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家车企利润,干不过1个丰田?
这是近期A股车企半年报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包括比亚迪、吉利、蔚小理、广汽、上汽、北汽、长城等在内的18家车企利润为488亿元。而同期丰田公布的数据是1253亿元,大众为795亿元。就连近几年日子不太好过的通用,也有421亿的利润。而另一端的数据是,中国汽车年产量接近美国两倍、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一、出口量也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最后的结论很直接,市场规模大、车企数量多、行业内卷严重、单车利润很薄。
以单车利润为例,根据各家车企的财报数据看,丰田单车净利润为3.2万元,现代起亚为2.4万元,通用为3.27万元,奔驰、宝马、奥迪的单车净利润在3.5万元以上。而国内自主车企中,只有长城、吉利的单车净利润突破1万元,比亚迪不到1万,大多数车企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状态。而包括小米、蔚来、小鹏等在内的造车新势力,目前还处于卖一辆亏一辆的状态。
当然,各家统计口径不完全一致,有的车企是将商用车与乘用车一起统计,但实事求是的讲,这种经营层面的差距,并非短时间内造成的,而不是很短时间内就能马上补齐的。我有三点观察,和大家分享:
第一,差距之一是,包括丰田、大众、通用、现代等车企,是真正的全球化车企,赚的是全球市场的钱,而即便是出口量位居全球首位,大多数中国车企依然是赚国内市场的钱。竞争对手多、各家都要生存、内卷不可避免,说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卷的汽车市场,应该不用“之一”这个词吧;
第二,单车利润背后,其实是经营管理水平的差距。对汽车企业而言,活下去基本就两条路,要么成为卷王之王,要么成为创新之王。但成为创新之王太难了,需要产品创新,需要技术领先,需要体系化的支撑能力。然而,这谈何容易,都想成为特斯拉,是不可能的。而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在同质化的产品市场,活下来的核心是具备价格竞争优势。同质化的产品,凭什么比别人质量好、性能优且价格低?当然需要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以丰田为例,其最大的竞争优势,其实是享誉业界的TPS,也就是丰田生产方式,包括即时生产、自动化、看板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管理等等。现如今,丰田生产方式已经成为优秀制造企业的标配,能从干毛巾里面挤水分,这背后是一系列流程、机制与体系化的真差距;
第三,国内汽车市场仍处在新能源赛道的春秋战国时代,谁都想留在牌桌上,都想拿到新能源汽车最后几张入场券,所以,在华山论剑之前,对很多车企而言,利润不是最关键的,活下来更重要。这也是国内很多车企利润不高的原因之一。对此,您怎么看,请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