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YENL JEX DAOX
前言: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汉族人称呼我们为“苗族”或者“苗家”这种民国以后出现的新式词汇,可能没有什么异样。如果称其为“苗人、苗子、苗女、苗婆”怎么听都不自在。此前,公众号发《知道“苗子”的来由,你还要骂苗子么?》《苗家人为何最忌讳用“苗”字侮辱人格》做了一些解释,但其实这是可以理解的,旧式的称呼,往往是对旧式民族关系的联想,但是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联想,这不只是存在于苗族,我认为,即先天代表弱者的思维。下面我们以苗族为例,来讨论下民族尊严如何掌握在自己手里?
从古至今,苗族社会有两种极端,一种极度自卑且不自尊的群体,这类人主要为旧式知识分子,即——“苗”是落后的民族,为了避免“蛮夷”对政治身份的影响,刻意回避民族身份,甚至伪造家谱,编造“汉裔”家族来源。
另一种表现为极度自尊,但是又自卑敏感的群体。这类人大多为底层民众和新式知识分子,他们拥有极强的民族自尊心,但是内心高度自卑和敏感,在与外族交往的时候,会把自己代入“受害者”角色,特别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小则陷入无尽精神内耗,更有甚者拍案而起,拳脚相加不在话下,并谓之“维护民族尊严”。
此类现象不仅存在于苗族社会,在当今中国社会中,随处可见,君不见,有外国人因为请的亚洲模特眼睛小而被视为“辱华”,有节目主持人调侃筷子是两根木棍也被视为“辱华”。苗族万事不长进,唯独这方面与国人劣根高度契合。80年代以来,因为文学作品,雕塑绘画等艺术作品“辱苗”事件层出不穷。苗族对人性的认知非常单一,对社会规则理解非常片面,他们有朴素的民族自尊,但是如何维护的尊严方面则选择生物最本能的防御机制,“知耻但是不后勇”。
古代中国以自己为中心,对四个方向的族群都有称呼,即“东夷、西戎、南蛮、北胡”。但是我们必须知道的是,这是华夏民族早期世界观的认知,鉴于中原的特殊地缘位置,不免将自身文明优越夹杂其中,实际上,这种带有对异域文明的想象是人类文明发展较为普遍的文化现象,如“凯尔特”“日耳曼”“斯拉夫”号称古代欧洲三大蛮族,所谓“斯拉夫”就是“奴隶”的意思。但是近代以来随着俄罗斯帝国崛起,他们并没有觉得这个称呼有什么不妥,对“他者”的称呼,会随着双方实力变化而处于褒贬转换中,例如“南蛮”所谓“蛮”或者“苗”,现代学者普遍认为是苗族的自称,或者苗瑶语族中“人”的意思。不管来源如何,上古时期黄河流域的华夏族处于初创的懵懂阶段,不论是早期的“三苗”还是后期的“楚蛮”,都能与北方华夏分庭抗礼,这个词显然是双方都能接受的中性称呼。
实际上,迟至明代以前的贵州省,所谓“苗”就是内地潜入民族地区的汉人对非汉群体的称呼,这时期汉人一方面人数稀少,再加上没有庞大国家机器作为后盾,称之为“歧视”尚不足反应当时客观情况。本土民族对“苗”或者“苗子”的反感和排斥普遍在清代中期以后,如《说蛮》一书云:“峒(侗)人今称峒家,衣冠如汉人,亦自讳其峒人也。习汉俗者久,子弟多读补诸生。不知其为峒人也。此外,在《黔南职方记略.镇远府条》中说:“峒人耻居苗类,称之以苗,则怒目相向云”。除了侗族,布依族也存在这种现象,《黔南职方记略.独山州条》中称:大率仲家.......于今久被声教,渐习华风,有呼为苗者必动色,反唇以为垢厉。
古代“苗”的称呼由现在“苗族”来承担,作为国家承认的正式民族名称,词义又变回了中性。但是海外的苗族群体,依旧对“苗”有深深的排斥,更乐于接受“蒙hmong”的写法。迟至解放后,在苗汉杂居区,关于“苗”“苗子”争端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笔者家乡为西部一小县,苗族人口占了一大半,自清代开辟苗疆之后随着大量客民涌入,苗汉之间矛盾冲突反应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迟至90年代末,苗族社会依然有极强的自我封闭的意愿。即:极少与汉人通婚、极少主动学习汉语、极少对从政或者从商保持足够的兴趣,这是可以理解的,在旧社会,作为一个弱小的民族,这是自我防御的本能。但是进入新时期则显得不合时宜了,由此造成占人口绝对多数的苗族,在本地文化界、政界、商界中被边缘化,所谓“傻苗”“苗子”称呼甚嚣尘上,甚至大人会教育我们说:“在集市,在学校但凡有人叫苗子或者傻苗,你们就先把他揍一顿再报告老师或者报警”。
现实是残酷的,老师也对苗族学生缺乏信心。甚至校长在开学生大会的时候还自我辩解道:“我从来没有看不起对门河的苗家学生”。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苗族学生占了一大半,但是年级成绩前十名的学生,苗族学生只有一二人,甚至一个都没有,苗族就像被主流社会抛弃的群体,固守自己文化在狭窄圈子中生存,对外时刻保持攻击性,向周围民族张牙舞爪,“我们苗族惹不得,谁看不起我们谁要遭打”的架势。人家表面上虽然不显露,内心深处大喊无数个“苗子”,这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实际上,这仅仅是千百年来苗族社会的一个缩影,即:封闭的社会圈子,封闭的经济形态,对知识的作用没有深刻的认识。
苗族的蜕变,源自2006年大量进厂打工潮之后,很多苗族人发现,原来勤劳能致富并不需要付出太多体力,人家坐在办公室吹空调也能挣到钱。人家孟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只是现在一些苗族才知道而已。时间恍惚过了十年,当我再回苗乡,苗族的精神面貌已经不似从前,高考前十名苗族至少占了七人,县城的商铺苗族占了一大半,苗族可以非常自信和从容的在县城广场跳芦笋、跳木鼓而不担心被汉人耻笑。现在苗族反而不怎么在意是否被歧视,这是可以理解的,当地文化和经济资源掌握在苗族手中,只要我不歧视别人,就没人歧视我。就算真的喊:“苗子”那也只是嫉妒我们过得比他们好而已。其实我认为其他民族也可以参考此例。
上面例子我只想说,苗族应该少一些戾气,与其跟人家争长论短,还不如好好发展自己。多多总结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的进步。苗族就是吃了没有反思的亏,与旧式知识分子自卑和“去苗化”不同,现在的苗族群体,有一部分人确实对苗族高度自豪,但是他们往往被自豪冲昏了头脑。“苗族古以来都厉害,苗族文化是汉族文化的祖宗,苗族天下第一”。我想问一句:“苗族文化这么厉害,怎么混成今天这个样子,难道不是说明苗族文化本身存在很多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