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转型刚刚好”关注公众号
这个国庆假期,各位过的如何?是享受难得的7天长假,哪怕是堵在路上,也要让假期满满当当,还是迫切的等待节后上班,准备集中火力在节后首个交易日全力以赴?
如果是后者,显然是受到了“央妈”(央行)节前一揽子货币政策的影响。无论是投资者,还是投机者,不得不承认,国庆假期前一周,的确是近些年来难得的股市高光时刻。散户回血、指数大涨、资金涌入、投行唱多,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听着是不是似曾相识?没错,这种场面我们也不是第一次见,2009、2012、2015年的往事仍历历在目,所有人都清楚,在一个定位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度里,“政策”意味着什么,政策主导型的增长又意味着什么。
事实上,本轮刺激政策的战略意图很明显——快速恢复市场信心、稳住增长预期。然而,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仍旧是一切市场主体的“紧箍咒”。最终,一切都要符合市场规律,否则就会迎来市场无情的痛击。
“政策驱动型增长”与“真实需求推动的增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战略决策失误,盲目加杠杆,或者陷入到某种投机型发展模式,等到潮水退去,你可能会发现自己才是“裸泳者”。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果这一轮真的是“政策驱动型增长”,企业到底该如何做战略抉择?我给大家梳理了“六要六不要”:
Part1|“六要六不要”之一:
要聚焦核心产业链环节
不要盲目追逐“风口”
根据历史经验,政策主导下的增长往往集中于特定领域,资金和资源一拥而上。企业如果不在核心产业链上占据位置,只是跟着热潮往前冲,很可能在大风口来临时被挤出赛道,最终两手空空。
回顾2016-2018年期间的新能源汽车热潮,国家累计投入数千亿补贴,整个行业一度达到900%的市值增长。然而,很多进入下游市场的中小企业因成本高、技术薄弱、产品同质化而被迫出局。到2019年,超80%的初创车企消失,行业洗牌结束时,留下的只有掌握核心技术和供应链上游资源的少数企业。怎么办?有3点建议:
1. 专注产业链上游或核心技术。如果做不出技术壁垒和产品差异化,就别跟风进去,不要叶公好龙;
2. 确保在产业链上有可控位置。要么掌握技术,要么控制核心资源,千万别做“冗余环节”,做客户不可或缺的“专精特新”;
3. 抵御住“补贴”的诱惑。不要只看补贴多不多,更要看市场对哪些环节、哪些技术发力。比如,在科技领域,当前“先进制造”和“国产替代”方向,是战略优先级最高的领域,但这别不代表企业贸然进入,仍然要看自己的实力;
Part2|“六要六不要”之二:
要加固企业“防火墙”
不要因短期“繁荣”放松成本控制
政策导向的刺激往往带来短期的需求膨胀,但背后的不确定性和市场风险一点都没减少。过度乐观的企业容易在这个时候掉以轻心,扩张成本、放松管理,等到市场风向变了就直接被打个措手不及。
2010年,中国钢铁行业在政策刺激下大规模扩产,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速高达28.3%。很多企业在短期业绩激增下,疏忽了对生产成本的管控。然而,当2012年政策转向、需求急剧萎缩时,钢铁企业平均负债率超过70%,全行业陷入亏损泥潭。怎么办?有3点建议:
1. 建立动态成本控制机制。用数字化工具实时监控每个环节的成本,做到随时调整生产规模,如果与上下游一起“数字化”,那就更好了;
2. 保持财务结构的稳健性。即便在收入增加时,也要保持固定开支的弹性和财务杠杆的安全度,这一点无需多言;
3. 现金流、现金流、现金流。不要把希望全压在政府政策和银行贷款上,市场一旦有风吹草动,这两条线随时可能抽掉;
Part3|“六要六不要”之三:
要优先投入数字化转型
不要因短期业绩放弃长期技术布局
政策驱动的增长具有很强的“时间窗口”效应——短期利好过后,竞争格局一旦确定,后发者很难再追上。所以,企业必须趁机布局长期竞争力,尤其是在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数据驱动型决策方面进行投入。
根据波士顿咨询(BCG)的研究数据显示,在上一轮政策拉动下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其利润率平均比同业高20%,并且在随后的市场波动中展现出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而那些因短期业绩而放弃数字化投入的企业,最终在后续竞争中被逐渐边缘化。怎么办?有3点建议:
1. 数字化转型要持续,效率与决策要优化。重点布局能够提升生产效率和决策准确性的数字化工具,而不是盲目追求“高科技”噱头;
2. 确保数字化能力在全流程应用。数字化不是搞几台自动化设备,而是要在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都嵌入数据驱动的决策方式;
3. 引入数字化人才,建立专业团队。数字化转型的成败关键在于人,而非技术。而数字化人才背后,又涉及到企业流程体系与组织架构,需要一场自上而下的企业变革;
Part4|“六要六不要”之四:
要强化供应链韧性
不要盲目扩张上下游
政策驱动型增长往往导致需求短期暴增,但一旦政策风向转变,需求波动也会迅速传导到供应链中。如果上下游伙伴的韧性不足,你可能会因为一两个环节的“掉链子”而陷入困境。
2020年,受新能源政策补贴取消的影响,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减产。但上下游供应链的剧烈调整导致原材料短缺、订单混乱,整个产业链利润率一度跌破2%,很多中小企业因缺乏供应链韧性而破产。怎么办?有3点建议:
1. 做供应链风险评估。识别上下游关键节点的风险,重点是供应商的稳定性和替代方案,构建战略合作伙伴体系;
2. 与核心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条件允许时,可以考虑战略投资上下游企业,确保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性;
3. 与供应链伙伴一起数字化。通过数字化平台实时监控供应链状态,实现灵活调度和快速响应;
Part5|“六要六不要”之五:
要聚焦创新驱动
不要陷入同质化竞争
在政策带动的赛道中,竞争的残酷程度往往被低估。企业涌入新兴行业后,如果没有明确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定位,就会陷入低端竞争的泥潭,最后不是靠创新,而是靠降价抢市场。
2017年,国内共享单车市场一度达到风口巅峰,超70家企业杀入这个赛道。但缺乏技术创新、商业模式雷同的企业最终只能靠烧钱和降价抢用户,市场迅速进入恶性竞争,最终只剩下两三家头部企业。资本退潮后,大量同质化企业破产倒闭,整个行业迅速萎缩。怎么办?有3点建议:
1. 聚焦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别想着通过简单的价格战去获取市场份额,必须在技术、设计和用户体验上做出明显差异化;
2. 加大研发投入。尤其是在具有长期竞争潜力的领域,比如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新材料技术等。研发这件事,本质上和外部环境的关系不大;
3. 用创新驱动品牌溢价。技术创新最终要体现在品牌价值和市场定位上,形成“不可复制”的竞争壁垒;
Part6|“六要六不要”之六:
要重构人才画像
不要盲目扩张人力规模
政策驱动型增长带来的往往是“机会窗口”,而非长期稳态市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过度扩张人力规模,可能在政策退出时形成巨大的管理负担和人力成本压力。
以地产行业为例。2010年到2012年期间,房地产企业在政策推动下疯狂扩张,一些企业的员工规模在两年内翻倍。但当2013年政策收紧时,裁员潮和管理混乱随之而来,很多企业因此元气大伤。怎么办?有3点建议:
1.基于战略目标与业务模式重构人才画像。用“对人”而非用“贵人”;
2.持续提升团队专业能力水平,打造适合外部市场的人才培养体系;
3.学习型的复合人才将是团队的主力,打通业务(技术)与管理两条线;
要“机会”,不要“机会主义”。别忘了,在政策没出台之前,很多行业弥漫着“躺平”和“内卷”,如果这种现象在政策出台后立马消失,作为企业家,一定要警惕,这肯定不符合逻辑。
别在潮水退却后“裸泳”,长期主义依然是优秀企业的王道,穿越周期需要战略定力,更需要“一把手”和高管团队的领导力。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