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古哀牢国,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文化   2024-10-10 13:06   广东  

整理/东银西博

近日,颜料师哀牢山采石爆红全网,女博主“苗疆陈朵朵”擅闯哀牢山并露营21夜,引发关注。网友对事件议论纷纷,让云南哀牢山再次走进公众视野。因此诸多网友疑惑,哀牢山和苗族是否有关系,和哀牢古国有什么关系?我们来一探究竟!

哀牢山,哀牢山‌‌位于‌云南省中部,北起‌楚雄市,南抵‌绿春县,是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分界线,也是元江和阿墨江的分水岭‌。

为西北—东南走向,海拔在3000米以上山峰有9座,主峰是位于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水塘镇的大磨岩峰,海拔3166米。

哀牢山的彝语意思是虎豹出没的地方,“哀牢”在当今傣语意为“酒气”,‌哀牢山在哈尼语中称为“Hhaqlol haolgaoq”,意思也是“虎豹出没的地方”。

《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永昌郡,古哀牢国。哀牢,山名也。这是最初记载哀牢山名称的估计,可见其与古哀牢国关系密切,而哀牢古国正是藏在哀牢山的西部广阔的地带中,传说她突然出现在汉代典籍中,然后又突然消失了,非常神秘。

哀牢国什么时候突然失踪

回顾历史,西汉时期,云南有过若干小方国,包括滇中的“滇”、滇东黔西的“夜郎”、滇西南的“雟、昆明”、滇西北的“徙、筰、都”、滇东南的“句町”等。而进入东汉后,他们基本都消失了。

然而就在此时,大概在哀牢山西侧的滇西南地区却突然又冒出了一个新的古国——哀牢:哀牢夷者,其先有妇人名沙壹,居于牢山......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其王贤栗遣兵乘箄船,南下江、汉,击附塞夷鹿茤,鹿茤人弱,为所擒获”......二十七年(公元51年),贤栗等遂率种人户二千七百七十,口万七千六百五十九,诣越巂太守郑鸿降,求内属,光武封贤栗等为君长。自是岁来朝贡。(《后汉书》列传·南蛮西南夷列传)古哀牢国第一次出现在东汉光武帝的视野中。

过了18年之后,“永平十二年 (公元69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种人内属,其种邑王者七十七人,户五万一千八百九十,口五十五万三千七百一十一。西南去洛阳七千里,显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县,割益州郡西部都尉所领六县,合为永昌郡。哀牢的归顺更是令朝廷上下欣喜若狂,“绥哀牢,开永昌,……皇欢浃,群臣醉”。

但好景不长,建初元年(公元76年),哀牢王类牢与守令忿争,遂杀守令而反叛,攻雟唐城。太守王寻(逃)奔叶榆 (今大理市),哀牢三千余人攻博南,燔烧民舍。肃宗募发越雟、益州、永昌夷汉九千人讨之。明年春,邪龙县昆明夷卤承等应募,率种人与诸郡兵击类牢于博南,大破斩之。传首洛阳”,哀牢王被斩首,其首并被传至洛阳(《后汉书》列传·南蛮西南夷列传)此后再也不见继位的哀牢王之名,哀牢国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不知其下落!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从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出现在史籍中,到建初元年(公元76年)被灭,古哀牢国在中原人的视野中出现了近30年,除了历史记载的寥寥数语,人们很难清楚古哀牢国的国家情况。

哀牢国的前身是哪些族群?

哀牢国的中心地保山, 是云南重要的人类起源地之一。 在该地区的羊邑清水沟煤矿出土了一具完整的古猿下颌骨化石, 经鉴定迄今约400800万年。化石颌骨形态从齿弓到齿类都具有从猿向人转化的显著特征。此外,考古专家还发掘了蒲缥塘子沟旧石器遗址,找到了现在已发现的最早的哀牢先民——蒲缥人。蒲缥人距今约8000年,属于云南发现的早期智人。

哀牢虽然仅是一个短暂的古国,实际上其历史相当悠久,哀牢夷者,皆刻画其身,象龙文,衣皆著尾。代代相传,名号不可得而数,至于禁高,乃可记知。禁高死,子吸代;吸死,子建非代;建非死,子哀牢代;哀牢死,子桑藕代;桑藕死,子柳承代;柳承死,子柳貌代;柳貌死,子扈栗代。按照方国瑜的推算,禁高的时代当在约公元前190年的汉惠帝时期,九隆的时代至少当到约公元前370年的东周周显王时期,即战国中期,也就是说至少有 400余年的历史了。

但在东汉以前的史料中却很难发现古哀牢人的记载,那么在东汉以前它的前身是什么呢?古哀牢国不可能从天而降。永昌郡是古哀牢国的范围,的目的是为了管辖哀牢夷,其辖境自然为哀牢国的范围,辖境大概为哀牢山以西的滇西南区域,而这个区域按照司马迁《史记》记载应为雟、昆明的区域,西自同师以东,北至叶榆,名为雟、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而到了东汉时期,这些区域被古哀牢国所取代。由此可见,哀牢的前身应是雟、昆明,或者说两者是不同时期的不同称呼而已。

实际上唐人早已认识到了这一点,唐蜀州刺史张柬之将《史记》《后汉书》等史书中所记西汉武帝时雟、昆明不内附中央王朝之事说成是哀牢不内附而不说是雟、昆明不内附,武太后神功二年(公元698)闰十月,蜀州刺史张柬之表曰:“姚州者,古哀牢之旧国,本不与中国交通。前汉(西汉)唐蒙开夜郎、滇、笮,而哀牢不附。至光武季年,始请内属。汉置永昌郡以统理之’”,这即意味着西汉时的雟、昆明就是东汉时的哀牢的前身。

哀牢国为什么突然强盛起来?

《华阳国志》和《后汉书》等史籍都记载说,“哀牢人皆穿鼻儋耳,其渠帅自谓王者,耳皆下肩三寸,庶人则至肩而已。土地沃美,宜五谷、蚕桑知染采文绣,罽毲帛叠,兰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有梧桐木华,绩以为布,幅广五尺,洁白不受垢污。先以覆亡人,然后服之。其竹节相去一丈,名曰濮竹。出铜、铁、铅、锡、金、银、光珠、虎魄、水精、琉璃、轲虫、蚌珠、孔雀、翡翠、犀、象、猩猩、貊兽。”且从考古文物成果看,印证了哀牢古国发达的青铜文化,还是耕织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文化。

是什么原因使得汉武帝后期的雟、昆明从哀牢起开始强盛了呢?推测可能是因为之前汉武帝听出使西域的张骞言在西南有条蜀身毒道,遂派大军进入西南夷地区欲打通这条通道,但由于雟、昆明的阻挠而未能实现:“于是天子仍令王然于、柏如昌、吕越人等,使间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国。为求道西十余辈。岁余,皆闭昆明,莫能通身毒国;”在汉军大兵压境下,民族凝聚力使得雟、昆明团结一致对外,其中的一些在哀牢带领下夺汉军之币财而壮大了势力成为部落联盟的君长或王,哀牢国就此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只是此时西汉军队的势力还未进入雟、昆明地区,雟、昆明自哀牢起已有了君长或王的详情还不为外人所知,故仍被称为雟、昆明。实际上,此时的雟、昆明已自称为哀牢了。

哀牢人的下落去向

后来,群龙无首分崩离析的哀牢人的下落去向如何了呢?

滇西南区域从魏晋南北朝起直至明代不再见哀牢之名,转而为广泛分布的各种名目繁多的所取代:“云南郡……治云南县,亦多濮夷,分布山野。濮不可能突然间从天而降,哀牢也不可能突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么濮人是不是古哀牢人后裔呢?

对比两者特征,哀牢人的特征是文身、衣著尾及贯头衣等:《后汉书.西南夷列传》《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哀牢传》都记载说哀牢人:纹身——“皆刻画其身,象龙文”,衣服后下端有尾形饰——衣皆著尾”“衣后着十尾”;衣服是套头穿的——贯头衣

那么濮人呢?濮人的特征也是文身、衣著尾及贯头衣等:《永昌郡传》说云南郡……郡西南千五百里徼外有尾濮”;郭义恭《广志》云文面濮,其俗劖面而以青画之。赤口濮,在永昌南,劖其唇使赤。黑僰濮,在永昌西南……其衣服,妇人以一幅布为裙,或以贯头陈文《景泰云南图经志》记蒲蛮男子,以二幅布缝为一,衣中间一孔,从头套下”:刘文征《滇志》也说蒲人,套头短衣。由此可以合理推测,濮人就是古哀牢国人后裔。

那么濮人的后裔是什么族群呢?所谓雁过留痕,探秘古代的哀牢古国,我们先来看看哀牢山西侧有哪些民族呢?由图示可知,他们是彝族、哈尼族、傣族、佤族、普米族、德昂族、景颇族、基诺族、瑶族、苗族等民族同胞,那么哀牢的后裔到底是谁呢?

首先,苗瑶民族可能就不参与“争夺”哀牢古国的族属了,因为一般学者认为,苗瑶民族在东汉时期,其主体应该还在长江中游一带的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和东汉在“磕”着呢,其主体还没空到云南。由此可见,网传"哀牢山是苗疆圣地,去苗疆圣地祭祀"不靠谱!

傣族先民说:哀牢国是历史上的第一个傣族政权,也是形成当今傣族的重要载体。据说“哀牢“是傣语大哥、中央的意思。春秋末期战国初期,怒江与澜沧江之间的傣族的祖先以“勐掌(象国)”,西汉王朝向其西南扩张时,曾试图与哀牢国“接触”,但因云南高原中部的古滇国阻拦、终未“接触”到哀牢国,后来哀牢王归附东汉王朝,东汉于其地设永昌郡,古哀牢国灭后,在伊洛瓦底江东岸渡口“达光”重组联盟国家。

彝族先民说居住在哀牢山地区的土著先民与南下的氐羌部落和春秋战国时期彝族六祖中的武部和乍部等部落融合,形成了两汉时期的哀牢地区主体民族昆明人。哀牢国是秦汉时期昆明人的后裔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哀牢国的主体民族是昆明族群后裔,哀牢国灭后,其后裔成为唐代南诏国主体民族乌蛮蒙氏的祖先,也是今天滇西地区彝族先祖。

佤族先民说:如果我们认为濮人是哀牢人后裔,那么佤族(有的佤族自称其族名为布饶”)、布朗及德昂族(原称崩龙,前些年改称为德昂,以前有的又称布龙”)还保留有音的痕迹,布即濮的音变,崩龙原本与布朗为同一民族,布饶、布朗、崩龙、布龙三者的发音大致相近。从民族学的材料来看,有的佤族至今仍自称为哀牢,这是佤族为哀牢后裔的佐证

然则,也有人认为,“哀牢”一词来源于古代居住在这里的一个少数民族——哀牢族。这个民族以善酒著称。"哀"与"牢"皆为酒之称谓,用于高寒地带驱寒气。前者在哈尼族与彝族等民族中流传,后者则为越人、傣族及汉族等所用,二者合并“哀牢”,喻指善饮之人,既可赞其酒量大,亦能戏谑为常醉之徒。可以推测出哀牢人可能是多民族融合的一个族群。

由此可见,不管哀牢古国的后裔在哪里,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了,从古至今,云南大地上就一直是多民族和谐相处,融合居住的区域,是广阔祖国多民族国家的缩影。

主要参考文献|:

《后汉书》列传·南蛮西南夷列传

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

云南政协报:【旧文新读】哀牢国:一个昙花一现的神秘古国

知乎:【世界民族文明史系列】哀牢人与哀牢国

极目新闻:哀牢山:一座“野”山

个人图书馆:神秘的哀牢国

读书文史:哀牢非哀,一篇文章带你了解哀牢山,名字起源出人意料,你想不到

彝族人网:古代到现代各个时期的彝族历史沿革

格物的喵思维导图:思维导图:令人毛骨悚然的生命禁地——哀牢山


往期精彩:
【深度】DNA--解析苗瑶民族的起源、分化、迁徙的历史问题
基因、语言等多方面论证楚国和苗族的历史渊源
【分子人类学的视野】广西世居民族源流新论
中华第一城在哪里,建造者是什么民族?
摸鱼儿,桐木河边的童年
清水江边上的童年

声明:文章为作者个人观点
文章节选自世界科学
不代表苗学书院的立场,欢迎留言交流~
本期编辑整理:东银西博

本期校核:蒋文慧、杨正录、潘青山、小草等


关注即是支持,功德无量

Hm苗学书院
苗学书院,是苗族文化传播的综合体系载体。有三个功能,文化传播:即苗族历史文化等学习和物质文化展示的场所;礼仪安顿,即建立苗族信仰和苗族礼仪传播;苗族集场功能,即苗族特产的交易场所。通俗的说即文化传播+信仰礼仪+特产交易这三大功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