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来了|这四大关键行动,引领企业战略转型(以华为为例)

文摘   2024-10-11 07:16   北京  
 


 点击上方“转型刚刚好”关注公众号



在《真相来了 | 到底何时才是企业战略转型的“最佳时机”(以华为为例)一文中,我们分享了企业战略转型的“三个条件”与“三个信号”,今天我们就从行动层面回答,什么样的关键行动,能帮助企业成功实现战略转型。有四个做法供大家参考:


Part1|关键行动之一:

打造“前瞻性”能力

——从趋势到洞察,从洞察到行动


许多企业在做战略规划时,往往依赖于当下的市场数据和环境状况。但真正的“最佳时机”往往存在于对未来趋势的准确判断中。这里的关键在于,企业不仅要掌握宏观趋势,还要能够深入分析趋势背后潜藏的市场机会与风险。

例如,在5G市场快速崛起的时期,华为早在2014年就开始全力投入5G技术的研发,并在随后多年间通过技术专利积累、行业标准制定以及市场布局,迅速占据了领先地位。这样的前瞻性能力,不是单纯通过市场数据能够获得的,而是来自企业对技术、产业链和全球市场动态的深度理解。


要实现这样的“前瞻性”,企业需要打造专门的战略研究团队,进行跨行业、跨领域的深度分析和趋势研判。同时,企业高层也需要保持长期的“学习”习惯,时刻关注全球最前沿的技术变革和市场动向。


Part2|关键行动之二:

设立“转型先行区”

——先行试验、快速反馈


如果说前瞻性能力为企业提供了战略视野,那么“转型先行区”则是将这些视野转化为现实行动的“孵化器”。许多成功的企业在推进重大转型之前,都会设立专门的实验团队,专注于新业务、新技术或新市场的试点工作。


比如,2019年华为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作为其全面进军智能汽车领域的先行部队。这一部门的核心任务并不是立刻盈利,而是通过小规模试点和技术积累,迅速获得市场和技术的第一手反馈。这样一来,当公司在2021年全面进军汽车市场时,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产品规划和市场定位。

“转型先行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为企业提供低风险的“试错”机会,有点MVP(最小化可行产品)的意思,帮助企业在正式转型之前,明确技术和市场的可行性,并通过快速反馈来优化转型策略。


Part3|关键行动之三:

建立“时机地图”

——多维度衡量和动态调整


企业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时,往往需要对“时机”进行多维度的综合衡量,而不仅仅是依赖单一指标。这里的“时机地图”就像是企业在航海中的罗盘,帮助管理者明确当前处于哪个市场阶段,以及未来的战略路径该如何调整


在实践中,“时机地图”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维度:


• 技术成熟度:当前行业内关键技术的发展进展如何?是否存在颠覆性技术即将成熟?


• 市场需求演变:消费者的需求是否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新的需求点和痛点在哪里?


• 政策和外部环境:是否有新的政策、法规可能影响市场格局?是否存在潜在的风险和机会?


• 竞争格局变化:主要竞争对手的战略动向是什么?是否有新的竞争者即将进入市场?

华为的“芯片回归”战略就是通过这样的时机地图来制定的。在过去几年中,华为始终保持对全球半导体行业政策、技术和市场需求的高度敏感。当市场从“芯片短缺”转向“产能过剩”时,华为迅速捕捉到了这一“时机窗口”,并通过内部资源调动、技术升级和产品线重整,成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切入点。


Part4|关键行动之四:

培养“敏捷型”组织

——在转型中保持高效行动力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组织架构和行动力常常决定了转型的成败。传统的大型企业往往因其层级复杂、决策周期长而错失转型的最佳时机。因此,构建一个“敏捷型”组织,确保在市场时机来临时能够迅速响应,是企业成功转型的关键。


敏捷型组织的特征在于:扁平化的决策机制、跨部门的协同能力、快速迭代的执行力。比如,许多科技企业在推行新产品时,会采用“小团队+短周期”的工作方式,通过快速开发、测试和市场验证,来缩短转型周期。

华为在推动“智能家居”业务时,就采用了这种敏捷策略。其内部小组通过“小团队实验”的方式,快速推出了一系列智能硬件,并在市场中反复测试用户反馈,不断迭代产品设计。这种高效的敏捷策略,让华为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从“通信设备”到“家庭智能”的业务扩展。


当然,有了四大关键行动,并不能必然保证企业实现战略转型。尤其是在“转型时机”方面,还需要企业规避几个“陷阱”:


Part5|“转型时机”陷阱一:

过于保守

——畏惧风险导致错失良机


许多传统企业在转型时,往往过于担心潜在的市场风险,导致行动迟缓。比如,某些汽车制造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崛起时,并没有迅速调整产品战略,而是试图通过“观望”的方式来等待市场趋势的明朗化。结果,当它们意识到新能源是大势所趋时,特斯拉、比亚迪等企业已经占据了市场的绝对领先地位

Part6|“转型时机”陷阱二:

盲目激进

——过早布局导致资源浪费


与过于保守相反,另一些企业则因过度乐观而盲目“押注”,导致资源浪费和战略混乱。尤其是在技术尚未成熟或市场需求尚不明确时,这种盲目激进的策略往往会造成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和业务重创。


例如,某些传统家电企业在“智能家居”浪潮初起时,不顾内部技术积累和市场接受度,盲目推出大量高成本的智能产品,结果在市场反应平平时难以为继,最终不得不大幅裁员和削减产品线。

Part7|“转型时机”陷阱三:

管理层分歧

——战略转型缺乏共识


最后,管理层在转型时的意见不统一,也是时机选择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对于大型企业,如果管理层在转型目标、战略方向上存在分歧,将直接导致企业在关键时刻的决策滞后,甚至错失良机


比如,某知名IT企业在进军移动互联网时,因内部管理层对“技术主导”还是“市场主导”的策略意见不一,导致新产品反复延迟,最终被后来者超越,彻底丢失了移动互联网市场的机会。


“知时而动”当然很难,但这何尝不是每一家企业转型突围的一道坎。转型从来都不是康庄大道,在荆棘之路上开出绚丽之花,需要关键时刻的领导力。

(全文完)


▲ 点击上方“转型刚刚好”关注视频号
转型刚刚好 热点文章
TOP1:中层再进阶|之一:“内卷”时代的管理之道
TOP2:真相来了|华为的战略“阳谋”:鸿蒙智行,驶向何方
TOP3:中层再进阶|之二:管理者的善解人意,为何换来伤痕累累(附解决方案)
TOP4:中层再进阶|之七:管理者如何走出“越勤奋越低效”的陷阱
TOP5:真相来了|雷军的第三次转型:小米SU7“满月”记
TOP6:中层再进阶|之三:没有认同和信任,莫谈长期主义(附解决方案)
TOP7:方案来了|高处要胜寒:“一哥”比亚迪要过三道坎
TOP8:中层再进阶|之四:优秀的管理者不“烂尾”(解决方案)
TOP9:中层再进阶|之六:别做“二传手”式的管理者
TOP10:中层再进阶|之五:从“无招”到“有招”,高效管理者的“三板斧

转型新观察  热点视频
TOP1:“懂王”领导力: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TOP2:Open AI开除创始人,董事会里硝烟弥漫
TOP3:八年内送人类上火星,马斯克要建月球基地
TOP4:萝卜快跑来了!司机会失业吗,我们该恐慌吗
TOP5:京东变法记(下):京东的三大变革
TOP6:苹果放弃“造车”?这可能是个误会(上)
TOP7:Sora不是视频工具,而是产业革命(之一)
TOP8:遇到责任先推诿,这样的员工怎么管(上)
TOP9:MEGA这场仗,理想要打赢(上)
TOP10:自动驾驶,将是一场遭遇战

管理麻辣烫  TOP 10 视频
TOP1:战略解码不复杂,三个抓手是关键
TOP2:目标刻在钢板上,计划写在沙滩上
TOP3遇到“等靠要”员工,管理者该怎么办(中)
TOP4:从管理向经营转型,三个策略非常重要
TOP5:警惕职场更年期,三个策略来应对
TOP6:方向只能大致正确,组织必须充满活力
TOP7:业务创新无响应,团队沉默为哪般
TOP8越勤奋的管理者越低效?(上)
TOP9:要远离大公司病,字节跳动有三招
TOP10:将军赶路不追小兔,聚焦目标避免花心

管理避坑指南  TOP 10 视频
TOP1:授权这事不简单,先过自己那道坎
TOP2:新员工留不住,真的是因为薪资低?
TOP3:怨天怨地怨空气,为何总是外归因
TOP4:新年又定新目标,讨价还价为哪般
TOP5:绩效面谈有障碍,根源还在面谈外
TOP6:警惕管理近视症,资源导向打胜仗
TOP7:复盘不是走过场,表面文章没效果
TOP8:争功诿过伤团队,透支信任难复原
TOP9:潜力要变真绩效,人岗匹配是前提
TOP10:总有员工想躺平,不想进化是假象

转发,点赞,在看,一起“转型刚刚好”

转型刚刚好
杨继刚,企业转型专家,15年企业总经理与中高管实践。《哈佛商业评论》《清华管理评论》撰稿人,《中国工业和信息化》专栏作家,畅销书《中层再进阶》《上任第一年》作者,为苹果、三星、小米、壳牌、蚂蚁集团、新浪微博、中信、中船、吉利等上百家企业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