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银西博
2016年7月
杨再清老师在教授孩子
引言
笙分南北,南笙主要指的是南方少数民族的芦笙(葫芦笙),北笙主要指的是汉笙,东方文化中五音为早,而南方的芦笙仅六孔六音,相对于北笙应较为古老。《诗经》里有“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又有“吹笙鼓簧,吹笙吹笙,鼓簧鼓簧”的诗句出现。《礼记•明堂位》载有“垂之和钟,叔之离磬,女娲之笙簧”,将笙追溯到了女娲时期,可见芦笙可以追溯的历史非常久远。
而在考古中,至今发现最早的实物为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的两件战国时期的葫芦笙,是我国最早的笙类乐器之一;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发掘现场,人们除了看到了举世震惊的编钟,还发现了三件古笙(竽),其笙斗为匏制,簧片为竹制。这和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至今仍使用的匏斗竹簧的葫芦笙可谓惊人相似。
战国立牛铜葫芦笙(滇国墓葬出土)
本文所说的芦笙,指的就是南方的笙,其中尤以苗族芦笙为代表。此前我对芦笙的了解是比较表面,听了各个地方的芦笙曲调,总体感觉中部方言(Hmub)的曲调似乎要欢快一些,且经常在芦笙场上听到;而东部方言(Xongd)的芦笙只存在于语言中,其舞步则留存在巫术仪式中;西部方言(Hmongb)苗族的芦笙曲调比较哀伤,而且听说其芦笙用于丧葬祭祀,据说在美国的苗族同胞,芦笙只用于丧葬祭祀。然而对于芦笙的文化内核,我毕竟了解太少。很多苗族人对芦笙都缺乏深入的了解,何况那些外面的人呢?对于很多不了解芦笙的人来说,则多以为是谈情说爱的媒介罢了。
与杨老师在聚会中相遇
在一次贵阳的苗族同胞活动中,巧遇三都盖赖的杨再清老师,一位深山里的苗族民间艺人,他曾经作为助推了苗族原生态舞蹈《跺月亮》参加了多次比赛,并多次获奖。通过他给我做了芦笙文化的知识普及,从起源、功用、以及苗族和芦笙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让我对芦笙文化有了新的认识框架。以下是我做的听课笔记,分享给大家:
一、盖赖地区芦笙起源的传说
苗族有很多关于芦笙创制的传说中,各个支系都不太一样,但总体来说,是关于爱情、军事、以及祭祀礼仪的缘故,以下选取其中有两个,一个是源于娱己、另一个是爱情。
故事一:热公和瓦奶他们一起去山上种土,累了的时候休息。期间,蜜蜂在他们身边飞来飞去,产生了不同的声音,这声音不仅非常美妙,他们非常激动,就砍下竹子做起了竹笛吹起来,热公只要一吹竹笛,瓦奶就跳起一舞蹈,并向整个山寨传开了。
传说二:相传在古代,老人们田间劳累休息时,拿禾秆笛来吹奏取乐。阿善这个苗族小伙子觉得禾秆笛吹奏起来,声音单调,于是就要禾管是开了很多个眼,并把六根长短不一的禾秆笛捆在一起,加上一个吹把,反复吹,效果比单管的好多了。因此,寨上美丽漂亮的年轻姑娘阿旺觉得聪明灵巧,深深地爱上了阿善。从此,阿善吹奏禾笛,阿旺围着他身边跳起舞来,从此大家都学着他们吹笙跳舞。
因此杨老师认为,按照盖赖这边的传说,芦笙的起源应该是在苗族进入农耕社会之后,由竹笛或禾笛演变而来的。
六盘水苗族在跳芦笙舞(拍摄者 龙哥)
二、芦笙的礼乐之用
芦笙的精髓,不只在于谈情说爱,芦笙表达爱情,这只是其中一项功能,就如同当年司马相如弹古琴向卓文君表达爱意,我们不能因此以为操琴是为了谈情说爱。那芦笙到底有什么样的功用呢?
首先就是礼乐之用,芦笙是苗族礼乐文化的代表礼器,是文化使者,是祭祀的圣物,由生到死,芦笙都陪伴着苗族人的一生,也就是起到了一定的宗教终极意义上的终极关怀,作为人的生命长河中的礼器而存在,这个民族对于芦笙文化,有着信仰般的坚守。
此外,芦笙是我们自我修养的媒介,是苗族另一种沟通语言,更是一种礼器。我们与祖先的沟通,我们和外人沟通,我们和恋人沟通,我们和逝者沟通,如此等等,都需要用到芦笙。也就是说芦笙在苗族的社会生活中,起到了苗族礼乐文化载体的功用。
百度百科上的芦笙图片
三、芦笙的教化之用
芦笙对于族人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其教育孩子、化解人心的功用。所谓教育孩子,就是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芦笙所蕴含的古歌古词,在芦笙吹响后,大人们会跟他将相关的道理,寓教于乐,既让孩子学习了芦笙,也让孩子受到了教育。此为教育孩子。
化解人心,也就是说芦笙用来修身养性的,人的性情,太过于忧虑,太过于悲伤,太过于兴奋,太过于愤怒等等,都不是好事,有害于身体,有害于内心,但是该高兴却不高兴,该伤心却不伤心,那也是不好了,凡事顺其自然,又无不过无不及。
因此,“抚”(苗语hfud是吹的意思)芦笙,则需要中正,如果太过于伤心,需要吹奏比较欢快的曲调来纠偏,如果太过于兴奋,又需要用相对哀伤的曲调拉回来,不至于让人把情绪极端化。比如在恋爱失败后,芦笙曲调就忧伤而不执着,失恋了只是缘分未到,不必强求,芦笙曲调会表达有类似的情感。
杨老师对于芦笙教化功能的阐述,我以前未曾听过。与此类似的,我只是在孔夫子的对于“乐”追求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感受到过,这不正是异曲同工之妙么?芦笙之乐理,竟暗合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
四、芦笙的沟通作用
芦笙有着沟通天地人神鬼的功能,当然其实这也是礼乐功能的一种,礼乐本身就是一种沟通,苗语分为八个调,基本包含了音乐里的七个音调,芦笙的曲调直接就是和苗族的语言结合,一句曲调里面就是一句词,芦笙结合祭词、古歌、飞歌等等,以此来沟通天地人神鬼。
那怎么和祖先沟通?就按照苗语的声调来作为曲调,所以说会苗语就会芦笙调,每一种词表达的感情就用芦笙调展示,和祖先沟通用祖先的语言,表达一种深远苍凉之感,回顾祖先在西迁路上的风餐露宿,迁徙之难、之苦,演奏到这些,吹奏这每每会哀伤落泪,但祖先又没有放弃,不断的坚持,终于来到了祖国的西南。
那别的沟通又是如何呢?这还涉及到礼仪了,杨老师说起一个故事,一次他们那边有一支队伍远去榕江走亲戚,到了亲戚家门口的时候,放了一通鞭炮后,却吃了闭门羹,主人家不让他们进来,后来才知道,原来主人家认为他们没有按照礼仪来,不带芦笙,不用芦笙来对话,得不到主人家的信任,因此他们吃了闭门羹。如此等等,芦笙的沟通和礼仪功能可见一斑。
三都苗族跺月亮
五、苗族对芦笙之爱
在《今昔集•钓鱼城访古》一书中,郭沫若先生断言道:“(笙之类乐器)据我看来起源于苗族,苗民间均备有芦笙”。按此说法,芦笙概源于苗族先民了,而且在不断的迁徙过程中,流入南方各个民族的文化之中,也因此形成了芦笙的文化体系,并在苗文化中占了主导地位。
芦笙也就成为了苗族的礼器和圣物,族人对于芦笙,也是极为爱护,举一个例子,则可见一斑,对待芦笙,族人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一般来说,如果芦笙坏了,去找匠人修整,不能说我们的芦笙坏了,请师傅帮忙修理一下,而是说:师傅,我的芦笙饿了,需要吃奶,请你给他一些奶吃,让他恢复活力吧。以此,芦笙师傅才帮你修整芦笙,否则,如果你乱说一气,芦笙师傅认为你对芦笙不敬,不懂礼仪,也不会乐意帮你修整芦笙的。
结语
以前我以个人经验的偏见,执于各方言芦笙文化的差别,但经过杨老师这一次的讲解,我了解到,其实作为南方民族文化代表的芦笙,也是苗族文化的核心部分,很多内涵都是相通的。
我在想,为什么芦笙文化在西部、中部所表现的不太一样,大概是本身比较完整的礼乐文化在迁徙的过程中,遗失了很多,使得各执一类。而盖赖苗寨地处苗岭深处,属于古代“生苗地”之中,因此得以保留了比较完整的芦笙文化吧。
杨再清老师近照
END
不代表苗学书院的立场,欢迎留言交流~
投稿请:加(xingzhi1988)好友,或发送到30756240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