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清点旧时存下的名片,忽生一计:我何不以这些过期名片为“创意资源”,做点好玩的事?首先想到的,是把老朋友的名片挑出来,带在身上,哪天又遇见,就请他们签名。老名片有了新签名,或者写几句话,这不就成了一张好玩的纸质“文献”?此可以“名片回访”名之。
我先把梁文道的名片放在手机皮套中,因为12月15日会遇到他。今天12月15日终于来了,下午三点多,梁文道如期赶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他的那张名片,应该是二十多年前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他给我的。彼时我参加了一个跨两岸三地会议机构,即“台北-香港-上海-深圳四城文化交流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四城市轮流举办,各派自己城市的代表参加。那年正好轮到香港主办,荣念增、靳埭强、刘小康、马家辉、梁文道诸位香港朋友都是那次初相识,之后二十多年间大家也都常常见面,谊兼师友。
今天下午港中深神仙湖分享会第五期火爆异常,二三百人的大阶梯教室不仅座无虚席,连左右通道、讲台两侧都坐满了人,更有墙边一排学生从头站到尾,签名时也排起长长的队伍。
文道今天的讲题是《业余的消失》(详情会陆续有视频报道)。评点时我想起名片一事,发现“名片的消失”也是一个很好的题目,于是拿来和文道的讲题勾兑一番,发挥一通。我现场从手机皮套中抽出名片递给文道,他也惊叹竟然见到自己二十年前的名片。晚餐签名时他说,内地现在只扫微信不用名片了,但在香港大家都还用名片,尤其日本,名片更是不可缺少。说着他递过两张自己的新名片,又在新老名片上一一签名。我的“名片回访”行动就这样开始了。
最右一张为老名片。二十多年过去,纸色如新。
老朋友的老名片之外,还有一类名片,只知其名,不记得其人,更不知因何事、在何地、于何时有一面之缘。文道下午讲演时提到,集邮现在也是正在消失的趣味,“谁还跑到邮局买邮票贴邮票寄封信给别人呢?”我心一动:那些“来历不明”的老名片,难道不可以按名片上的地址与姓名写封信寄出去,看看是否有人接收?也许寄出一批信后,我会陆续收到邮局的退信,信封上贴着“查无此人”或“收信人机构已不存在”的白色签条。现在邮局还会退信吗?那款薄薄的白纸黑字上扣邮戳的签条现在还在用吗?
另有几张名片的主人已经不在人世了。唉,这些朋友,他们的“遗片”上没有创意,只见“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