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转型刚刚好”关注公众号
究竟何时才是企业战略转型的“最佳时机”?
在很多企业家和管理者眼中,企业转型的“时机选择”几乎和策略本身一样重要。如果选错了时间,哪怕再好的方案、再深的洞见、再大的资源支持,都可能以失败告终。
今天,我们要探讨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战略问题:“最佳时机”是否真的存在?尤其在当前很多行业出现内卷、面临内外交困、大数据与AI深度影响和改造各个产业的情况下,企业如何把握战略转型的时机,才能迎来另一次飞跃?接下来,我们就以华为自2019年(被制裁后)开始的战略转型为例,探讨“时机”在企业战略转型的关键抉择问题。
Part1|第一部分:
从“主动出击”到“被动防守”:华为的逆势突围
过往十年中,华为一直是中国乃至全球科技企业中最为“勇敢”转型的代表企业。特别是从2019年美国对华为实施全面封锁以来,华为几乎在每一个年度都面临着“生死攸关”的抉择。
彼时,面对供应链断裂、产品线收缩、5G业务受限,华为的管理层不仅没有选择“收缩防守”,反而采取了大刀阔斧的“逆势突围”策略。比如,迅速进军智能汽车领域、加码企业云服务业务、启动自研操作系统等等。从“通讯设备”到“生态平台”的战略转型,可以说,华为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业务重心的转变。
而就在今年,华为在其年度大会上推出了“手机回归”战略,以自主研制的“麒麟9000S+Mate XT 非凡大师(三折叠)手机”重新登上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舞台。值得注意的是,华为这次并非简单的“重拾旧业”,而是深思熟虑的“精确反攻”。对比几年前,当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早已进入到“过剩阶段”,华为选择此时回归手机业务(主要是手机背后的芯片),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为什么华为认为“现在”是一个合适的时机?
Part2|第二部分:
为什么“时机”是企业战略转型的关键——三个条件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样的时机才是“最佳转型时机”?有三个关键条件:
条件一:内部资源积累到位——转型需要内在动力的支撑
企业要想顺利完成一次战略转型,往往需要三个内在条件:技术能力、资源储备、组织执行力。这三个要素就像三角形的三条边,任何一边的缺失都会导致转型结构的脆弱。
以华为芯片业务为例,从2019年至今的每一次战略调整,背后都有深厚的“资源储备”作为支撑。即便是在最艰难的供应链断裂期,华为依然能够调动全球研发资源、保持资金的稳定运转,并确保组织执行力的高效推进。这种“内部力量”不是短期内可以快速积累的,而是多年科技投入、市场积淀、人才培养的结果。
而在2024年,华为之所以能够重启芯片业务,就是因为他们通过这五年时间完成了从芯片设计、EDA工具开发到制造环节的全产业链布局。内部资源一旦成熟,自然成为推动转型的“引擎”。
条件二:外部市场环境合适——转型需要一个“突破口”
即便内部资源积累到位,如果没有合适的“市场突破口”,企业依然很难撼动原有的市场格局。
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正面临“产能过剩”的局面——尤其是在美国放开对先进制程晶圆厂的投资后,大量产能开始释放,全球主要半导体制造商的价格战愈演愈烈。这种环境下,反而给了华为一个“回归”的机会。此时,华为并不需要像当年那样追求全球顶级技术,而是可以专注于中高端市场的精细化布局。
华为正是利用这一时机,推出了更具性价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品策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顺势而为”——当市场动荡、行业标准重塑时,新的竞争者往往有机会通过差异化策略“切入”。
条件三:管理层共识——转型需要组织上的高度一致
转型的时机选择,不仅仅是一个业务问题,更是一个“管理哲学”问题。尤其对于大型企业,管理层是否形成统一的转型共识、执行团队是否能够在短期内同步转型目标,将直接决定转型的成败。
华为的案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其创始人任正非的“战略定力”——他始终认为华为的核心竞争力的载体在于“研发”和“创新”,即便在企业利润大幅下滑的时期,也坚持推动大规模的研发投资。而华为的中高层管理者对此也体现出高度的“组织一致性”。可以说,华为的每一次成功转型,背后都有管理团队在战略方向上的坚定信念作为保障——相信相信的力量。
Part3|第三部分:
何时才是企业战略转型的最佳时机——三个信号
其实,华为的成功仍属个案,并不代表着每个企业都适合在“逆势”中转型。具体到每一个企业,还需要根据自身的资源能力、市场定位、竞争环境来确定“最佳时机”。今年上半年,我访谈了国内一些数字科技、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等头部企业,总结了这些企业判断“最佳时机”的三个关键信号:
信号一:关注“拐点信号”,而非“外部刺激”
很多企业往往因为外部市场的“刺激”而被迫做出转型决策,比如竞争对手发布新产品、行业政策发生变化等等。但这些刺激信号往往只是“表象”,而真正的“时机”则来自于企业内部的拐点信号。
比如:是否有一批新的技术储备已经成熟?是否有新的市场渠道正在建立?是否有外部合作伙伴愿意在关键节点进行战略协同?这些内部信号往往比外部刺激更能说明企业是否已经具备了“转型的条件”。
信号二:建立“试错机制”,而非“一次性成功”
转型时机的选择,其实更像是一种“动态博弈”——即便当前时机看似不佳,但只要企业拥有有效的“试错机制”,依然可以通过“小步快跑”的策略不断校准方向。反之,如果寄希望于一次性“All in式”的转型,失败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许多传统企业在过去十年中遭遇的转型失败,往往都是因为没有有效的“迭代机制”。例如某些大型能源企业在面对新能源行业的转型时,仅依靠大规模投资而忽略了技术和市场的双重检验,结果导致了大量的产能浪费和资源错配。
信号三:重视“文化变革”,而非“业务变革”
很多企业在转型时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业务模式”的变革上,而忽略了企业文化和组织模式的调整。要知道,业务变革往往可以通过外部咨询、市场分析、战略设计来实现,但文化变革则需要企业内部自上而下的长期努力。
尤其对于那些需要从“同质化竞争”转向“差异化创新”的企业来说,文化变革的难度比业务变革大得多。管理层需要通过一系列文化重塑、激励机制的调整、团队组织的优化来推动企业的“思想转型”。
最后,让我们做一点总结:
战略转型时机的选择是“动中取静”。当今市场环境下,全球科技企业的格局每三到五年就会发生一次重大变迁,而每一次变迁的背后,都是无数企业在“时机”选择上的成功与失败。
要把握“最佳转型时机”,企业家和管理者需要保持高度的战略敏锐性,同时也要具备在“静水”中寻找“动机”的能力。换句话说:真正的时机选择,不是等待,而是创造。如果能够在看似平静的市场中找到未来变革的潜在趋势,并提早布局,企业就能在市场动荡来临时,稳住阵脚、抓住机遇,赢得新生。
时机并非天赐,转型更要主动。如何抓住时机?我们下期接着聊。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