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转型刚刚好”关注公众号
在上期文章《真相来了|战略解码后,一切万事大吉?小心4个误区》中,我们提到了战略解码不等于战略落地的问题。战略解码,仅仅是企业战略推进中万里长征的第一步。那么,在公司战略解码后,还要做些什么?废话不多说,以下六件事,当是企业老板和管理者关注的重点:
第一件事:建立强有力的战略执行小组(SET)或办公室(SEO)
战略解码后,公司需要构建一个独立且强有力的战略执行小组(SET)或战略执行办公室(SEO),对公司战略解码后的落地执行,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协调和推动。SET/SEO不是仅仅在纸面上跟踪KPI,而是要实际深入到每个项目中,解决具体的问题。SET/SEO的核心职责包括资源分配、进度跟踪、战略调整,以及高层与执行团队之间的沟通。
以华为为例。华为的战略执行体系堪称典范,在华为国际化战略推进中,华为的SEO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关注战略的制定,还确保每一项任务都有具体的负责人和详细的执行计划。更关键的是,SEO会定期向管理层汇报进展,并对项目进行实时调整,确保战略不偏离轨道。而麦肯锡的一项研究也显示,在跨国企业中,凡是设有强有力的战略执行小组(SET)或战略执行办公室(SEO)的公司,其战略目标达成率比未设置该小组或办公室的公司高出30%。
怎么办?其实,对很多中小企业而言,或许设置战略执行小组(SET)或战略执行办公室(SEO)都太过“奢侈”。最好的办法,其实是高管或者核心管理层成员,扮演SET/SEO相应的角色和职责即可。岗位可以不设,但职责必须履行。
第二件事:明确公司资源配置优先级
战略解码后,公司必须根据年度战略目标、主要矛盾及战略重点,重新审视、配置及整合资源,以确保最重要的战略目标获得最优质的资源支持。资源配置不仅仅包括通常意义上的人财物等资源,还包括技术、时间、关键岗位设置等等。只有将资源优先集中于最核心的战略目标,企业才能迅速形成竞争力
以特斯拉为例。在推进经济型Model 3产品扩张时,当时的特斯拉面临极大的财务(缺钱)和技术(产能)难题。这种情况下,马斯克的做法简单粗暴:将特斯拉所有资源优先集中到电池技术和超级工厂建设上,砍掉其他非关键业务的资源支持,哪怕技术再领先、前景再好,也必须为Model 3的产品扩张让路。正是这种极端的资源聚焦策略,使得特斯拉迅速在电动车市场建立了超越对手的竞争优势。
反过来,公司战略资源配置,最忌讳“撒胡椒面”。国内某家大型(传统)制造企业在战略解码后,明明确定了“单品突围”的战略目标,但老板和高管团队依然耐不住寂寞,嘴上讲聚焦,但实际行动上,却变相鼓励和支持公司多条业务线齐头并进,试图在短时间内实现全面突破。然而,由于资源分散,各个项目都只能“浅尝辄止”,导致研发效率低下,市场推广力度不够,最终错失了最重要的市场窗口期。这家企业的教训告诉我们,资源分配的优先级一旦模糊不清,战略落地就会步履维艰。
怎么办?一些优秀企业的做法是:资源优先级打分法。很简单,就是根据公司战略目标的重要性和紧急性进行评估(打分),把最优质的资源投入到最有价值的项目中。同时,定期复盘资源配置,及时调整策略,确保资源使用的最高效益。
第三件事:设计清晰的绩效激励机制
战略解码后,公司战略目标能否顺利落地,激励机制至关重要。而传统的绩效考核方法往往并不能适应新战略的要求,导致员工没有动力真正推动战略执行。因此,公司需要设计与战略紧密结合的绩效激励机制,让每个员工都能清楚自己对战略目标的贡献,并获得相应的奖励。
以阿里巴巴为例。在阿里历次组织变革中,总结出一套“共创分享”机制,直接将公司战略目标与员工激励挂钩。比如,在阿里云业务初创阶段,阿里将市场拓展和技术开发等关键业绩指标(KPI)逐一拆解,根据难度和重要性,给予团队相关人员丰厚的期权激励,极大地调动了团队的积极性。后来,这也变成科技初创公司的通行做法。《哈佛商业评论》曾发表过一篇文章研究性文章提到,与战略目标紧密挂钩的绩效考核体系,可以让企业整体执行力提升40%以上。当然,激励机制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物质奖励上,更体现在对员工职业发展的认可与支持。
怎么办?最常见的做法,公司可以结合平衡计分卡(BSC)模型,将财务、客户、流程、学习与成长等多个维度的KPI细化,并在每个维度上设计与战略目标相匹配的激励政策,形成全方位的战略驱动激励体系。
第四件事:进行实时监控和反馈机制
战略落地过程当然不是一成不变的,遇到变量很正常。因此,公司需要实时监控战略执行的进展,并根据实际情况快速调整策略。这就要求管理层建立一套高效的监控和反馈机制,确保信息传递及时,问题发现早,调整动作快。
这方面,最典型的标杆是丰田。丰田以TPS(丰田生产方式)闻名于世。其中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安灯系统”。在生产线上,任何员工都可以拉下安灯,立刻通知管理层问题所在。这种实时反馈机制,不仅保证了生产质量,更成为丰田战略执行中的一部分。在丰田全球化战略推进中,这种敏捷的反馈机制,帮助公司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快速反应,持续优化。
怎么办?在数字化的今天,企业不用非要让员工“拉下安灯”,可以借助于数字化手段,实现战略落地的实时监控和反馈。比如,企业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平台和信息系统,构建实时战略执行仪表盘,帮助高层及时掌握进展情况,做出快速决策。此外,设立定期战略复盘会议,确保公司随时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调整方向。
第五件事:加强跨部门协同与资源整合
战略解码后,公司战略目标的达成,往往涉及多个部门的协作,然而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资源不共享等问题,常常拖慢战略落地进度,甚至导致战略失效。因此,公司必须打破部门壁垒,建立高效的协同机制和资源整合平台。
以字节跳动为例。在其全球化战略扩张中,字节跳动建立了强大的跨部门协同机制。比如,产品部门和市场部门会通过一个统一的协作平台(飞书),实时共享用户数据和市场反馈。这种高效的资源整合,让字节跳动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展国际市场,并取得了显著的市场份额。而另一家国内知名企业,其在“出海”战略推进时,就没有那么幸运。由于各个子公司和职能部门之间缺乏协作,导致资源重复浪费和市场响应迟缓,结果被竞争对手抢占了先机。
怎么办?其实,企业可以成立跨部门项目团队,或者引入OKR(目标与关键成果)管理体系,促进各部门围绕同一战略目标协同作战。同时,通过共享资源库、数据中心等方式,提升资源整合效率。
第六件事:打造敏捷的学习与调整机制
战略执行过程中,永远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挑战和不确定性。这个时候,企业需要快速学习和调整,保持战略执行的敏捷性。打造敏捷的学习机制,可以帮助公司在失败中快速汲取经验,调整下一步战略。
以谷歌为例。谷歌鼓励团队在产品开发和战略执行中采用“快速试错”方法。每次战略调整后,团队会立即进行数据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快速优化方案。正是这种敏捷的学习和调整机制,使得谷歌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而《麻省理工斯隆管理评论》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外部市场环境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那些能够快速学习和调整的公司,比固守原计划的公司,成功率高出35%。这或许正应了孔老夫子的那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怎么办?公司可以定期组织战略学习会,邀请外部专家进行分享,并通过内部培训强化敏捷思维;也可以定期进行战略复盘,通过实际发生的案例,不断更新和迭代团队成员的认知;同时,提前准备战略调整预案,确保在变化来临时,公司能够迅速做出响应,减少战略偏移的风险。
战略解码后,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从资源配置、绩效激励到实时反馈,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只有真正重视解码后的执行工作,并不断优化执行策略,企业才能实现战略目标,持续赢得竞争。看来,这六件事,不是选修课,而是必修课。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