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来了|特斯拉自动驾驶冲击波(之三):传统车企的4种新活法

文摘   2024-10-24 07:16   浙江  

 点击上方“转型刚刚好”关注公众号

原文发表于《销售与市场》2024年第11期(部分节选)


第三部分:应对特斯拉冲击波——传统车企的4种新“活法”


这场由Cybercab带来的行业变革,正在席卷全球汽车行业。每家车企都在问自己,在Cybercab面前,拿什么和它竞争?要应对特斯拉冲击波,传统车企要加速变革,有4种新“活法”:


活法1:向“出行服务商”转型


传统车企要明确一点:随着自动驾驶出租车的到来,汽车制造不再是一家车企的核心竞争力,平台运营和出行服务才是未来市场的价值所在。要转型为“出行服务商”,意味着需要传统车企要在组织结构、商业模式、技术储备和市场战略上进行全面变革。这包括:


1、商业模式重构:传统车企习惯于通过单车销售、售后服务和金融方案获取利润,而在Robotaxi模式下,盈利将全面转向“服务收入、数据变现与平台生态建设”。车企要么构建自己的Robotaxi出行平台,要么成为别人出行平台的一部分。从车辆调度、用户匹配到支付系统,车企能做的事有很多;


2、平台生态构建:事实上,特斯拉Cybercab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它背后是一个涵盖车主、用户和第三方服务商的生态平台。如何吸引用户、如何将更多的车辆和服务纳入平台中,是传统车企亟需解决的问题。 比如,构建“车主社区”,鼓励更例车主参与自家Robotaxi网络运营,将车主、乘客和第三方服务商,从而形成“私家车+共享车”的闭环出行生态;


活法2:向“场景创新者”转型


尽管很多车企在硬件、算法、技术等层面与特斯拉Cybercab存在不小的差距,但别忘了,出行市场天然存在场景的差异化,可以给予不同的出行场景,推进业务创新。比如:


1、基于用车场景的业务创新:车企可以和社区、购物中心、旅游景区等场景结合,打造与众不同的场景出行体验,提供包括对于特定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群体)的场景化出行服务,还可以在诸如物流配送、医护接送等更加细分的场景创造客户价值,推进定制化Robotaxi服务;


2、基于车内场景的需求创新:有了全自动驾驶,在无人打扰的情况下,乘客可以做更多的事。包括休闲、办公、娱乐、游戏、沟通等等,这就为包括广告、数据、人机对话等业务留下了更多想象空间。到那个时候,星巴克之前想要打造的“工作、生活之外的第三空间”恐怕要被“车内”所取代了;


活法3:向“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


显然,特斯拉Cybercab带来的改变,绝不仅仅限于智能出行市场。智能出行是智能交通的一部分,而智能交通从来不是孤立的,要与城市管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深度融合,这就带来两个改变:


1、打造“智能出行+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车企可以与地方政府、城市规划部门以及科技公司合作,基于不同城市的发展特点,共同打造“智能出行+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在通过在交通管理、道路优化、智能停车等领域的深度参与,进一步提升车企自身在未来智慧城市的战略地位;


2、从“车联网”到“人车互联”:在未来,智能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人类生活的“移动空间”。车企可以通过拓展智能家居、智慧办公、智能出行等跨产业融合服务体系,打造“人-车-家”互联的全智能生活方式。通过服务的多元化,让汽车不仅是出行工具,更成为消费者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活法4:向“AI驱动型科技公司”转型


随着特斯拉Cybercab的登场,车企未来的竞争早就不是“谁的车造得好”,而是“谁的算法和数据更强”。软件和数据越来越成为车企的主战场。从这个角度而言,车企需要科技赋能,更需要向“AI驱动型科技公司”转型。有两个关键点:


1、从关注“三电”(电机、电控、电池)等老三样到关注软件、算法、数据“新三样”:Cybercab运营的关键在于其FSD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运营效率。在这方面,其他车企缺的并不是硬件,而是软件、算法和数据。尤其是在自动驾驶算法、数据处理、AI决策系统等层面,还需要大量的数据训练、迭代与积累;


2、不用非要动不动就搞“全栈自研”,“合作联盟”才会有更好的发展:谁说自动驾驶非要自己做?业内有很多可选的自动驾驶服务商,车企选择方案定制的方式,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同时,在车内集成更多的场景服务商,并基于用户体验开发更多的产品与服务,持续提升用户价值,这对于车企的战略意义重大。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进攻。汽车行业大变局时代,转型刚刚好。


(全文完)


▲ 点击上方“转型刚刚好”关注视频号

转型刚刚好 热点文章
TOP1:中层再进阶|之一:“内卷”时代的管理之道
TOP2:真相来了|华为的战略“阳谋”:鸿蒙智行,驶向何方
TOP3:中层再进阶|之二:管理者的善解人意,为何换来伤痕累累(附解决方案)
TOP4:中层再进阶|之七:管理者如何走出“越勤奋越低效”的陷阱
TOP5:真相来了|雷军的第三次转型:小米SU7“满月”记
TOP6:中层再进阶|之三:没有认同和信任,莫谈长期主义(附解决方案)
TOP7:方案来了|高处要胜寒:“一哥”比亚迪要过三道坎
TOP8:中层再进阶|之四:优秀的管理者不“烂尾”(解决方案)
TOP9:中层再进阶|之六:别做“二传手”式的管理者
TOP10:中层再进阶|之五:从“无招”到“有招”,高效管理者的“三板斧

转型新观察  热点视频
TOP1:“懂王”领导力: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TOP2:Open AI开除创始人,董事会里硝烟弥漫
TOP3:八年内送人类上火星,马斯克要建月球基地
TOP4:萝卜快跑来了!司机会失业吗,我们该恐慌吗
TOP5:京东变法记(下):京东的三大变革
TOP6:苹果放弃“造车”?这可能是个误会(上)
TOP7:Sora不是视频工具,而是产业革命(之一)
TOP8:遇到责任先推诿,这样的员工怎么管(上)
TOP9:MEGA这场仗,理想要打赢(上)
TOP10:自动驾驶,将是一场遭遇战

管理麻辣烫  TOP 10 视频
TOP1:战略解码不复杂,三个抓手是关键
TOP2:目标刻在钢板上,计划写在沙滩上
TOP3遇到“等靠要”员工,管理者该怎么办(中)
TOP4:从管理向经营转型,三个策略非常重要
TOP5:警惕职场更年期,三个策略来应对
TOP6:方向只能大致正确,组织必须充满活力
TOP7:业务创新无响应,团队沉默为哪般
TOP8越勤奋的管理者越低效?(上)
TOP9:要远离大公司病,字节跳动有三招
TOP10:将军赶路不追小兔,聚焦目标避免花心

管理避坑指南  TOP 10 视频
TOP1:授权这事不简单,先过自己那道坎
TOP2:新员工留不住,真的是因为薪资低?
TOP3:怨天怨地怨空气,为何总是外归因
TOP4:新年又定新目标,讨价还价为哪般
TOP5:绩效面谈有障碍,根源还在面谈外
TOP6:警惕管理近视症,资源导向打胜仗
TOP7:复盘不是走过场,表面文章没效果
TOP8:争功诿过伤团队,透支信任难复原
TOP9:潜力要变真绩效,人岗匹配是前提
TOP10:总有员工想躺平,不想进化是假象

转发,点赞,在看,一起“转型刚刚好”

转型刚刚好
杨继刚,企业转型专家,15年企业总经理与中高管实践。《哈佛商业评论》《清华管理评论》撰稿人,《中国工业和信息化》专栏作家,畅销书《中层再进阶》《上任第一年》作者,为苹果、三星、小米、壳牌、蚂蚁集团、新浪微博、中信、中船、吉利等上百家企业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