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1 自主论的情绪管理理论
自主论的情绪管理观,是前人观点的整合提升,除了前述的精神分析学、积极心理学和情绪建构论模块外,还融合了鲍迈斯特的意志心理学、乔纳森海特的象与骑象人假设,以及斯坦诺维奇、卡尼曼等人的认知理论,以及脑科学研究者的研究。
参考上图,我们很容易定位各家学说讨论的主题:情绪建构论覆盖整个心理过程,精神分析学聚焦情绪、认知和意志的关系,积极心理学侧重从认知判断到情绪评价的过程,意志心理学针对意志调节情绪的过程,行为主义范式只关注行为问题,认知主义方式只讨论认知话题。
自主论倾向于认为,意志、认知、情绪等是大脑不同的功能涌现。完整的心理过程包括行为的感觉获取外界和内部的刺激,再通过认知的判断(看法),形成情绪的评价(想法),然后建构出认知的判断(做法),最后输出为行为的反应。
意志处于核心位置,它可以通过反思,刻意干预认知判断和决策的自动加工过程,尝试着建构自己想要的情绪评价和行为反应。因此,认知和情绪出现分歧时,可通过两者间的协调来实现,也可通过意志的干预来实现。
这部分内容在上部“如何自主”章节的“意愿”小节已经讲得非常清楚,这里不再赘述。
8.4.2 自主论的情绪管理实践
自主论导向的情绪管理主角是意志。有三套方案。
方案一,意志通过反思改变认知,调节情绪。
意志干预认知和情绪加工过程,促成爱神、文明等好的行为。这些好的行为既是情绪能量的产物,又带来情绪能量,形成正向循环。
再次推荐并重温刻意反思的“三步走”“三问法”。第一步怀疑,问自己“What If”。弗洛姆说过,“怀疑是现代哲学的起点;平息怀疑的需求是现代哲学及科学发展的最强大刺激。”某个刹那,你怀疑此刻自己的情绪和认知是否正确,这一瞬一丝的怀疑,足以中断当前大脑无意识的、没有意志参与的自动加工过程,开启有意识的、意志参与的控制加工过程。卡斯帕说过,“探索未知,固然勇敢;质疑已知,更需勇气。”怀疑需要勇气,希望你做尼采口中的狮子。第二步拒绝,问自己“So What”。拒绝之前习以为常的情绪实例和情绪体验,及其背后的情绪概念,同时也拒绝那种强烈的要把自己拉回到原有情绪轨道和认知惯性里去的冲动。当我们怀疑自己时,会感到焦虑甚至恐惧,你必须保持勇敢,抗住压力。勇气是人类品质之首,因为它是其他所有品质之源。你必须勇敢地拔出亚历山大之剑,斩断戈尔迪之结(Cut the Gordian knot)。第三步创新,问自己“What Else”。当你坚定不移地拒绝原有情绪概念一段时间后,无意识的自动加工过程会给出一个新的替代概念。如果你就此停止反思,那么这个新的情绪概念就会参与建构新的情绪体验。如果你继续怀疑和拒绝,则大脑会继续给出新的候选。还记得抽卡隐喻吗?我们的大脑就像一副纸牌,假设时间不是问题,你可以不断通过反思以随机洗牌发牌,直至抽到满意答案。这个过程跟GenAI的内容生成与创作过程无异。
最后,GenAI技术可以增强和放大怀疑、拒绝、创新的作用。我们可以与GenAI按“三步走”“三问法”方式对话,或者设置按“三步走”“三问法”规则工作的智能体,引导自己解构与重构情绪问题,找到积极的情绪概念,建构正向的情绪状态,走上爱神与文明之道,感受愉悦、心流和意义交融的幸福。
方案二,意志改造行为,进而调和情绪。
有些情绪问题源于错误认知,及其带来的错误行为。此时,改变具体的行为,会比改变抽象的认知和飘渺的情绪更容易一些。这里有两种做法。
一是比较委婉和温和的做法,即助推行为改变。从环境和长期看,我们有限的意志力不足以直接推动持久的行为改变,意志反思的灵光一现要堆叠在环境设计和行为塑造上,才可能带来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结构性变革。套用ABC三段法来解释,意志在A阶段发力,通过改变前置条件,助推B阶段的特定行为,进而带来C阶段的结果,就是身体感受和情绪体验的改变。前文说过的反思日记、任务清单和行为量表DCS,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这一操作的能效。
二是相对大胆和激进的做法,即强行改变行为。尝试禁忌或敏感之事,故意制造认知失调 ,引发认知重建,从而解构旧认知,创造新认知。试错需要勇气,这里必须再次引入前文反复推荐的“下一步行动”和“20秒暴走”等方法。如果你一直不敢吃某种食物,甚至认为自己厌恶这种食物,那就暴走20秒,吃一口试试,如果觉得还是不好吃,就作罢。但如果试了觉得还行,那就再来20秒,再吃一口。逐步升级,分段脱敏,直到量变引起质变,行为改变认知。行为和认知改变后,被构建出来的情绪也会随之改变。
方案三,打造超级意志,强势改变情绪。
对于那些有志于成为英雄乃至泰坦的自主人来说,驾驭情绪需要超人意志,为此,他们必须摈弃之前的弱意志假设,采取新的强意志假设。这意味着彻底失去弱意志这块遮羞布,直面自己的懦弱和无力。但是,自主人失去的只会是枷锁,得到的却是整个世界。我们马克思主义者强调自我革命,其中很重要一块就是用意志来管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和认知,使之为伟大的目标和意义服务,这就是一种超人意志。当你向超越主体、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游戏迈进时,超人意志会是你的入场券和军功章。
近年来,有不少研究质疑鲍迈斯特的自我耗损理论,或者指出其影响并没有之前专家断言的那么强烈。自我损耗或许也是一个自实现预言。有时候,我们可以假设自己拥有无限意志,由此展现出更强有力的意志。
柔弱的骑象人要敢于梦想,想象自己是强壮的装甲战车驾驶员,无坚不摧,所向披靡。我们要按照上部“意愿”小结部分末尾提出的“六个转变”,用自决说替代否决说,用骨骼说替代肌肉说,用长跑说替代冲刺说,用斗争说替代妥协说,用微操作替代大局观,用驾车说替代骑象说。这就像是给显卡安装新的驱动程序,或许能实现出其之前隐藏的潜能。升级完六个模块后,你有机会升级成“六边形战士”。
(本文节选自《自主论:何为自主以及何以自主》,欢迎扫码加入自主论书友会微信群,参与交流讨论。)
关于解缚的普罗米修斯
我是温州人,爱好读书和写作,关注心理学和数字化,是高温青年和AIGC公益社群发起人和志愿者,也是TED策展人和演讲者,以及AI音乐爱好者和推广者,正在策划组织2025年AI音乐春晚活动。我写了一本《自主论》,讨论何为自主、为何自主与如何自主的话题,希望你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