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情绪管理:精神分析学范式

文摘   2025-01-19 10:00   浙江  

我和多数小白一样,刚起步时错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作为严肃的心理学著作来读。而且,我选择了最大部头的《梦的解析》,作为学习心理学的第一本入门书籍。原因仅仅是因为它的英文名字“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就是我名字“考梦”的意译。

8.1.1 精神分析的理论

精神分析学诞生在一个压抑的年代,创始人弗洛伊德在治疗和研究精神病患者过程中,逐步搭建起一套话语体系,解释看到的现象,解决遇到的问题,成为当时的显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宗教信仰缺位、教会力量退出后,精神分析学派的分析师及其咨询室就是世俗世界里凡人的救赎之道,迎合人们追求精神满足,实现情绪释放的需求。

精神分析的短板也很突出,它太像宗教和文学。创始人弗洛伊德是个犹太裔的思想家,传承人中的荣格(Carl Jung) 有神秘主义传统,弗洛姆则推崇佛教,其他许多后期代表人物也都有强烈宗教情怀。这种“集体无意识”让他们倾向于给情绪贴上冲动和焦虑等负面标签。

精神分析学讨论情绪的核心关键词是力比多(Libido)。

尽管弗洛伊德不承认,但力比多在他最初的著作里,的确只是狭隘地指代“爱欲”,后来才逐渐拓展边界。我更喜欢荣格的定义,力比多应是一种“生命力”,一种情绪能量。人的内心好似一个容器,力比多如泉水般从底部不断喷涌而出,压力、焦虑和痛苦随之增长。人的不同行为方式,爱恨情仇,有意识无意识,都是为了释放力比多。把力比多倒掉,才会带来平和、舒展和快乐。

从今天眼光看来,诞生于20世纪初的精神分析学可谓漏洞百出,但它的模因已深入人类社会的每个细胞。我们会无意识地用它的方式去看待问题,甚至连无意识这个词本身也是它的发明。精神分析学好比西方人的中医,理论经不起推敲,但实践有一定效果,所以信徒众多。按照阿瑟对技术的定义,精神分析技术就是对人类情感现象和功能有目的的编程。精神分析有用,不仅是因为信则有,更是因为实践出真知,它是诸多精神分析师共同经验的总结,建立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所以在情绪管理领域永远会有一席之地。

8.1.2 精神分析的实践

精神分析式情绪管理的关键在于调控力比多,使之输出好行为,进而催生好情绪。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Anna Freud)提出数十种自我调控情绪的技术,我觉得不好记,就结合弗洛伊德的观点,将其合并为四类:

一是爱神(Eros)的表达。这是力比多的正面表达,通过爱和友善的方式表达情绪。如一个男生努力对一个女生好,倾其所有的付出,并在过程中感受美好。弗洛伊德称之为生命本能。问候你的父母,亲吻你的爱人,拥抱你的孩子,善待你的朋友,都是爱神的表达,都是生命本能的体现。

二是死神(Thanatos)的宣泄。这是力比多的负面表达,通过恨和暴力的方式宣泄情绪。如男生追求女生不得,因爱生恨,甚至施暴。弗洛伊德称之为死亡本能,这是他在一战和二战间提出的悲观想象。事实上,死神宣泄未必都是坏事,工具性暴力(正当防卫)和规则化暴力(体育竞技)是可取的。弗洛伊德还认为,性行为是爱神和死神的合体,多么诗化的写意。向父母抱怨,和爱人争吵,对孩子发火,把他人假想成敌人去对待,都是死神的宣泄。

三是幻梦(Illusion)的慰藉。这是力比多的退行(Regression)满足,通过梦和幻想的方式获得情绪的舒缓,这是孩童逃避现实的怯懦。如男生思而不得,于是梦里有非分之想。幻梦可以是睡梦,也可以是清醒梦,如玩游戏、看电影、读小说等。幻梦也未必都是坏的,没有面包和游戏,多数人很难熬过痛苦的压抑年代。在正常人的生活中,功能性音乐和游戏也可以发挥较好的情绪抚慰和疗愈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文化产业就是一个巨型造梦工厂,创造一些可以共享的集体梦境。

四是文明(Civilization)的构建。这是力比多的升华(Sublimation)实现,通过劳动和创造等方式获得情绪的实现,这是成人改造世界的志气。如男生将思念之情化为创作之力,谱写许多爱的诗歌,最后抱得美人归。遗憾的是,文明不是本能,需要后天努力和技能支持。凡人可以通过劳动的方式,留下物资产品,从而把情绪变成财富;精英、英雄和泰坦可以通过创造的方式,留下文化作品,从而把情绪变成Legacy。GenAI出现后,内容创作的门槛被拉得很低,而且越来越低。普通人的理性选择应该是学习掌握新的GenAI工具,在AI时代的劳动和创造中,享受升华带来的幸福,并留下个人的作品。如Suno能够帮助大家快速创作优秀的AI音乐,既能抒发情绪,又能传递情感。此外,AIGC的创作是个开盲盒过程,兼顾了游戏和创作的功能,而且变频变量激励,极其容易上瘾。有时我甚至觉得,幻梦和文明正在GenAI所催生的AIGC大潮中合流。

基于上述四分法,我鼓励精神分析的支持者们,坚持爱神和文明取向的情绪管理,把情绪能量转化为温情和作品。

8.1.3 精神分析的联想

早期的精神分析学研究者满足于指导个体的情绪再造,后期的精神分析社会学家则有更大的雄心,渴望用其重新解读历史和重新设计社会。弗洛姆、弗兰克尔(George Frankl) 等人甚至希望融合精神分析学和马克思主义,用集体无意识和历史无意识去补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逻辑。受他们的启发,我用四大路径解析历史,看到一些不同的东西。

一是以爱治国。古典时代的墨子追求兼爱社会,基督教初期的布道者追求信众友爱的人间天国,颓废一代的嬉皮士推崇性解放,但他们都失败了。纯粹的爱治,轻视了人类的复杂,所以只在莫尔等空想家的乌托邦梦境里成功过。

二是以死治国。通过暴力获取政权,通过战争动员社会、组织力量和消耗资源,从而维持权威统治,凯撒这么做,汉武帝也这么做,波斯帝国这么干,日本军国主义也这么干。其极端状态,是商代的人牲和阿兹特克式的死亡献祭。死治的变形是穷治,即以穷治国,不是通过战争,而是通过修建金字塔、长城、大运河等超级项目,一方面彰显统治者的权威和力量,另一方面消耗社会大众的资源,让被统治者保持在一种相对穷困和平均的状态,从而维持并扩大统治者相对于被统治者的优势和控制。或者,人为制造矛盾和恐惧,迫使人们放弃自由,极端状态就是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显然,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反对这种暴政。

三是以梦治国。用意识形态动员社会、统御民众,最典型案例是中世纪欧洲,教会升级为教廷,教父升级为教皇,维持了近千年的统治。一些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也是这个套路。梦治在现代社会有种变形叫富治,即以富治国,其成熟形态是社会学家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的消费社会,推崇物欲享乐和信用透支,让人们渴望和拥有并不需要的东西,为其预支未来和背负债务,从而变得老实听话。富治和爱治的完美结合体,是人被异化的反乌托邦,是赫胥黎(Aldous Huxley)笔下纸醉金迷的《美丽新世界》。

四是以文治国。以文明和升华作为基底,进行治理。文治是中国人的理想,是富有人文精神的大同世界,每个人都在劳动创造,每个人都能发挥价值,每个人都是马克思口中获得终极自由的个体。这是最接近于进托邦(Protopia)的世界,或许随着“谈仝”“画仝”等GenAI工具的全面崛起,未来我们有希望实现“天下大仝”。 

(本文节选自《自主论:何为自主以及何以自主》,欢迎扫码加入自主论书友会微信群,参与交流讨论。)


关于解缚的普罗米修斯

我是温州人,爱好读书和写作,关注心理学和数字化,是高温青年和AIGC公益社群发起人和志愿者,也是TED策展人和演讲者,以及AI音乐爱好者和推广者,正在策划组织2025年AI音乐春晚活动。我写了一本《自主论》,讨论何为自主、为何自主与如何自主的话题,希望你会喜欢。

解缚的普罗米修斯
解缚的泰坦向勇者传授诸神的秘法,开启伟大英雄之旅和通往自主之路。欢迎来到自主者的大本营,我们一起学习、讨论、思考与实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