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银西博
2015.04.05
我常出门在外,但也常常会关注家乡的事情,某次在Ad-Daot Bob-Bil-Jel(苗语,音为“阿道包别局”,包别局是凯里的香炉山,阿道是道大姐的意思,这个意思就是香炉山阿道姐,苗族是父子连名,常用单名,习惯在用“某某-地名”的模式介绍自己)的空间里看到一些几张图,这让我感慨不已。
图1 瓦接力起始处
图1中,照片中出现4个人,两个包这传统的头饰,两个是现代的服饰,后面有一堆瓦片有秩序的垒积,两位老人传递这瓦片,这应该是瓦片传递的起点处;图2 苗族妇女的头饰
图2照片中的苗族3个妇女在互相传这瓦片,她们穿着的是苗族黄平支系的服饰,头饰属于黄平支系特有的,虽然常服着现代化的服饰,但是头饰却显示了区别;图3接力人群
图3画面大概有近20余人,有年轻人、老年人、男人、女人,男女老少互相接力传递瓦片,虽然很多人未必看得出这是在干什么,但是正式这几张普通手机拍的不太清晰的图片,传递出的这种古朴的邻里互助的感情;
画面大概有20余人,有年轻人、老年人、男人、女人,男女老少互相接力传递瓦片,虽然很多人未必看得出这是在干什么,但是正是这几张普通手机拍的不太清晰的图片,传递出的这种古朴的邻里互助的感情,让很多人触动,很多人在底下点赞,这位普通的苗族大姐的空间底下,大概有50多人在底下点赞和评论,我也转发了这几张图片,其中有一位遵义的朋友给我评论了一句“衣冠古朴古风存”,我深以为然。
为什么大家对这个普通手机拍照的,而且还不太清晰的图组点赞呢?这个图组到底说的是什么事情呢?阿道姐在照片下配文说““乡下人就是淳朴!这就是我们乡下盖房子的土办法,传瓦上房顶的接力赛,真实地反映出了苗家人的和谐善良,相互帮助的美德。”笔者还为此询问了道大姐,想了解这是什么地方是在那个地方。
经过信息汇总后得知,这是香炉山(Bob-Bil-Jel)下的平初村(Vangl Zangx Dek)焦家(Zux Qiok Dongb zaid)的事情。这是在做什么呢?以往农村建造木房,整个建造过程中,都会得到乡里乡亲的帮助。由于在坡地上,主要道路未能进入建筑的位置,很多建造材料只能运到汽车可以进入的位置,而不能直接到达建筑基址旁,因此这个木房上瓦,大家为了帮助焦家,出演了一场接力传递上瓦的场景剧。当然,乡里建造木房的时候,除了这个程序,很多程序都会得到乡里乡亲的帮忙,比如:平整地基、抬木料、立柱、上梁、上瓦等等建造程序。
这也让我想起了我爷爷去世那一年,爷爷在村里是高寿离世,整个村子每家每户,都是自组织下前来送我的爷爷,让我们甚为感动。
这是什么原因呢?与苗族聚族而居、注重宗族有关系。因为是聚族而居、宗族之间大多都是熟人关系,是一个熟人化的社会,因此邻里乡亲,大家都认识,彼此之间的感情都很好,互相帮助且关系融洽,所谓的田园风光的基础正在于此。这应该是很多农业民族都有的社会行为,比如汉族、朝鲜族等等。
当然,很多学者批评认为这种是小农思想、宗族思想严重,阻碍经济发展,有些苗族学者甚至把这种重视伦理、重视宗族的思想当成苗族传统文化中的落后观念进行批判。特别是自由派的学者,极为强调走向“陌生人社会”和原子化的社会,批判“熟人社会”、家庭化的社会。
那么,这些伦理、宗族的因素真的对社会造成很大的阻碍吗?为了发展,我们就必须要马不停蹄地脱离熟人化的社会吗?儒家思想是一种伦理化思想的基础,作为东亚文明的主要根基,主导了几千年。以儒家为主导的东亚几个国家和地区: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以及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在亚洲经济中是脱颖而出的,韩国这个国家,也还算是儒教国家,也有很强的宗族观念,但是却是这些国家里面经济极为发达的区域,在中国大陆,宗族观念很强的福建、广东等沿海一带,却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很难把重视伦理、宗族观念很强当作阻碍经济的主导因素。
苗族是农业民族九黎东夷的后裔,九黎东夷最早就在山东曲阜一带,儒家创始也在于那里,同样的文化底蕴,造就了苗族人自然也非常重视伦理,也进化出了伦理化的熟人社会。从以上的论述可见重视伦理和熟人化社会并非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而且从这个相片之后的评论、点赞来看,虽然社会原子化、快捷化的速度不断在加快、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未必接受这个社会原子化、孤立化的状态。
原子化的社会,不再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而是被孤立化,陌生人的社会来袭,让人们感觉到心灵越来越得不到安宁,心灵失去了依托,不只是苗族、这是整个社会人群都会遇到的问题。
人,毕竟是感情建立起来的动物,纯粹的理性思维、私空间、原子化的状态,越来越让人感到不安。离开家乡,处处是乡愁,怎么重新建立起熟人化、邻里相亲这种温情的场景和人际关系,来安定我们躁动的心,这是很多社会学家在思考的问题。
那么努力进入城市陌生人社会的苗族人,他们是怎么使陌生人熟人化的呢?原来笔者家在家里的时候,会在村里一支族(Ib jil zaid,是苗族平时活动的一个家族单位,由上述几辈传下来的子孙或者几个支族结合在一起组织节庆活动)在家里拜年、走亲、扫墓等等。
后来笔者居住在凯里的某小区,父母很快在小区里找到相关性的苗族同胞,建立起一个类似村寨里支族的形式,在过年的时候互相拜年、有红白喜事的时候,一起穿着苗族的传统服饰去走亲,如此等等。他们通过这些努力,逐步使陌生人熟人化,当然,这样的组织方式,并不只是笔者家,小区里还有其他类似情况,小区里也其乐融融,大家逐渐就形成了一个熟人化社会。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凯里的很多苗族人,把苗族的社会伦理和社会形态带进入了城市,使之逐步适应了城市化,还保留了苗族原有的社会文化形态。事实上重视伦理、熟人化社会,未必是阻碍苗族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而且只要这个宗族伦理社会形态发育得好,很可能会使得苗族文化与快捷的城市化社会关系融合,形成一种新的苗族城市文化形态,有可能会走出一条传承苗族文化的新路子,使得陌生人熟人化的一种新态势。
很多年后,虽然狂热的现代化、城市化运动侵袭各地,但是也许就在苗都凯里,还是有可能出现“衣冠古朴古风存”这样让人感动的场景。
备注:照片原创者阿道姐(Ad daot)在照片下描述说:“乡下人就是淳朴!这就是我们乡下盖房子的土办法,传瓦上房顶的接力赛,真实地反映出了苗家人的和谐善良,相互帮助的美德。”阿道姐是一位普通人,但喜爱苗文,自学苗歌,自己建立了一个QQ群,现在在做推广苗文的事情。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乡村苗族人,用着自己的淳朴和执着,去传承着自己民族的文化。
END
部分图片源于网上
不代表苗学书院的立场,欢迎留言交流~
投稿请:加(xingzhi1988)好友,或发送到3075624069@qq.com
本期编辑整理:苗岭凤雏
校核:小岛、高利、老蒋、风子、小草、盛军等
关注支持,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