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 意愿:骑象人与象的相爱相杀

文摘   2025-01-05 20:28   浙江  


为了赢得自主,个体不得不与自身、他人(个体、群体)和世界(时间、空间、物质、能量、信息等)争夺控制权。在AI时代,还要与算法和机器斗争。我们抗争的本质,是意愿的较量。如果一个人意志坚定并情绪稳定,其意愿就强。相反,如果一个人意志薄弱又情绪波动,其意愿就弱。

为了方便理解,我画了一个新矩阵来梳理情绪与意志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目标。先看意志,先天遗传的意志微弱而且滞后,带来反思和节制。后天养成的意志可能适度(自律),也可能过度(失控)。再看情绪,先天遗传的情绪强大而且前置,带来欲望和冲动。后天养成的情绪可能有序(平和),也可能无序(暴戾)。理想的意愿状态,应该是适度意志和有序情绪的组合,骑象人与象达成完全的默契。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的意志和情绪、骑象人和象,往往相爱相杀。

当意志和情绪步调相反又互为阻力时,情况最揪心。此时,情绪和意志是对抗关系,此消彼长。对抗的结果只有两种:一是“输家”,情绪碾压意志,情绪冲击意志,大象控制骑象人,人陷入放纵状态,完全失去自主意愿。二是“勇士”,意志战胜情绪,意志压制情绪,骑象人制服大象,人处于内耗状态,仅有微弱的自主意愿。

当意志和情绪步调一致且互为动力时,形势最顺心。此时,情绪和意志是合作关系,相互强化。合作的结果也有两种:一是“王者”,意志和情绪协调统一,意志和情绪一起奋斗,积极主动,我们拥有强大的自主意愿,获得坚毅(Grit) 的品质,兼有激情和毅力。二是“懦夫”,意志和情绪协调统一,意志和情绪一起躺平,消极被动,我们彻底放弃自主意愿,完全躺平,失去动机和斗志。

毅力 + 激情 = 坚毅 = 王者

毅力 - 激情 = 抗争 = 勇士 

激情 - 毅力 = 放纵 = 输家

毅力 - 激情 = 躺平 = 懦夫

我希望自主人们至少做个“勇士”,力争成为“王者”。即便再无知、无能、无奈、无力、无助,也不能放弃自主意愿。一个人如果放弃努力和选择,就会陷入被控制的奴隶状态,“输家”和“懦夫”和跟动物、机器和死人没什么区别。为此,我们必须坚守自主意愿的底线,持续增强意志,赢得内心之战,共建内心和谐。从凡人到精英再到英雄甚至泰坦,升级的关键因素是自主意愿,核心是意志。每个英雄,都是强大意志的化身。

处理意志和情绪的关系,可以采用两种模式:

第一,微观对抗模式:意志通过反思,重塑认知,调节和改造情绪,赢得内心之战。

总体而言,微观对抗是一条充满艰辛的试炼之路。意志难以对抗情绪的原因有二:一是情绪无形。意志虽然可以通过反思直接改变意识的、言语层面的认知,但很难影响无意识的、非言语层面的情绪,只能间接调控,事倍功半。二是意志有限。意志虽然可以暂时奋力扛住与恐惧、焦虑和不安的压力,短期内压缩安全的需求,释放自由的可能,但是意志的耐力有限,这个过程无法持续。当我们痴迷于一件事情时,情绪的大象发了疯似地往前跑,意志的骑象人再怎么拖拽认知的缰绳也没用。或者,我们对事物失去兴趣,大象完全躺平,骑象人全场梦游。

即便如此,意志仍有发挥作用。主要思路是积极作为、曲线救国,通过反思重塑认知,进而调节和改变情绪。事实证明,不管是快刀斩乱麻,还是慢工出细活,意志在做认知和情绪间矛盾的“和事佬”时,总能部分发挥“治标”作用。

比如,一个男生遇到另一个美女,心中顿感暖流涌动,心想“这个女生让我心动了”。男生对身体感觉的爱情叙事,会构建并强化他的情绪体验。但如果意志想抢插一脚,可以重新检视身体感觉,然后用“刚喝的茶有点烫”来替代爱情叙事,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再比如,一个人心情不好,板着张脸,而板着脸的行为本身又会强化他的情绪体验。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认为,是行为带来的生理反应影响情绪。因此,只需意志参与反思,激活“詹姆斯说过,心情不好是因为板着脸”的认知,刻意操控嘴角上扬(微笑),心情就会好起来。

第二,宏观引导模式:意志选择环境,改变行为,激发和利用情绪,共建内心和谐。

这是一种无为而治、顺势而为的“治本”的思路,就是通过抓两头、放中间,改变大环境的方式,改变情绪的来源和去向,从在宏观上逐步引导情绪内核完成系统重建。如果用“水”比喻情绪,那么这次系统重建就是把情绪从“心灵之湖”改造成“心灵水库”,实现有序发电。为此要做两件事:

一是改变“水源”,即情绪的来源。要精心设计自己所处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工作环境、城市环境等,确保环境会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刺激信号,激发积极情绪和良好动机。比如,提前精选优质的音乐、书籍、演讲,在空闲时收听,即可显著改善情绪、改进认知。进入AI时代后,我每次写作,都是用Suno实时生成应景的轻音乐,每一首歌都是在这个宇宙里第一次被人类创造出来并听到,那种感觉特别奇怪。同时,要过滤、远离甚至阻断糟糕环境及其刺激信号,避免消极情绪和负面冲动。简单地说,删除手机里的垃圾软件,关闭各类广告推送,睡前把手机放远点,避免被潜伏在手机里的恶意设计,挑起完全不必要的情绪波动。

我们继续类比游戏。如果意志是耐力值SP,那么情绪就是法力值MP(Magic Point)。在游戏里,释放华丽的招数需要MP;在生活中,做出厉害的事情也需要情绪能量,如一篇激情的文章、一场温情的演讲、一段热情的舞蹈等。在情感MP的加持下,一切变得充满魔力与魅力。MP跟SP一样,会被消耗,能够恢复,可以提升或弱化。人的MP和SP同步用完时,会体验到一种心力交瘁的感觉。但是,与意志SP不同,情绪MP恢复更快,只需提供特定的感觉刺激信号即可。你对当前任务百无聊赖时,切成朋友聊天,大脑立马兴奋起来。从工作切到游戏,也能快速激活情绪。

二是改变“水道”,即情绪的去向。要合理选择输出方式,多选情绪的升华和释放之道,少用退行和压抑之法。把情绪用于爱与创造,更容易留下子嗣、作品和分身等Legacy,带来愉悦、沉浸和意义等幸福感,是明显的优先策略。遗憾的是,仍有许多人选择娱乐和游戏,结果空有耗损而没有增益。建议依靠意志,设计环境,助推更健康的情绪转化行为。

继续类比游戏,这些不同的输出方式,好比游戏里的招数,MP消耗额度和攻击数值都不同。理想化的招数,应该是输出后,带来最大收益的。最好是附带MP回复特效。如使用GenAI创作,既可以学到技能,又能留下作品,还会在过程中体验到开盲盒的愉悦、钻研时的沉浸,以及作品分享后获得反馈时的意义感。这类行为具有自动恢复机制,是最好的输出方式。

(本文节选自《自主论:何为自主以及何以自主》,欢迎扫码加入自主论书友会微信群,参与交流讨论。)


关于解缚的普罗米修斯

我是温州人,爱好读书和写作,关注心理学和数字化,是高温青年和AIGC公益社群发起人和志愿者,也是TED策展人和演讲者,以及AI音乐爱好者和推广者,正在策划组织2025年AI音乐春晚活动。我写了一本《自主论》,讨论何为自主、为何自主与如何自主的话题,希望你会喜欢。

解缚的普罗米修斯
解缚的泰坦向勇者传授诸神的秘法,开启伟大英雄之旅和通往自主之路。欢迎来到自主者的大本营,我们一起学习、讨论、思考与实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