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的路线指南,会瓦解人们冥顽不灵的反抗。
——希思兄弟《瞬变》
自主论强调行动,强调解题。每个问题,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任务。上章“时空管理”讨论宏观思维,本章“任务管理”讨论具体方法。本章将进一步深化、细化上章第一节的讨论,提供可落地的技术和工具,缓解多数年轻人眼下的燃眉之急,即:
缓慢提升的能力和快速激增的任务之间的矛盾。
化解该矛盾有两种思路,一是提高能力,二是管理任务。兼顾两种思路的组合是,集中精力升级管理任务的能力,提高任务执行的能效。
遗憾的是,任务管理虽是基础技能,却不登大雅之堂,不在正规教育计划之内,全靠个人参悟和摸索。更遗憾的是,多数年轻人未能找到正确的方法,不会、不懂甚至不知如何管好任务,身心被任务压垮。他们就像一个没有游戏界面的沙盘游戏玩家,一头雾水,一盘散沙,一地鸡毛,一声叹息。
在过去十八年里,我一直学习和研究任务管理。我的结论是:任务管理的本质是行为管理。任务管理即行为管理。人的行为非常复杂,任务管理也非常复杂。不过参考行为的逻辑,任务管理也有章可循。
一般而言,行为包括主体,客体(对象,自身或者外界的人、事、物等)、载体(方式,做什么、说什么、想什么等)。任务管理也是如此,包括主体、客体和载体。同时,行为包括因、缘、果三部分,因是触发行为的线索,缘是行为发生的环境,果是行为带来的结果,也是触发下一轮行为的线索。任务管理也遵此逻辑,也有因、缘、果。
组合上述两组逻辑,可以得出任务管理的三种不同操作思路,即清单主义(关注行为对象、线索)、精要主义(关注行为主体、结果)和轻松主义(关注行为方式、环境),三者逐级递进。先看清单主义。
(本文节选自《自主论:何为自主以及何以自主》,欢迎扫码加入自主论书友会微信群,参与交流讨论。)
关于解缚的普罗米修斯
我是温州人,爱好读书和写作,关注心理学和数字化,是高温青年和AIGC公益社群发起人和志愿者,也是TED策展人和演讲者,以及AI音乐爱好者和推广者,正在策划组织2025年AI音乐春晚活动。我写了一本《自主论》,讨论何为自主、为何自主与如何自主的话题,希望你会喜欢。