到什么便宜,骗骗老外还凑合,中国人基本上是不会买的。



我们中午12点开始从波士顿返程回纽约,途径纽黑文的一个服务区短暂休息了一次。

从服务区再次出发后,我看到道路两旁的大树上结满了树挂和冰凌,银光闪闪,发出耀眼的光芒,与蓝天白云相衬托,洁净而唯美。

我们的大巴车行驶于其中,宛若在童话世界里巡游。


下午4点多,我们回到了纽约法拉盛,团友们各自作鸟兽散。

我则到附近的华人超市买了些食物准备带去儿子的学校,没想到从超市出来时,天已全黑,大雪纷飞。

我赶紧叫了一辆车去长岛,不过由于道路不熟,与出租车司机多次电话沟通才找到他停车的位置。

我拖着行李在天黑之后的纽约街头奔走,着实有些狼狈。

所幸问过交警之后,我很快找到了那位来自中国东北的司机的车子,然后又花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石溪希尔顿花园酒店。

虽然我一开始没有快速和司机联系上,导致他颇有怨言(警察催促他尽快离开停车点),但上车后一路和他相谈甚欢,下车时按照美国人的习惯,我愉快地给了他12美元作为小费。


石溪希尔顿酒店条件尚可,我入住后第一时间告知儿子和太太,让他们放心。

到此,我在美东的旅游行程宣告结束。

今晚儿子还有学期末的最后一场考试,也是他在美国读研的最后一场考试,我等着他考完后联系,看来只能明天再见面了。

愿他考试顺利!



 10 

告别长岛和石溪


今天是12月19日,从今天到22日,我将在长岛和儿子共度几天属于他的毕业时光。

昨晚儿子考试结束已经11点多了,我们微信联系后决定各自休息。

今天早上他来酒店接我,父子俩终于在长岛胜利会师。



我入住的酒店就在儿子学校的对面,非常方便,预订这里真的是一个明智之举。

儿子带我去宿舍的途中,经过了一间图书馆,我顺便进去参观了一下,入眼处即是一面教师荣誉墙,作为诺贝尔奖得主和石溪大学物理学院的创始人,杨振宁的名字和头像放在核心抢眼的位置上,抬眼就能看到,可见他对这所大学是有着巨大贡献和特殊意义的。



我们冒着严寒,走路穿过一片片森林中的校园,一起来到儿子租住的宿舍。

这是紧临学校的一栋房子,周围也是树木环抱,风景优美,只是由于冬天,树叶几乎落尽,显得有些萧瑟。

儿子租住的是三楼的一间房,房东是中国人,出去度假了,我没有见到。

进到宿舍后,发觉室内条件也挺好,厨卫设备一应俱全。

现在学校已经放寒假,与儿子同租一层的舍友也回家了,但地下室住的两个舍友还在,只不过他们的作息时间都不一样,所以平日里仅是点头之交而已。



石溪大学的东方人很多,中国、韩国、印度、日本的都有,路上到处可见黄皮肤黑头发的男女学生,但要听到说话才能分清他们的国籍。

由于纽约州立大学在韩国有一个海外分校,因此这里来自韩国的学生比例相对高一些。



在宿舍稍事休息后,儿子带我去学校附近一家叫“绿茶”的中餐馆吃饭。我们点了三个菜,有干锅肥牛、蒜香腊肉(看着和吃着都像培根),还有一盘清炒空心菜,味道都很好。

美国餐馆的菜量都很大,每一盘菜都是广州餐馆的两倍以上,我们大吃了一顿,直到吃撑了为止。



午饭后,我让儿子带我去最近的海边走走、看看。

虽然学校离海岸仅2公里路程,但他从入学到毕业竟然一次都没有去过,我只能猜想是学业繁重使然。



穿过一大片森林和别墅后,我们来到长岛最临近学校的海边“三村旅馆”附近。

这里是一个码头,面朝大海,风光旖旎。

港口停泊着大量游艇,因为是冬季,所有船只都停航了,附近大量的度假别墅和酒店也都没什么人气,但估计到夏天的时候会非常繁华,只要看看周围的美景,就知道这里的度假环境非常理想,的确是富人们喜欢的休闲胜地。


从海边回来的路上,我们不时看到松鼠在树丛或马路上跳跃,还看到一只麋鹿在树林里悠闲地游弋,以及一群一群的加拿大鹅在草地上摇摆踱步。

天气很冷,寒风凛冽,我们的脸都有些冻僵了,看了一下手机上显示的气温,零下7摄氏度左右,但那些动物却好像毫不在意,明显比人类耐寒得多。

我听儿子说,那些鹅从加拿大远道飞来,觉得这里就已经很温暖了,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可不是吗?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啊,和加拿大一比,纽约可不是温暖得很嘛!



下午回宿舍休息后,晚上儿子亲自下厨做饭。

我昨天在华人超市买的肉菜都用上了,有排骨、鸡腿和青椒。他做的饭菜味道很好,在美国的读研经历给了他更独立的生存能力,饭后他还负责洗完了碗。再次感觉到他的成熟稳重,我心甚慰,感慨万千!

这两年儿子也不易,只身一人来到异国他乡求学,先要克服孤独寂寞、生活习惯的不适以及语言文化的差异,还要承担繁重的学业压力,成绩还非常不错,着实下了很大的功夫。



晚饭后,儿子说要送我回酒店,我没让,只让他送我穿过树林到主路上,然后自己走回酒店。

其实这条路我只是早上跟着他走过一遍,也没有刻意去记,但我让他把大概方向和线路发到手机上,基本上没走错路。在纽约,长岛的治安一直不错,儿子在这里读书的两年,去哪都是步行,反倒是能顺便锻炼身体。

我从宿舍出来后,顺着正东方向走,路上还顺手拍了几张校园夜景,很快就回到了酒店。


12月20日是个重要的日子,因为我要参加儿子的硕士毕业典礼,感觉比当年自己毕业还要高兴。


早上8点,我从酒店顺着昨晚相反的方向走回到儿子的宿舍,大约还是半个小时。我和儿子一起愉快地做早餐,然后一起吃,感觉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饭后协助儿子穿戴整齐,披上量身定制的硕士学位袍,我们就去赶10点入场的毕业典礼。



典礼仪式期待已久,万众瞩目,穿着各式不同学位袍的学生从四面八方向礼堂聚拢。

有很多学生是由家人和亲友团陪同一起参加的,使得几日来空荡荡的校园(放假所致)一下子热闹起来。

那些爱扮靓的女生光着双腿穿着裙子走在路上,冒着零下7-8摄氏度的严寒,真心让人佩服!


毕业典礼分成两条队伍进入礼堂,一边是学生,一边是来宾。很明显,宾客数量远远多过学生。

我陪儿子排到学生那条队伍并拍照后,再跑到宾客队伍中去排队,此时已经排到整个队伍大约300-400米的位置了,后面还有很多人络绎不绝地加入进来。


排队入场时,队伍虽然很长,但秩序井然,所以并不觉得很慢。

我进入礼堂的时间不前不后,找了观众席左侧第一排的位置,靠主席台稍微远了点,但这是我当时所能找到的较好位置了。



这个礼堂平时应该是个室内篮球场。

毕业典礼仪式在这里举办,校方为所有学生准备了礼堂中央的座椅(即相当于就在篮球场上),而观礼的宾客都安排在四周看台的座位上。

由于每个学生入场前要排好顺序(以姓氏的英文字母排序),以便正式典礼开始后大家有序上台,所以学生最终进场的时间反而比宾客晚一些。

事实上,我后来才反应过来这是校方特意安排的,因为只有等宾客坐定后,毕业生按顺序以“游行”的方式入场,才便于宾客观礼和拍照。

可惜我事先不知道儿子会坐在哪个位置(当然,其他学生的家长也同样不知道),所以无法选到最佳拍摄位置,这是美中不足的一个小遗憾。

虽然儿子入场后与我的座位离得有些远,但我这次带的华为手机放大拍照的效果相当好,关键时刻还是抓拍到了几张不错的镜头,图像分辨率虽然略差了点儿,总体效果还是相当可以的。


毕业典礼的程序大概如下:博士生入场、硕士和本科生入场;主席台校长、老师、发言学生代表入场;全体起立奏唱国歌;校领导发言;博士生代表发言、博士学位授予仪式;硕士生代表发言、硕士学位授予仪式;领导发表祝贺致辞;播放和演唱结束音乐;散场。



我从始至终观看了整个毕业典礼过程,发现几个比较有特色的地方:

一是开场音乐和中间过程所需的串场乐曲全部由乐队现场表演,而不是播放音频,如音乐颁奖会一样,显得现场感十足;

二是开场的国歌和结束时的音乐都是由本校音乐人现场真人演唱,而且领唱老师的唱功一流,给观众带来艺术的享受;

三是博士授予仪式安排了由教授给每个学生戴上绶带,然后再继续后面的流程;

四是硕士授予仪式简洁明快,先是教授握手,然后颁发祝贺信,最后是校长握手,三个动作一气呵成。


可能是由于冬季毕业的研究生相对较少(1000人左右),整个礼堂中央的学生座位并没有全部满员。

我在儿子入场前、入场游行中、学位授予中、典礼结束后都分别给他拍了一些照片,留作纪念。



毕业典礼直到中午1:30才结束。等我们回到宿舍换衣服再到餐馆吃饭,时间已过了下午2点。

“绿茶”中餐馆人满为患,都是刚参加毕业典礼的学生和亲友。

虽然餐馆门口还排了一些等位的人,但因为我和儿子只有两个人,反而幸运地立刻拿到了座位。

今天庆祝儿子硕士毕业,当然要好好吃一顿。

我们点了手包羊肉、溜鱼片、清炒菜心,看似简单,但分量很大,吃得畅快淋漓,还有点撑呢!


午饭后我们打车去最近的SHOPPING MALL和超市购物,到达时已过4点半了,天已黑了下来。

我买了一些准备带回去的手信,再买了明天的早餐、蔬菜和果汁等,陪儿子去把银行卡清理了一下,然后才回到儿子宿舍。


由于午饭吃得比较晚,而且还吃得多,我不想再吃晚饭了,叮嘱儿子煮点烧卖当晚餐,就自己走回酒店去了。


这段时间以来我好像每天步行都在2万步以上,锻炼效果应该不错。


今天又是充实而富有意义的一天!


12月21日一整天都在石溪大学呆着,主要任务就是和儿子一起收拾行李,装好箱子,并在UBER预约第二天早上去机场的出租车。


我早上9点从酒店走到儿子的宿舍,算了一下路程,大约2公里。

这就是三天来我每天往返的单程距离,不包括其他步行路程。


我们昨晚在超市买的东西派上用场了。

儿子用微波炉热了两份烧卖,又额外煎了两个鸡蛋当早餐。

烧卖的份量很大,是按美国人的饭量来包装的,我吃得很饱。


吃完早餐后预约了22号早上6:30的UBER,然后是协助儿子收拾行李,一起在住处拍照留念。


我们晚餐后大约19:30离开宿舍,拖着所有的行李一起到酒店住,洗澡、洗衣服,共同为明天的回国行程做准备。



12月22日很早我们就起床了,酒店前台没有人值守,只好打电话把服务生叫起来办理退房手续。


退房完毕,UBER司机6:30准时到达酒店门口。

我们上车后,冒着清晨的“夜色”去往肯尼迪机场T4航站楼,乘坐南航CZ300航班回国。



经过15个多小时的飞行,我们在北京时间第二天下午16:30回到广州白云机场。


我结束了此次历时半个月的美国之行,也圆满完成了接儿子回家的任务,一家人再次欢聚在一起。


—  END  —

支持原创,点亮在看

网文之年
人生总在营销,以胜任演绎角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