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莫作调人
文摘
2024-11-06 07:12
安徽
胡适最早是从吴稚晖口中听到这个词的。吴稚晖曾就读于江苏“南菁书院”,当他第一次拜谒该书院山长名儒黄以周先生时,他看到黄先生书斋上挂着一幅格言:“实事求是,莫作调人!”胡适说,这句格言如译成白话,就是“寻找真理,绝不含糊!”,胡适认为,这句格言说明了我国十九世纪一些高等学府的治学精神。1919年5月2日,胡适在上海发表演讲《谈谈实验主义》,其中用到“实事求是”这个词:“上面所说的实际主义方法的应用,和教育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教育事业当养成实事求是的人才,勿可专读死书,却去教实在的事物,勿可专被书中意思所束缚,却当估量这种意思是否有实际的效果,勿可专信仰前人的说话,却当去推求这些信条是否合于实情。”1923年,胡适在南京东南大学作《书院制史略》演讲,在结论部分,胡适说:“本题拟举二例,作为结论:(一)譬如南菁书院,其山长黄梨洲先生,常以八字告诫学生,即‘实事求是,莫作调人。’因为研究学问,遇困难处若以调人自居,则必不肯虚心研究,而近乎自暴自弃了。(二)又如上海龙门书院,其屏壁即大书‘读书先要会疑,学者须于无疑中寻找疑处,方为有得。’即可知古时候学者的精神,唯在刻苦研究与自由思索了。”1932年12月1日,胡适在武汉大学发表题为《中国历史的一个看法》的演说。在谈到清朝时,胡适再次用到了“实事求是”这个词:“湖南在几十年前,在政治上占有极大势力,广东、广西于此时有学术上的大贡献,这都是老英雄在病中的功绩。他虽然在政治上失地位,然而在学术上却发生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科学的精神,而成就了一种所谓的‘汉学’这种新的学术,是不主静而主动的,它的哲学是排除思想而求考据,考据一学发生,金石、历史、音韵,各方面都发达。顾亭林以一百六十二个证据,来证明‘服’字读‘逼’字音,这实在具有科学精神。”1951年,胡适在日记里记下关于“实事求是”的一段话:《汉书》53,“河间献王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加金帛赐以招之。……”《师古》注: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今流俗书本云,“求长长老,以是从人得善书,”盖妄加之耳。师古引流俗本的文字,今不可晓,当考之?“实事求是”似是“从实事里求其是。”新时期以来,“实事求是”一词频繁出现在各大报刊,这说明,从“文革”恶梦中醒来的人们,已开始关注这个词所蕴涵的科学精神了。历史学家余英时认为,“实事求是”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两个口号与胡适的思想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中国大陆上今天喊得最响亮的两个口号——‘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便至少间接地和胡适的思想有渊源。‘实事求是’最初是由清代考据学家提出来的(语出《汉书》《河间献王传》,但在‘五四’以后曾经胡适特别着力地宣扬过,从此变成了一句口头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话字面上是取自毛泽东的《实践论》,但是现在这种凭空的提法,显然和实验主义的真理论相去不远了。试问它和前面所引胡适的那句话——‘实验是真理的唯一试金石’——有什么实质上的分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