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的困局与苗族思索:路在何方?

文化   2024-11-14 19:59   广东  


原文标题:苗族游子的乡愁与民族思索:寻根问底,展望未来

文/流浪的河蟹

看到很多苗族同胞忧心民族发展,理性思考未来,内心感触颇深。看过同胞众多文章,如《续哀苗吟| 苗年节中一篇不合时宜的哀叹》《百万人口以上民族的教育水平PK,苗族几乎垫底?》《从苗寨到陆家嘴,我走了多久?》,我似乎有很多话想说,却一时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我就从自己的经历展开,分享一下心路历程吧!


幼年家贫。父亲嗜酒散漫,在当时叔伯辈里,基本上大都如此。眼看一家生活的重担,大部分农活劳作都压在母亲身上,难免从小对嗜酒、对节日有些反感。不想看那些拉拉扯扯、东倒西歪的醉汉呼喝自己的婆娘打酒、做菜、招呼客人。那个时候,他们不会看到衣衫褴褛的孩子,抽吧抽吧着鼻涕在风中冻得瑟瑟发抖;不会看到自己婆娘强颜欢笑招呼客人打酒割肉时,一边忧心家里还有多少农活丢在地里、那是一家一年的活计;一边拉过孩子擦去长长的鼻涕。


自六岁那年起,会开始帮忙做些家务、农活。另外,照看自家和爷爷家的一共四五头耕牛就成了我的任务;这个任务,持续到小学毕业。小学三年级开始,每年会增加一个任务:养两波鸭,一波赶端午节卖,一波赶重阳节卖,那是兄妹几个的学费。相比起来,这些其实都不算什么,同龄人里,比我做得更多的孩子大有人在。



都知道农村苦,种田苦。要跳出农门,唯有读书一条路可走。小升初,有幸进县一中预科班。中考那年,内心对上高中考大学的执念像春天的野草,无限蔓延。但现实是只能考中师(师范)或中专,尽快就业。尽管,中考那年,学生招考改革已经开始,统招生毕业后是否包分配已经是未知数。更现实一点的就是,就算想报考高中,多出来的三十五块报名费都拿不出了。于是,在那个夏天,没人的角落,偷偷哭了一场。


中专三年,最揪心的是磕磕绊绊的生活费。期间,有升大专的机会,不敢想。那几年,学习上散漫了太多太多,觉得一生无非就是这样了,毕业后尽快就业、成家,这就是人的一生了吧?有人说少年老成,在现在看来:那是满满的苍暮之气。当然,也有少年轻狂的时候。恩,也有一些梦想,跟几个文字爱好的同学,以校文学社的形式创建校刊,在校团委的支持下发行。那几年,这怕是唯一算是自己觉得值得回忆的事情了。


果然,毕业后,就业机制变了,参加两次招考未果。


外出务工,成了唯一的选择。种田是不可能种田了,这辈子都不可能愿意种田了。


漂泊在外的日子,五味杂陈。从刚步入社会,双手一展天下任我遨游的意气风发、到经历职场捶打后的谨慎;从孤独一人、到有了妻子孩子的小家庭。这漂泊,转眼已经二十五年,还会持续多久,我不知道。我会在妻子辅导孩子学习,眼看要情绪暴起时,拉过她,拥她入怀在她耳边轻轻说:谢谢你,让我拥有这个家。我会在做饭时妻子从身后轻轻环住我的腰,内心感动得一塌糊涂。当下,有比老婆孩子热炕头更重要的事情么?



这些年,漂泊过,也做过数次的挣扎。开过服装店、开过餐饮店,也没逃过某次股市震荡的收割


孤独思乡的日子,随笔乡愁:

长相思.乡愁


山重重,路迢迢,

一腹憧憬一路东,

满街夜霓虹。

忧一春,喜一春,

牧童笛声梦里闻。

不敢话乡音!



离家难舍的日子,随笔叹息:

一剪梅.别离


烟花绚丽爆竹声,

辞去旧岁,迎来新春。

阖家欢聚谁不喜?

除夕欢笑,元宵笑语。

光阴转瞬忍别离,

老在垂泪,幼在悲啼。

翌日醒来隔千里,

子也思亲,母也思亲。


回忆少年的梦想,也曾拿起早就丢弃的笔,在起点发了一些东西,并无成绩。笔啊!终究是秃的。


我觉得我是一只螃蟹,外表看似坚硬,内里、软得很。我这只螃蟹,来自山里的小溪小河;一直流浪、流浪......


我还是在漂泊,还是无尽的漂泊。从一个人,到现在的一个家,一直在漂泊。我能做的,不过是不再在与友相聚时呼喝妻子;不再让孩子在上学时没有选择;就这些了,没办法做得再多。人过中年,也慢慢体会和理解当年父亲的不易。



有幸认识一位苗族大哥,他的睿智、他对民族的忧心,让我在心里越来越远的故乡,又渐渐深刻起来。


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节,故乡的人。

谁不想自己的故乡、自己的族人好呢?大抵不会。抛开自己满腹的乡愁,浅谈一下自己粗鄙的看法。


立场

炎帝、黄帝、蚩尤三位大神是中华民族子孙公认的三祖。作为三祖之一的后裔,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有着源远流长的血脉传承


文化底蕴

苗族文化传承形式多样。苗文、苗话等应该属于主流底蕴的元素,会用、能用的人越来越少(本人会苗话,不懂苗文);苗文没有推行的条件,更没有殿堂级的苗文学作品传世。苗话就更难,一个乡镇里边,不同村寨的口音都不一样,甚至是互相听不懂,并且没有文字支撑依赖口口相传。语言文字存在的意义是沟通、记录等功能,而当下,说句伤心的事实:让孩子学苗文、苗话反倒成了他们的负担(这大概就是说苗话的人越来越少的原因)。


传统底蕴的承载总觉得缺了点什么。类比的话,比如说粤语节目,闽南语节目;高甲戏、黄梅戏等等艺术传承。是的,我们有斗牛、踩芦笙、对山歌等等活动传承。可是放在一起类比,似乎缺少一些韵味。硬要说的话,斗牛、踩芦笙没办法有不同的剧本;不可以做到记载故事、历史,承载精神寄托。没办法酝酿和承载我们深厚的民族底蕴。


宗亲关系

无论中原省份,还是沿海省份;我看到的对宗亲、宗祠还是比较重视的。在家乡,至少我看到的:记录和追溯族谱已经是极限,有共同的祠堂的我是没看到过。在中国,往上追溯十八代,谁家没有个显赫冒尖的人物呢?从这个现象延展一个粗鄙看法:我们总是想追溯光荣高贵的历史,很少甚至没有人展望和思考未来。


在生活条件基础偏低、凝聚力偏低、小富即安的圈子里,我们除了感叹苗家妹子外嫁外,还能做什么呢?妹子是我们自己的妹子,我们也是希望她们过得好的呀!谁家自己的女娃,不希望她嫁得好一点,日子过得舒心一点?只是这样一个本心,无关民族。



不足,不代表可以妄自菲薄。作为传承几千年的民族、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当然也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知足不辱,知止不怠,可以长久。


知足、活好当下,是每个人的基本盘。思考未来,稳步发展,自强不息,团结互爱,才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相关推荐:

龙建刚:中国苗寨的前途在哪?

从苗寨到陆家嘴,我走了多久?

传统服饰审美:阿幼朵在旁海芦笙上的演讲

国货慢慢崛起 | 苗族小伙创立的品牌古阿,众多明星青睐

中华第一城在哪里,建造者是什么民族?

新中国建立,对中国苗族来说意味着什么?

芦笙还能吹多久?


声明:文章为作者个人观点
不代表苗学书院的立场,欢迎留言交流~
文章来源:流浪的河蟹
本期编辑整理:苗岭凤雏
本期校核:风子、老蒋、高利、小草、小岛等
如需投稿请发邮箱3075624069@qq.com


关注即是支持,功德无量

Hm苗学书院
苗学书院,是苗族文化传播的综合体系载体。有三个功能,文化传播:即苗族历史文化等学习和物质文化展示的场所;礼仪安顿,即建立苗族信仰和苗族礼仪传播;苗族集场功能,即苗族特产的交易场所。通俗的说即文化传播+信仰礼仪+特产交易这三大功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